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阿爾·帕西諾主演的電影《聞香識女人》,1992年在美國公映。上映後,影片獲得了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三項奧斯卡獎提名,最終,阿爾·帕西諾憑藉此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這部電影創造了一個魅惑迷人又不乏詩意的名詞,“女人香”,如今已成為女性魅力的代名詞,形容女性動人、性感、鮮活、美麗,渾身散發出朦朧神秘的氣息。

這部片名聽起來和女人有關的電影,緣何影響力如此大,能獲得這麼多殊榮?

事實上,這部電影和女人關係不大,講的是阿爾·帕西諾主演脾氣暴躁的盲人退役軍官弗蘭克,和克里斯·奧唐納主演的預備學校的學生查理,兩個男人相互救贖的故事。

為了賺取回家過聖誕的機票,查理週末應聘成為弗蘭克的臨時助理,在此之前,他陷入了一個兩難選擇,因目睹了學校一起惡作劇事件,幾個學生戲弄校長,校長要求他告密,並許以保送哈佛大學的光明前程,否則將一同嚴懲.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與此同時,弗蘭克的境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說糟糕到極點。曾經上過戰場的中校,擔任過約翰遜總統的幕僚,人生有過輝煌,卻因意外事故雙眼被炸瞎,整天窩在小木屋裡,無所事事,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弗蘭克決定最後幹幾件人生大事:住豪華酒店,與美人做 愛,探望他的親哥哥,開一回法拉利,之後在酒店大床上自我了結。

弗拉克把查理帶上,進行他人生最後的旅途。這一趟末路狂途,是弗蘭克心理大廈崩塌與重建的過程,他的心理走向成為貫穿影片的主線,副線是查理的選擇和前途。

因雙眼失明,弗蘭克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嗅覺,能通過聞一個人身上的香味,識別此人的特徵,當然,他識別的對象大多是女人。

弗蘭克愛女人,可整部影片,並沒有一個貫穿影片始終的女主角。這部影片中,對弗蘭克來說,女人的真正意義並不僅僅只是女人。

他對女人的理解可謂別具一格,在飛機上,他向查理解釋他對女人的獨特觀點,用女人身體的各個部位作為比喻:“頭髮,是女人的一切;嘴唇,好比穿過大沙漠喝一杯美酒;乳 房,就像探射燈⋯⋯總之,女人⋯⋯真教我無話可說。”

當他最後放棄自殺時 ,他說出了要活下去的理由:“當我想到:會有一天 ⋯⋯有一個女人用雙臂摟緊我⋯⋯而當我第二天醒來時,她仍在我身旁。”

可見,女人對弗蘭克的真正意義,是愛的力量,是活著的勇氣。

“聞香識女人”具有一種象徵意義,香是女人香,也是生活的香。弗蘭克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生存的力量之源。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便註定走向一場向死而生的旅途。這場旅途,絕非坦途,總是狀況頻出,時刻面臨選擇,一步錯,步步錯。

世事艱難,生而為人,我們總在不經意間被推入生存還是毀滅的夾縫中,我們需要生活的香,引領我們向陽而生。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一、我們所熱愛的一切,將為我們的人生持續不斷地注入濃烈的生活的香

《聞香識女人》最成功的地方之一,便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阿爾·帕西諾成功塑造了渾身是缺點、卻又讓人恨不起來的盲人軍官弗蘭克,甚至會心疼他,最終被他獨特的魅力折服。

查理來羅絲太太家應聘,羅絲太太是弗蘭克的侄女,她和家人要外出度假,弗蘭克不願意跟他們同行。

羅絲太太見面就告訴查理,不要叫弗蘭克“先生”,要叫他“中校”。查理一出口習慣性叫了“先生”,弗蘭克每次都要糾正他。

越在乎這種名頭,表現得越自負強悍,他內心其實就越自卑虛弱。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弗蘭克性格暴戾,表現在侄外孫女模仿他,衝他做鬼臉,他把一個抱枕砸過去,把小女孩嚇跑了。去哥哥家拜訪,因侄子戲謔查理,他一怒力之下直接對侄子動粗。

可他對女人卻極度溫柔。

因為孤僻,弗蘭克雖然住在侄女羅絲家中,卻整天一個人呆在陰暗的小屋裡抽菸喝酒發呆,不願和侄女一家去度假,甚至不願和他們說話。

因為上層權貴阻礙無法晉升,又不幸扎傷了雙眼,弗蘭克的前途和他的雙眼一樣,早早失去了光明。

雙眼失去光明的弗蘭克,就是這麼既自負又自卑、既暴戾又溫柔、既渴望親情卻又孤僻不合群的人。

這樣一個人,餘生該怎麼度過?

