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

長大以後,依依回望故鄉,最難忘的美麗畫面,是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和我那秀美可愛的小村莊,在溫柔寧靜的夜晚,天上人間,含情脈脈地對望,相看兩不厭。

那時候,小村莊裡還沒有通上電,當然沒有電視,更沒有如今人人埋頭沉溺的智能手機。月上柳梢時,吃罷晚飯的左鄰右舍常悠閒地走到門外的街上,三三兩兩地聚在一塊聊聊天。月亮慢慢地升高了,溫柔的月光拂去了人們一天的辛勞疲憊,總有人會在閒談中,間或抬頭看看安靜夜空上的月亮,說一句:“今晚這個月亮天可真不孬啊!”有懷抱著孩子的母親或祖母,總會微笑著伸出手臂指著天上的月亮,教懷中呀呀學語的娃兒說:“看看,那是月姥娘……”

懷中的娃兒瞪著黑亮清澈的大眼睛,順著母親的手臂看向那遙遠神秘的夜空,那皎潔的明月成為烙在腦海中美麗安祥的遙遠風景。娃兒漸漸地會說話了,便從祖母或母親口中聽到了那麼多有關月亮的歌謠和傳說。稚嫩清脆的童聲歡快地唱著"月姥娘,明晃晃,開開門,洗衣裳…",神往入迷口口相傳地講著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再長大一些的農村娃,就從一些關於月亮的諺語中,比如“初三初四像蛾眉……十七十八坐著等……",學會了一些看月識農曆的歷法常識,抬頭一看上弦月或下弦月的大小和位置,便能大約知道今夕是農曆初幾了。

小村莊的夜晚是靜謐可愛的,雖然看不到月亮只有滿天繁星時的夜色也很迷人,但我們還是盼著月亮出現,無論它在天邊新月如鉤,還是爬上柳梢圓如玉盤,還是清輝慢減變成月半彎,可親可愛的明月在一年四季裡給小村莊的夜晚帶來的總是光明,喜悅和方便。

月是故鄉明

春天裡,黃昏後,當西天的晚霞戀戀不捨地從村莊西頭散去,村莊東頭的天空上,一輪明月靜悄悄地爬上了樹梢。溫潤的月光透過依依的垂柳,透過亭亭的白楊,透過結滿榆錢的老榆樹,透過一樹樹繁花,在地面上寫意出各種斑駁的圖案。吃罷晚飯的孩子們,呼朋喚友地來到大街上,不用擔心去上學,不用去割草放羊,在這月光如水的夜晚,剛換下厚重冬裝的小夥伴們,可以盡情玩耍了。樂此不疲地玩著各種有趣的遊戲:捉迷藏,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擲沙包,跳房子,跳皮筋……一串活潑的歡聲笑語點亮了小村莊春天的夜晚。正玩得興高采烈樂不思歸時,最怕聽到衚衕口傳來大人喊著孩子的乳名讓孩子回家睡覺的呼喚聲,任大人喊過三五遍,孩子們依然充耳不聞爭分奪秒地玩耍著,直到某個頑皮的孩子被大人嗔罵著揪著耳朵拽回家,孩子們才鳥獸狀散開跑回家。彼時月兒已高掛空中,溫柔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欞灑在暖暖的花被上,安撫著玩累的孩子酣然入睡……

