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真的不喜歡林黛玉嗎?

潤楊的紅樓筆記


賈元春真的不喜歡林黛玉!她選擇性的接受薛寶釵,放棄林黛玉,曹雪芹在省親當晚以及隨後賜節禮的環節有幾個細節影射的特別清楚。更直接影響到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結局。原文是這麼說的……



第十八回賈元春省親當天,發生瞭如下幾個細節,可以看做賈元春對林黛玉的態度。

第一,賈元春改“紅香綠玉”為“怡紅快綠”

(第十八回)“大觀園”園之名, “有鳳來儀”賜名曰“瀟湘館”。 “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即名曰“怡紅院”。 “蘅芷清芳”賜名曰“蘅蕪苑”。 “杏簾在望”賜名曰“浣葛山莊”。

賈元春基本接受賈寶玉原來題的大觀園匾額。唯獨將日後賈寶玉居住的“怡紅院”匾額“紅香綠玉”改成了“怡紅快綠”。這麼一改,增加了“怡快”,卻去掉了“香玉”。

元春省親結束後的第十九回,賈寶玉在給林黛玉講“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最後將林黛玉比作“香玉”。

(第十九回)小耗現形笑道:“我說你們沒見世面,只認得這果子是香芋,卻不知鹽課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林黛玉是賈寶玉口中的“香玉”,賈元春偏偏去掉了賈寶玉喜歡的“香玉”。這是曹雪芹的故意伏筆,變相說明賈元春對林黛玉的不喜之意。



第二,薛寶釵親口說出賈元春不喜“香玉”

還是省親當天,賈元春命賈寶玉給瀟湘館等幾處最好的軒館題詩。賈寶玉下意識還是喜歡“紅香綠玉”,又寫了一句“綠玉春猶卷”,算作微弱反抗。這時寶釵看到後,一句話透露出賈元春確實“不喜歡”林黛玉。

(第十八回)彼時寶玉尚未作完,只剛做了“瀟湘館”與“蘅蕪苑”二首,正作“怡紅院”一首,起草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爭馳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改了罷。”

賈寶玉堅持用“紅香綠玉”,賈元春卻不喜“紅香綠玉”。關鍵還在“香玉”二字。香玉本指林黛玉,作者隱筆寫出賈元春不喜林黛玉。

以常理論,賈元春之前根本沒見過林黛玉和薛寶釵,對兩位表姐妹的觀點都來自祖母和母親的轉述。省親短暫,元春也慮不到自己家人以外的事。她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觀點,反倒是出自本能的先入為主。林黛玉被王夫人不喜,性格中確實也有弱點,更將賈寶玉壓制的死死的,這些被賈元春從母親口中知悉,必然會有先入為主的不好看法。

賈元春改“香玉”,當然不是針對林黛玉,她也不清楚“香玉”代表林黛玉。可作者如此寫,就是以上帝視角告訴讀者,賈元春對林黛玉的態度是不喜歡。

第三,林黛玉給賈寶玉作詩是大忌

薛寶釵提醒賈寶玉“綠玉”改“綠蠟”,讓賈寶玉重溫一個典故,溫故知新。被寶玉奉為一字之師,賈寶玉因此進益。可林黛玉替賈寶玉作了一首詩純屬作弊,賈寶玉毫無裨益不說,還縱容他好逸惡勞。

同樣都替賈寶玉作弊,薛寶釵情商高,林黛玉情商低。賈元春高高在上,就像監考老師一樣對這一切看在眼中,如何對林黛玉有好的觀感?(有人若非較真看不到,我也沒辦法解釋)。

省親結束後,第二十三回到第二十八回數次出現王熙鳳、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送茶的細節描寫。周汝昌先生研究認為,是榮國府內有為賈寶玉和林黛玉“議婚”。送茶為“茶禮”。而且王熙鳳讓賈寶玉記錄的沒頭沒尾的賬單,也類似“聘禮”,最後更有句話沒說出來,恰恰極可能是最重要的話。

