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孃家待著不習慣,在婆家也不習慣,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家?在哪裡都沒有家的感覺?

A何一諾


有一部分女人婚後在孃家和婆家待著不習慣。給自己感覺就是哪兒都不是自己的家,這種情況最好還是自己單獨有個小家,老公,孩子,自己,哪怕是在外面租房,一家三口也會讓你比在孃家和婆家有家的感覺。

部分女人婚後特別是剛結婚,回孃家,自己的親生父母那裡的時候,只是出了個嫁,怎麼自己好像客人一樣了,進門端茶遞水的,想給父母做點什麼的時候,卻讓歇著去,滿滿的去親戚家做客的感覺,這哪裡像生我養我幾十年的親爹親媽啊。

剛到婆家,更容易產生沒有家的感覺,面對新的家庭環境,雖然以後是一家人了,但是讓公婆從不熟悉的人變成家人,這是一個很久的過程。特別是遇到婆媳關係不好的時候,更加會有這種想法。

自己單獨買套房子,打造自己的小家,一來可以避免婆媳關係,二來你會覺得有種歸屬感。哪怕條件不好,在外面租房住,你的租房也能給你一種家的感覺

結婚後,孃家的態度轉變,婆家的陌生環境,讓女人會突然覺得哪兒都不是自己的家,


琴姑娘談情感


關於這個問題,我說說我自己的親生經歷吧!

剛結婚的時候,到婆家真的是各種的不習慣,不習慣婆家人的生活習慣,也吃不習慣婆婆做的飯菜,我吃飯的口味計較重,沒辦法,只有自己下手親自做了,可是做了婆家人又吃不習慣。各種的難為情。跟公公婆婆也你熟悉,經常是他們在一起說話,我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有的時候只是附和著“呵呵”幾聲。

剛結婚回門的時候,特別的激動,想著終於可以回自己家了。但是回去之後,我媽做了一桌子的飯菜,雞鴨魚肉,我以前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待遇。我爸不斷的給我老公端茶,倒水,吃飯的時候不停的招呼著,自己才走了兩天回家就成了尊貴的客人了。也是各種的不習慣。

結婚之後,我經常是在外邊租房子住,雖然條件是艱苦一些,但好歹自己感覺像自己的地方,自自己可以做主,有自己的自由,偶爾回婆家住幾天,也許是時間長了,跟公婆慢慢的熟悉,也沒有了以前那種陌生的感覺。反倒回孃家自己也不喜歡住了,因為孃家已經沒有自己的房間。住的時候還是跟爸媽一起擠,再加上弟弟也結婚了,有了弟媳,自己就更是覺得很不自在,去了也很少在孃家過夜!

所以說,嫁出去的女兒,想要有自己真正的家,就得自己趕快買屬於自己的房子,跟老公和孩子在一起。實在不行,就要強迫自己儘快的融入婆家的生活,很快的適應在婆家的日子,因為孃家真的已經不是自己的家了,如果自己的獨生子女還好點,要是有哥哥或者弟弟,等他們結婚了,你就更覺得那個家不是自己的家了!


陝西趙姐


我也有同感,因為我從小是抱養的孩子,弟弟是養母親生的,所以從小到大我就感覺不是自己的家,做什麼都是小心翼翼,深怕哪裡養母不高興,所以也導致了我現在的性格,比較敏感和自卑,會特別在意別人的臉色,只要別人不高興了,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得罪別人了,也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實人!因為從小到大沒有受到過寵愛,一直都是察言觀色的活著,其實真的好累!

現在嫁人了,在孃家的地位就更加的低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了就不是孃家人了,回孃家如果不花錢的花,父母難免會沒有好臉色!如果我是獨生養女的話,也許養母會把我當寶貝一樣珍惜,可是養母偏偏生了我弟弟!

