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北方氣質的河南城市,不說河南話不愛吃麵食,被稱為北國江南


眾所周知,我國地理學上的南北方劃分,是以秦嶺淮河為界,把中原地區的河南省大部分都劃到了北方,所以河南自然是北方省份。然而河南南部卻有一個城市,似乎處於一個“南北都不像”的尷尬位置。

這裡就是位於河南省最南邊的城市信陽。作為河南的南大門,信陽從不認為自己是北方城市,但在其他南方人的眼中,信陽這個河南城市,卻又不那麼“南方”。可以說是一座“似南非北”的城市。

與河南大部分平原城市相較,信陽被山地包圍。淮河流經信陽北端,定義了信陽的南方“血統”。 但處於南北地緣的分界嶺,南北的文化和血緣再這裡碰撞、融合,產生了“混血”之美。

信陽介於丘陵與平原之間,版圖上湖泊星星點點,這裡完全沒有河南氣質,而是擁有層疊的梯田、縱橫的河渠、鬱鬱蔥蔥的茶園,成為河南最沒有北方範兒的地方,被稱為“北國江南”。

在全國十大宜居城市裡,信陽是唯一榜上有名的河南城市。這與信陽“不南不北”的氣候有著很大關係。作為地理過渡帶的信陽,氣候溫和溼潤,少有北方寒冷乾燥的天氣,且空氣質量優越,是河南人的“洗肺聖地”。

來到這裡,你會驚奇地發現,信陽人不講河南話。“弄啥嘞!”“乖乖!”“可得勁!”這樣的河南話,幾乎每個河南人都能說上幾句,但信陽人卻不會。信陽方言與河南通行方言相差很大,像是兩種相去甚遠的語言體系。

在地形地貌上,信陽也是與河南其他地方大相徑庭。中原大地上乾旱缺水是常態,但河南的黃土地上,卻隱藏了信陽這個魚米之鄉。這裡不種植小麥,多的卻是綠意盎然的茶山和金黃的稻田。

在飲食習慣上,河南大部分地市的人都喜好麵食,可謂無“面”不歡。但信陽卻是個例外,信陽人不愛吃麵食,不可一日無米,米飯成為信陽人餐桌上當之無愧的主角。

在不產茶葉的北方,茶樹是信陽在河南又一項特立獨行的存在。層疊的梯田、朦朧的雲霧,是茶樹最喜歡的生長條件。作為中國的八大茶區之一,信陽毛尖是綠茶中的佼佼者,這裡流行的茶文化,讓信陽更像是江南,而並非河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