可惜,第二十八回賈元春端午節賜節禮,薛寶釵與賈寶玉相同,明確支持“金玉良姻”。元春不是賜婚,賈家可以不採納元春意見,但不能不重視。自此賈寶玉的婚事被無限期的擱置起來。賈母、賈政、王夫人都說過幾年再說。賈母更是清虛觀打醮之時懟了“做媒”的張道士,第二天就沒再去不說,連端午節中午王夫人準備的賞午宴會都沒參加。老太太明確帶上了情緒。

曹雪芹通過這些細節描寫,確實表達出賈元春對林黛玉的不喜。奈何賈寶玉對林黛玉情根深種,第五十七回更是不惜“瘋癲”表達非林黛玉莫屬不惜一死之意。這使得金玉良姻和寶黛姻緣徹底陷入死衚衕,如何破局令人好奇。



王夫人再歇斯底里抄檢大觀園借罵晴雯“病西施的浪樣”攻擊林黛玉也沒用。總不能看著賈寶玉出意外。所以,八十回後破局之人還在賈元春手中,她的貴妃之位就是最大的權力。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破局的契機出現在賈元春和林黛玉的老師賈雨村身上,正是他們將林黛玉這個“香玉”從賈寶玉身邊去掉,才給了薛寶釵嫁給賈寶玉的機會。

林黛玉的結局多次論述,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指明她像王昭君一樣遠嫁異國,與賈探春一起效仿瀟湘妃子二女同嫁,最後“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客死異鄉。

能辦到這一切的,正是賈元春所代表的皇權,而皇權上位者才有資格圍“玉帶”,林黛玉判詞圖畫“一圍玉帶,四株枯木”,隱喻林黛玉被權力裹挾。她對宮花和鶺鴒香念珠(都是皇權之物)擲而不取,代表對被動結局的反抗。您覺得呢?

以上觀點基於《紅樓夢》80迴文本為基礎,80回後續書僅供參考,不作評論依據。文中觀點為君箋雅侃紅樓主觀理解,線索都為原文所引用見仁見智,多歧為貴。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紅樓夢》程乙本


君箋雅侃紅樓


元春是喜歡林黛玉的。

在省親時,曾誇過薛林二妹與眾不同,不是賈府姐妹所能比的。但必定僅見一面,對薛寶釵和林黛玉也只有一個大概印象而已。

在感情上元春對黛玉要比寶釵更近一些,因為她和姑姑賈敏曾一同在賈母膝下長大,受教育。賈敏風姿綽約,對這個小侄女影響很大,從感情上,素養上,賈元春都會更覺黛玉親近一些。

但是這種親近抵不過母女間的血緣關係,在《紅樓夢》前文皇帝曾說過,二、六日妃嬪家女眷可以進宮探望。賈母老了,去的不多。但王夫人經常去,母女間無話不談,在寶玉的婚事上,王夫人無非是貶黛揚釵,所以出現了端午節寶玉和寶釵禮品相同,高於黛玉和三春一事。表明元春的態度。

但賈母隨即進宮,說明自己的態度,寶釵的最大不足是商人出身和惹事生非的薛蟠。

在教養自己成人的祖母和自己的親生母親意見極不一致的情況下,元春選擇了中立,所以在後文中再也沒有提及元春對寶玉婚姻的干預。

單憑端午節賜禮一事,並不能說明元春不喜歡林黛玉。


旁觀者嵐


很多人認為元春主打金玉良緣,甚至不喜歡黛玉,我以微末見識寫一寫個人觀點。

一、元春的黛玉的交集

在林黛玉還未進賈府之前,冷子興就交代:

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去了。

黛玉未進府,元春已是女史,而薛家也有十年沒有進過京城。

在元妃省親之前,文中一字沒提黛玉寶釵見沒見過元春,但在省親當晚,元春卻問:薛姨媽、寶釵、黛玉為何不見。

這就透露出一個信息,元春見過這兩個表妹。

小說會安排很多暗場情節,不需要寫得特別細,元春這麼一句話,我們就知道她們以前見過,可能姐妹之間還有交往,曹公就不必在前文裡寫這麼多餘的一件事。

王夫人解釋說外眷無職,不敢擅入,這是詩書世家的禮儀。

元春的表現是:

賈妃聽了,忙命快請。一時薛姨媽等進來,欲行國禮,亦命免過,上前各敘闊別寒溫。

一句闊別寒溫,就說明她們都見過。

那麼是什麼時候見過呢?

