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在空中被擊中後,駕駛員有哪些逃生手段?

腎掉打下


直升機逃生的話 只有ka52有用到彈射逃生座椅 跳傘時旋翼根部的預置爆炸螺栓會炸斷旋翼 隨後彈射座椅彈出 但是存在缺點所以其他飛機都沒有采用 1.成本高 2.增加旋翼結構複雜性 3.武裝直升機大多時間在低空飛行 即使跳傘逃生可能也有限 4.ka52採用異向雙旋翼無尾槳設計 普通直升機大多為傳統主旋翼➕尾槳設計 失去主旋翼後機身瞬間產生力矩 座椅彈射受限 會產生未知風險 還有一種直升機採用旋翼爆破後成員座艙整體彈射的方式 機型我忘記了 但是大多數直升機是不採用主動逃生措施 一般強化座艙以增加硬著陸(摔機)存活率 例如美國阿帕奇直升機可在8m/s 的下降時將成員存活率保持在可觀水平


用戶8210415569376


四個字總結:聽天由命,一般都是靠機型的結構設計來硬抗,畢竟由於上面旋翼的設計,要是彈射恐怕就直接大切八塊了。對於這種機型的逃生問題,各國其實都有深入的研究,前面提到的彈射其實是有人做出來過,這就是俄製的一票武直逃生方案——炸掉旋翼彈射。這種過於暴力的方案的確是有效的解決了彈射和旋翼之間的矛盾,但是就有個更尷尬的問題產生了,直升機這一類飛行器的運行高度很低,尤其是武裝類的,這就導致彈射出去之後是夠能夠順利降落都是一回事,同時,炸掉旋翼後機身的翻滾更加不可控,這在實戰中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這套系統目前俄方應用的也不多。

此外,直升機駕駛員的水上救生系統分為兩種。 一種是自動拋放救生船 系 統, 即在直升機外部安裝能在10秒內自動展開, 用於人員漂浮/營救為目的的救生船拋放系統。當救生船貯藏艙的水傳感器被水浸沒, 且旋翼轉速不到1%時救生船便自動展開充氣。 乘員也可按駕馭艙的啟動按鈕來展開救生船。另一種是漂浮穩定系統, 能保持飛機著水後的穩定, 延遲或防止飛機下沉。 該系統有2個或4個浮囊, 能自動或手動啟動進行充氣, 充氣時間小於10秒。 另外, 乘員均配有救生衣和抗浸防寒服。

而對於美方,雖然經歷了前期與俄方一樣的各種不靠譜方案的研製,但是最後美方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了一個結論:在直升機上搞各種主動逃生裝置還不如多祈禱幾回來的靠譜一些,換言之,依託直升機本身的結構設計,實現良好的抗墜毀性能,在墜毀時最大程度的保持結構完整以保護機載成員的安全,這才是最可靠的方案。

美方的這種理念得到了實際環境中的多次證實,無論是最新的魚鷹,還是美方的中堅S60/MH60,在多次的事故中依靠良好的結構設計保證了成員的安全。這種方案也逐漸的被各方所接受,成為一種通行的標準,其逃生裝置的主要集中在成員的快速撤離,防止成員被二次傷害。這些成果,都是在直升機近60年的發展中,用無數事故和鮮血得出的慘痛教訓所積攢而來,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不管再嚴密的設計,只有經過實戰的考驗,才能夠證明他的價值。


小鷹說科技


簡單的來說,目前在直升機上運用的主要有兩種逃生手段,一是抗墜毀設計,二是跳傘逃生。

直升機的抗墜毀設計是最早出現的逃生手段,由於直升機活動的區域多為低空、低速區間,對於早期的彈射座椅而言,其救生成功率本來就不高,再加上直升機頭頂上的那個大電扇一樣的旋翼,彈出去以後如果不採取特殊措施那麼把人打成幾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早期的直升機救生設計主要包括了兩塊內容,一是防墜毀,二是抗墜毀。防墜毀的要義是通過對於直升機某些部位與部件的加強,提高機體強度,增加系統冗餘度,保證直升機在敵火襲擊下能夠不傷到要害,不被輕易擊落。諸如現代的武裝直升機機體都可以抗擊12.7毫米機槍彈乃至20毫米小口徑機關炮的打擊;而抗墜毀的要義則是直升機在遭遇敵火襲擊、墜毀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通過特殊的設計確保成員的安全,保證掉下來也不會砸死人。主要的設計途徑跟汽車的防撞設計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在機體內設置某些用於吸能的潰縮結構、使用抗墜毀座椅等等手段,確保在以一定的下降率區間(比如美軍的阿帕奇直升機就標稱可以保證在每秒20米的下降率)墜地時飛行員生還概率達到既定標準。

