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為什麼被明朝人稱為千古一帝?

而知而行的歷史


當明朝人回首望向大明曆代的皇帝之時,總會把這些人進行一個比較,於是明孝宗朱佑樘上了榜,成為了大明王朝的千古一帝。哪麼問題來了,為何明孝宗被明朝人稱為千古一帝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誰才有資格為大明的皇帝們排位呢?

在中國的古代,平民百姓對於所謂的國家大事幾乎就是個睜眼瞎,他們連個字都不認識,就算皇帝把榜單放下來,他們能看得懂嗎?

說白了所謂的輿論主要是控制在讀書人的手中,而大明王朝的讀書人可以說是所有朝代地位數一數二的。

所以我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誰會對這些讀書人好,誰就是一個好皇帝。

對讀書人好,和對天下百姓好其實是兩回事,因為讀書人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而平民百姓才是大明的根基。

創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對百姓不好嗎?為了懲治天下的貪官,直接定下了六十兩銀子就要砍頭的規矩,所有百姓如果對當地的官員不滿,可以直接綁著地方官上京。

可以說朱元璋對天下的百姓實在是太愚愛了,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沒有得到千古一帝的好評,為什麼呢?

很簡單,還是我們上面所說的,能評價皇帝的只有讀書人,朱元璋對讀書人太狠了,朝中的大臣們幾乎都是讀書人,但是被朱元璋殺了一波又一波。

再然後就是朱棣,這個傢伙也是個武夫,一直相信能動手就別吵吵的硬道理,於是讀書人跟他也玩不到一塊去,然後也被讀書人給拉黑了。

之後的所有皇帝幾乎都有類似的毛病,反正不太拿讀書人當回事,尤其是大明的後期,天子為了對抗朝中大臣,直接任命了太監來對抗這些大臣。

這些皇帝也不用想了,肯定也不是什麼好皇帝,不然的話怎麼可能重用太監呢?

要知道在讀書人的眼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太監很明顯都是一些不學無術之輩,怎麼可能跟這些讀書人相提並論呢?

所以說只要重用了太監皇帝也被人給拉黑了。

然後我們數來數去,就會發現,唯一跟朝中大臣能玩到一塊的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就在明孝宗當大明天子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是跟朝中的大臣們商量著來,不論事情的大小,總是相互之間搞一個平衡。

並且在明孝宗在位期間,整個天下讀書人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還有朝中的內閣幾乎也是歷朝歷代過得最舒服的時候。

可以說在明孝宗在位的期間,這些朝中的大臣,就不用擔心明孝宗會對朝中的大臣下黑手,可以說君臣之間差不多可以當朋友了。

明孝宗的兒子朱厚照,其實並沒有歷史上哪麼無能,但是風評卻相當差,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朱厚照不聽話,主要是不聽朝中大臣們的話,從小的時候就不學無術,每天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雖然某些事情看起來有一點點的好處,可是在朝中大臣們的眼中,就是貪圖玩樂,就是不求上進。

而明孝宗就不一樣了,在教育兒子方面,直接跟朝中的大臣站到了一起,能動手儘量不去說服教育。

可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拿明孝宗跟朱元璋比一下,再跟朱棣比一下,突然發現這些生活在明孝宗時期的大臣們好開心好幸福,每天開開心心的上班,有不同意見明孝宗也儘量跟大家一起商量。

於是明孝宗朱佑樘就成了大明王朝所有人的口中的“千古一帝”,其實並非明孝宗對大明有什麼巨大的貢獻,只是因為他能跟朝中的大臣,還有天下的讀書人正常的玩到一塊罷了。


虎頭山小妖


說起明孝宗,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但是明孝宗的爺爺、父親和兒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明孝宗的爺爺,就是大名鼎鼎的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事變的主人公;明孝宗的父親,是明憲宗朱見深,也就是那位寵愛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貴妃的成化皇帝;至於明孝宗的兒子,就更不得了,他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寵信劉瑾、修建豹房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或許是因為明孝宗的爺爺、父親和兒子都行事太過高調,以至於明孝宗本人被顯得默默無聞,但其實呢,明孝宗功績和才能,其實遠遠超過他的爺爺、父親和兒子。甚至而言,就史書上的評價而言,明孝宗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都可以排到第三位,僅次於朱元璋和朱棣。

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清朝的曾國藩也曾說過:“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換句話說,在曾國藩心中,明孝宗是足以與漢武帝、唐太宗、元世祖、宋仁宗相提並論的偉大帝王。那麼,這位明孝宗究竟是何方神聖,究竟是憑什麼能夠當得起這樣的美譽?



