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這幾年人們吐槽比較多的是,這個地段怎麼會漲成這樣?甚至有位住在中山東路的椒江網友在後臺留言說,江南首府辣麼差的位置,怎麼發展的這麼好!


傳統地緣認知交織在一起,就會產生很喜感的差異化。據一位業內朋友回憶,像歐尚旁邊,早期價格一直上不來。2016年以後突然漲了四五千。一瞭解,很多客戶是來自溫嶺。


這麼一看,突然變得可以理解。早期以地緣客戶為主,對歐尚和界牌有根深蒂固的固有認知,但外圍客戶過來看的是大的區位,評判的是未來潛力,沒有歷史負擔


地級市中心,不僅屬於椒江,也屬於來自各個方向的購房者。同時也給到城市潛力和能級,更大的想象空間。


從真正的地級市高度看當下的市區發展,需要理清的邏輯還有很多。


01 隨著剩餘空間的飽和,上一個階段,人們還可以在市中心尋找窪地機遇;而這階段,類似機會和紅利已轉移到了外拓的新區,比如一橋北側,章安古城板塊。


從歐尚等早前窪地案例來看,人們有足夠理由對這座城市的跨江發展有更多期待。


看新聞,似乎全臺州都在打造濱江區域。除了椒江的一江兩岸,黃岩的永寧江沿岸,還有臨海的靈江兩岸以及玉環的漩門灣。甚至連路橋,也在推進南官河兩岸的改造。


再往上一能級的城市看,杭州花了十幾年時間,終於從西湖時代走到了錢塘江時代。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杭州已完全進入錢塘江時代,來源杭州日報


有分析認為,對於椒江來說,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濱江宜居屬性和自然資源的稀缺,造就了人居的集聚和城市的繁盛。到了近代,商埠交通形成了又一波濱江發展的勢頭。包括海門(椒江原城市名)開埠後的崛起,也曾得過一個小上海的美譽。


第二個階段是撤地建市,市政府搬到了當下的開發區(現為高新區,下同)。這座城市以白雲山和葭沚山以南為基點,開啟了從0到1的新區建設。當然,這也延緩了濱江板塊的開發速度。


第三個階段是近些年,市政府周邊發展日益飽和,開始呈現出向四周拓展的趨勢,濱江發展再度回到人們的視野。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濱江板塊再度成為焦點


為什麼要用一江兩岸如此規模的戰略規劃來開發濱江板塊?


一位從事規劃類工作的朋友認為,對大部分城市來說,濱江區域的宜居和稀缺屬性畢竟無法忽視,當然,還要再加上城市拓展需要,還有跨江交通技術的日益成熟。


筆者或許還能補充上兩點頂層設計的利好。一江兩岸開發一方面屬於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組成,另一方面又是融合椒黃,以及向北跨江融合章安、前所、杜橋、沿江等區域,向東推動老城改造的核心前沿。這既是實現三區兩市大融合的重要佈局,也是城市發展的趨勢邏輯。


從目前的進度來看,葭芷片區成為了一江兩岸先行打造的示範區域,從拆遷安置,到醫院、綜合體、學校、金融大廈等多類型的配套紛紛落地,形成了足夠的集聚效應。


再加上一橋免收費這個重磅利好,一條“市中心核心板塊-一江兩岸葭芷片區-一江兩岸章安古城”跨江中軸線,已相當清晰。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跨江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勢


一江之隔的章安古城板塊則充分考慮了差異化以及特色化定位。


除了規劃中的明清水街、章安主題公園、漢郡遺址公園、海洋科技小鎮、衛溫首航紀念館和影視文化基地等優質配套外,還有更多的利好。


這一思路能最大程度避免板塊間的與南岸之間的同質化,並利用優勢,形成資本以及人流量的吸附效應,進一步加速跨江發展。


自然優勢+歷史積澱,這類資源優勢,對其他板塊而言也是難以複製的。


可以參考許多同類範例。如展現明清時期縣城基本風貌以及晉商文化的平遙古鎮、推崇閒適慢生活的麗江古城、充滿江南水鄉情懷的烏鎮等等。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看起來風格各異,但擁有一個相同點,便是都能挖掘自身優勢元素,並同時擁有一個明確清晰的功能定位。


