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即使頂級導演們,也有不為人知的“黑歷史”。對於張藝謀這個中國電影的代表人物來說,也有一部他多年來一直不願提的電影,2005年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張藝謀承認這是他最失敗的電影,至於真實原因,他回憶:

“這部電影確實拍得不好,還不是沒有發揮好的問題,我壓根就不想拍。那時候我已經花了投資人九萬元的前期費用,花了人家的錢不拍了怎麼交代?二十七天就拍完了,所以真的很差。”

這部電影就是1989年上映的《代號美洲豹》,製作成本超過100萬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資,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相當於現在1到2億左右。演員陣容也是全明星:葛優、鞏俐、王學圻、於榮光,這是葛大爺和鞏皇演員生涯豆瓣評分最低的電影。稍有些黑色幽默的是,年輕的鞏俐憑藉電影裡的角色獲得了第12屆百花獎女配角獎,這是榮譽滿身的她第一個正式獎項。

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30年過去了,我們再次認真審視這部電影,該如何評價呢?


它真的不行,但,也真的生不逢時。

01 生不逢時的國產商業片探索之作


1988年張藝謀拍出了他的代表作《紅高粱》,這個時期是他創作的巔峰期,1990年他拍了《菊豆》,隨後的《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著》(1994),部部經典。在這些同一時期的佳作環繞下,這部《代號美洲豹》確實比較辣眼睛,觀眾也比較納悶怎麼就拍了這麼一部電影呢?

其實當年張藝謀拍完《紅高粱》後,特別想拍一部城市題材的電影,計劃拍的《頑主》被米家山導演拿走了,王朔小說為藍本的《我是你爸爸》因各種原因也沒法拍成,因此這部《代號美洲豹》就進入了視野。

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這部電影的題材就當時來看,是相當新穎和超前的,也是野心十足的。它虛構了一起恐怖主義劫機事件,牽動了海峽兩岸、美國、韓國等國際關係,最後多方合作成功消滅了劫機分子。這是妥妥的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框架,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刻畫,國際範的宏大敘事,強大的製作團隊(攝影:顧長衛、美術:曹衛平),還有當時國內一流的明星陣容。

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這個主創團體相當強悍

遺憾的是,有商業片的思路,卻沒有商業片製作的工業支撐,也沒有商業片大爆的土壤。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國文藝片的春天,在人人談的都是弗洛伊德、尼采的年代,官方和觀眾看重的是藝術性,講思考、深刻,民族尋根主題紅極一時,娛樂性質的電影是比較少的,因此這個電影上映以後引來文藝評論界一片罵聲,評價家們尤其不能接受一個剛拿到柏林金熊獎的導演製作出這樣過於娛樂、不夠嚴肅的電影。沒有接受過商業片薰陶的觀眾,也一時無法認同。


就主題來說,編劇的腦洞很大,當年並沒有反恐的環境,特別是發生在國內的架空故事,未免讓人有牽強、硬編之感,普通觀眾也覺得假。而個人英雄主義當時還是被批判的對象,不這麼拍故事又不抓人,不好看,就商業片來說故事不好看就等於失敗一半了。

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因此,這部電影從一開始主創人員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所以張藝謀說自己拍到一半覺得拍不動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晚拍20年,在如今的反恐大環境和商業片語境下,它不會敗得這麼慘。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代號美洲豹》還是有價值的,作為最早的商業片實踐,它踩到的雷都是後來者可以吸收的養分,沒敢走出這一步的人也註定吃不到第一頓螃蟹,就像黎叔說的:“一是通過實戰鍛鍊隊伍,二是考察新人。”

13年後,到了2002年張藝謀導演的《英雄》,票房2.5億,當年全國票房就10億,《英雄》佔了4分之1。這個驚人的成績不是憑空而來的,商業片的市場開始形成,製作團隊的成熟,新一代被培養起來的商業片觀眾,種種因素缺一不可,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當然,還要記一功在《代號美洲豹》的探索上。

02 缺點很突出,優點....要認真找找

回到內容本身,《代號美洲豹》的情節並不複雜,葛優帶領的“亞洲黑色特別行動小組”,為了營救監獄裡的老大,劫持了一架飛往韓國的飛機,之後飛機迫降在北京郊區,海峽兩岸的警方通過鬥智鬥勇最後成功化解危機,全殲劫機團伙。

先說缺點,最大的問題是虎頭蛇尾、毫無節奏,前30分鐘稱得上好看,劇情緊湊、演員表演在線,還有直升機、特種部隊等大場面,手提攝影機跟拍的拍攝方式,讓劫機場面讓人看得很緊張。救援間隙插播的兩岸以及美日韓動向,是用幻燈片形式的,有點偽紀錄片的感覺,讓人恍然以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年輕的鞏俐表現可圈可點

但後面劇情的發展就槽點滿滿了,一夥高智商劫機團伙上來就把飛機的儀表盤打壞,使得飛機不得不迫降在北京,這屬於為推動故事發展強行搞的劇情殺。非常出戏的旁白一出來,真是“一秒破功”,讓節奏感和緊張感全失。警方解救方案漏洞百出,失敗這麼多次真不知道是黑誰。


到了後半段,導演和編劇對影片已經完全失控,就像想著趕緊草草收場。劫機的反派們開始智商下線,在警匪“互相送”的情況下,天平還是倒向了正義一方,我方也付了犧牲兩位精英的慘痛代價。特別受不了的是於榮光犧牲的情節,當年看得我真是各種問號。

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優點也還是有的,那就是張藝謀、顧長衛的攝影水準仍在,色彩明快,場面調度好。最後夕陽下的直升機起降,讓人想起了《現代啟示錄》的經典場面。

張藝謀不願提的作品、葛優鞏俐的滑鐵盧,是真的爛還是生不逢時?

年輕的葛大爺演出了一位獨特的斯文纖弱氣質的悍匪,開場殺伐果斷,談判時冷靜狡詐,完成得相當到位,就是念那句“我們是亞洲黑色特別行動小組”臺詞讓人忍不住想笑。而同樣年輕的鞏俐,除了顏值在線,也演出了作為反派女友的自我懷疑、掙扎再到絕望的層次感,這種天賦和業務能力完爆現在動不動就發通稿自誇“演技炸裂”的小花們。劉小寧、王學圻、於榮光也中規中矩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

電影質量的鍋不在演員身上

總的來說,豆瓣給的5.2分過於嚴苛了,這部電影的質量取決於你用現在的標準還是當年的標準去要求它。就像張藝謀導演在2019年平遙國際電影展上說的“放在今天它可能會挺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