當然不是在小屋裡鬱鬱寡歡,了此殘生。因為心中有所熱愛,弗蘭克決定走出小屋,來一場最後的旅途,把熱愛的一切再次品嚐一遍,然後去死。

看似寫的是“死”,事實上寫的是“生”,如何從瀕臨死亡的廢墟上爬起來,走向生。

心中熱愛的一切,是一個鉤子,把他從死的邊緣拽向了生的這一端。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電影《飛馳人生》上映時,導演韓寒曾說過一句話,“一生所愛,回頭太難”

能看到他內心的少年依然鮮活如初。有所熱愛的人,會有一股力量引領他向前,少年如火如荼的生命力。

弗蘭克身上也有一種被壓抑隱藏的生命力,一步一步被喚醒。

電影有一個很經典場景,弗蘭克和女郎跳探戈《一步之遙》。

弗蘭克和查理去餐廳,聞到了女人的香味,他讓查理把他帶到姑娘的餐桌前,“介不介意,我們陪你一起等人?空氣中有香味,別告訴我是什麼牌子。是奧加姐妹香皂。”

叫唐娜的姑娘瞪大眼睛:“真不可思議。香皂是祖母送我的聖誕節禮物。”

弗蘭克:“我對你祖母著迷了。她一定喜歡查理。”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弗蘭克懂女人,愛女人,也絲毫不掩飾這種愛,卻並不顯得低俗浮誇,相反,他是個風趣幽默的男人,情商高,聰明,年輕的時候顯然很有男性魅力。

他邀請唐娜跳舞,查理對他描述了舞池的大小和環境佈置,他來到舞池中央,帶領唐娜翩翩起舞……沒有人不被他們的精湛的舞步震撼,也絲毫看不出,領舞的男人是個盲人。

在女人面前的弗蘭克,無疑是自信快樂的,這個時候的他不再是那個想死的人。可惜,一曲結束,唐娜等的男友來了,帶走了她。

跳舞的時候,弗蘭克無比的快樂,此刻無比的失落。

僅僅是有所熱愛,也並不能挽救這個求死心切的男人。但不用擔心,弗蘭克還有生活的第二爐香,與查理的“父子情”。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二、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關懷,是從我們心底吹來的勁風,能衝破彼此間城牆般的隔閡與疏離,生活的香得以飄進我們內心深處

僅僅只是某個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並不足以撐起一部好的電影,還需要主題的昇華,需要文化內涵。

《聞香識女人》以弗蘭克和查理為中心,通過兩人各自和周圍人的關係,表現出在生活艱辛和人情冷漠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關懷可以撫慰人內心的孤獨,也能衝破彼此間城牆般的隔閡與疏離,讓生活的香飄進各自的內心。

不管是哪種文化語境,父子關係都是所有關係中隔閡最深的一種。

比如中國散文家朱自清,在作品《背影》中表現的父子隔閡。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大部分作品,無論是《嫌疑人X的獻身》,還是《白夜行》,兒子和親生父親都被推到了對立面。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影片中,弗蘭克和查理不是真正的父子,但在四天的相處過程中,關係從僱傭關係,發展到朋友,再到父子。

紐約街頭,弗蘭克勸查理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接受校長的提議,“搭便車進入哈佛。”

查理不答應:“我不出賣任何人。”

“在這個世界上你可要吃苦頭了,為了輕鬆一下,我請你喝一杯。”查理高貴的人格,叩開了弗蘭克內心的城牆。弗蘭克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所缺乏的東西。

在餐廳,弗蘭克為查理點了杯雞尾酒,侍者要看查理的證件,弗蘭克說:“我是這兒的常客,這是我兒子,快二十三歲了。”

兩人的關係,已經悄然轉換。弗蘭克也不知不覺中以一個父親的身份,關心查理的前途。

“探戈不像人生,跳錯了繼續跳就是了”,這句話和弗蘭克最後在博得高中為查理辯護的一番話起到了相互呼應的作用:

“每當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總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但我從來不走,因為那太難了!”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弗蘭克和查理的關係,成為救贖他們的生活的香,弗蘭克從生命死亡的危機中得到重生,查理從精神死亡的危機中得到解救。

弗蘭克飆車之後,陷入絕望,準備在酒店自殺。查理奪槍,兩人扭打一番,弗蘭克的槍對準查理,喊出絕望的心聲:“活?我沒有生命!我們都完了。”

查理說:“那我們都放棄吧!開槍,我準備好了。”

弗蘭克反而猶豫了,“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他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對拋下查理有一種不捨,心中萌升慈悲:“沒有我,你日子怎麼過?”“我不知道該打死你,還是該收養你。”

查理勾起了他的慈悲心,軟化了他自殺的意志,拯救了自己,反過來也拯救了查理。

很諷刺的是,他們各自的家人,弗蘭克哥哥一家,查理的繼父,原本應該給與他們親情和關懷的人,卻與他們有著難以跨越的心靈鴻溝。

很多時候,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明明不是一個人,卻不得不習慣一個人面對一切。

長期被孤獨感包圍,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尤其對身處精神困境中的人。

無論我們多麼獨立,多麼強大,我們都需要一點羈絆。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三、對正義的堅持,對人類的悲憫情懷,是盛載生活的香最廣博深厚的器皿,使我們堅定地屹立於天地間,對抗死亡

