科創企業請注意!北京發佈“十七條”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新京報訊(記者 黃鑫宇)1月11日,北京市《關於加大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科創金融十七條”)正式發佈(如圖1所示)。在“三個15%”、“不低於150億”以及“增資30億”等多組量化指標下,北京旨在通過金融機構聯動、創新試點發力、完善擔保體系等方面形成多方合力,支持科創類企業在京成長、發展、壯大,培育更多更優更強的科創企業,更好服務全國科技中心建設。

科创企业请注意!北京发布“十七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圖1

“科創金融十七條”包括6大方面共17條措施。在關於“擴大信貸融資規模”與“優化融資擔保體系”兩方面,記者注意到,北京明確定出“三個15%”“不低於150億”以及“增資30億”等量化指標,分別針對轄區內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提出支持科創企業在京發展的要求。

首先,實現“三個15%”,指北京鼓勵轄區內銀行2020年科創類企業貸款同比增長不低於15%;有貸款餘額的戶數同比增長不低於15%;力爭開拓科創類客戶不低於貸款戶數的15%。此外,對於符合無還本續貸政策的企業,做到應續盡續。

其次,“不低於150億”,該指標要求加大再貼現資金支持力度,提高專項票據再貼現額度至不低於150億元。北京推出“北京科創、民營和小微企業專項再貼現支持工具”等再貼現專項產品,進一步優化流程和使用條件,支持金融機構提升優質科創類企業票據融資便利度。

而“增資30億”量化指標則分成主要針對京籍融資擔保公司及再擔保公司兩項具體指標,以期達到增強融資擔保公司服務能力及充分發揮再擔保公司作用的目的。其中,對服務科創類企業擔保的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再增資20億元;而北京融資擔保投資集團對北京再擔保公司增資10億元。

據“科創金融十七條”顯示,北京支持融資擔保公司開發中小企業集合債券、集合信託、短期融資券、融資租賃、票據業務等新型擔保產品和服務,更好發揮增信服務作用。

同時,北京將積極爭取北京再擔保公司成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首批股權投資機構,推進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對北京再擔保公司的風險分擔。

關於北京構建的“優化融資擔保體系”中,“科創金融十七條”的第五條顯示,北京將提高擔保代償補償資金使用效率,將資金使用範圍擴展至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經營性貸款。鼓勵各區與市級資金池1:1配套出資,進一步放大槓桿,提高擔保支持力度。

據瞭解,“科創金融十七條”前五項量化指標的責任單位囊括人行營管部、及北京地區銀保監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主要金融監管部門。

除前五條外,“科創金融十七條”其餘十二條主要內容包括:(六)支持科創類企業上市掛牌融資。(七)加快“新三板”改革落地,發揮北京市科創類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發行和交易的引領作用。(八)擴大“雙創債”融資規模,力爭2020年“雙創債”融資規模較2019年實現翻番。(九)推動在京設立私募股權交易平臺,拓寬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渠道。(十)增強政府資金服務科創企業能力,設立100億元科創企業股權投資基金。(十一)加強金融機構的股債聯動,促進科創類企業信貸投放風險與收益匹配。(十二)發揮“暢融工程”平臺作用,建立各級投資基金與科創類企業對接機制。(十三)充分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用,推動設立金融穩定發展基金用於解決科創類企業流動性難題。(十四)建立全市統一的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供應鏈金融發展。(十五)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高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監管容忍度。(十六)推廣小微企業首貸和續貸業務集中辦理模式,及時、高效對接科創類企業的首貸、續貸融資需求。(十七)加大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力度。

此外,記者從1月10日“北京市知識產權保險試點工作啟動儀式”獲悉,目前,北京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萬家,是2012年的32倍多;獲國家科學技術項目和技術合同成交額均佔全國三分之一;專利申請量、授權量較2012年翻了一番;科技、信息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6%。

下一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人行營管部、北京銀保監局、北京證監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區做好“科創金融十七條”落實工作,不斷優化金融服務環境,把服務科創、民營、小微企業作為金融業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科創企業健康發展,培育更多、更優、更強的科創企業。

新京報記者 黃鑫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