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人放到養老院,是社會進步了,還是人的孝心缺失了呢?

浪子游子一家孑


回答這個問題先說說我的房東大爺。

我的房東大爺今年92歲了,他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自從大爺行動不便之後,大爺就開始住進養老院了,到現在已經在養老院住5年了。大爺在養老院每個月要交2000塊錢的生活費,然後再交400塊的護理費,如果加上大爺吃的藥錢,一年下來大爺要花3萬多塊錢。介紹到這裡就能看出來社會肯定是發展了,要是社會不發展,大爺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住在飯來張吃衣來伸手的養老院。

既然大爺有兒女,為什麼不在家養老呢?這能不能說是兒女們不孝嗎?其實每次去大爺那裡看望他,每當問起他在養老院過的怎樣的時候,大爺總是肯定的說還是養老院好。大爺覺得在養老院一方面能吃上及時的熱飯,另一方面養老院人多可以相互聊聊不孤獨。大爺原來在家的時候都媳婦們給她端的飯,女兒們太遠不方便。但是兒媳婦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幹,所以送飯就不太定時,而且做的菜也不一定合口味,況且吃過飯大爺就一個人呆在家裡,太孤獨,後來兒女們才把大爺送進了養老院。

其實說起兒女們的孝順,大爺也是理解兒女們的無奈,社會發展到這一步,現實的壓力不得不讓人這樣做。

不過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大爺的這種情況在經濟發展高的地區是現實的,但如果在廣大的農村,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這種情況的養老是人們是承受不起的,說白了就是沒錢。其實這種養老方式不能跟孝不孝相題並論,這只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老四雜談


這是個挺沉重的話題,談不上是社會進步,也談不上是人的孝心缺失,我覺得是無奈之舉吧。尤其老人誰都不願意離開生活一輩子的家。我一個朋友的爸爸就去了養老院,有一次,我陪朋友去看老人家,我問他,在養老院還習慣嗎?老人眼含淚花說了一句:“唉,啥習慣不習慣的,就是等死罷了,”。唉,我這朋友出來後,跟我痛哭,真是沒辦法,她要上班,孩子還小,老公經常出差。現實就這樣。

生活的無情,不會給你那麼多的選項。盡力吧。無他!


老亮奔兒


我奶奶在老家一個人住一次在家摔了一下自己站不起來了,後來我大伯給他送飯才發現的,後來我爸媽就決定送她去養老院,我們家經濟條件還可以也算能承受,前幾年我奶奶在養老院過世了,老家的人都說送養老院讓我奶奶多活了幾年,現在老家只要經濟條件允許都送老人去養老院!

我覺得不要道德綁架,實實在在給老人一個安穩的晚年。


翱翔在天空200


先去考察一下目前國內的養老院再說。

我看好一家養老院,費用也不低,但是環境很好。單間配套,ktv,游泳池都有,娛樂設施,飲食,護工也不錯,醫療條件也還行。還是全國連鎖,可以隨時換城市居住。和一群朋友以後一起結對去邊玩邊養老還是很不錯的。


baby筆


沒毛病啊!我爸媽就說老了想去養老院,自費的那種,然後可以偶爾回家住幾天,偶爾來我家住幾天!不用自己做飯做衛生,重點是每天有一群人陪著一起玩,如果老人有個頭痛腦熱的身邊也有人照顧,尤其是老人有一個先走了,如果不想和孩子們一起住,在養老院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李芳5582


我退休以後照看婆婆公公十年的晚年生活,一生辛苦不容易,理解婆婆公公是兒媳,十年的陪伴十年的感受十年的愛,婆婆公公對我非常的滿意,我給婆婆公公寫了很多的日記,照了很多的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看到了婆婆公公的晚年每一天都很開心快樂,笑起來就像小每小孩一樣的美,婆婆公公是最幸福的老人,陪伴是最好的愛,我的感受很多很多,我也感受很累,婆婆公公離不開我,喜歡和我在一起,在我身邊我才放心,婆婆公公說我是心地善良的好人,說我能健康活到八十多歲,我高興的笑了,活著對家人有用才是我最大的愛,


