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共同迎接新的挑戰,歡迎回來伊布拉!”


時光的列車緩緩駛過,38歲的伊布還是回到了這裡,這座曾為他聲嘶力竭的球場早已沒有了昨日的繁華,剩下的只有落魄和辛酸。起初在球迷略顯失望的眼神中人們似乎還能看到一絲希望的火苗,但在一次次失望以後,如今除了空洞和無奈,剩下的只有絕望和嘆息。人們不再相信“救贖”的存在,直到這個男人的迴歸重新點燃了那團火苗。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是的,或許38歲的伊布早已沒有了昔日的神勇,但在聖西羅,他仍然是勝利的曙光。就像一間破敗不堪的房子歷經十年重新照進了一束陽光,即便無法照亮整個房間,但溫暖卻沁入人心。在過去你很難想象一名冬窗馳援的老將在抵達球隊僅僅4天就要上陣救主,但在今天這卻是事實。那麼在打入伊布這劑“腎上腺素”之後,步履蹣跚的米蘭是否真的走得更加堅定了呢?我們不妨通過比賽來看看伊布迴歸的效果。


進攻便秘成因——前場跑位不佳


在聖西羅,球隊打不出流暢的進攻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你或許無法理解為什麼這支球隊的進攻會如此地差,甚至連直擊要害的嘗試都做不出來,下面我們來看看在伊布上陣以前米蘭的幾次進攻,找一下米蘭進攻難的根源。


左邊路的一次進攻: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這次進攻可以說是米蘭上半場進攻中比較像樣的一次,特奧和恰10在左邊路做了一次簡單地滲透,最終被對手粗暴攔下,裁判沒有任何表示。


事實上我們需要關注地並不是桑普這一次粗暴的犯規,而是米蘭前場球員的跑動。在特奧持球推進的過程中,米蘭球員的“迷之跑動就”幾乎是自己將進攻扼殺在了搖籃。首先喜歡前插的博囧很自覺地收道對方球員身後,而皮亞特克則拉向無球弱側——這是搶點前鋒比較典型的跑動之一。


雖然乍一看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但你會發現米蘭球員在進攻時是無法連接成線的,他們在對方兩名中衛之間缺乏有效的接應點,這使得進攻在整體展開之後進入到一個脫節的狀態。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在這一次的靜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特奧這個拿球點在推進時是沒有任何傳球選擇的,因為隊友有在無意識之中拒絕“承擔責任”,主動收向對方身後,傳球線路都會截斷。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製造出威脅呢,那就是特奧分給恰10,然後恰10像德布勞內一樣送一個精準大弧線兜後點,然後皮亞特克壓過對方防守球員包抄成功,是不是聽起來還挺魔幻的。


前場斷球后的進攻: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在足球場上,前場斷球后的二次進攻威脅是非常大的,但本場比賽米蘭即便是拿到這樣的機會也難有作為,原因還是在於跑動。在動圖中我們可以注意一下前場四人組的跑動——皮9、恰10、蘇索和博囧。


皮9仍舊是拉向弱側然後衝刺插向後衛身前,蘇索和恰10則是收到禁區邊緣的前腰跑動,而博囧讓酒是很自覺地跑向對方中場球員身後。四名球員這樣的跑動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來看看特奧傳球前的靜態圖。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發現了嗎?在特奧傳球的時候,其實他幾乎沒有任何的選擇,只能將球兜到後點讓皮亞特克去搶,但皮亞特克在這次跑動中一直沒有佔到身位優勢,因此即便傳球到位了也難有威脅。事實上只要博囧

或者恰10任何一個插向有球一側對方邊衛和中衛之間,特奧的選擇就會多很多。但無奈地是這些球員的跑動“設置”出了很大的差錯。


進攻便秘成因-最後一傳/射成功率低


門將策動的快速反擊: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快速反擊同樣是足球場上得分效率最高的進攻手段之一,但遺憾地是在本次進攻中米蘭在跑動和傳球上都出現了問題。我們同樣來關注一下皮亞特克、恰10和蘇索的跑動——他們仍然很自覺地拉開了與持球隊友的距離。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也就是說特奧遇到的難題,這一次擺在了本納塞爾面前,很顯然如果本納塞爾能像德布勞內一樣將球打向遠端還能有一些看頭,但這並不現實。何況對於一次反擊來說這樣似乎也過於拖沓。面對主動將自己扔進人堆的隊友,本納塞爾幾乎是沒有任何選擇。