明孝宗,原名朱祐樘,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皇帝私房錢。

一次明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懷孕,但這事很快被明憲宗寵信的萬貴妃知道,於是她就讓人將紀氏懷的這個孩子給打掉。

但好在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下手,但紀氏卻因此被萬貴妃貶到冷宮居住,後來紀氏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然後由太監張敏偷偷幫忙撫養到六歲。

直到有一天,張敏為明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這才說出了實情。

當明憲宗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兒子時,不禁淚流滿面。當天他便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但隨後紀氏卻在宮中暴亡,張敏也吞金自殺,這顯然與萬貴妃有關係。

但是,等到朱祐樘登基成為皇帝,雖然當時萬貴妃已經去世,但她的家人都還在,然後朱祐樘並沒有想著要去報復萬貴妃的家人。



此後十八年,朱祐樘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在文治上他輕徭薄賦,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積極扭轉朝政腐敗狀況。

在武功上,朱祐樘先後三次收復新疆哈密地區,又多次擊敗韃靼小王子、火篩的入侵,致使安南、暹羅、烏斯藏、琉球、占城、撒馬兒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每年都要來明朝入貢。

在他執政的18年裡,明朝沒有發生過一起農民起義,人口數量增加1000萬,達到6000萬人之多,明朝也由此迎來中興,史稱“弘治中興”。

更難能可貴的是,朱祐樘待臣下很寬厚,能推心置腹,從未鞭打過大臣,因此,君臣之間親密無間,形同一家人。在他當皇帝時,京官夜返家中時,必派鋪軍執燈傳送,這些事雖不大,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如此曲體臣下,確屬相當不易。

並且,朱佑樘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只娶了一位妻子的皇帝,算得上是一夫一妻制的最早提倡者。所以客觀來說,朱佑樘這樣的皇帝雖然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名聲遠揚,但他卻能夠讓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幸福的生活,而作為他的臣子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是趙帥鍋


說起千古一帝,我們一般想到的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這些開創型帝王。

作為一個守成帝王,明孝宗朱祐樘被稱為千古一帝則有些過譽了。不過,在《明史》之中,對朱祐樘的評價確實很高。明孝宗朱佑樘其實是一個在歷史上都能排的上號的好皇帝,但和清朝能稱康熙是千古一帝一樣,明朝稱朱佑樘為千古一帝,倒也說的過去。

明孝宗早年悲慘的經歷

明孝宗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

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土司的女兒,紀氏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宮裡的雜物。一次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一夜。事後,紀氏懷孕。寵冠後宮的萬貴妃知道後,命令一宮女為紀氏墮胎。紀氏人緣很好,派來的宮女不忍下手,回報萬貴妃就謊稱是肚子里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萬貴妃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

紀氏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於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萬貴妃得知後又派門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張敏卻冒著生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嬰兒。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末找到。

就這樣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

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皇帝大喜。立即命令去接太子。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到那因為長期幽禁,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

次日,頒詔天下,立朱佑樘為皇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但隨之紀氏卻在宮中暴亡,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顯然,紀氏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係。憲宗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在萬貴妃病逝半年之後,憲宗朱見深也隨她而去。太子朱祐樘登基稱帝。

朱佑樘皇位之路十分坎坷,歷經磨難終於登基後,窮盡畢生精力去扭轉憲宗時的朝政腐敗狀況。那麼為什麼被明朝人稱為千古一帝?

一是他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一手締造“弘治中興”,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明朝的衰弱;

明孝宗繼位的時候,明朝實際上已經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此時的大明江山,已是千瘡百孔,朝政紊亂。

朱祐樘除舊佈新,進行了大幅的人事調整。

外戚萬喜、萬通被革職,首輔萬安被退休還鄉;禮部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在憲宗朝排擠忠良,先後把吏部尚書聯裕、兵部尚書馬文升外派到南京,由自己的親信取而代之。朱祐樘將李孜省發配充軍,李孜省在獄中憂懼交加而亡。太監梁芳被外放到南京任御用監少監。