但是,直升機抗墜毀設計再怎麼設計,核心思路還是讓飛行員連人帶飛機直接砸在地上,這種設計不僅會給飛行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在相當一部分複雜情況下(諸如空中解體)無法保證救生成功,即便是真的落在地上,也往往會導致飛行員脊椎骨折高位截癱。因此,有個別型號的直升機還是在努力發展同戰鬥機類似的彈射救生系統。最典型的是俄軍的卡-52型武裝直升機,它的救生設置就是飛行員拉動彈射手柄後爆炸螺栓立即啟動,先炸掉槳葉與槳轂清出逃生通道,再把飛行員彈出飛機。不過,由於這一設計目前複雜程度依然很高,並沒有被大多數直升機設計師接受,現役的絕大部分直升機依然在沿用成熟的抗墜毀設計理念。


軍武次位面


現代戰爭中,各種直升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或是運輸陸軍突擊隊進行蛙跳戰術,或是憑藉自己的機動性武裝偵查,或是在樹梢高度將敵方坦克送下地獄。因為有如此的威力,有效攻擊直升機就成了各國軍隊所追求的能力,各種新型防空導彈和戰術層出不窮,蘇聯甚至為直升機空戰專門開發了卡50。戰鬥機飛行員被擊中後可以使用彈射座椅逃生,是因為天空有足夠空間給彈射座椅工作,直升機的作戰環境狹窄而複雜,一旦被擊中,直升機有什麼手段保護飛行員的安全呢?

實際上,有的直升機像固定翼飛機一樣,使用了彈射座椅。蘇聯賦予卡50的使命裡有重要的一條,就是與敵方武裝直升機交戰。這樣特殊的定位讓卡50的設計上有很多和普通武裝直升機不同的地方,比如單人駕駛和升力大的短翼,和專門研製的彈射座椅。因為直升機的旋翼裝在機體頂端,直接彈射的話肯定會讓飛行員被旋翼切成碎片,所以卡50在彈射時懷會先把主旋翼給炸掉,讓旋翼依靠離心力分散開後再點燃彈射火箭。

這個辦法看起來似乎很不錯,但實際使用上卻不這麼方便。因為直升機被擊中後會很快失控,而彈射需要直升機一定時間內保持可控,而且在編隊作戰中,因為彈射會炸開旋翼,飛散的旋翼有可能擊中其他己方直升機。美國看到了這些缺陷,認為直升機只能依靠自己兼堅固的機體保障飛行員的安全。1965年美軍公佈了世界上第一個直升機抗墜毀能力的指導標準《墜機生存力設計指南》,其中規定了一條重要的設計標準,即當直升機以12.8米每秒的速度接地時,需要保證飛行員95%的生存率。這個標準成了世界各國設計直升機的最重要準則之一。綜上所述,因為自己的特點,直升機在被擊中後只能“硬扛”,這時,優秀的機體設計是飛行員生存率的最大保證。


士兵FF


除了俄羅斯的卡-50和卡-52之外,目前的軍用直升機都不具備主動彈射逃生手段,只能依靠被動逃生手段。

要實現被動逃生,直升機首先要做到耐打擊。

以UH-60黑鷹直升機為例,該機在關鍵部位安裝了裝甲,此外旋翼和尾槳葉片都能承受23毫米炮彈的直接射擊而不影響功能。每片旋翼槳葉由鈦合金翼梁、玻纖蒙皮、蜂窩芯、前緣鎳磨損護套組成,尾槳由碳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製造的。該機安裝兩臺通用電氣T700-GE-700渦軸發動機,在滑油全部漏光後,發動機還能運行半小時,讓直升機返回基地。

以米-28武裝直升機為例,該的駕駛艙和發動機艙安裝了350千克的裝甲,座艙部位使用了鈦合金和陶瓷裝甲,以及防彈平板玻璃,可承受7.62毫米/12.7毫米口徑子彈的直接射擊或20mm炮彈的破片襲擊。座艙正面玻璃厚50毫米,側窗玻璃厚35毫米。