便是黛玉進賈府之後,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之前。

也就是說,寶釵是晚於黛玉認識元春的。

元春選入鳳藻宮那一年,黛玉和寶釵年齡都還比較小,對於小孩子,元春能有什麼厭惡之心?對她而言,釵黛都是小妹妹罷了。

二、元春不喜“玉”字

省親當晚,元春把寶玉題的紅香綠玉改成怡紅快綠。

寶玉寫詩的時候,寶釵就站出來指點寶玉元春不喜“玉”字,讓寶玉改了。

有人就拿著這個說事,可見元春不喜歡黛玉。

這種邏輯堪稱放屁,寶玉的玉難道不是玉了?

元春還討厭自己的親弟弟?

鳳姐就曾經說過:討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我認為元春不喜歡玉字,鳳姐的解釋算得上一個理由。

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寶玉本身。

寶玉一見黛玉就問:可也有玉沒有?

可見這句話,寶玉之前就問過。寶玉還自己吐槽: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所以寶玉肯定在元春和諸多姐妹裡提過這個玉,不僅提,還要問別人有沒有,然後還要說沒意思。

再想一想寶玉小時候的日常,上到賈母,下到丫鬟奴才,天天都是“寶玉”“寶玉”,動不動還會有人問,寶玉的玉呢?那塊玉怎樣怎樣。

搞不好寶玉自己還要上演砸玉,元春會喜歡那個字才怪。

再有就是金玉良緣。

薛姨媽和王夫人說過一句話: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

這句話連黛玉都聽到了,元春能不知道?

我認為元春很有可能對這個說法有些反感,否則她為什麼要避開“玉”字?

寶玉寫了紅香綠玉,她就把“玉”字丟了,於是有玉的怡紅院,成為沒有玉。這一改簡直是在宣佈:你們都看見了,這裡沒什麼玉。

三、元春端午節贈禮

這一節歷來解釋為元春更喜歡寶釵,有意促成金玉良緣。

關於二寶禮品一樣我之前和很多朋友都解讀分析,甚至爭執過。

寶玉寶釵的禮品是: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

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

眼下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寶玉和寶釵相同的是鳳尾羅與芙蓉簟;一種認為是紅麝串。

在數珠兒是否等於紅麝香珠上,我們幾個人有些爭執不下。

還有人指出紅麝、鳳尾與芙蓉,全都指向黛玉,怎麼可能送給寶釵?是王夫人暗中調換。

還有人認為這禮物是寶釵參選失敗,元春的安撫。

總之是二寶禮物一樣了,所以有心人就往金玉良緣上靠。

其實我倒認為,黛玉和三春東西一樣,是元春把黛玉當做她們賈府的自家人。我不認為這一點表示元春不喜歡黛玉,也不認為這點表示元春看好了寶釵做弟媳。


以薛家當時的狀況,賈家當時的門第,元春不會看好這門親事。這對賈府沒有太大的裨益,薛姨媽和王夫人還在,兩家的關係就一定存在,這時候成親沒什麼益處。

我認為寶釵和寶玉東西一樣,是元春在表示寶釵和其他女孩子不同。你看她送禮物時,因身份而產生了幾個層面,賈母一層、王夫人等一層、寶玉一層、黛玉等一層,李紈鳳姐這類外姓媳婦單獨一層。

按理說,寶釵就該和黛玉她們是一層的。

寶玉是外男,所以和眾姐妹不一樣,而寶釵之厚重,與寶玉相同,不像是抬舉,反而像疏遠。

幾乎是向外明說,看見沒有,我多麼重視這個薛家的姑娘,她的禮品和我親弟弟的一樣,她是我姨媽的女兒,是住在我們賈府的客人。

但王夫人、薛姨媽、寶釵,她們卻覺得這像是信號,元春好像支持金玉良緣了!

