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光伏製造的十年奇蹟

今天,誰也不會否認,中國已經站在了全球光伏製造產業鏈的規模之巔。新年之際,我們以十年為期,回顧光伏產業同仁共同鑄就的這一奇蹟。

多晶硅——在這10年中,多晶硅行業經歷了產量大量增長,價格大幅下降的過程。

在這10年中,多晶硅行業經歷了產量大量增長,價格大幅下降的過程。2007年,在政策性因素指引下,各國均加快太陽能發展進程,並推動我國多晶硅產業發展,企業數量進一步擴張。國內年產1500噸的多晶硅生產線在2007年正式落成。隨後多晶硅產能繼續擴大,2009年、2012年和2016年時,我國多晶硅出現了年產5000噸、年產1萬噸和年產1.5萬噸的生產線,單體規模也從萬噸級別擴容至10萬噸之巨。如此之大的體量,至今沒有任何國外生產商打破。

「回顾」光伏制造的十年奇迹

2007年-2017年,中國多晶硅產量由1141噸增至240000噸

「回顾」光伏制造的十年奇迹

2007年-2017年,多晶硅價格由300美元/公斤降至23美元/公斤

在“十一五”期間,隨著各國均加快太陽能發展進程,並推動我國多晶硅產業發展,企業數量進一步擴張。我國投產的多晶硅年產量從兩三百噸發展至4.5萬噸,光伏產業原材料自給率幾乎從零提高到50%左右,已經形成了數百億元級的產值規模。2008年多晶硅價格走到最高點,達到了500美元/公斤。

然而,2009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市場急劇萎縮,同時由於上游企業在高利潤刺激下擴大產業規模,多晶硅產能出現過剩,價格大幅下跌,多晶硅一下子跌到了90美元/公斤的低谷。

金融危機後,我國光伏產業投資又重新燃起熱情,各大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大量擴產,其他行業廠商紛紛進入。在2010年,產量大幅度增長。但到了2012年,多晶硅價格在反彈後,再次出現斷崖式下滑。歐美市場受金融和債務危機的影響最為直接,導致光伏產業的景氣度陷入低谷。彼時中國多晶硅產業進一步惡化,產量出現負增長,停產企業數量近90%。

度過了最困難時期後,從2013年至今,隨著市場出清,多晶硅市場價格相對穩定。落後產能被逐步淘汰,加之中國光伏裝機規模的迅速增長,光伏行業的發展逐漸趨向理性。

硅片——多晶路線企業也在規劃投產單晶產能

在行業早期的短缺階段,為了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那些沒有技術背景但是資金實力比較強的進入者,傾向於選擇產線更為成熟的設備,多晶技術路線在此背景下成為規模化擴張的保險選擇。

但近年來,受益規模化效應和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領跑者”計劃等政策傾斜,國內單晶硅片市場份額不斷增加。

「回顾」光伏制造的十年奇迹

2012年-2017年,硅片產量由26GW增至87GW

「回顾」光伏制造的十年奇迹

2012年-2017年,單晶硅硅片價格、多晶硅硅片價格分別由9.4元/片、6.3元/片降至5.7元/片、4.7元/片

2014年,國內單晶市場剛剛起步,市場份額只有5%,2015年迅猛增長到15%,2016年達到約27%,2017年上半年達到36%。隨著單晶硅片需求持續火爆,硅片主要企業積極擴張產能,而多晶路線企業也在規劃投產單晶產能。單晶龍頭隆基股份、中環股份在2017年新增產能約7.5GW和9GW,而多晶路線的晶科、協鑫也有GW級別的擴產,促使整個行業的單晶產能快速擴大。

電池片——2016年,太陽能產業面臨首次太陽能電池板短缺的問題。

2012年的太陽能電池出現過剩,增長速度減緩。隨著2014年中國一躍成為新增裝機量最大的國家。到了2016年,太陽能產業面臨首次太陽能電池板短缺的問題,彼時光伏電池板的安裝量上漲30%,這是自2006年以來全球第一次出現光伏電池板短缺的問題。

「回顾」光伏制造的十年奇迹

2007年-2017年,電池片產量由1GW增至68GW

組件——從2010年至今,光伏組件價格已經累計下降了80%

「回顾」光伏制造的十年奇迹

2007年-2017年,組件產量由1.7GW增至76GW

組件價格在這十年間從36元/瓦降到了2.9元/瓦。下降幅度最大是在2009年,實現了50%左右的下降空間。2013年價格是自2009年1月以來中國晶體硅光伏組件價格首次上漲。促成光伏組價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對雙反稅率的擔憂以及光伏組件市場供需的逐漸改善。從2010年至今,光伏組件價格已經累計下降了80%。

2007年-2017年,組件價格由36元/瓦降至2.9元/瓦

十年的時間,從多晶硅到硅片再到電池片以及電池板組件,中國光伏製造從產量上看已經雄踞世界第一,而光伏製造端的規模化擴張背後是眾多的中國企業對光伏技術終將成為能源新皇帝的信心,是他們無數個日日夜夜在高市場風險和高資產負債率下的戰戰兢兢精益求精,一場又一場豪賭下有人輸有人贏,留下的最大成果是光伏發電成本終於在用戶側實現了平價。而現在對於光伏企業來說,遠遠未到格局已定的時候。

新的篇章已經揭開,新的十年光伏產業在製造端依舊有格局重新被新技術改寫的巨大可能性,與此同時,在下游應用端還有新的奇蹟需要新的企業承擔重任。光伏作為未來的能源皇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看來,中國贏面最大,至於誰將像埃克森美孚、殼牌那樣成長為年營收萬億級別的公司,答案現在無法揭曉,讓我們懷著對能源產業的敬畏之心,繼續前行。

搜狐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