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圓明園歷史照片,殘存於影像之上的記憶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接下來的圖集將一睹攝影師鏡頭下的圓明園。圖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夾鏡鳴琴。

20 世紀60 年代佚名作者拍攝的夾鏡鳴琴遺址照片。兩邊的夯土堆就是當年橋亭的基座,東邊的夯土堆上還建有一座簡易小屋,夯土背後可清晰地看到福海中央蓬島瑤臺三島遺址。此時的蓬島瑤臺中島為一個氣象站,西島也有居民居住。

20 世紀60 年代由西向東拍攝的夾鏡鳴琴遺址照片,正中高大的土坡為“廣育宮”遺址。

廓然大公是圓明園較早建成的一組景區,康熙末年圓明園還是皇四子胤禛 賜園的時候就已經建成,位於圓明園舍衛城東北面,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圖為清代樣式房制圓明園廓然大公燙樣。

圖片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在這所大學的圖書館內收藏有一套影集,影集中有三張廓然大公的影像,圖為規月橋被毀前的舊照。

廓然大公殿被毀前的舊照。

靜嘉軒被毀前的舊照。

駐華德國公使阿爾方斯·穆默·馮·施瓦茨恩斯坦茨拍攝的規月橋舊照,拍攝時間是在1901 年前後。

舍衛城位於後湖東北,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坐石臨流的一部分,建於雍正五年前後。坐石臨流景區規模很大,由西北部的蘭亭、西南部的抱朴草堂、北部的舍衛城、東南部的同樂園及中部的買賣街五部分組成。舍衛城俗稱“佛城”,建於雍正時期,是依照印度喬薩羅國的都城建造的。

舍衛城毀後殘跡。拍攝者為法國人羅伯特·德·賽瑪耶伯爵於1882 年前後拍攝的舍衛城大門,此時的舍衛城大門基本保存完好,雍正御筆“舍衛城”清晰可見,舍衛城大門前的牌樓夾杆石也還在原址上。

民國早期的舍衛城,拍攝者不詳。

民國早期的舍衛城,拍攝者不詳。

圖文摘自《西洋鏡下的三山五園》,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