罷黜奸佞後,朱祐樘任用賢臣。

他重新起用了已退休的原南京兵部尚書王恕,任命他為吏部尚書,負責人事安排。王恕清正廉潔,直言勸諫,在成化年間被憲宗所不喜,所以才被強制退休。對王恕的建議,朱祐樘從善如流。比如,增設午朝就是王恕最先提出的。王恕與馬文升、劉大夏並稱“弘治三君子”,“弘治中興”的出現,王恕功不可沒。

朱祐樘繼位後,馬文升由南京兵部尚書調任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弘治二年,又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任職期間,他嚴格考核,整頓兵政廢馳,取得著成效。

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二是他待臣寬厚、善待百姓,深受大臣和百姓愛戴。

朱祐樘更正律制,對刑罰運用十分慎重。

1500年,制定《問刑條例》,1502年,編成《大明會典》,刪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項殘暴的法令。

朱祐樘體恤民生,善待百姓

只要地方官奏報因災情免賦的要求,他都無一例外地下旨同意。免稅糧之外,他還給貧民麥種、牛種 。禁止宗室、勳戚奏請田土及受人投獻,禁止勢力人家侵奪民利。

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 。

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氾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

孝宗力求節儉,詔減皇宮的開支與供奉,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緩解人民負擔。

他屢次下詔,禁止宗室、勳戚侵佔民田,魚肉百姓;還多次下詔減免一些地方的夏稅、秋稅。這些都十分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正統、成化年間,農民起義不斷,有幾次聲勢還相當大,而弘治一朝卻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從弘治元年(1488年)至弘治八年(1495年),人戶由9113630戶增至10100279戶,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更增至10408831戶,弘治十七年(1504年)達10508935戶,

人口數則由弘治元年(1488年)的50207934口,增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60105835口。

孝宗皇帝的勤政終於得到了回報,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史稱“弘治中興”。

三是嚴於律己、清心寡慾

朱祐樘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僅有一個老婆的皇帝。

朱祐樘一生只有一位張皇后相伴,再沒有其他的妃嬪,這在擁有三宮六院的古代帝王來說似乎有些不可思議,而事實朱祐樘確實是一夫一妻。

明朝中後期的皇后,一般都出自普通家庭。張皇后也不例外,她的父親張巒也只是個國子監生。張氏在成化二十三年被立為太子妃,同年十月,立為皇后。我們知道,古代帝后都是分宮居住的,而朱祐樘與張後伉儷情深,同起同住,與民間普通夫婦無異。朱祐樘愛屋及烏,對張後的孃家也大加封賞,岳父張巒追封為昌國公,張後的兩個弟弟也被為侯爵。

他和張皇后夫妻恩愛,經常在一起讀詩作畫,談古論今。

在世界科學史上,朱佑樘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

一個好皇帝和一個好人該做的事他都很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他用盡自己畢生的精力讓原本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炫出一輪絢目多姿的晚霞。作為一個皇帝,朱佑樘他很少體驗皇帝的尊榮,卻承擔了皇帝的全部責任。他用他的人生告訴我們一句名言: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自己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

總結:雖然現在一提到皇帝,國人想到的無非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絕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朱佑樘到底是誰,這位偉大的帝王似乎已經被人們所遺忘。時間或許可以磨去歷史的菱角,卻永遠也無法磨滅史書中的記憶,歷史永遠都不會忘記,在中國古代,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偉大的帝王。


路之意


明孝宗朱佑樘其實是一個在歷史上都能排的上號的好皇帝,雖然個人覺得,對我們整個中華歷史上說他是千古一帝,有點不太合適,但和清朝能稱康熙是千古一帝一樣,明朝稱朱佑樘為千古一帝,倒也說的過去。

憲宗死後,繼任的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將成化年間的弊政掃除的一乾二淨,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對明朝能罵皇帝罵的狗血噴頭的大臣們來說,這已經是極高的讚譽了。和滿清的只知道磕頭的大臣還是沒法比的。


而大臣們這樣稱讚他,也是有理由的 。

有一天,仁壽宮起火,人慌馬亂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沒合一會眼,因此他沒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眾大臣說明原因,向眾臣請假。

朱祐樘更正律制,對刑罰運用十分慎重。1500年,制定《問刑條例》,1502年,編成《大明會典》,刪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項殘暴的法令。這對於天下百姓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朱祐樘體恤民生,善待百姓,只要地方官奏報因災情免賦的要求,他都無一例外地下旨同意。免稅糧之外,他還給貧民麥種、牛種 。禁止宗室、勳戚奏請田土及受人投獻,禁止勢力人家侵奪民利,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 。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氾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