接著的清虛觀打醮就很神奇,很多人就認為這是賈母公開反對金玉良緣,讓元春這一贈禮沒有下文,王夫人薛姨媽有口難言。

其實仔細看,元春贈禮之後鳳姐和賈母狀態很特別。清虛觀打醮是鳳姐攛掇起來的,她很高興,想去給自己放個假。而賈母也很高興,表示要一起去。只有王夫人不願意去,理由兩個,身體不舒服,預備元春那裡可能有人來。不願意去的還有寶釵,賈母卻要求她和薛姨媽一起去。

看賈母狀態,王夫人就笑:還是這麼高興。頗有種我們都勝利在望了,你還有功夫高興?

但賈母表現卻是:心中越發歡喜。

我認為這個歡喜是賈母讀懂了元春的意思,祖孫兩人心照不宣地來了一手。鳳姐這個人精也看出來了,所以想去休假放鬆。

在張道士提親的時候,賈母在道士跟前來了句: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

用和尚來回絕道士,賈母真乃神人也。

更神的是賈母后面的話:

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她竟然說就算窮都無所謂,薛家有錢吧?在一邊吧?聽見了沒?寧願找窮的也不考慮!

如果元春支持金玉良緣,那麼她就會有應對賈母的策略,但是沒有。王夫人薛姨媽這邊一點動靜都沒了。王夫人預備元春那裡有人來,可能壓根就沒有人出現。

所以想寶釵那句話:我倒象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誰是妃子呢?上頭穿黃袍的才是妃子啊!

用寶釵的話來反擊寶玉,就是:上頭穿黃袍的才是妃子,你這會來說我像妃子了?

而真妃子元春可不就是有寶玉這麼一個好兄弟嗎?

那麼寶釵那句話的潛臺詞應該是:你真是你皇妃姐姐的好兄弟!

你姐姐戲弄我,你也戲弄我,當我是什麼?你就應該和那些嬉皮笑臉的姑娘們頑去!

所以元春支持金玉良緣這件事我認為絕不是在這個時期,一定是賈府走上末路,在某種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而這種不得已造成了寶玉和寶釵的悲劇,特別是寶釵個人的悲劇。

因為元春的描寫就這些,後文無從分析,所以只能談到這裡。至於她不喜歡黛玉,我認為是無稽之談。更喜歡寶釵這種說法我認為也有失偏頗。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如有錯誤請指正。

-------------丸----------------


祁門小謝


元春和黛玉,只見過一次面,就是在省親之時。這次見面,對於元春來說,有祖母、有母親、有父親、有特別疼愛的弟弟寶玉。隨便哪一個,都比姑母家的表妹來得重要。

寫詩之時,黛玉的表現也中規中矩。雖然有“大展才華”之心、“將眾人壓倒”之意,但受到元春的體裁篇幅要求限制,也按規定完成了。

要說黛玉寫的詩,與寶釵、三春、寶玉寫的,有多大區別,水平高下差距多少,說實話,現代人的欣賞水平,恐怕是看不出太大差距的。元春的水平呢,比現代人可能要強一些,也只是“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這話有多少是客氣,有多少是真正的欣賞,我也看不出來。

對詩作的藝術水平欣賞,不過如此,要通過一首詩,瞭解一個人的內心,就更是紙上談兵了。所以單從這一次會面來看,元春對黛玉,還談不到“不喜歡”。

以後,按照制度,“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主要是王夫人的特權。王夫人肯定會在元春耳邊吹風,尤其是在寶玉的婚姻對象上。而元春跟寶玉平時見不了面,當然會想到大事,比如婚姻,而不會每次都追問“寶玉如今一頓吃多少飯”或是“什麼時辰睡覺”之類的瑣事。

從王夫人的三觀出發,肯定是不喜歡黛玉作自己的兒媳婦的。不過她對元春的影響力,未必像一般讀者想象的那麼大。元春從小跟著賈母生活,也受到賈母的培養,王夫人拘謹刻板的欣賞水平,未必能與她達到共鳴。

但是在選黛玉作媳婦這個問題上,元春顯然與王夫人取得了一致。不是在八十回之後,而是在端午節賜禮的時候,就已經表露出來。

寶玉的禮物,與寶釵一樣。而黛玉三春,比他們少了一些。即使寶玉沒想到婚姻,也感到奇怪:“怎麼林姑娘的到不同我的一樣,到是寶姐姐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他是從平時在家裡的待遇來考慮的:“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新孫女到且靠後”。這是賈母的特殊待遇,而不是普遍通行的。

