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旬大媽地坑院冒雪做午飯,柴火燒了1小時,老伴說香的賽神仙


2020年元旦河南三門峽迎來今冬首場降雪,在三門峽陝州農村至今仍保留有不少地坑院,小編和朋友在春秋季多次前去拍過,但是從來沒有在下雪的期間到過哪裡,幾個影友冒著大雪驅車前往拍攝雪中地坑院裡老百姓的生活狀態,地坑院裡有一對姓蔡的70多歲老夫妻,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生活方式,老兩口我們很早就認識,幾個人來到老人居住的地坑院,遠遠就看見蔡大爺在院子上面清掃積雪,地坑院裡冒著炊煙,大媽冒著雪花在院子裡做飯。

見過好多次面的蔡大爺看到我們很是高興,我們夏天的時候幫過他家收麥子還給老兩口送過照片等東西,蔡大爺放下手裡的活計,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嘴上還說“這不是幫我收麥的那幾個娃嗎,你們又來了,下大雪了路不好走你們是咋過來的,趕緊下到院子裡的,鍋上正做著飯呢,一會都吃點”。

大爺的老伴冒著雪在地坑院鍋灶上正做著飯,大娘和我們也是很熟,在院子裡喊我們下去,馬上開飯了。

蔡大爺讓我們幾個先下去,他說馬上就掃好了,這個黑色的洞口,就是進入大爺家的門洞。

下到院子裡,大媽正給鍋灶添柴火,讓我們進窯洞裡暖和暖和,幾個人謝過大媽,就站在院子裡拉起了家常,問大媽今天給老伴做的啥好飯。

大媽笑著掀開鍋蓋說,沒做啥,就是糊塗面,中午擀了一碗麵,給鍋離裡炒了點胡蘿蔔白蘿蔔,她和老伴牙不好,做點糊塗面軟和,她倆吃飯也不講究,能熱熱的吃上一口就行,為了等老伴下來,這柴火都燒了一小時了,飯早都做熟了。

正說著話,蔡大爺推開門,吆喝著老伴,趕緊把鍋裡的飯端下來,給幾個小友煮雞蛋吃。幾個人趕忙攔住大媽,說都是剛吃過飯過來的,千萬不要費心了。

鍋裡的糊塗面做好了,大媽給蔡大爺滿滿盛了一大碗,大爺端著熱乎乎的糊塗面,笑著說,我這面裡就是紅白蘿蔔,沒有肉,但是可香了。你們要不要都來一碗,這大雪天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糊塗面可美了賽過當神仙。

大爺端著面,站在院子裡就開吃了,愛開玩笑的蔡大爺,邊吃邊做著頑皮的表情,讓我們好好拍,大爺說平時最愛吃老伴作的糊塗面了,吃了一輩子都沒有吃夠,像這樣的碗,一頓能吃兩大碗。大爺邊說邊誇老伴做的糊塗面好吃,手藝又有長進,比吃肉還要香。


蔡大爺和老伴有一個女兒就嫁在本村,老人養了一頭騾子,是村裡的唯一一頭騾子,蔡大爺是村裡的種地能手,平時大爺和他的老夥計騾子種了有20畝地,都是玉米小麥,老伴在家裡養了10多隻雞,老兩口不願意打攪女兒,就一直住在這一百多年的地坑院裡,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

大爺和老伴一人一碗飯,冒著雪花站在院子裡的吃了起來,大爺說,現在的社會就是好,家裡年年有餘糧,他和老伴還有養老金,這放在老社會想都不敢想,大媽說自己身體不是太好,這些年多虧老伴照應了,老伴從來不挑她,她做啥飯老伴都說香,聽著兩位老人相互誇獎著對方,讓人好不羨慕。

雪花越來越大,為了不打攪老兩口吃飯,給老人告別,大娘非要把我們送出地坑院,還一直說,下雪路不好走,就不留你們了,路上一定慢點,下次來,給你們煮雞蛋吃。

蔡大爺站在院子裡給我們揮手告別,生活過幾代人上百年的老院子,兩位老人依舊過著自由自在的農耕慢生活,依然延續著就快要消失不見的傳統農村習慣。鍋離不見一片肉,但是老兩口面對生活的樂觀狀態,讓人看得很暖心,男人種地打糧,女人家中養雞做飯,彼此照顧著一起慢慢變老,他們不懂風花雪月,沒有花前月下,這樣的生活有人會說太單調,也許有人還會說很浪漫,各位親們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