所以軍用直升機在遭遇敵火射擊時,最好的結果就是能夠繼續飛行,安全返回基地。

其次要做到墜而不毀。

遭遇打擊後發動機失去動力,實在無法維持飛行時,直升機可以進入自旋降落。也就是讓旋翼進入風車狀態旋轉,飛行員操縱直升機進入俯衝,依靠調節旋翼葉片槳距來維持旋翼旋轉動能,從而獲得升力,最後在低空拉平直至觸地。雖然自旋降落的下降速度高於正常降落,可能因拉平不當導致硬著陸折斷起落架,但也比直接墜毀來的好。

但自旋降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飛行高度較高,飛行員才有足夠時間在俯衝中把勢能轉化為旋翼旋轉的動能,最終安全降落。

如果直升機是在低空飛行,那就只能依靠直升機的耐墜毀設計了。

美國陸軍在上世紀70年代公佈了《輕型固定翼及旋翼飛機救生性標準》以及《抗墜毀非彈射座椅系統軍用規範》,確定了美製軍用直升機的耐墜毀規範,那就是以12.8米/秒的速度垂直墜落時,保證乘員有95%的存活概率。

還是以UH-60為例,該機配備了後三點式固定起落架,具有重型減震器,在墜毀時可吸收近60%的衝擊能量。其次該機採用半硬殼式輕合金抗墜毀結構,4條縱向龍骨架和4個主要受力框連接在一起,下方填充蜂窩材料,在墜毀時通過機身結構變形進一步吸能。最後,該機的耐墜毀座椅由裝甲椅盆、能量吸收器、坐墊、約束系統組成,進一步吸收能量。

當然,這種耐墜毀設計雖然先進,但是下墜速度超過設計極限時,仍會發生機毀人亡的慘劇。


新防務觀察


武裝直升機雖然比不上噴氣式戰鬥機,但是其在當今世界上仍佔據重要地位。我們都知道,戰鬥機如果在空中出現故障或者被擊中後,在距離地面還有一定高度時,飛行員是可以通過彈射出飛機座艙而逃生的。但如果是武裝直升機出了事,那該怎麼辦呢?有哪些逃生方式?

其實,設計武裝直升機的工程師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就能夠發現武裝直升機的起落架設計都基本上差不多。其實這是種抗墜毀的設計,大部分武裝直升機都會採用這種設計,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很多武裝直升機的起落架幾乎都一樣。

這麼多的武裝直升機都採用這種起落架設計是有其原因的,因為只有這樣的結構和設計才最能夠減震抗壓。其墜落後,與地面接觸時能夠吸收大部分的衝擊力,以保護飛機座艙不受到嚴重損毀,以及保護全部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

其實墜地還好,至少還有生還的機會。從真正意義上來說,飛機其實最怕的是墜落後爆炸起火燃燒。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機組人員會犧牲。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現在的飛機油箱一般都採取的是抗墜油箱的設計,這樣的設計能夠阻燃,以保障機組人員的安全。

前面提到過,現在的噴氣式戰鬥機一般都安裝有彈射式座艙,遇到危險時飛行員可以通過彈射來脫離飛機,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其實不僅僅只有噴氣式戰鬥機才有這樣的設計,有的國家的直升機也設有彈射座艙,飛行員同樣可以進行彈射逃生。俄羅斯就是直升機彈射座椅的忠實粉絲,只不過在使用彈射逃生之前,需要啟動爆破裝置炸燬直升機的旋翼才行,這進一步降低了飛行員生還的可能性。


利刃號


直升機在空中被擊中之後,要是沒有空中解體的話,飛行員的逃生手段有兩個,跳傘和自旋機動迫降。第一種也是看起來最靠譜的一種,跳傘。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跳傘,直升機也能跳傘。不過目前世界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俄羅斯。為了提升直升機飛行員的戰場生存率,俄羅斯專門開發了一套用於直升機飛行員的彈射座椅救生系統,即K-37彈射座椅救生系統。


俄羅斯的彈射座椅救生系統性能世界聞名,其設計思路和西方國家不同,俄羅斯的彈射座椅救生系統設計思路是將彈射座椅作為一個獨立的飛行器,極高的設計要求給俄羅斯彈射座椅救生系統帶來了極出色的性能。目前俄羅斯的固定翼戰鬥機標配的是K-36D彈射座椅救生系統,這款彈射座椅通過數據連接飛行系統,可以根據彈射時的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自動選擇開傘滯後時間,能夠在任何速度和高度下彈射保證飛行員的安全。