孝宗力求節儉,詔減皇宮的開支與供奉,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緩解人民負擔。他屢次下詔,禁止宗室、勳戚侵佔民田,魚肉百姓;還多次下詔減免一些地方的夏稅、秋稅。這些都十分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正統、成化年間,農民起義不斷,有幾次聲勢還相當大,而弘治一朝卻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在孝宗的治理之下,國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樂,明朝走上了“弘治中興”時代
從弘治元年(1488年)至弘治八年(1495年),人戶由9113630戶增至10100279戶,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更增至10408831戶,弘治十七年(1504年)達10508935戶,人口數則由弘治元年(1488年)的50207934口,增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60105835口。

朱祐樘在位期間,維護國家統一,對西域進行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武力收復。當時羽奴思統治國吐魯番地區後,開始與明朝爭奪對哈密地區的控制權。1488年,朱祐樘令罕慎襲封哈密忠順王 ,“給金印,冠服”,對新疆的實際控制。同年,羽奴思之子阿黑麻躬至哈密城下,誘罕慎盟,執殺之,復據其城,而遣使到明朝入貢 。明朝識破其詭計,只得獻還哈密金印。1493年,阿黑麻再次攻佔哈密 ,令其尊長牙蘭守護哈密,並不時搶掠沙州等地威脅各衛歸順,為患不已。1497年,明馬文升前往平撫,匯同河西諸衛及諸部落族數千人,襲哈密城,牙蘭等人逃跑,哈密收復。當時朝廷中有人主張放棄哈密,但朱祐樘主張堅決出兵收復哈密,並立即委派馬文升為元帥,大敗吐魯番軍,收復了哈密


朱祐樘此人品極佳,提倡一夫一妻制。(這在一夫多妻了幾千年的中國古代來說,可真是不容易的)他比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為民的善政。 也同樣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千古一帝,沒有那麼多自吹自擂的功績,但都是實實在在的對人民有用的,所以稱他為千古一帝也是不為過的。


關河南望


明孝宗朱祐樘,是中國明朝的第九個皇帝。他在位期間,有弘治中興一說;而他本人,也有“千古一帝”之稱。

那麼,他為什麼能獲得如此讚譽呢?根據他一生的經歷,有書君分析,可能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出身經歷迷之傳奇。

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父親就是史上那位著名的“戀母癖昏君”——明憲宗朱見深。

朱佑樘是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之前的兩個皇子,都早早夭折了。由於憲宗專寵萬貴妃,朱佑樘的母親剛懷上他,就險些被萬貴妃所害。

如果不是眾多太監、宮女齊心協力冒死將懷了身孕的朱佑樘的母親秘密藏在安樂堂,大明王朝也就不會有""弘治中興""那段歷史了。

在萬貴妃的淫威下,孝宗朱佑樘不僅出生,並且順利長大,這本身就已是一個奇蹟了。

雖然他從小就在萬貴妃的淫威下苟且偷生,但算起來萬貴妃既是他的仇人也算是他的“恩人”。

萬貴妃自己不能生育,就明裡暗裡害死了其他所有的皇子,算是幫朱佑樘剷除了競爭對手,他也就毫無懸念的登上了皇位。

一個奇怪的的現象是:早年的悲慘經歷沒有讓朱佑樘變得心理扭曲。或許,反而是因為他看到了人性險惡的深宮當中人性的光輝,讓年幼的朱佑樘心中埋下了善良的種子,讓他最終成長為一世明君。

當然了,僅僅因為傳奇的童年經歷顯然不可能獲得“千古一帝”這樣高的美譽。朱佑樘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他卓越的政治作為。

二、力挽危局,打造出中興神話。

朱佑樘從他父親手裡接過來的堪稱一個爛攤子。為了扭轉乾坤,朱佑樘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他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還加開了午朝,使得君臣能有更大的時間了協商辦理政務;

後來他又開闢了文華殿議政,利用早朝、午朝之間的空餘時間與群臣切磋治國之道,共商政事,可以說是分秒必爭了。

關於他的勤政,還有個小故事。

說是有一天,仁壽宮起火,人慌馬亂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沒合一會眼,因此他沒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眾大臣說明原因,向眾臣請假。其勤勉自律可見一斑。

