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種地前兩年大虧,後兩年卻賺錢了,看他是如何轉變的

有一個農戶學生,年紀也不是很大,我也是在偶然的機會認識到的。是因為他看了我的視頻以後聯繫上的我,他對我說了很多自己的經歷。自己本來不是從事農業工作的,但是自己內心卻一直有著一個農業夢,所以前兩年就辭職回家承包了一些地建起了大棚,種植大棚菜。

小夥種地前兩年大虧,後兩年卻賺錢了,看他是如何轉變的

田間操作

我問他,種大棚菜有沒有收穫,有沒有賺錢。他說剛開始那兩天是他渡過最艱難的時光,頭兩年種地,自己也沒什麼經驗,就是在摸索中前進,看別人怎麼種自己就怎麼種。第一年的話問題不是很大,番茄長的也中規中矩,但是也沒賺錢,因為產量和品質並沒有做好,第二年開始就發現棚裡的作物病害不斷,各種病害蟲害頻繁發生,導致第二年幾乎全局覆沒了。這個時候家裡人不理解他,周邊的人也略帶嘲笑的看他,年紀輕輕的搞什麼不好搞農業,自討苦吃。雖然這樣了但是他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又貸款買了種子繼續種,但是在種植的方式上發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沒有方向的盲目種植,而是有計劃有目標的種植了,這兩年總算是賺了錢,有了回報,當地很多其他的農戶也找他取經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從不賺錢到有回報的一些改變和經驗。

小夥種地前兩年大虧,後兩年卻賺錢了,看他是如何轉變的

大棚育苗

第一施肥方式的改變

以前小夥子種地施肥基本上是憑感覺來,自己就去村子拉了很多的牲畜糞就直接使用到地裡,買了一大堆化肥。用肥的時候也是憑著別人哪裡學來的一知半解的功夫用肥。這樣雖然第一年中規中矩,到了第二年就發現土壤環境差的很,作物根系腐爛,燒苗,病菌感染等等情況嚴重。

後面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後就積極的看一些施肥技巧,也多方面學習其他種地人的施肥經驗,知道了生糞不能直接用的道理,也學會了合理的用有機肥,化肥,微量元素肥合理的搭配,更重要的是自己知道了什麼時候作物需要什麼肥料,比如植物施肥應在其生長營養期、生殖期都需要施肥。而且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般於營養生長期以氮肥為主,生殖期以磷鉀肥為主。而且施肥的時機以基質稍乾燥、生長旺盛期為最好,此時施肥吸收率高,且需求量也大。自己慢慢改善以前的施肥方式,發現作物生長的比較好了也不會出現第二年那樣嚴重的問題。

小夥種地前兩年大虧,後兩年卻賺錢了,看他是如何轉變的

施肥方式的改變

第二個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病害知識

我覺得這一點是需要很多農戶都要進行學習的,我們不能光知道什麼病用什麼藥,關鍵還是要知道作物發病條件,從根源上去防住病害,重要才是最好的結果。估計現在很多農戶都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可能看到作物出現病害情況,他自己知道什麼病,他可能也知道名字,但是他不知道他為什麼會發生,就算現在治好了,下一茬還是會發生。

小夥子現在就是這樣,不再是看病打藥了,而是根據不同時期進行關鍵的保護措施,這樣就很好的將病害消滅在萌芽中。其實病害就簡單的細菌病害,高低等真菌病害,病毒,肥害,藥害,生理性病害。很多農民可能覺得書面上的理論沒什麼用,但是大家也應該想到,沒有理論就不能很好的去實踐,用實踐去檢驗理論才能加深農戶對病害的瞭解,才能真達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所以農戶們也應該自己學習一下病害,農藥知識,這樣就不用等作物出現病害的時候到處求醫問藥了。

小夥種地前兩年大虧,後兩年卻賺錢了,看他是如何轉變的

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病害知識

第三個有方向的管理,科學性的管理

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小夥子也是,剛開始種的時候基本上是盲目的。蹲苗怎麼蹲,澆水怎麼澆,什麼時候防風,什麼時候要整枝,什麼時候要控旺他都兩眼一抹黑,基本上就是照著別人的搬來的,別人怎麼做他就怎麼做,你說這樣能種好才怪了。這些都是要根據自己地裡的溫度,光照,苗子生長情況來定的,不是從別人哪裡搬過來做了就好的。

所以說大家種地一定要學會總結經驗,我們每天跟作物打交道,難道我們就不能從裡面發現規律嗎?不是沒有規律而是大家沒有這樣的思維,只是比較僵硬化的種地,重複勞作而已。自己要根據自己的種植經驗,和根據不同作物對溫度,光照,水肥的需求以及不同時期的需求有一個系統化的概念,同時將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步驟都可以記錄在大棚管理手冊上面,這樣就算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我們也能很快找到原因所在,下次就避免發生。

小夥種地前兩年大虧,後兩年卻賺錢了,看他是如何轉變的

有方向的管理,科學性的管理

總結:大家可能覺得太書面性,但實際的經驗前面很多文章也跟大家分享過了,不管是各個階段的施肥措施,用藥處方等等,大家可以自己再去看看。但是我覺得今天講的這些確實也是現在很多農民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大家還有其他覺得農戶現在迫切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可以評論出來,看看大家師傅存在這個問題,並且可以一起商量解決辦法,也希望大家農業路上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