而K-37彈射座椅救生系統是俄羅斯為直升機單獨開發的一套特殊的彈射座椅救生系統,不過並沒有大使用,僅僅安裝在卡-50和卡-52兩款直升機上,可以保證飛行員在速度350km/h,高度6000米的時候彈射,並安全落地。當戰機在空中被擊中的時候,飛行員需要先自動旋翼根部的爆炸螺栓,共軸的六片旋翼會迅速被炸開,仿製刮傷飛行員。然後座艙蓋脫離,彈射座椅火箭點火離開機艙,最後打開降落傘,飛行員成功落地獲救。這套系統的成功,讓直升機飛行員的戰場生存率大大提升,只不過不知為何沒能得到大規模推廣。
第二種逃生方式即自旋機動迫降。自旋機動迫降一般在直升機發動機已經停車之後使用,如果直升機在空中被擊中之後,直升機還能繼續工作的話,還能產生升力可以採取常規迫降的方式落地。但是如果被擊中後發動機停車,這個時候旋翼已經停止工作,在直升機下落過程中,飛行員可以通過提放總矩杆來調節旋翼的角度,從而調節下落過程中空氣推動旋翼旋轉帶來的升力。其最關鍵的位置是落地前一刻,必須抓住時機,讓旋翼產生升力,緩衝落地的衝擊。這種逃生方式除了需要直升機飛行員有著出色的駕駛技術之外,還需要直升機本身的抗墜毀設計。現代直升機,特別是武裝直升機在作戰時飛行高度較低,而且現在攻擊武裝直升機的手段越來越多樣,武裝直升機在進行超低空突防的時候會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威脅。所以各國在設計武裝直升機之初就考慮到了這一點,給武裝直升機的關鍵部位安裝上了裝甲,特殊部位使用高性能材料來抵抗防空武器的攻擊。現代武裝直升機大多采用了複合裝甲,可以抵抗普通.50口徑的高射機槍,甚至是20毫米機炮的直接射擊。
除了防護措施,直升機的起落架也經過了特殊處理,有的安裝了崩潰結構或者是液壓結構,可以緩衝掉一部分直升機在迫降衝地時的衝擊力。其實,現代直升機的迫降成功率相當可觀,很多人可能以為要是直升機在高空被擊中,或者遇到空中停車事故的時候基本上飛行員沒有生還的可能。其實並不,直升機發動機停車之後,下降的過程中旋翼就像一把降落傘,只要操作得當,選擇合適的迫降場地,相對來說飛行員存活率其實還挺大的。


赤焰噠噠噠


直升機被擊中了,如果只是一些地面的輕武器子彈,那麼其實並沒有什麼危險,因為目前主流的運輸和武裝直升機在關鍵位置都進行強化結構設計並加裝了附加裝甲,如果被這些武器擊中,發射火箭彈或者機炮把他們消滅就是了,完全不需要逃生。

但是如果被防空導彈或者大口徑防空高射炮打中的話,那直升機就很可能會發生墜毀了,這時候就得想辦法逃命了,不過目前直升機的逃命方式其實主要只有一種,那就是迫降,然後看人品死不死。一般來說,直升機因為飛行高度較低,速度也比較慢,即使迫降失敗也不至於像固定翼飛機一樣摔的粉身碎骨。


(直升機自旋迫降,下降時因為槳葉旋轉產生升力,可以減小墜毀衝擊力)

而且像美軍“阿帕奇”之類的武裝直升機,其機體部件都用的是加固件並且還使用了緩衝結構的設計原理,在直升機極速墜地後能夠緩衝大量能量。而且專門的防墜毀座艙、飛行員座椅以及安全油箱也能夠基本保證飛行員的生命安全,所以只要直升機不是從太高的地方摔下來,或者遭遇了太強大的導彈攻擊,基本上迫降的成功率能夠達到50%以上,人員存活率也在60%以上,像固定翼飛機墜毀無人生還的事情在直升機上基本不會發生。



當然了,在粗獷的俄羅斯其實還存在一個獨門絕技,那就是直升機彈射逃生技術。從普通人的角度看,直升機彈射逃生無異於自殺,因為人飛出去直接會被螺旋槳切成肉末,而俄羅斯人則相對簡單粗暴的直接採取在螺旋槳上安裝爆炸螺栓,彈射時將螺旋槳炸飛然後再彈射的方式,這就解決了直升機彈射最大的後顧之憂。目前直升機彈射座椅因為技術上不是非常成熟,只裝備了卡52短吻鱷這一型武直,成功率到底如何,還有待實戰論證。