有人評價孝宗皇帝是個“守成”之君。有書君認為這個評價是很片面的。事實上是,朱佑憆不但守成,更善於改革。

明朝的“京查”制度是在他在位期間完善的。“官員問責制”是他發明的,農業稅摺合銀兩徵收也是從他這一時期開始的。

還有軍事上的“民壯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義務兵役制。他還修正了《大明律》,刪除了其中多項殘暴的法令,明確規定“不因言殺人”,倡導輿論自由。

西方啟蒙運動領導人伏爾泰對這一點曾讚譽頗深。他的改革成就,是張居正改革的前身,也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起點。

他在位時期,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乃至軍事體制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經濟上商品經濟逐漸繁榮,新興商人團體開始壯大,文化上突破了程朱理學桎梏,開始出現了肯定人性,倡導思想自由的新思潮,所以,說他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毫不過分。

在政治上,他也起獨樹一幟的。他對大臣寬厚,但是對貪官汙吏絕不手軟。

僅他上任的頭兩年,明朝各地知縣被罷免的就有三分之一。

他懲治貪汙腐敗更看重從制度上堵住腐敗源頭。比起太祖朱元璋,他的一些做法可以說更聰明。

他體恤民生,減輕農民負擔,自己帶頭節儉,縮減皇宮開支。他在位期間,國家稅賦收入大大增加,人口也迅速增長,出現一派繁榮景象。

還有人說,朱佑樘寵信宦官。而我們看他所信用的宦官:懷恩,陳準,蕭敬,王嶽,都是才能卓越的人。

與其說他寵信宦官,不如說他是一個知人善任,能充分發揮宦官集團良性作用的聰明人。

他的確很善於用人,奸臣劉吉是個出了名的“小人”,卻在朱佑憆在位時建樹頗多,這正是他用人的高明之處。

熟悉明史的友友可能還會發現,朱佑憆時期,明朝沒發生過大的戰爭。

但這可不是因為他軟弱。他在位時期,明軍西進收復哈密,重建關西七衛,恢復了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控制。

對蒙古達延可汗,他毫不示弱,賀蘭山大捷一戰搗毀蒙古巢穴,打的蒙古可汗只以身逃。

縱觀弘治一朝,沒有權臣、宦官及後宮的專權,也沒出現過任何動亂。國家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而孝宗皇帝的功績,雖沒有多麼響亮酷炫,卻都是實實在在的對人民有用,僅從這點來看,稱他“千古一帝”也真是不為過的。

三、品質高潔,倡導“一夫一妻”。

除了治國理政,在人品方面,朱佑樘更是楷模。

首先來說,對於萬貴妃早年的各種迫害,朱佑樘登基之後並沒有實施任何報復,從朱佑樘後面的執政生涯也看得出來,他非常善良,而且非常重情義。

而讓他留名歷史的不只是他英明的政績還有善良的秉性,還有他的獨特的情感生活。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的皇帝。

世人都知道中國的皇帝的老婆素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一夫一妻制跟中國皇帝根本就不沾邊。可這孝宗皇帝,還真就是一生一世就是皇后張氏一個人。

這一個原因,是因為孝宗皇帝從小受儒家思想的薰陶,有著良好的個人修養。

再一個原因,大約和他的童年經歷有關。

由於童年時看到了太多後宮妃子之間為了爭風吃醋相互陷害,致使後宮烏煙瘴氣的現實,朱佑樘不想讓自己再重蹈父親的覆轍。

據說,孝宗皇帝與張皇后倆人伉儷情深,如同一對民間的平凡夫妻一般朝夕相處。

這樣的傳世佳話是中國皇帝中絕無僅有的一例,自然也就引來後人的無比羨慕和紛紛稱讚。

綜上所述,明孝宗皇帝朱佑樘,政治有建樹,愛情忠誠專一。歷經磨難,卻始終能夠保持著一顆赤誠仁恕之心。

他雖然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開疆拓土,霸名遠揚,但他的品德高貴,在中國將近500個封建皇帝中實屬罕見,因此,他的確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明朝皇帝奇葩最多,正常的就沒有幾個,一心求仙的,做木匠的,死在女人床上的,明孝宗的兒子正德皇帝也是一個奇葩,荒淫無度,喜歡喝酒,死的時候只有31歲。明朝皇帝感覺除了朱元璋,朱棣,然後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再就是崇禎還算正常,不過能力有限,導致滅國。