女人嫁人到婆家,雖然有丈夫愛,但是隻要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女人的位置永遠是最後一位。因為老公心中他的父母永遠排第一,孩子排第二,老婆永遠排最後,女人太不容易了,嫁人孃家不是嫁,婆家也不是家。唯獨自己和丈夫才是一個家,可是現在媽寶男太多了,很多都不願意跟自己的母親分開,這樣女人的地位一直被公公婆婆壓著,真的太壓抑,好累!


大豔的日常生活


我是一個任性的人在感情上卻很認真,甚至認真的有點自私。

我結婚弟弟就當兵去了一起就是五年,這五年起從來沒感覺回孃家不自在,回去還是跟這媽媽睡我爸在家了我跟我媽還有我兒子睡一塊我爸自己睡,還是跟結婚前一樣,回去爸媽總是提前把我們喜歡吃的零食菜買好,很幸福。去年弟弟回來了還帶一個女朋友,說等幾個月就要結婚了。不怕你們笑話因為我弟弟結婚我還哭了一場。哪天晚上我媽給我打電話聊著聊著就聊到弟媳了,我越想越難受就哭著跟我媽說是不是我弟弟結婚了我就回不去了,他們就不要我了。我爸在那邊聽著叫我媽開擴音,好數落我一頓,說我瞎想人家都是媳婦沒進門怕融不進婆家,我是怕我弟弟結婚不叫我回家。掛斷電話我給我爸發了一個微信“爸媽,我錯了,我以前說接受不了弟媳是我想錯了,我怕她來到我們家你們就不要我了,你們就不親我了,你們是我最愛的人愛我親我二十多年了,家裡突然要多一個人分擔我的愛了我就是害怕你們以後再也不親我了”我爸給我回“閨女,養你二十多年了不想要你小時候都不要你了,你小時候不聽話氣人把我氣的哭了笑笑了哭,哭是因為你氣我我不捨得打你罵你只有自己生氣,笑是我自己想想為啥你心裡裝著這麼多可笑的道理,有那麼不同尋常的想法,現在弟弟結婚了你怕我們不親你了,我閨女就是跟別人想法不一樣,放心吧,只要你回來誰敢說一句不好聽的我立馬給她翻臉,你永遠是爸媽心底最牽掛的人”弟弟結婚後回到孃家沒說不好但也有點怪怪的。

在婆家平時沒什麼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會感到特別孤獨。


YC家有熊孩子


我恰恰相反,我這個嫁出去的女兒反而習以為常把自己的孃家當成了主人,而我哥哥每年過年回來,卻變成了客人,是什麼造成主客反串呢?

原因就是我這人特念家,又嫁得近,而我哥哥常年在外工作,理所當然也在外面買了房安了家,所以我常在孃家,也不會有大眾以為姑嫂矛盾,再加上父母也希望我能常伴左右,來慰藉他們孤獨的心。

按傳統觀念,陪伴父母左右的應該是兒子,但是,有父母陪伴的家沒事業,所以,我們不得不隱忍心中的那份孤獨與不捨,繼續著拼搏生涯,不管是兒子女兒,父母給我們的家都是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家讓我們有無限的牽掛與眷念,很慶幸嫁出去的我孃家依然是我的家!





忘憂草閒聊情感生活


如果你當面和我說,我一定會附和你說,確實是這樣,因為說話有時候就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很難讓人思考。但是文字表達則會更真實地表達內心想法。

首先想說,沒有那麼嚴重,取決於自己的內心。我愛人結婚第一次和我回孃家,就和我一起收拾屋裡屋外,院子,塵土飛揚的,沒有半點不開心,我爸媽都訓我,但是是笑著說,怎麼能讓我愛人幹這種粗活,但我發現愛人收拾完以後融入我家裡更快,無拘無束。

剛開始去婆家也不習慣,和愛人做了幾次飯,也慢慢熟悉了。

所以,融入的竅門是多幹活。

另外,對於孃家,嫁人與不嫁人,那不都是自己的親爸媽嗎?別人怎麼認為那是傳統的理念,總認為男孩才是傳宗接代的,試問除了千古流芳的名人,百年以後誰又知道誰是誰的後,所以,想那些不如過好眼前。

