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縣村情愫

平生不飲酒,這次卻實實在在地醉了一回,不過醉倒我的不是什麼陳年佳釀,而是美輪美奐的上縣村。

上縣村情愫


陸川作家陳志華正在撰寫一本粵桂宗祠史。風和日暖的週日,他來到廉江,邀我一齊到廉江石城鎮上縣村舊令黃公祠採風。舊令黃公祠因“廉江石城縣第一任縣尹黃昱”聞名。9點半鐘,我們一行3人從廉城驅車前往拜訪。大約過了16分鐘,到達目的地上縣村舊令黃公祠。

黃公祠建於明代永樂丁酉年(1417年),清代加以修復。面積1118平方米,屬磚木、瓦面結構。高約7米,座北向南,內有一匾“甘棠遺愛”,至今602年。

祠堂東面約30米有一口“四眼井”,用石塊鋪砌四隻打水眼,是廉江市唯一的特殊石鋪井泉,四季不涸。

上縣村情愫


我與上縣村有一種獨特的情感。我外公是上縣村黃氏始祖黃昱的第二十世孫,土生土長的上縣村人。童年時,我在外公家生活了一年,外公外婆對我很好。那時要到我外公外婆家,先要在老家河唇鎮坡脊站坐火車,到廉江站後,走路約1個小時才到。往上縣村的是一條狹窄泥濘的黃泥小路,路面溝壑縱橫,坑坑窪窪,泥水橫流,有些水潭甚至大模大樣地橫亙在路中央。記得當時有輛牛車經過,濺起的汙水在我們的衣服上留下一個個黃色的斑點。

上縣村情愫


夏天,熱風習習。走在路上,在強烈的太陽光線的照耀下,黃泥小路和兩旁的小山上不斷地升騰出嫋嫋的水蒸氣來。

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回到老家龍平小學讀書。上世紀80年代,我到廉江中學就讀。節假日經常到外公外婆家。那時外公外婆尚未去世,外公做得一手好菜,隔三差五我就過去改善伙食,外公外婆住的上縣村離廉江中學不遠,來回很方便。

我騎著父親給我買的一輛嶄新的鳳凰版自行車往返於學校和上縣村之間,往年那條狹窄泥濘的小路加寬了,平整路基,疏通排水,成為一條簡易的鄉村公路。但路面凹陷處經常遇到用於填充的磚頭、煤渣、石仔坭等,每次經過時我都得小心翼翼才行。有一次外婆給我10元錢,我的心情很好,吃過晚飯後哼唱著小曲從外公外婆家返回廉江中學。

上縣村情愫


後來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回到廉江某國有銀行上班。當時銀行的工資高,好多同事都買了時尚的交通工具摩托車。上班一年後,我也購買了一臺紅色女裝大陽牌摩托車。

有了摩托車,我常常去看望外公外婆。通往上縣村的鄉村公路已進行硬底化建設,路面較為平直,通行能力大大提高。

不久外公外婆相繼過世。我到省城上班,與上縣的聯繫少了,亦很少到村中走親戚了。

轉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了。

現在的上縣村變化很大,開著小車行駛在寬闊亮爽的馬路上時,那感覺真美!上縣村簡直一個現代版的“世外桃源”。這是怎樣的一種風光呢?看,一幢幢樓房掩映在青林翠竹間,村裡的垃圾集中處理,還有文化樓、圖書館、文化廣場、文化長廊、籃球場等。村莊的主幹道安裝了路燈,告別了以往農村晚上伸手不見五指的寂寥。那山、那水、那樹、那竹,彷彿是一幅活鮮鮮的水墨畫,真像進入了仙山瑤池。這等美景,無論在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幅精美的風景畫。

上縣村情愫


飽覽上縣村的美景,感受上縣村的變化,我們陶醉了。其後,我們在陳志華姑媽家中吃午飯。我們品嚐上縣米、稻香禾草鴨、果園雞、紅酒……我們又微醉了一回。

返程路上,陳志華收到他那年已80的姑媽的微信:一路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