小草籽小草籽


我家老岳父老岳母前段時間去世,在這個問題上我和兩個舅子以及我老婆分歧嚴重,價值觀完全不一樣。也趁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下。我是比較傳統的,認為養兒防老是理所當然。我也能接受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把老人送養老院。

我岳父是20多年的腦溢血後遺症,1995年就腦溢血,癱瘓在床沒有意識,是岳母照顧得好,才活了這麼久。19年初岳母查出子宮癌晚期。老婆和兩個哥哥,商量的結果是把岳父送養老院,他們覺得是岳父拖累了岳母。而我不贊同。因為兩個舅子家孩子都讀大學了,我家孩子也馬上讀大學。完全有時間陪護老人安度晚年。而且老伴就是老了有伴,兩個老人已經來日不多,就讓他們一起度過晚年。把他們分開我於心不忍。我說,送養老院,就活不了多久。但是我是女婿,不能做主。岳父就被送養老院了,我個人的感覺是子女拋棄了他。兩個月後,岳父死於養老院,沒有兒女送終。

岳父送養老院後,子女也沒有陪岳母,只是偶爾去看看。老人怕孤單,岳母基本上是和一些老年朋友到處跑,打發時間。岳父死於後,岳母病情加重了,三天兩頭住醫院。我告訴老婆,不管你哥哥怎麼做,你想不遺憾,就多陪陪媽媽,臨終關懷讓她走得溫暖一些。最後兩個月老婆天天去醫院陪護,做得非常好。而他一個哥幾天去看一次,看了幾分鐘就想走,理由是他不忍心看他媽媽痛苦的樣子。最後我眼看岳母不行了,希望把岳母接回家,大舅子不同意,說不能死在家裡。(說明一下岳父岳母最近四年住的是我的房子)我都沒有意見,他們卻不同意。三天後,岳母去世了,半夜三點死於醫院,沒有子女在床前。兩個老人的離世,讓我覺得我的價值觀和舅子們完全不一樣,我也差點和老婆離婚。

我的觀點是隻要有時間有精力,絕不把老人送養老院。即便要死,一點要守著老人離去,看著他離去。這才是養老送終。


石頭哥1315


把老人放到養老院,不管你的理由再高,錢再多,權再大,還是再貧困。我覺得都不孝!反過想一下,如果父母把你生下來,就送到保育院扶養長大,有時間去看你一下,你後來長大了,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將心比心就清楚了。





樹欲靜而風不息


1.社會把老人放到養老院,其實是社會進步了。子女把老人放養老院,這樣就可以安心的工作,父母的安全問題也就更放心了。

2.其實把老人放到養老院就等於把三歲小孩放到幼兒園一樣。老人在養老院也可以交到朋友,學習自己的愛好,生活吃飯睡覺也很正規了。

3.尤其農村的老人,子女一年四季就在外拼搏,為了工作,生活,孩子很少能有時間陪在父母身邊,但是又不放心父母的安全畢竟年齡大了,有時候父母也不願意和子女一起住,養老院就是一種可靠的選擇。

4.現在農村,城市大力支持養老院的建設,也在進一步發展養老院的設施。老人住養老院肯定會比兒女身邊自在逍遙很多。

5.即使老人和子女同住,子女白天忙著工作,晚上回家輔導孩子作業,也很少和父母有交流。

6.我們一個老師的媽媽,家庭條件非常富裕,老師的爸媽一直和老師同住,可是幾年以後,老師的爸爸媽媽精神狀態也不好,言語也更少了,最後老師到處求救原因,心理學家說,因為太孤獨了,最後老師就把爸媽放到養老院,慢慢的老人精神狀態也變化了,言語也好了,還交了很多朋友,週六周天老師就把父母接回家,週一到週五就在養老院,兩全其美。

7.如果我老了,我會去養老院。






王曉花


養老院,這樣的名字很貶義,人生在世,不論任何人,年輕的時候只管奮鬥,對錢的安排只能是顧頭而不考慮顧腚,培育兒女人人都是先把教育放到第一位,接下來就是象竹筒倒豆一樣把錢花在刀刃上應對生活,該投入的好像沒有誰會避開吧!所以到老了,沒力氣掙錢了,光顧養老院也是人的無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