首先你自己心裡不要有隔閡,其實嫁人不嫁人都一樣,要多想如何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他們年齡大了,回家就多幫爸媽乾點活,給他們按摩,艾灸……做點好吃的,養養身體。哪怕媽媽心疼你,不讓你幹,你搭把手,爸媽也是美在心裡的。平時多笑臉,說話做事讓父母順心,別頂著幹,不讓他們操心你,多嘮嘮嗑,聊聊天,讓父母心開意解。

回婆家就是愛人的父母,也幫著他盡孝。回孃家,愛人幫你盡孝,所以,只有呆不夠這一說,是親爸媽,就要有趕都趕不走還要笑著賴著呆不夠的心態,世界上還有什麼比能陪父母更開心更踏實的事呢?

所以,回哪裡都奔著盡孝的心態,儘量不要想自己舒不舒服,反而會更舒服,無拘無束,看誰都開心,離開就想念,更願意回家。

天地之大,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莫待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徒生悲涼,任你抓心撓肝,想讓父母數落一頓,哪怕罵一頓,都難覓一面,那時的舒服仔細想想只是表象,心裡才是不可逆轉的真不舒服。

所以,能回家的,不管婆家,孃家,有時間就回,多陪陪他們,哪怕聽他們憶苦思甜,看天上的星星,或者只是單純待著,只有心裡珍惜且珍重。

但畢竟結婚了,有自己的新角色,新責任,要獨立擔當了,夫妻兩個人還是要支撐起一個獨立的小家。

祝孃家人待你如初生,婆家人待你如新娶。所有人幸福美滿。



我做爸媽的保健醫


我也是在孃家呆不慣,總是感覺自己是外人一樣,在婆家還行,現在都分開吃了,自己過自己的,也沒有什麼習慣不習慣的,孃家我半年回去呆一次,呆一個星期就還行,呆得久了就感覺自己容入不了孃家的範圍,不過,從小家裡就給我的這種感覺,所以,融入不融入都已經沒事的,盡我該盡的責任,孃家有困難,我能幫就幫,不能幫我也會盡力去幫,我是大姐,家裡還有弟弟妹妹,父母對我不上心,我也理解,只要他們開心快樂就好,雖然,父母對我不太上心,但他們都很喜歡他們的外孫子,每次回家我都是靠邊站,孩子也不用我看,基本都是他們二老在看!

在孃家,你感覺融入不了,那只是我們的個人原因,多看開一些,人生能有幾次回孃家,多珍惜,多想想你以前在家的那些美好回憶,少回憶那些不好的回憶,畢竟我們都嫁了,特別是遠嫁的,跟父母閒聊時,也可以說你小時候的事,也可以說說跟父母共同做的事情,

在婆家,跟長輩住一塊,多少都會感覺不自在,但只要把對方的父母當成你自己的親父母,同時還可以做到心無旁騖的說說話,聊聊天,那麼你就不用感覺自己不自在了,但不能保證婆婆他們也能跟你合得來,如果合不來,那可以分鍋吃,或者自己住,這樣就避免這些問題了,而且,該盡的責任也要去盡,儘量少一些衝突。同時,多放寬自己的心情,活好自己的日子,不要想得太多,也不要糾結的太多,因為累了,難受了,都只有我們自己!


阿麗的日常


我想嫁出去的女兒都有這樣的經歷,除非她是獨生女。有人說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前對於這句話沒有什麼感覺,等到你出嫁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義。真的是這樣的,難怪老一輩人總喜歡生兒子,兒子娶進家的人才是自己人,而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外人。