元春賜禮,如果寶玉三春一樣,釵黛略少,是可以理解的。但寶玉寶釵一樣,黛玉三春不同,含義就很明顯了:她已經看中了寶釵作弟媳婦,只有寶玉寶釵是“自己家人”。別的姐妹再親,將來都是“外姓人”。

咦,省親時並沒有不喜歡黛玉,選媳時為什麼就把黛玉排除了?其實不用聯繫什麼政治、什麼宮心,很明顯的理由,就是黛玉的身體太過孱弱。

從黛玉初進賈府,一天之中至少有三次被別人問到“病”,她的孱弱多病,是一望可見的。不比寶釵,病了好幾天了,周瑞家的還奇怪:“這有兩三天也沒見姑娘到那邊逛逛去,只怕是你寶兄弟衝撞了你不成?”

元春肯定不會給弟弟選一個病秧子作終身伴侶。黛玉僅此一點,就足以淡出她的視野:談不上不喜歡,但不會接受她作弟媳。

寶釵呢,在省親之時,表現也只算得上上規中矩,並不算特別突出。元春即使對她有好感,也僅僅是有好感,還遠遠不到非她不可、預訂為弟媳的程度。

端午節的賜禮,只是一個暗示,告訴薛家:我已經把你列為弟媳的人選。

林語堂的《京華煙雲》裡有這樣一段話:“曾家心想木蘭的父母不會不先告訴他們,就把她許配給別家的兒子,所以曼娘已經兩隻腳邁進了曾家,木蘭是算邁進了一隻腳。她只要想逃走,曾家總會揪住她的後腿的。”

元春的端午節賜禮,也有著類似的作用:揪住寶釵一條腿,至少她不會在不告知的情況下另許別人。如果以後,發現寶釵並非德配呢,鬆開“後腿”,男婚女嫁各不相擾;如果寶玉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對象,不妨把寶釵娶回來。

那時候的婚姻大事,是擇優錄取,而不是緣定三生。


棲鴻看紅樓


賈元春從小由賈母帶大,是有賈母的審美眼光,她喜歡齡官,而我們知道齡官有黛玉的影子,所以剛開始,黛玉是得到元春好感的。在賈妃眼裡,寶黛二人真是姣花軟玉一般。而黛玉的文才,元春讚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這裡可以看出,元春對寶黛的才學是認可的,且將兩人相提並論,並無薄厚之分。

黛玉幫寶玉寫的詩,元春應該是清楚的,指其為四首之冠,元春當時的賞賜是“寶釵,黛玉諸姊妹等,每人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樣格式金銀夥二對。寶玉亦同此”。從這些情節看來,元春對黛玉的才華是非常欣賞的,毫無不喜或討厭之意。

但是現實裡,元春深居宮中,王夫人經常出入宮殿,讓元春知道黛玉體弱多病,多愁善感,看上去嬌嬌弱弱,風一吹就會倒一般,定不是長壽的命。而寶釵溫厚大方明禮穩重,所以做為姐姐,給弟弟挑媳婦,當然要考慮健康因素,何況黛玉身子嬌弱,於大家族來說,生養子嗣也是大事。

還有最大的原因,黛玉父母雙亡,寄居在賈府,在仕途上,沒有辦法給寶玉更多的幫助,而寶釵是皇商,更是具有封建婦女美德,所以元春才偏向了寶釵,但不是厭惡黛玉,而是覺得寶釵更適合寶玉和賈家。


許寶萍


我的觀點是賈元春其實喜歡林黛玉。有一個人兩次證明了這一點。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兩朵最美的花,賈元春究竟喜歡誰呢?大多數人說是喜歡薛寶釵,最有力的證據是從賞賜端午節禮時,給薛寶釵的和賈寶玉的禮物是一樣的,這是明證。但細讀紅樓夢,也不難發現賈元春似乎更喜歡林黛玉,雖然書裡沒有明著寫出來,但是通過一個人先後2次證明:賈元春其實更喜歡林黛玉。