對章安古城板塊而言,在未來臺州市區大發展的浪潮中,足夠有競爭力,足夠有辨識度,才是最重要的。


有消息說,城投集團(城市建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負責一江兩岸板塊打造,並在明年上半年公佈新的開發計劃;章安古城部分區域的土地徵收已完成(疑似被用於打造文旅項目),並將積極推進濱江核心區塊開發。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網傳文件截圖


2020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端,對章安古城這類新城板塊的開發來說,尤其具有較大的利好。


02 城市發展,客群豐富,讓地緣概念遭遇衝擊。類似覺得江南首府偏的網友,註定會越來越少。


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一變化帶來的直觀影響,便是房價端的上揚,如歐尚板塊這種萬元以下的價值窪地,2015年還能找到幾個,但近兩年在市中心已無處可尋。


這些消失的價值窪地往往具備幾個類似的特徵。首先,早期一般都受到地緣認知限制,一街之隔可能價格差異很大;其次,有可落地的規劃支撐;此外,還要能吸引到一定規模的跨區域購房者。在此基礎上,遇到政策紅利或大行情的助推,價值上揚也就水到渠成。


從逆向思維來看,正是曾經的種種侷限,才帶給這些板塊後續發展的巨大動力以及空間。


章安古城板塊,便很有這方面的潛質。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章安古城效果圖


一方面,隨著一橋二橋收費站拆除,以及一江兩岸促進會落位章安,相關部門展現出來的跨江決心開始逐步改變許多人的區位判斷;另外一方面,購房者人群逐步豐富,熱銷中的中南漫悅灣項目,便迎來了不少椒江老城區、開發區以及杜橋等地的客戶。


當下整個板塊也在不斷完善以及推進相關建設,從古城遺址的開發徵遷,到椒北大道的拓展,再到十四五元年(2020年),城投將對整個規劃進一步細化和優化。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一江兩岸開發促進會實景圖,來源新浪樂居


城市外擴,跨區人群,特色規劃以及預期發展,似乎一個都不少。


更重要的是,當下的章安古城板塊僅有中南漫悅灣一個新盤在售。用此前三期121方戶型的130-140萬總價來比較,放在一橋之隔的一江兩岸葭芷片區,只能買到90方左右的房子,如果放在更靠近中央商務區的位置,該總價也只能在二手市場蒐羅一下50-70平左右的小戶型,價差十分的明顯。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中南·漫悅灣區位圖


這麼一總結可以發現兩個現象:


一個是,前文提到的一路一橋之隔的價差和窪地紅利,已轉移到了外拓的新區;


另一個是,這類窪地的價值空間往往超過相對成熟的區域,就好像剛需產品很多時候漲幅要超過豪宅一樣。


章安古城板塊的價值預期,正好適用於以上兩大觀點。


這也是地緣破局所帶來的價差紅利邏輯。


03 後臺留言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描述,我想在某某板塊買套房,小區最好大一點。


對大盤的喜好,在臺州各縣市區市場特別多見。


二手房市場的價格反饋方面,大盤優勢也相對明顯。一位中介朋友曾回憶說,拋開檔次定位等因素,同一個板塊,大盤和小盤之間的成交價差有時能達到3000-4000元/平。


大體量樓盤的常規優勢往往在於兩方面,第一,更容易產生集聚,吸引更多人群,從而後續衍生出各類配套需求;第二,更容易成為板塊的標誌性建築。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中南·漫悅灣鳥瞰圖


章安古城板塊之上,約30萬方墅境大盤中南·漫悅灣也是屬於這個類型。


三期剛剛入手該項目的一位網友曾說,自己當時考慮的就三大點,一個是板塊潛力,一個是大盤,另外一個就是南向可以看到江,這是當下其他新盤很難享受到的場景。


後者,不僅是對城市稀缺資源的擁有,也是某種身份的存在,同時也更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


在臺州買房 如對面新房源便宜六七千 你是否願意下手?

南向瞰江在市場端極其少見。


此外,大盤往往會配置更豐富的資源。比如中南·漫悅便擁有約1.3萬方的集成商業。這個配套除了能保障業主生活的便捷外,還能帶給周邊一個完全不同的消費體驗。


從界面端迭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並促進板塊的全面發展。


對當地人而言,或許還能形成標誌性項目所帶來的某種強烈心理暗示。跨江融合,板塊崛起,已經是大勢所趨。


推崇大盤效應、板塊內標誌性項目以及南向瞰江的優質場景,正是對城市稀缺資源的佔有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