唯一看到問題的只有克魯尼奇,他代替博囧進入到了空檔之中——用盡了全速仍然有些延誤。然而本納塞爾的傳球被對方截斷,進攻就此終結。


最具威脅的進攻: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同樣是前場的斷球進攻,這一次克魯尼奇的回做和本納塞爾的攔截同樣重要,在持球進入到禁區前沿時,恰10的分球也很合理,遺憾地是蘇索的右腳射門缺乏威脅。事實上在米蘭多達19腳射門中只有區區7腳是打在球門範圍以內,而且質量還都不咋地。


在進攻端最後傳球和射門的準確率和跑動一樣極大地限制了米蘭的進攻,但就球員的實力來說,這更多是由於跑動引導以及信心不足所導致,這是可以改變的點。


伊布登場理順進攻


在比賽第55分鐘,皮奧利做出了兩個非常出色的換人調整——伊布換皮亞特克、萊昂換博囧。在這次換人完成之後,重組的米蘭前場,在進攻跑位上是更加清晰的:高中鋒伊布可以佔據有球一側的空檔,而萊昂則可以進入到禁區之中。


伊布登場後的第一次攻門: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這一次的進攻同樣是來自於前場的斷球,克魯尼奇在分球后進入到禁區之內。此時伊布的跑動與皮亞特克有些雷同,他拉向有球弱側埋伏到對方中衛身後。蘇索在拿球之後用盡全身力氣送出了唯一一次靠譜的右腳傳中,伊布頭球攻門沒吃正部位沒能完成破門。


這是一次可以完成破門的高效進攻,遺憾地是剛剛登場的伊布錯失了良機。事實上作為高中鋒伊布的移動給隊友提出的傳球要求是要小於皮亞特克的,因為具備足夠大的體格優勢,伊布在跑向無球弱側以後不用進行反跑,隊友只需要送出高度足夠的傳中球,伊布就能製造威脅,但遺憾地是米蘭本場比賽的高質量傳中寥寥無幾。


事實上在伊布登場以後,米蘭的進攻思路也更為清晰。他們主要通過左路和中路的疏導將球分到右路通過傳中製造威脅,從數據來看右路兩人組就送出了19次傳中,其他球員加起來也僅有6次。但問題在於,蘇索的左腳傳中特點單一,而右腳傳中則慘不忍睹,至於上來悶一腳完事的卡拉布里亞就更不用說了,怎一個“難”字了得。


伊布策劃的一次進攻: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本場比賽出場僅僅只有35分鐘的伊布拿到了全隊最高的4次爭頂成功數據,作為支點型中鋒,伊布的體格和傳球都非常出色。這一次米蘭後場大腳開出,伊布將球回做給前插的克魯尼奇,後者不停球直接分到右邊路,伊布橫拉接應。


拿球后的伊布並沒有拿球單幹,而是將球分給了禁區左側要球的萊昂,萊昂在對手的干擾下沒能將球掃給中路包抄的克魯尼奇,進攻沒能打成。事實上作為巴薩球迷,這樣的進攻筆者至少是看了不下一百次,因為這是梅西非常慣用的進攻手段,不同地點在於最後橫敲的準確度。


不過即便這次進攻沒能打成,但整體跑動是很好的。最值得稱讚地是克魯尼奇代替伊布進入到禁區內的跑動,這在上半場是有所欠缺的。


思路明晰的進攻:

「深度」米蘭進攻為何這麼難?伊布迴歸又給米蘭帶來了什麼變化?

這是米蘭本場打得最為流暢的一次進攻。同樣是後場大腳球開出,伊布爭頂後蹭,恰10前插拿球后與衝鋒在前的克魯尼奇打出二過N配合,恰10重新拿球后將球分給弱側蘇索,此時伊布已經是進入到禁區之中包向後點,遺憾地是蘇索的傳中如同鬼魅。


結束語


在看完米蘭對比強烈的前後進攻以後,或許就能理解為何這個38歲的男人會被視為米蘭復興的希望。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在萊昂、克魯尼奇以及來到前腰位置的恰10所作出的努力。目前伊布來到米蘭城尚不足一個星期,相信在經過更長時間的磨合之後,球隊在配合上會比今天做得更好,而皮奧利也能找到更好的人員配置和戰術體系來適配現在的米蘭。革命才剛剛開始,兄臺切勿輕言放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