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清單”變“幸福賬單”——延安2019年“民生十件實事”掃描


“民生清單”變“幸福賬單”——延安2019年“民生十件實事”掃描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2019“民生十件實事”涉及的教育、衛健、文旅、供熱、供水、城市雙修等五大類37個項目中已辦結24個、在建13個。

2019年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認真辦好“民生十件實事”,全力增進民生福祉。“民生十件實事”涉及城市雙修、教育、衛健、文旅、供熱供水等5大類37個項目,這一件件和群眾息息相關的實事,組成了一份“民生清單”。如今,一年過去了,這些民生實事辦得如何?群眾的獲得感咋樣?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研。

醫療服務更優質

2019年12月30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與延安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標誌著延安市第三醫院各項工程已全部竣工,達到了開業運行條件。

市第三人民醫院位於延安高新區李渠鎮崖裡坪快速幹道北側,是我市按照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標準,投資2.5億元新建的集醫療、保健、康復及社區服務為一體的專科醫院,佔地45畝,設置床位300張。市第三人民醫院建設項目是2019年民生十件實事之一,醫院的投用對加強我市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促進健康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難題得緩解

“幼兒園建到了家門口,早上送孩子方便了,節省了時間,娃娃就能好好吃上一頓早飯。”家住棗園路玉佛苑小區的居民白玉生告訴記者,2019年他所在的小區新建成了寶塔區第十一幼兒園,而在此之前,他家的小孩一直在位於市區二道街的一所民辦幼兒園上學,由於路遠、堵車等原因,孩子經常吃不上或吃不好早飯,這讓他和妻子覺得很是愧疚。

在過去的一年裡,一大批像白玉生這樣,因為孩子就近上學難而煩惱的市民都鬆了一口氣。2019年,我市在全市範圍內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15所,新增學位2.3萬個。玉佛苑小區內新建的寶塔區第十一幼兒園,就是其中新增的一所公辦幼兒園,自2019年8月份開園以來,已解決周邊95名適齡兒童的入園難題。

共享餐廳實惠多

今年68歲的秦光明老人家住雙擁大道東關村家屬院,在2019年,他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幸福,這份幸福來自於小區門口新建的共享餐廳。

在這裡,他和老伴每人每天只需花5元,就能吃到乾淨、可口的午飯。

秦光明說:“很方便,因為年齡大了,有時候不想做飯,也做不好飯,現在可以就近在食堂裡吃飯,方便又便宜。”

讓城市有“溫度”,更有“家”的味道。2019年,全市民政系統共支出社會救助資金7.48億元,對民辦養老機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的建設、運營給予補助,並支持寶塔區在城區內建設15個共享餐廳,每個餐廳補助30萬元,社區的低保戶、殘疾人、65歲以上的孤寡老人等生活困難人群只需5元,就能在家門口吃上一頓熱乎飯。

截至目前,我市15家共享餐廳已全部投入使用,這一系列貼心、用心的民生之舉,溫暖了每一位前來用餐的人。

管網升級送溫暖

說到“暖”,這個冬天,寶塔區向陽小區的宋鼎華老人家裡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溫暖。他說:“管網改造了,加熱站把設備也改造了,今年暖氣特別好,家裡的溫度基本上保持在22度左右。”

2018年,隨著延安大唐熱電廠投產使用,我市決定關停延安熱電廠,進行熱源轉換,由延安大唐熱電廠向老城區進行供熱,經過一個採暖期的運行後,部分群眾反映,東關供熱區域內由於管網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現象比較嚴重,導致了部分老舊小區用戶家裡溫度一直上不去。為讓這些群眾溫暖過冬,2019年入冬前,我市對東關區域供熱管網和換熱站進行了升級改造。

延安聖地藍熱力(集團)城區供熱有限公司副經理蔡小軍說:“我們改造了15個換熱站,還對19個換熱站的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對54個換熱站的板片進行了增加,提高了供熱效能。經過入戶測溫,用戶室內溫度普遍比上一個採暖期提升了2至3度。”

如廁方便更舒適

2019年,我市對一大批落後、老舊公廁進行了升級改造,位於紅化隧道口的公廁就是其中之一。記者瞭解到,改造前這個公廁屬於三類水廁,管道老化,異味嚴重。

如今,破舊的公廁已煥然一新,每個隔斷上還加裝了扶手、手機架,並配有兒童洗手盆和便池等人性化設備,已達到了一類水廁的使用標準。市民黑偉濤說:“以前髒、亂、臭,現在環境好多了,還有專人負責打掃,乾淨又舒適。”

出行暢通又無阻

2019年,我市先後完成東三巷道路拓寬、永吉路巷道治理、西北局片區交通整治和楊家嶺石畔地質災害治理、蘭家坪什字改建、南寨砭大橋貫通等一批交通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讓群眾出行更暢通。

供水能力再提升

2018年11月份,位於李渠鎮崖裡坪的東川水廠與黃河引水工程成功接通,自此,東川水廠全面向城區開始供水,但由於輸水壓力小、管線口徑小等因素導致供水能力嚴重不足。2019年10月份,我市啟動了常泰藥業至羅家坪大橋供水管網延伸改造工程,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2019年12月25日,全長6.4公里的管網全線貫通並向市區供水,極大地提升了東川水廠的輸送能力。

延安市黃河引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科科長張引平說:“隨著常泰藥業管線和羅家坪泵站的建成,目前東川水廠日供水量每天可以達到3.5萬方,通過第4代水處理工藝、超濾膜技術,東川水廠的末端出廠水可以達到直飲水的標準。”

有承諾,更有回應。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2019“民生十件實事”涉及的教育、衛健、文旅、供熱、供水、城市雙修等五大類37個項目中已辦結24個、在建13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落在政府肩上的“民生清單”變成了百姓生活中的“幸福賬單”,回應的是期盼,帶來的是幸福。(記者 劉小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