明孝宗說是千古一帝還是有點過了,雖然說在明孝宗手裡明朝出現了一個小盛世,弘治中興,但是畢竟對於整個大明或者中華民族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皇帝,比如秦始皇能夠影響後世幾千年,漢武帝開疆拓土,打出了漢人的尊嚴,隋文帝聖人可汗,萬國來朝等等這些皇帝在歷史上對於整個中華民族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但是朱佑樘很顯然沒有做到這些。

朱佑樘繼位的時候明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為什麼很多人說朱佑樘有能力呢,就是因為他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使明朝有了一點起色。可能他最出名的就是隻有一個老婆吧,這個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老婆的皇帝,可以說僅此一家。

明孝宗在位的時候,明朝確實是煥然一新,把自己的父親留下來的很多弊端,問題都一一解決了。一是敢於撥亂反正。他不僅將父親明憲宗寵信的妖僧繼曉處死,廢除了法王、國師、真人、國子等封號,更是對朝廷來了一次大換血,先後將內閣首輔萬安一下官員下獄、罷免、流放千餘人。二是用人唯賢。重用王恕、劉大夏等賢才之士,形成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改革了官吏考核制度,使得朝政面貌煥然一新。而且自己還勤儉節約,善待百姓,減輕賦稅等等。

後世很多人對於朱佑樘的評價是很高的。朱佑樘在位時期雖然政治清明,但是前面說了他畢竟沒有給中國乃至大明做出突出貢獻,所以說千古一代是有點過了,只能說是一個明君。

不過朱佑樘生了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啊,正德皇帝就沒有他父親的能力了,在位時期荒淫無道,而且明朝之後的幾任皇帝都太不給力了,嘉靖,萬曆看看這些皇帝。大明就這樣沒了啊。


中國歷史研究所


這個明孝宗真是個可憐人。

有明一朝,凡是稍微好點的皇帝,都活不長。

明孝宗名叫朱祐樘,他的童年非常坎坷。



生母紀氏是廣西土司的女兒,被俘入宮中。被憲宗偶爾寵幸過一次,就懷了孕。當時後宮是由萬貴妃掌權,她就命令宮女來墮胎。宮人不忍下手,回報謊稱不是懷孕,是得了腫瘤。

紀氏被貶,就在冷宮中生下了朱祐樘,萬貴妃得知,派門監張敏去溺死嬰兒,但張敏不忍,冒險將嬰兒秘密藏起來哺養。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

可憐的朱祐樘就這樣偷偷摸摸地苟活著,直到六歲。



有一天,張敏伺候明憲宗梳頭,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憲宗。得知真情,憲宗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

看到瘦弱孤單的兒子,憲宗淚流滿面。當下就召集群臣,頒詔天下,立為太子,封紀氏為淑妃。

但紀氏卻突然死亡,張敏也吞金自殺。也不知道這個可憐的女人,在她短暫而又悲苦的一生中,是否曾經在遠處偷偷地望過一眼自己的親生骨肉。

周太后擔心萬貴妃還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寸步不離地保護起來,才使太子活了下來。

成化二十三年,萬貴妃和憲宗先後離世。



十八歲的朱祐樘繼位,改元“弘治”,即為明孝宗。

當時明朝已經走向下坡路,朝政紊亂,國庫空虛。明孝宗善良,寬容,而且勤奮,使國家的元氣有所恢復,這就是“弘治中興”。

孝宗體弱多病,卻很勤政,早朝必到,重開午朝和經筵侍講,廣諮善道。開文華殿議政,與內閣共商政事。

弘治一朝,國家的吏治還算清明,節約用度,與民休息,人民生活比較安定。

明孝宗只有一位張皇后,無任何其他嬪妃。他對張皇后非常寵愛。



“孝宗即位,立為後。篤愛,宮中同起居,無所別寵,有如民間伉儷然者。”

由於從小身體就不好,孝宗又很勤政,工作強度比較大,這就導致他的身體過早被摧垮了。 弘治十八年,朱祐樘駕崩,年僅三十六歲。走完了他短暫而坎坷的一生。

說他是千古一帝,主要指的是他是中國皇權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只有一個妻子的皇帝(不含那些未成年)。