你一出嫁就意味著你已經是外人了,孃家的事情不會再跟你商量,對於你,他們願意說就說,不願意說,你也永遠不會知道。當然,除了外人,你就是客人了,父母會把你當成客人一樣招待,他們的做法會讓你覺得非常不適應,明明沒嫁人之前還是你最親的人,怎麼就嫁了個人就變成這樣了,因為只有父母明白,你嫁人了,就是婆家的人,生的孩子也是婆家的姓,不管是好是壞都是婆家的事,跟他們無關了,當然他們想關心的時候還是會關心,只是變得不一樣了,所以想想,為什麼父母在你婚禮當天會哭得那麼傷心,因為婚禮過後,他們將要失去一個女兒,成為別人家的人,父母的老思想有時讓我們這些女兒無法接受,當然如果你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眼中還是獨一無二的,女兒跟兒子一樣,因為他們沒得選擇。

曾經聽過一個嫁出去的女生說過,她的小侄女才5歲,被所有人寵壞了,有時會說一些讓人生氣的話,有一次,小侄女對她說:“這是我家,以後不要你來我家”,這女生聽了有些生氣和難過,這麼小怎麼就說這種話,後來她把這件事說給媽媽聽,沒想到她媽媽竟然說道:“她說的沒錯,這的確不是你家,婆家才是你家。”她本想聽媽媽安慰的話語,沒想聽了媽媽的話,更傷了她的心,雖然她嫁人了,可是她一直把孃家當做自己真正的家。她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沒家了,孃家不認,婆家也只是像個住客,永遠不是自己的家,何處才是家呢。


大小姐的小小夢


在孃家待著不習慣,主要是潛意識裡,你覺得自己出嫁了,不應該呆在孃家。

可能,你並不是獨生女,家裡有哥哥或者弟弟(姐姐妹妹一般不會有這種感覺),哥哥弟弟都已結婚生子,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

你的爸爸媽媽很疼愛你,可是他們的觀點也許是,你既然接了婚,那就應該呆在婆家,你整日呆在孃家,是不是和婆家人關係不好啊?是不是和老公有矛盾啊?你爸爸媽媽會很擔心,也體現出來了。所以會是不是勸你,要怎麼和公婆處好關係,怎麼和老公互相理解,等等。聽多了,你就會心煩對吧,家的歸屬感自然就少了。

在婆家呆不習慣其實是很正常的。

因為婆家不是生你養你的地方,周圍的人也不是你熟悉的。如果你和你老公地理位置差異大的話,更有可能飲食、生活習慣完全不一樣。如果你老公不是特別呵護你,婆家人不是特別關照你,那你很可能會有孤獨感。覺得婆家人是一夥的,你是孤軍作戰。

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迅速走進婆家,身心都進入。

因為你選擇了你老公,決定了和他在一起,那就要融入他的生活,接納他的親人。

除非你們將來有去另外一個城市生活的想法。但不管怎樣,融入婆家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是你的下半輩子呀。

我堂弟老婆來自湛江,不出半年,她說我們本地方溜溜的,完全聽不出。而且,家裡來客人了,都是堂弟媳做飯,色香味俱全,家裡人讚不絕口。我堂弟媳也生活得很開心,夫妻間感情也特別好。

所以,我建議你儘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迎接自己的新生活。不要糾結了,糾結對人沒有任何幫助。

我是二月蘭TT,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啟發。謝謝!





二月蘭TT


那你要好好檢查下自已了,人們常說,家是溫馨的港灣,放鬆心情的音樂廳,最合口味的家鄉菜館。其樂融融的電影院。

在這裡你有高興事,成功勳章,大家真誠向你祝賀,為你歡呼雀躍。在你生活道路上,遇到困難挫折時,這群人又會為你出謀劃策,全力相助,並無私地不求任何回報的出錢出力。在這裡你有任何不快,可無拘束地盡情發洩,而給予你的都是真心地問候,熱情的接待,和真誠的鼓勵。

家,多麼令人神往的地方,多少人有了一個好的家,而工作勁更足,事業大發展。

而你對於最好的地方,家不喜歡,不習慣,那是不是有違大眾認同。那我想孤來獨往,而不認家,肯定是你思想出偏差了。還是好好跟家人多聚聚,多交流,家人肯定會原諒你過去的不是,而且會真心地等待你的迴歸。在外的遊子,家人叫你回家吃飯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