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玉皇頂,雲海之上的觀景臺,飄然欲仙的感覺


宋代大詩人蘇軾,曾經寫下過這樣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篇寫的是江西廬山,但在貴州的興義市,也有一座叫作“玉皇頂”的山,其冬日裡的美景,一點都不比廬山差。

興義,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地級行政區首府, 地處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的交界處。珠江的源頭南盤江,從市內橫貫而過。興義市分佈著國內最為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其境內多“錐子型”的山,山成峰林,因而興義的“萬峰林”在國內很有名氣。

興義的萬峰林,具有雄、奇、險、秀、美、幽、壯、闊等八個特色,尤其是它的東峰林地帶,更是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明代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把東峰林稱之為 “叢立之峰”, “磅礴數千裡、數西南奇勝”。玉皇頂,便是處在東峰林的地帶上。


從興義市區向東,大約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便能到達玉皇頂的所在地則戎鄉半邊街村。則戎鄉屬典型的喀斯特山石地區,曾被稱之為“貴州砂石峪”。整個則戎鄉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為石山或半石山,平均海拔1120米,最高峰竟達1634.3米。

玉皇頂雖不算則戎鄉的最高峰,但它卻是最為奇險、最為壯觀的地方。從山腳下沿盤山公路上山,一邊是深深的峽谷,一邊是依山而居的人家。半邊街村,意思是這裡的自然村落,基本就只有半邊的街區,因為另一面就是山谷了。

玉皇頂位於半邊街村的最高處,山頂上有新建的停車場,沿停車場邊上的登山道,可以前往玉皇頂最高處的觀景臺。登上觀景臺,眼前便豁然開朗,觀景臺的下方,如刀削斧砍過的山崖,觀景臺就佇立於懸崖的頂上。天氣晴朗的日子,從觀景臺可以眺望山下猶如森林般的“錐子山”,以及南盤江曲折地從山間繞過的景象。


而觀景臺的後面,便是一座座連綿不斷的石山,它們把玉皇頂推到了最前沿,似乎就是玉皇頂身後的屏障。所以人們來遊玉皇頂,正面是上不了山頂的,只有從這些疊嶂層巒的石山間穿越而來,這便是玉皇頂在興義的萬峰林中獨特的魅力。

玉皇頂的名字由來,據說是這座山頭,猶如玉皇大帝一樣,屹立於此看峰林。雖然從遠處看玉皇頂,也並不像玉皇大帝的模樣,但也無妨人們這麼稱呼它。倒是山頂上有一塊巨大的山石,猶如雄鷹展翅一般,氣勢非凡。

建在玉皇頂上的觀景臺,也是在一塊巨大的山石上,有點險要。好在這裡修建了防護欄杆,欄杆間用鐵鏈或鋼管相連,安全係數增加了不少。沿觀景臺,還新修了一條山路,可以沿山路走到山頂上較為平整的一段,那裡還有幾棟山民建造的房屋,住著幾戶人家。


冬季的時候,因為晝夜溫差大,玉皇頂上會出現雲海景觀。我到達玉皇頂時,正好是大霧發生的時刻,那白茫茫的雲霧,一會如萬馬奔騰一般,咆哮著捲過玉皇頂下面的山頭;而一會,猶如絲絲綢緞,緩慢地撫摸著山頂的樹木,讓眼前的一切時隱時現,如仙境一樣。

玉皇頂上,較為平緩之處,全是裸露著的大大小小的石灰岩,這種能被雨水溶解的山岩,千百年來,變成了一條一條柱子狀,有點類似石林,不過因為面積不大,所以也不顯得氣派。倒是石林的縫隙間,已經長出了青苔,顯現出喀斯特地貌倔強的生命力。

這片不大的石林處,有住山上的村民擺個小攤,為登山上來的遊客賣些飲料和小吃。興義的涼煎粉、泡蘿蔔,一般人都會去嚐嚐。村民告訴我,玉皇頂的日出是最壯觀的,晚上也有人住山上,為的是在山頂拍星空,因為這裡遠離都市,幾乎沒有任何光汙染,還建議我在山上的農家樂住一晚。


玉皇頂現在已經成為興義市的一個景區,不過它是免費開放的,無需門票。大巴車估計開不上山,只有小車或中巴車能上到山頂停車場。如果你剛好去興義旅行,有車一族的,建議去趟玉皇頂,看看那裡的雲海。沒有云的日子裡,也可以眺望山腳下那連綿的峰林,風景一樣可以跟“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廬山媲美。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