在明朝各位皇帝中,他遭遇坎坷,性情寬厚,待人真誠,工作也很勤奮。只可惜,大明王朝也許是老祖宗殺戳太重,不知道犯了哪位煞星,稍微有點人性的皇帝,都死得特別快。



他的繼承人就是搗蛋鬼明武宗朱厚照。


饞嘴肥貓鏟史官





答:首先閒話幾句“千古一帝”這個詞。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千年內成就最大的帝王。

這個詞,最初的使用者是明朝奇人李贄,他在《藏書·世紀列傳總目》中用來評價祖龍秦始皇。

所以,一般來說,所謂“千古一帝”,大家都認為是指代秦始皇。

但是,作為一個詞語,大家都有使用權,你用我用大家用。

你心目中的“千古一帝”是秦始皇,我心目中的“千古一帝”未必就是秦始皇。

比李贄出生半了半個世紀的明人王志堅,就認為唐太宗李世民才是“千古一帝”。

他在《讀史商語·卷三》中說“三代以後,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受此啟發,明清史學大師閻崇年也把“千古一帝”這個標籤貼在他最崇拜的清康熙帝身上,說康熙帝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這麼一來,“千古一帝”就開始被用氾濫了,很多帝王都被現在的網友炒作作了“千古一帝”。

這麼,悟空問答就出現了“明孝宗為什麼被明朝人稱為千古一帝?”這個偽命題。

是,明孝宗在明朝,包括清朝,甚至現在,得到的評價是非常高的,但,老實說,沒有明朝人稱過他是“千古一帝”。

對明孝宗評價最高的史學家是萬曆朝參修《穆宗實錄》的李維楨,他說,弘治皇帝之盛治, 就算漢文帝、 宋仁宗也比不了。

天啟年間總裁《國史實錄》的朱國楨說,三代以下的賢主,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為最。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他羅列出五個“自古英哲非常之君”,清朝皇帝一個也沒有入選,這五人是: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

而《明史》對明朝諸帝的評價,最高者也是明孝宗,稱讚勤政愛民而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其惟孝宗乎”!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帝王是年紀輕輕就崩亡的,這其中的大多數,都是耽於酒色,身體過早透支,提前告別人世。

明孝宗十八歲登基,三十六歲病逝。

但他絕不是耽於酒色那一類。

他不好飲,也不戀女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實踐男女平等的皇帝,一生只娶了張皇后一個女人,不納宮女,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過著平常百姓一樣的夫妻生活。

明孝宗病逝的消息傳出,“深山窮谷,聞之無不哀痛”,“哭聲震野”。

歷朝歷代的君主,能得到這種天下同悲待遇的,也只有宋仁宗與明孝宗兩個而已。

明孝宗做的事,沒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麼驚天動地,但他盡心治國,一心為民,推行寬政、善政,以天下蒼生為念,悲天憫人,造福於民,這就夠了。

原本,明朝在明英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後已走向衰落,而經過“奪門之變”,更是雪上加霜。憲宗朝的作為也非常有限,著名的“紙糊三閣老”就出現在該朝。

而明孝宗上臺後,躬行節儉,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輕徭薄賦、興建水利,勵精圖治,明朝頓時生機勃發,步入大治,史稱“弘治中興”。

這樣的帝王,正是民眾所渴望出現的嗎?

明代歷朝國家賦稅收入,弘治朝在輕徭薄賦的前提下,增至二千七百萬石,成為明中葉賦入高峰,實堪稱為奇蹟。

另外,弘治年間的人口增長,也是一個新的高峰,據統計,弘治十七年(1504年),達到了60105835口。

另外,弘治朝十八年時間裡,國內沒發生過任何大的動亂。

但弘治朝的軍事並不弱,不但西進收復哈密,重建關西七衛,恢復了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控制;還猛力出擊,直搗蒙古巢穴,打得蒙古達延可汗倉皇出逃。

一句話,明孝宗堪稱人君典範,是中國歷史最完美的君主,沒有“之一”。


覃仕勇說史


明孝宗朱祐樘被稱為千古一帝,確實有點過譽,畢竟他不像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一樣開創了歷史先河。

但朱祐樘作為一位守成皇帝,在明朝十六帝中,確實有傑出的貢獻和才能。就史書上對於他的評價,可以說,朱祐樘僅次於朱元璋和朱棣。

在曾國藩眼裡,明孝宗朱祐樘的地位甚至可以與漢武帝劉徹,唐文皇李世民,宋仁宗趙禎,元世祖忽必烈比肩,甚至說超越了朱元璋和朱棣。明孝宗朱祐樘何德何能擔起如此美譽呢?