軍武吐槽君


說到直升機的安全問題,就要說一下直升機的防護能力了。目前的直升機除了軍用的以外,都沒有任何防護措施,而這種一般的民用直升機一旦被擊中,就基本上逃脫不了墜機或者凌空爆炸的命運。能抵擋反器材槍和火箭筒導彈等對直升機威脅較大的武器的直升機也就只有武裝直升機了。

圖為美軍黑鷹直升機

美國著名的武裝直升機黑鷹,防護性能已經是比較優秀的了,但在很多電影大片和戰爭遊戲中面對武裝分子的襲擊仍然是不堪一擊。而直升機是不可能有彈射座椅這種裝置的,畢竟螺旋槳就在駕駛座上方,彈射飛行員出去不用敵人攻擊,自己飛機的螺旋槳就能殺死脆弱的飛行員了。俄羅斯最著名的ka - 50直升機就使用彈射座椅,一旦直升機被敵方火力擊中,飛行員可以將上方的旋翼炸燬,然後帶再進行彈射,但實際效果相當差,飛機會更加危險。以前就有俄羅斯高級軍官在卡- 50墜毀事件中喪生的先例,這種設計並沒有什麼用。

圖為解放軍武直10

而目前大多數主流的武裝直升機都是有著相當強的抗墜毀設計,機腹下方的支撐和起落架都是非常抗墜毀的設計,也就是說,武裝直升機如果被擊中但沒有爆炸,而且被擊中部位不影響飛行的情況下是可以直接撤離的,但如果影響飛行只能迫降就需要較大的抗墜毀能力。飛機以極快的速度墜落,要保證油箱武器電路不會因為墜機的衝擊力爆炸,很多武裝直升機也是採用了自封閉油箱設計,以免燃油洩露增大火勢以及爆炸。

圖為美軍阿帕奇直升機

總而言之,武裝直升機的安全問題並不在於駕駛員怎麼逃生,而在於機身的抗打擊能力,如果命中飛機的武器威力較小,直升機可以硬吃下來不會產生爆炸,飛行員大都能安全迫降。但如果命中飛機的武器威力大,那麼以目前直升機的防護水平怎麼做都無能為力。


區域拒止


對於大多數直升機而言,一旦被導彈擊中 那就只能求神拜佛,祈禱尾翼和主旋翼沒有出問題,,其他地方被打的還能勉強降落下去,這倆地方但凡出現的問題,要麼變身秤砣,要麼變陀螺,而且直升機飛行高度普遍比較低,一般也就一兩百米左右,在這個高度上等你反應過來了,飛機已經拍地上了。


所以,直升機的預防措施,也就是,加強主翼及尾翼強度,加強起落架強度,採用抗墜毀起落架(說白了加強強度祈禱不會成為廢銅爛鐵。

至於你說跳傘,哦,不別想了那不可能。

你要明白,直升機的主旋翼就在腦門上,用力往上一跳,那下的就是餃子餡兒了。

也就是說,想要跳轉的話需要減小動作幅度,儘可能輕柔的跳下去,但是在這裡這也就是要求,在直升機墜落的時候必須保證機體的穩定性以及直升機沒有直接往下掉,這不就是矛盾的嗎?所以說還不如把安全帶綁上祈禱一下呢。

當然了,也不是直接化成秤砣掉下去,多少還要掙扎一下,飛行員可以通過調整直升機主旋翼的角度來調整直升機姿態,比如說在墜毀以前趕緊向上爬一下,稍微緩衝那麼一下下,然後咣噹

當然的毛子比較軸,俄羅斯的卡50卡52直升機他表示我先把旋翼給炸了,然後我上彈射座椅不就得了嗎?

不過即便如此,實際上也沒什麼卵用。畢竟直升機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飛行高度那是真的低,撐死了一公里高度那就頂了天了,如果要執行反坦克任務的話,那就是一樹之高,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這種直升機飛行員彈射模式並未被推廣的原因,而且區區10米,加強加強度的,這點高度不是個問題

(說到嘴裡還可以順便聊兩句傾轉翼飛機的優勢,首先傾轉翼飛機通常就是平直翼佈局,也就是說它是極好的,滑翔機佈局,所以說,在最後的時候起碼可以掙扎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