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得知《美麗人生》這部電影要在國內上映的時候,我第一感受就是看,當然得去看,這麼經典的片子。


身邊有個朋友說這部電影在電腦上看看就行了,沒必要跑去電影院,再說了,上映版本部分臺詞的翻譯被改了。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經典臺詞


更多的朋友不想去看不是因為這點錢,而是覺得這部電影太虐了,前半段是喜劇,後半段是悲劇,他們還是無法接受那個令人心碎的時刻。


但我還是去看了,因為我覺得和所愛的人在大熒幕前重溫經典本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前陣子《海上鋼琴師》上映了,我們看了,之後如果有更多經典舊片上映,我也會支持。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獲得奧斯卡獎


《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已經無需更多的讚美了,它所獲得的獎項和認可以及時隔23年在國內上映還有人願意去看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很多人對這部電影都做過解讀,謊言也好,父愛也罷,抑或是帶著微笑的眼淚。


為什麼《美麗人生》這部電影要以喜劇的形式去講戰爭的故事呢?


致敬和紀念


《美麗人生》並不是第一部以喜劇的形式去講戰爭故事的電影,早在1939年,喜劇大師卓別林就自導自演一部諷刺希特勒的電影《大獨裁者》。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大獨裁者》劇照


卓別林在《大獨裁者》裡一人分飾兩角,既是猶太人理髮師,又是獨裁者辛格爾(暗指希特勒)。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大獨裁者》卓別林


影片講述的是獨裁者辛格爾煽動民眾發起反猶行動,肆意挑起戰爭,猶太人理髮師也難逃一劫,因為長得像辛格爾,在逃離邊境的時候被誤以為是獨裁者,在臺上發表了為自由而戰的演講。


如果你拿這兩部電影對比,就會發現《美麗人生》的某些片段是為了致敬《大獨裁者》的。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片段


比如《美麗人生》開頭圭多失控的汽車闖進意大利國王的車隊,瘋狂擺出讓開的手勢被誤以為是迎賓車隊。這一幕對應的是《大獨裁者》臨近結尾一幕,理髮師被誤以為是獨裁者,被叫去發表演講。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大獨裁者》片段


比如圭多在獄中穿的衣服的號碼跟卓別林在《大獨裁者》中的號碼是一樣的。


除此之外,還有兩部電影中的喜劇演員,他們搞笑的喜劇手法也很相似,當然,這主要是貝尼尼致敬卓別林。


不過,更相似的是兩者的表現形式,都是披著喜劇的形式去說戰爭的故事,而最後傳達的都是積極樂觀的,《大獨裁者》裡卓別林最後那段演講真是太棒了。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大獨裁者》女主角


《美麗人生》的結局是妻子和兒子重聚,而《大獨裁者》的結局是猶太女人聽到了希望的聲音。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女主角


當然兩部電影也有不同之處,《大獨裁者》是披著喜劇的政治宣傳片,而《美麗人生》則是披著喜劇的家庭溫情片。


影片《美麗人生》是根據薩爾蒙尼的自傳《最後,我擊敗了希特勒》改編的。


從他的自傳裡我們得知,薩爾蒙尼24歲的時候就被抓到奧斯威辛,直到1945年才獲救,等他出來之後,他的兄弟早已被謀殺了。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原型人物薩爾蒙尼


薩爾蒙尼對他那段經歷的描述也是極具幽默和諷刺的,他說:“我活著從奧斯威辛集中營出來,我有一個美好的家庭,我慶祝了我的黃金結婚紀念日,我有12個出色的孫子孫女,我想我可以說我毀了希特勒為我制定的計劃。”


貝尼尼表示,影片也是為了紀念薩爾蒙尼。


所以,影片採用了喜劇的表達形式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符合原著的色彩。


意大利式喜劇


同樣是喜劇,但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意大利的傳統喜劇,就會發現《美麗人生》其實也是一部意大利式的喜劇。


意大利式喜劇的最大特點是喜歡將喜劇和悲劇並置,對小人物的同情與理解隱藏在尖銳的社會批評意識中。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經典一幕


例如《美麗人生》前半段的喜劇和後半段的悲劇,兩者相互交織,讓情緒更炸裂,使得觀眾悲喜交加。


我們對圭多這個小人物的遭遇感到十分同情,甚至希望他在最後能夠幹掉那個士兵穿上他的衣服活到最後,然後一家團圓。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一家人最後的同框


