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版F-16”僅造不足百架,美國戰機移植到日本,真水土不服嗎?


提到日本的F-2戰鬥機,很多人都知道,它其實就是依照美國的F-16圖紙改進而來的。而且它也是日本三菱重工和美國洛·馬公司聯合研製的。

F=16戰鬥機的威名,很多網友都聽說過,這款經典戰機至今也是很多國家都想要引進的。但為何到了日本,化身為F-2輕型戰鬥機後,它卻只造了不到100架,日本就放棄,不再生產了呢?

事實上,把這款戰機技術單拎出來看的話,它絕對是一款性能出色的戰鬥機,製造工藝一流,是全球首個裝備AESA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的戰鬥機,但為何日本卻沒有著重發展這款戰鬥機呢?

“日版F-16”僅造不足百架,美國戰機移植到日本,真水土不服嗎?


據悉,F-2戰鬥機是於2000年正式加入日本空自隊伍的。在研製之初,這款戰機是被寄予厚望,也是日本花大價錢,傾力打造的。

F-2戰機上裝備的J/APG-1有源相控陣雷達,當時連美國都是造不出來的。從機身來看,F-2比F-16還要大上一圈,似乎讓日本看到了日本戰機強於美國。

但這種光鮮靚麗的背後,F-2卻付出了對戰力極為不利的代價。因為從機身長度,到機翼面積,F-2都超F-16,但其改進地並未進過精密計算及風洞測試,匆匆上馬直接導致機身強度遠未達到F-16水平。

“日版F-16”僅造不足百架,美國戰機移植到日本,真水土不服嗎?


而且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使得該機價格高到離譜,一架輕型F-2戰鬥機,價格足以匹敵一架重型F-15戰鬥機了。

用了超多的複合材料,F-2戰機卻因為機體比F-16大,所以重量反而超過了F-16戰機。雖然裝備了全球最先進的雷達,但可能因為太過先進,就如美國的F-35戰機一樣,缺陷也多,甚至被詬病還不及普通的脈衝多普勒機械掃描雷達,所以對於早期的F-2來說,這簡直形同雞肋。

“日版F-16”僅造不足百架,美國戰機移植到日本,真水土不服嗎?


所以鑑於F-2諸多的不如意,日本在造了不足百架之後,就決定將其停產了,之前還想好要將其對外出口,最後簡直無臉再提了。

因此F-2戰鬥機雖然數據漂亮,但可惜實際戰鬥力卻根本不值一提,加上過高的造價,使得日本趕緊停產了這款戰機。所以美國F-16移植到日本之後,真的稱得上水土不服,最終又沒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戰鬥力,所以才最終停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