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在二戰中,英軍裝備過一種No.69進攻手榴彈,彈體材料採用苯酚塑料(俗稱電木),彈體高114mm,最大直徑60mm,全重383g,裝藥為92g TNT、硝酸鋇混合炸藥或TNT、硝酸銨混合炸藥。這種手榴彈沒有什麼破片,主要靠炸藥爆炸的衝擊波殺傷敵人。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No.69進攻手榴彈

No.69手榴彈的引信叫No.247萬向碰炸引信,它採用一個重球和一個帶錐面的擊針座作為核心部件,擊針平時又被一根橫向保險銷固定,保險銷連在一條帶鉛墜的布帶上,平時布帶纏繞在彈體頭部,用一個塑料蓋子蓋住。使用這種手榴彈時,士兵打開頭部的塑料蓋,用手指壓住布帶將手榴彈投出,手榴彈出手後布帶逐漸展開,飛出一段距離後帶著保險銷脫落,此時手榴彈引信進入戰鬥狀態。由於布帶的展開脫落需要一定時間,這就構成了No.69手榴彈的出手保險,避免手榴彈剛剛出手就因為意外爆炸傷及自身。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打開No.69手榴彈保險蓋能看到有一卷纏繞的布帶。

由於錐面和重球的存在,當手榴彈正著落地時,重球因為慣性作用衝擊擊針座,擊針向下刺擊雷管引爆手榴彈;當手榴彈歪著橫著落地時,由於擊針座是一個錐形漏斗,而且容納重球的空間頂部也是錐形,即使重球橫向運動,一樣能擠壓錐面,把擊針往下頂,擊發雷管。

總的來說No.69進攻手榴彈體積小巧輕便,其萬向碰炸引信的設計也比較巧妙,缺點在於這種引信處理瞎火彈時比較危險,另外作為純靠炸藥衝擊波殺傷目標的進攻手榴彈,92g裝藥威力有些偏小。

可能是由於英軍對No.247萬向碰炸引信比較滿意,他們以No.247引信為基礎,搭配多種彈體和裝藥,研發出好幾種不同用途的手榴彈。

No.77白磷發煙手榴彈

No.77白磷發煙手榴彈是英軍在二戰和戰後初期裝備的一種煙火武器,其彈體為薄金屬板製造的圓柱形,有Mk.1和Mk.2兩種型號,主要差異在於彈體形狀,Mk.1的底部為縮小的圓臺型,Mk.2為圓柱形,沒有縮小段,其餘結構基本相同。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No.77 Mk.1白磷發煙手榴彈

No.77白磷發煙手榴彈的彈體內裝有227g白磷,當手榴彈投出落地後,碰炸引信啟動,彈體中央的雷管爆炸把彈體炸碎,並將白磷炸成碎塊拋撒到空氣中自燃,形成濃密的白色煙霧,除了能發煙,這些飛散的白磷碎塊還具有燃燒作用,對裸露的皮膚會造成嚴重燒傷,並且很難癒合,對人的殺傷作用不容小覷。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No.77白磷發煙手榴彈的爆炸發煙效果

雖然No.77白磷發煙手榴彈的發煙效果良好,還有燃燒殺傷作用,但白磷裝藥危險性大,平時需密封保存,一旦彈體破裂白磷漏出就會自燃,所以到戰後50年代英軍就將這種武器撤裝了。

No.79發煙手榴彈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No.79發煙手榴彈

No.79發煙手榴彈也是一種使用No.247萬向碰炸引信的煙火武器,彈體比No.77白磷發煙手榴彈略大,發煙劑由危險的白磷改為六氯乙烷,這種發煙劑不會自燃,對金屬彈體沒有腐蝕作用,生成的煙霧濃度大,刺激作用比較小,不容易傷及己方和友鄰。

No.73“熱水瓶”反坦克手榴彈

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後,英國遠征軍丟失了幾乎全部重武器,面對德國極有可能發動的渡海進攻,英軍急需裝備足夠數量的反裝甲武器,哪怕是最簡單最粗糙的也好。為此一些奇葩的反裝甲武器就孕育而生,比如No.74“粘彈”。但今天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另一種粗糙且奇葩的反裝甲武器——No.73“熱水瓶”反坦克手榴彈。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No.73“熱水瓶”反坦克手榴彈

No.73“熱水瓶”反坦克手榴彈的名字來自它的外形,猶如一隻小熱水瓶,全彈高241mm、直徑82mm、彈體為薄鋼板衝壓卷製成型,全重1.8kg,裝藥量相當驚人,為1.5kg,簡直就是個小爆破筒。

問題是,如此大的體積、如此大的裝藥量,No.73“熱水瓶”卻沒有使用空心裝藥破甲戰鬥部,全憑1.5kg集團裝藥爆炸的衝擊波破壞裝甲車輛,實際效果非常有限,只能破壞厚度不大於2英寸(51mm)的裝甲。而且該彈重量很大,彈體粗,沒有手柄,握持非常不便,投擲距離僅有10-15碼(9-14m),士兵在投擲後必須隱蔽,否則會傷及自身,因此這是一種危險的自殺式武器。

到戰爭中後期隨著英軍新型反裝甲武器的普及,粗糙危險的No.73“熱水瓶”手榴彈極少作為反戰車手榴彈使用,倒是經常被串列起來作為小型爆破筒使用。

No.82“高蒙”炸彈

這可能是No.247萬向碰炸引信搭配的最奇特的一種手榴彈了。這種武器的設計者是英軍上尉R·S· 高蒙(R..S.Gammon),最大的特點是沒有金屬彈體,除了頂端的No.247碰炸引信外就是個帶有收口鬆緊帶的布袋子,袋內裝塑性炸藥,根據目標大小可調整袋內炸藥數量。使用這種高蒙炸彈的方法也是打開No.247萬向碰炸引信的塑料蓋,捏住那捲帆布條投彈,當炸彈撞擊目標時,萬向碰炸引信動作,袋內的塑性炸藥爆炸,靠炸藥爆炸的衝擊波毀壞目標。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高蒙”炸彈

能想象嗎?二戰英軍裝備的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帆布彈體

高蒙炸彈

在二戰中,“高蒙”炸彈廣泛裝備英國傘兵和“哥曼德”特種作戰小隊,專門用於敵後破壞行動,但因為這種武器過於簡陋,防水帆布做的彈體抗衝擊、防潮性能都比較差,所以到戰後50年代這種“高蒙”炸彈全部撤裝,不再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