這個關鍵人物是誰呢?她是戲子齡官。

賈元春是非常喜歡齡官的。紅樓夢裡對此先後有2次進行了描寫:第一次是她省親之日,齡官第一次正式出場,唱了四齣戲後,被賈元春點名表揚並賜給金盤糕點等物,又讓她再作了兩出戏後更喜,命“不可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額外賞了兩匹宮緞,兩個荷包並金銀錁子,食物之類。第二次是賈寶玉想聽齡官唱戲,主動上門賠笑央求她唱《嫋晴絲》,齡官這樣說道:“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進我們去,我還沒有唱呢。”也就是說,賈元春請過齡官去唱戲,儘管沒去成,但喜歡齡官之心一覽無遺。

賈元春喜歡齡官與就代表喜歡林黛玉嗎?絕對是的!因為齡官是林黛玉的化身。為什麼這麼說?證據也有兩處:一處是薛寶釵過生日時,賈母喜歡一個做小旦的,王熙鳳暗指她活像林黛玉。第二處是賈寶玉在大觀園裡,無意中看到齡官在薔薇花架下畫薔,好奇地留神細看時,發現“這女孩子眉蹙眼顰,面薄腰纖,嫋嫋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我們都知道晴為黛影,其實齡官也是黛玉的影子。

我們都知道一個基本常識:人證大於物證。端午節禮讓很多人認為賈元春喜歡薛寶釵,這個物證與齡官這個人證相比,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由此可推測賈元春其實更喜歡林黛玉,她之所以通過端午節禮暗示自己的想法,只是贊成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但就其喜歡程度而言,我更相信她更喜歡神仙一樣的林黛玉。

支持我的人,請將此文多多轉發,不支持的人,也請留下你的意見,我們共同探討。


小涵讀書


筆者認為元春不應該不喜歡林黛玉。因為:1.元春從小與黛玉之母姑姑賈敏,關係應該是很好的。賈元春很有才情,但受影響不會來自武官出身的母親王夫人,而應該從小來自姑姑賈敏的教導。黛玉母賈敏做姑娘時一定很優秀,尤其才情出眾。未出閣時與侄女賈元春同伴在賈母身邊生活。她的才情教導、影響了侄女賈元春。最後使元春入宮成為"鳳藻宮尚書"。賈元春從小未與薛姨媽生活在一起,就林、薛而言,應是情感與"林"更濃。2.元春省親試才,對林黛玉的才情大加讚賞。道出;"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所及。"(第十八回)。話裡將"薛"排在"林"前,同後面的"姊妹"一樣,是以年齡大小為序,而非才情高低排序。3.有關端午賜物,為啥賜給薛寶釵的與寶玉的一樣,賜給林黛玉的與迎、探、惜三姊妹的一樣呢?有人因此就下賈元春有"金玉姻緣"賜婚的意思。但反過來賈元春難道就沒有,把林黛玉當作自家姊妹一同看待,沒當客人、外人的想法嗎?所以單從以上幾點來看:說賈元春不喜歡林黛玉而喜歡薛寶釵的證據顯然不足。


福榮


因為元春身份高貴,她的看法可以左右賈府對金玉良緣與木石姻緣的態度,因此,許多讀者往往憑藉第二十八回,元春端午節賜禮,寶玉寶釵禮物相同,而猜測元春不喜歡黛玉。事實上卻正好相反,元春十分欣賞黛玉。



第十八回,元春省親,不但親口褒揚了薛林二人"與眾不同”,還重賞了一個名喚齡官的小戲子,並因齡官拒絕表演“原非本角之戲”而欣賞她,吩咐管事的不要為難她。

大觀園十二戲子,"一個個歌具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為何齡官獨得元春青眼?這與齡官長相有關,從後文"齡官劃薔"一節,我們知道齡官相貌身段與黛玉十分相像。所以,此處明寫元春欣賞齡官,暗寫元春喜歡黛玉。這正如寶釵生日宴上,賈母賞一個無名卻似林妹妹的小戲子一樣,愛屋及烏也。