悲慘的童年

朱祐樘的母親紀氏懷上他的時候,正逢萬貴妃喪子再也發生於,抱著我補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的想法,各種加害有身孕的妃子,以致“飲藥傷墜者無數”。

所幸,他母親人緣不錯,萬妃派出的宮女和太監都幫他隱瞞實情,謊稱紀氏沒有懷孕才讓她逃過一劫。但萬妃還是不放心紀氏,便把她貶到冷宮。朱祐樘在冷宮被生下,得到廢掉的吳皇后幫助,靠著百家飯長到了六歲。

有一天,明憲宗朱見深感嘆自己膝下無子,太監張敏便將朱祐樘告訴了朱見深,朱祐樘才不用繼續東躲西藏,被立為皇太子,可他的母親和太監張敏卻因為萬妃的報復而喪命。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妃會對朱祐樘下手,還將他帶到了自己的仁壽宮,護他周全。

收拾父親留下的爛攤子

成化二十三年,萬妃病死,朱見深因為悲傷過度,也病故。朱祐樘繼位,接管了他父親給他留下的爛攤子——朝綱紊亂、奸臣橫行、民不聊生。

而朱祐樘面對這堆爛攤子,沒有退卻和畏縮,先徹底罷免法王、國師、真人等職務,遏止官場的頹勢,再進行了一次大掃除,罷免一千多位大小官員。雖然朱祐樘由於童年的經歷,一直體弱多病,但他卻堅持每天早朝,重開了午朝與經筵侍講,與群臣討論治國之道,穩定朝綱。他考慮到百姓因為受災,生活疾苦,下令減免地方賦稅,嚴禁官員欺壓百姓,讓民生得以改善。

等待局勢穩定之後,朱祐樘開始用自己的理念治國。於內,朱祐樘從自身做起,反對鋪張浪費,開始改革官員考核制度,定期清退無作為的官員,嚴控宦官參政。他也是我國古代無數不多隻有一位皇后,沒有妃子的皇帝。於外,他安撫百姓,減免勞役賦稅,救濟災區百姓,大力整頓軍事和軍紀,多次擊敗蒙古小王子,成功收復哈密,穩定新疆局勢。

從“沉睡”中甦醒

孝宗統治後期,他身體不適,想通過佛學來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讓一些宦官和姦佞之輩有了可乘之機,李廣便是其中一位。但隨著太皇太后的懷疑,李廣畏罪自殺,他貪汙、受賄的證據被朱祐樘發現,讓“沉睡多年”的朱祐樘清醒過來。

朱祐樘開始反思自己之前所做的一些措施,任用賢臣,重整朝綱,開始了他第二個勤政時期,給明朝帶來了少有的盛世。但過重的朝事讓本來身體不好的他雪上加霜,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崩於乾清宮,享年36歲。

縱觀明孝宗朱祐樘,他忠於愛情,勤於朝政,體恤民情,挽回了已經走向的衰敗的明朝,讓明朝出現了短暫的和平昌盛之世,史稱“弘治中興”。


大白讀史


明孝宗朱祐樘,出生於1470年,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子。1475年被立為皇太子,1487年,17歲時即位為明朝第9位皇帝。病逝於1505年,享年35歲,在位18年。

明孝宗執政期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政務,倡導節約,與民休息,使得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明史》是這樣評價明孝宗的:“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明孝宗的後宮,只有張皇后一人,兩人恩愛和諧,別無其他嬪妃。(這個應該點贊,在這方面,他是帝王第一人!)



明孝宗雖是一位優秀的皇帝,但跟千古一帝還是差了點距離。

千古一帝是明朝思想家、文學家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李贄在《藏書·世紀列傳總目》中寫道:“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因此,後人用千古一帝代指秦始皇。後引申為大帝之義,泛指中國歷史上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傑出帝王,如:

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設立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擊匈奴徵百越,修長城修靈渠。

漢武帝劉徹,打敗匈奴,解除了匈奴對中原地區上千年的威脅。

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結束了長達三百多年的五胡亂華時代。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使得國家富裕,人們富足。

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再次統一中國。

我是歷史搬運工元來大,我會盡最大努力查閱資料,細心核查,把真實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歷史時間呈現給大家,喜歡的話,請點贊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