入夏,麥收時節,如逢上晴朗的月夜,爭分奪秒搶收搶種的人們怎會捨得休息,常常會藉著月光,在田間或麥場上通宵達旦地忙活著。月光下的麥場是豐收的戰場,也是孩子們的樂園。孩子們也熱火朝天地幫著父母翻麥場,挑麥秸,堆麥粒,撐布袋口,收拾乾淨麥場後,大人們坐在高高的麥粒堆旁,抽袋煙,說說話,孩子們則在乾淨平整的麥場上奔跑嬉鬧,玩累了,在潔白松軟的麥秸上倒頭便睡,睡在溫柔的月光裡,好不愜意!進了三伏天,白天酷熱難耐,逢上有月亮的夜晚,孩子們會溜出家門,一個個如下餃子般跳入村莊南邊的小池塘,扎猛子,踩水,狗刨,變著花樣戲水,總算涼快個夠。大人們則閒坐在池塘邊,悠然地搖著蒲扇,乘涼話家常。入了夜,明月皎皎,涼風習習,遠處的田野上百草豐茂,莊稼在拔節瘋長,空氣中飄來一陣陣青草和莊稼混和著的清香,慢慢地讓人陶醉了,生了睏意。把還在水中嬉鬧的孩子喊上岸來,披著一身如水的月光盡興而歸。

月是故鄉明

秋天的夜空是那麼高遠澄澈,夜空上的明月是那麼皎潔明麗。纖塵不染的月光下,寧靜的小村莊裡是滿庭院和滿房頂的玉米。就著亮如白晝的月光,全家人坐在庭院裡或房頂上剝玉米皮,是最輕鬆愉快的農活了。聽著收音機,手中飛快地嘩啦啦地剝著玉米皮,大人們東一句西一句地講著家長裡短,話著收成光景,孩子們忽然想起哪個小夥伴的趣事糗事,哈哈笑著講了出來,歡聲笑語中,身後多出一堆堆剝乾淨的玉米,在月光下散發著珠圓玉潤瑩潔飽滿的光澤,不時地瞧上一眼這一堆堆可愛的勞動果實,便滿懷歡喜。逢上中秋夜,更有香甜的月餅和可口的水果來增添驚喜和樂趣,孩子們幹勁更濃。月色溫柔,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抬頭問月,雖然人間有那麼多辛苦和勞碌,但孤居廣寒宮的仙子肯定會羨慕人間這種溫暖幸福的天倫之樂吧。

冬天最美最可愛的風景要數大雪初霽,驚見一輪明月含笑在長空。皎潔的月光下,被白雪覆蓋的小村莊銀裝素裹,純淨美麗得如同一個童話中的城堡。有一次,大雪從早下到晚,我們一家人正圍坐在火爐邊烤著地瓜,不知不覺中,忽見屋內一地月光。父親開門一看,驚喜道:大雪停了,這麼好的月亮天,咱們堆雪人去。多虧這美侖美奐的明月,竟讓一向嚴厲的父親忽然童心復萌,領著歡呼雀躍的孩子們跑到大門外,在厚厚的純淨無瑕的雪地上,堆起了一個又一個可愛的雪人。忙得不亦樂乎時,母親踩著厚厚的積雪,咯吱咯吱地走過來,笑著誇讚我們堆的雪人真好看呢,催我們趕快回家去吃烤熟的地瓜。我們呵著凍紅的雙手,跺著腳上的積雪,跑進熱騰騰的屋子,剛烤熟的熱地瓜那香甜的氣息讓我們覺得這個大雪初霽的明月夜是如此幸福甜蜜……

慢慢長大後,在詩書中處處見明月,它總是恰到好處地寄託著人的萬種情思。是不是古人也如我一樣懷念著明月下寧靜美麗的小村莊,小村莊裡有他們青梅竹馬的兒時玩伴,有莊稼牛羊,有裊裊炊煙,有雙親倚在黃昏後明月下把他們的乳名呼喚?你看那浪漫狂放的詩仙也會在寧靜的月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顛沛流離的詩聖更是沉鬱頓挫地慨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也許,無論離生養自己的故鄉多近多遠,我們的心底總戀戀地盤距著一段鄉愁。鄉愁是夕陽下小村莊上空的裊裊炊煙,是母親喊著乳名讓孩子回家吃飯的親切呼喚,更是村莊上空那輪皎潔的明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惹得我們依依回望故園,在溫暖和安靜中不由得熱淚滿眼……

月是故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