圭多一家原本可以過上很美好的生活,就連他的丈母孃也開始接受他了,然後就在那天因為猶太人的身份被送到集中營,生死難測。


縱觀意大利年度票房前十的電影,你會發現喜劇電影在意大利挺有市場的,佔有很大的比重,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優秀的喜劇電影獲得不錯的反響。


例如近年來的《完美陌生人》、《我去哪兒?》等電影,都讓人笑個不停。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眼淚不再》劇照


《完美陌生人》有不少版本,但我個人最喜歡還是意大利原版。此前原版不僅在內地上映了,還被改編成《來電狂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麗人生》之前,貝尼尼的兩部喜劇電影《小惡魔2》和《眼淚不再》也獲得當年的票房前三的記錄。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小惡魔》劇照


此外,如果再往前說,在沒有電影之前,文藝復興之時,即興喜劇就誕生於意大利。


最初的意大利即興喜劇多半在街頭巷尾表演,舞臺十分簡陋,基本上都是靠演員的肢體動作和道具來完成喜劇效果。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意大利即興喜劇


哥爾多尼作於1745年的話劇《一僕二主》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一僕兩主》劇本插圖


這部劇講的是一個叫特魯法爾金諾的流浪漢同時受僱於兩個僱主,一個是女扮男裝尋找未婚夫的拉斯波妮,另一個是她的未婚夫阿列圖依。但是他隱瞞了這個事實,頻頻出錯,引發一連串趣事但關鍵時刻總能化險為夷,最終結局是大團圓,每個人都獲得自己的幸福。


在《美麗人生》裡,我們似乎也能發現類似的梗。


扯了這麼遠,其實是想說《美麗人生》之所以會選擇以喜劇形式,不光是因為貝尼尼是一個喜劇演員,而且也跟意大利喜劇電影市場和傳統喜劇的影響多少有關。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意大利喜劇之王託託


或許正是這樣,才催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意大利喜劇演員,才有一部又一部喜劇作品誕生,才有人敢以喜劇的手法去講戰爭的故事,《美麗人生》才在意大利而不是其他國家。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看完《美麗人生》的時候,你或許會訝異,這樣的人生是美麗的嗎?太慘了好吧!


確實,圭多一家那樣的遭遇太慘了,他們本可以不用經歷那些痛苦。


但即便是那樣的人生,那樣的土壤,也能夠有美麗的花朵在綻放。


這個美麗是另一種人生,這個美麗是一種藝術上的美,這個美麗也是人性的美。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劇照


正如貝尼尼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如果你達到了美麗,那麼無論是喜劇或悲劇,對你而言,都是一樣的。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這句話是貝尼尼取片名的緣由。


而這句話背後也隱藏著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托洛茨基,斯大林的對手,兩人政治觀念不同。他在墨西哥流放時期,得知要被斯大林暗殺時,他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的。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托洛茨基


儘管當時影片上映時也曾遭受不少的批評,有人指出電影中並沒有拍攝很多迫害的場面,也有人指出不應該對所有的事情都一笑了之,而且這很不可信。


如果那樣拍了,或許會成為一部平庸之作,那樣的人生是有了,但那樣的美麗可能也沒了。


觀眾看完之後可能更多的是同情,是感慨,是難受。不管是如何,都很難和美麗掛鉤。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貝尼尼激動領獎


像影片中那個小孩一樣,把它當作是一場夢,一首歌,一場戲,或許你不會只沉湎於戰爭的悲傷,還會看到人生的美麗。


而這才是影片想讓觀眾看到的,也是電影為何要以喜劇的形式去講戰爭故事的主要原因。


寫在最後


其實在寫《美麗人生》的觀後感時,我是並不太想寫的,因為它已經不需要太多畫蛇添足的讚美了,它也不需要什麼評分和票房了,更重要的是,我似乎也沒有什麼話說。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導演貝尼尼


如果有什麼要說的,更多的是想說給那些未曾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要懼怕這部電影后半段的悲劇而不去看,那樣的話,或許你會錯失瞭解另一種美麗的可能性。


就像貝尼尼所說的,以詩人的視線去看待,可以穿透一切而不會受到損害。



《美麗人生》明明這麼虐心,為何還說人生是美麗的呢?

▲《美麗人生》早安公主


我想,看這部電影如此,我們在面對糟糕的現實生活,或許也可以如此。


願每個小孩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願每個小孩都能夠有自己美麗的人生。


■ 往期回顧:







關注「電影觀後感」,一個記錄個人觀影的地方,可能如實,也許主觀,但一定不是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