賈元春既然喜歡林黛玉,為什麼又不支持木石姻緣呢,這自然因為選弟媳與選喜歡標準不一樣。賈寶玉的妻子只有能在關鍵時刻助寶玉,甚至是賈府一臂之力的,才算得上上選。而寶釵有薛家財力做後盾,有王家勢力做援助,正是賈寶玉的理想伴侶。而黛玉卻只有孤零零的一個人,什麼依靠也沒有。更何況,王夫人還十分討厭她。



可惜元春的願望是好的,但卻忽略了寶玉的感受。以至於發展到最後,林黛玉無望而死。薛寶釵嫁寶玉卻獨守空房。


萍風竹雨123



cc194130429佛陀啟示


元春喜不喜歡黛玉,和元春是不是曾經暗示過支持“金玉良緣”其實是兩碼事。

“元妃省親”時,元春是贊常薛林二位妹妹的才華的,並沒有不喜歡黛玉,而是對釵黛都喜歡的意思。

黛玉是賈府收養的孤女,是賈母所說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之一。三春黛玉四人一樣的都是賈府中的小姐,元春的端午節賜禮三春黛玉賈府四位小姐是同等的。

為什麼有讀者會認定,元春不喜歡黛玉呢?

因為,元春端午節賜禮是在農曆四月二十七,寶玉帶著黛玉一起“共讀西廂”才一個多月時間,寶黛愛情剛剛發萌。此時寶黛二人見到元妃端午節賜禮獨寶玉和寶釵的相同,並且還比三春黛玉賈府中四位小姐高一檔,頓時有了很不一樣的感覺,寶黛都為此聯想到了“金玉良緣”上。黛玉對寶玉抱怨自己沒有“什麼金什麼玉的”,只是“草木人兒”。寶玉看寶釵“羞籠紅麝串”,想到“金玉之事”直看成了“呆雁”

然而,元妃的端午節賜禮獨寶玉寶釵的相同,不管有沒有支持“金玉良緣”的暗示,卻都不是不喜歡黛玉的意思。

作為賈母口中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之一的黛玉,是賈府收養的孤女,按照正常情況將來黛玉是會和三春一樣的從賈府出嫁到其他“門當戶對”的人家。作為賈府中收養孤女的黛玉,身份上是賈府中三春黛玉四位小姐之一,而並非與寶玉定親的“童養媳”,正常情況是當然是會嫁出賈府的。但黛玉畢竟在血緣關係上是表小姐而非賈府嫡親的小姐,卻也不排除像鳳姐調侃黛玉“吃茶”那樣嫁入賈府的可能性。賈府中人,也唯有鳳姐在元妃端午節賜禮的一個多月前調侃過一次黛玉“吃茶”而已,深宮中的元妃怕是根本不會知道鳳姐調侃過“木石姻緣”。當元妃賜下端午節禮時,也更不會知道一個月多前農曆三月中旬,寶黛二人已經在大觀園中桃花樹下揹著眾人一起看過了《會真記》,並且寶黛二人還用書中的“淫詞豔曲”來相互交流起來,寶黛已經初定了“兒女私情”。

寶黛之間並無婚約,元妃端午節賜禮時三春黛玉相同,將黛玉視為“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並無任何不妥,也完全沒有不喜歡黛玉的意思。

既使,元妃的端午節賜禮獨寶玉寶釵相同,真如寶黛二人聯想的是元妃暗示支持“金玉良緣”,也並不代表元妃不喜歡黛玉,而只是代表在寶玉的婚事上,元春表示自己看好寶釵可以作為“寶二奶奶”的候選人的。

賈寶玉的婚事,自有賈母賈政母子二人來決策,王夫人要孝順賈母、要服從賈政,王夫人並沒有多少發言權。賈元春作為賈母的孫女,賈政的女兒更是需要孝順祖母與父親賈母賈政,元妃對於賈寶玉的婚事與王夫人一樣並沒有多少影響力,即使賈元春有意向也是僅供賈母賈政母子二人參考罷了。

所以,認為元春不喜歡黛玉是沒有道理的,認為元春端午節賜禮暗示自己看好“金玉良緣”倒是確有可能,最起碼是寶黛二人自己已經先就這麼想了,是寶黛“共讀西廂”有了“兒女私情”的後遺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