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依靠不了,養老怎麼辦?

La淘氣


在正在步入老年社會的今天,提到養老問題我相信所有人都倍感壓力,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其他們的獨生子女。當我們老了,能夠自理當然最好,萬一不能自理了只有死路一條,就怕求死不得求死不能,很悲慘。現在的獨生子女本來壓力就很大,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既要承擔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又要照顧雙方四個老人,因此當我們老了,別考慮子女養老,他們承擔不起。過去養老靠子女,一是子女多可以輪流照顧,二是那時的子女都在父母身邊,有組織安排的穩定工作,生活壓力小一點,不能同日而語。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抱團養老,這個辦法當然很好,但不能作為整個社會養老的支柱,抱團的前提必須是大家都能夠自理,萬一不能自理了,怎麼樣抱團,誰能夠長期照顧一個不能自理的老人,又怎麼有能力照顧?

可能養老院是我們這代人的歸宿,但養老院不規範,隔壁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常常打那些不能自理的人,很慘!

我覺得養老問題不是個人問題,是整個社會問題,個人能力是有限的,還是要靠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實行按社區劃分集體養老,獨生子女父母應該在子女所在城市安排公租房,方便孩子照顧,不至於死在家裡沒有人知道。

前段時間聽說政府將大力支持私營經濟辦養老院,並給予補貼,我覺得這個不好,他們會拿了政府補貼賺取更多利益,而不會解決老人問題。

等我老了,如果可以自理,我誰都不會靠,如果不能自理了,我希望實現安樂死。


那年初夏2005


我覺得其實做兒女的還是苦的,為了生活,為了養他們的孩子,壓力好大的,作為做父母的還是要多為孩子們想想,就像我現在46歲還不到,老公又去了天堂,女兒也成家做了媽媽,按到理我可以吃吃玩玩什麼都不管了,但是為了自己以後老不拖累女兒,為自己的老做點準備,我還是要選擇去上班多存點錢,還有每年買點保險等,就說有個病呀,有個救急用,因為兒女們的負擔太重了。


紅蓮285317306


做為兒女我要盡到兒女的責任。就算自己少吃一點也要給父母吃,因為每個人從小到老。都不容易。我有我做人的原則。第一,我要孝敬父母,可惜我沒有公公,只有兩個婆婆,我就一個兒子,別人問我。你為什麼要那麼辛苦?我說我沒辦法啦,我就一個兒子。我不想跟他增加負擔,盡我自己的能力。減少兒子的負擔,這是天下父母心的心願。每個人都想為自己的兒女這樣減少負擔,只是 能力有限。


多愁善感的苦命人


不管何種養老都離不了子女的照顧,即使進養老院也會生病,當大病住院時,養老院也無法派人去醫院照顧你。當你大病初癒時病體虛弱若直接回養老院肯定有一定困難,最好之法是回家孩子照顧或直接住孩子家,待身體好一點再由孩子送去養老院。老了進養老院是一種減輕孩子負擔的好方法,但也要孩子有孝心,父母有難養老院又解決不了時孩子們就要拿出他們的孝心,否則,養孩子有何用呢?


用戶4784788331587


兒女依靠不了養老怎麼辦?沒有怎麼辦只有去死,死了一了百了誰也不拖累。


征服你的狂野心


這個問題我想以後最受大家關注的了,像我們七零後很多都是獨身子女,不能全部依靠兒女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壓力,我兒子他們夫妻雙方都是獨身子女都不在同一個城市裡生活,我個人感覺更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怕有點感冒還無聊的時候應該說是身邊有更多的人一起相互幫忙才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找到更多一起有共同興趣和愛好的人一起抱團試養老才是,養老院裡他們的目的是掙錢和兒女一起生活又不習慣,只有自己結伴為友才是幸福的。


故事人生三娃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養老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現在我國已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

不說40後50後,就是60後也逐漸到了退休的年齡。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49億,佔總人口的17.9%;65歲及以上人口約1.67億,佔總人口的11.9%。

我國又是一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的國家,南北差距、東西差距、城鄉差距都比較大。改革開放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來,人們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貧富懸殊。

我國現階段又實行養老醫保雙軌制,體制內外相差很大。儘管這些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城鄉合作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廣大低收入群體的養老看病難題,但還是存在很問題,尤其是廣大低收入群體。

中華民族的傳統是兒女贍養老人,並且國家法律規定兒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但現實社會情況是年輕一代壓力更大。就業壓力,住房結婚還貸壓力,子女教育壓力,工作壓力等等。

兒女們有時都自顧不瑕,還要父母幫忙,帶孩子,還房貸。

不少年輕人還在外地就業打工,根本無法照顧老人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難上加難,要面4個甚至8個雙方老人的生老病死問題,壓力山大啊!

一般來說,老人們如有一定的積蓄,有退休金養老問題不大。如果兒女照顧不上,到一定年齡可以去養老院,或抱團養老。

回到問題的主題,今天討論的主要是低收入群體的養老問題。

老人們如果經濟上不寬餘,又沒有退休金,兒女們工作收入又不好照顧不上的話,養老真是個令人頭痛的大問題。

怎麼辦呢?生活還的繼續,日子還要過,總不能走投無路一頭撞死,一了百了。

如果您年齡不算太大,身體還好,建議您放下面子身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因為養老問題主要就是經濟問題。

其實老年人能做的工作有很多。

沒文化沒能力可以看大門,做保潔,做保姆,做家政,也可做廢品回收。

有文化有特長的話,增加收入的門路就更廣了。

最重要是一定要向所在社區、村民委員會申請低保 這可以保證你的基本生活。

收入多增加一分是一分,積少成多,等到自己什麼都幹不動了一切就晚了。

經濟拮据的老人朋友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急不躁,不比不攀,不等不靠,不卑不亢,有什麼條件就過什麼條件日子。

只要心態好,就會感覺到快樂和幸福。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因為病不起。

當然我們也不要悲觀,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也會有很多照顧低收入群體的好政策出臺,保證人民基本生活和醫療。

祝天下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祝老年朋友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小城凡人


養老問題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如果沒有大的疾病可自理還好對付,吃喝拉撒安排妥自己能解決一日三餐。社區如果能夠和民政部門社會結合辦小區食堂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要收費方面像單位職工食堂福利性的。醫療服務有社區醫院有簽約合同服務,老人能操作電話可以聯繫社區醫生上門服務。建立起聯繫方式的服務小組行動困難的老人家有人流動照料服務,可收費簽訂協議。有退休金的老人家,子女每週一次安排好一週的生活具體服務項目落實到人。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家人要安排護工,可以一對一也可以就近安排的選擇多個服務對象照料。子女不能陪侍社區街道辦事處,民政部門社會配合參與組成專門的服務機構一起做好退休老人的養老工作。總結經驗學習完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曾經花開月正圓


韓源昌在努力完成消費養老,你正常消費,也會得到養老金,同樣也會得到每年收益金。


韓源昌H7


將來的養老,大多數人會進入報團養老的模式。時代變化快,社會進步快。以前是多子多福養兒防老。以後是獨生子女,兩個小兩口,要贍養四至八個老人,他們工作生活也不容易。所以報團養老是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