影片最後的高潮,是博得高中的一場聽證會。

校長致辭以後,弗蘭克來到了會場,說明他是受查理父母之託出席聽證會的。

校長要求喬治,學校權貴子弟之一,與查理一同目睹其他幾個權貴之弟戲弄校長,供出肇事者,喬治託詞他當時沒有戴隱形眼鏡,天黑沒看清。在他父親的敦促下,他說出了模稜兩可的答案:“可能是哈瑞、波特和幾米,只是猜測而已。”

校長又問查理,查理如實回答:“我是看到一些人,但我不能講是誰。……恕難奉告。”

校長表示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無法處罰哈瑞、波特和幾米,並表揚了喬治的配合,建議校委員會開除查理,因為他隱瞞了真相,並且撒謊。顯然把查理這個窮學生當做了替罪羊。

“但不出賣朋友。”這個時候,弗蘭克發話了,“你們的座右銘是什麼?孩子們,出賣朋友求自保,校長你獎勵喬治,催折查理。你在這兒培養的是老鼠大隊,一堆賣友求榮客,你在扼殺這座學府的精神。”

校長敲擊木槌,阻止他,“你太過了分了!”

弗蘭克用盲杖敲擊桌案回擊:“我太老了,又累,又瞎,如果是五年前,我會帶噴火槍來這兒!我見過很多年輕男孩,胳膊、腿被炸斷,那些都不及醜陋靈魂的可怕。‘領袖搖籃’已經垮了。查理不出賣別人,以求前程,這種正直和勇氣才是成為領袖的品質。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但我從來不走,因為那太難了!而查理堅持原則。讓他繼續他的行程吧,各位,他的人生掌握在你們的手中。”

他說完,禮堂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最終,委員會對幾個權貴子弟留校查看,對喬治不表彰,也沒有開除查理。

在激昂的音樂和學生們熱情的歡呼聲中,查理陪伴弗蘭克走出了禮堂。

影片到這裡,弗蘭克的人生已經徹底改變,一方面,他反思了自己的錯誤,對查理高貴的品格和純潔的靈魂非常欣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弗蘭克中校雖然身處絕境,渾身缺點,但依然是一個有良知的社會人,沒有失去對美好的品格、純潔的靈魂的欣賞和保護之心。

對正義的堅持,對人類的悲憫情懷,是盛載生活的香最廣博深厚的器皿,使我們堅定地屹立於天地間,對抗死亡。

最後,博得中學的女教員唐伊追出來,向弗蘭克自我介紹。

查理向唐伊介紹,“中校曾經是總統約翰遜的幕僚。”

弗蘭克說,“唐伊小姐,有空我們應該聊聊政治。”

唐伊被中校弗蘭克迷住。

弗蘭克和查理走在校園路上,他通過聞唐伊身上的香水味,描述他心目中的唐伊:“她有五尺七,赤褐色頭髮,美麗的棕色大眼睛。”

再一次聞女人香,再一次認識女人,與電影開篇呼應,同時預示著弗蘭克復甦的生命力,和充滿愛的未來。

阿爾帕西諾《聞香識女人》:聞的是生活的香,識的是活著的力量

綜上,《聞香識女人》通過富有層次感的心理分析手法,細緻入微地展現了弗蘭克心理大廈崩塌以後重建的整個過程,揭示了一個普世人生哲理:活著就是意義,遠大過無價值的死亡。

據統計,全球抑鬱人數已高達3億,抑鬱人群最普通的一種精神危機便是,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很多人因此走上絕路。

弗蘭克心理重建的過程,對我們當下時代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無論多艱難,我們都要有所熱愛,給我們的生命打一個堅實的地基,作為我們生命的寄託。

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冷漠讓我們倍感孤獨,甚至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和責任感。

心理學上有個觀點,關係就是一切。

如果可能,對身處困境中的人,我們要主動去關心。我們自身也需要主動去與他人建立各種關係,我們的生命需要羈絆。

有了寄託和羈絆,我們的生命還需要昇華,這種昇華,就是我們的人文關懷和悲憫之心。這些都是構成我們生活之香的原材料,是活著的力量之源。

羅素說,三種簡單卻異常強烈的激情統治著我的生命,那便是: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的難以承受的同情…… 愛的力量和知識的力量引我接近天堂,但同情之心往往又把我拉回大地……我渴望消除一切邪惡,但我辦不到,因為我自己也處於苦難之中。這就是我的生活,我認為值得一過。而且,如果有第二次機會,我將樂意地再過一次。

有香的生命,確實值得一過再過。但生命只有一次,決不能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