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金玉良緣的“始作俑者”,原來是這個囂張的丫鬟

薛寶釵的“金鎖”和賈寶玉的“通靈寶玉”,象徵著《紅樓夢》裡的關鍵姻緣——金玉良緣。

很多人說金玉良緣,是薛傢伙同王夫人搭臺唱戲,而薛姨媽則是傳播這場陰謀的核心人物。其實,金玉良緣的初次提起是在小說第八回,而發起人則另有其人。

《紅樓夢》中金玉良緣的“始作俑者”,原來是這個囂張的丫鬟

薛寶釵的丫鬟鶯兒心思靈巧,得理不饒人。她跟隨主子一同入京,第一次出場便是在賈府,也不知有意還是有意,便提起了金玉良緣一說,讓我們看看原文:

寶釵看畢,又從新翻過正面來細看,口內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唸了兩遍,乃回頭向鶯兒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呆作什麼?”鶯兒嘻嘻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象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寶玉聽了,忙笑道:“原來姐姐那項圈上也有八個字,我也賞鑑賞鑑。”寶釵道:“你別聽他的話,沒有什麼字。”寶玉笑央:“好姐姐,你怎麼瞧我的了呢。”寶釵被纏不過,因說道:“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麼趣兒。”

《紅樓夢》中金玉良緣的“始作俑者”,原來是這個囂張的丫鬟

寶玉看了,也念了兩遍,又念自己的兩遍,因笑問:“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鶯兒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不待說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問寶玉從那裡來。

《紅樓夢》中金玉良緣的“始作俑者”,原來是這個囂張的丫鬟

首先,從鶯兒的發呆,可以看出這並不是寶釵和她事先設好的圈套,而是她自己經過深思熟慮發現的巧合。而鶯兒被寶釵打斷的那句話“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結合後面的情節,可想而知那未說出口的半句應該是:要找一個同樣有字的玉來配方可。但不等鶯兒說完,寶釵就中斷了她的話,可見彼時的寶釵是不存著這份心思的。

鶯兒這番自作主張的行為,與黛玉丫鬟紫鵑試探寶玉的初心如出一轍,她們都是為了成全自家主子與寶玉的姻緣。

《紅樓夢》中金玉良緣的“始作俑者”,原來是這個囂張的丫鬟

而曹雪芹藉由鶯兒的口吻說出這件事,其實是為了更自然地推進金玉良緣的進展,讓它成為一樁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