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來泰山岱廟趕長春會

作為 " 好客泰山 " 的一張名片,泰山岱廟春節系列文化活動立足傳統文化,突出民風民俗地域特色,向各地遊客傳達了 " 平安、吉祥、和諧 " 的主題,多年來一直堅持大年初一、初二免票遊覽,體現了公益,弘揚了傳統文化,深受當地市民和遊客的歡迎。


過大年,來泰山岱廟趕長春會

岱廟春節系列文化活動源於古老的泰山廟會,古稱長春會,泰山廟會成熟發展於宋代,爾後長興不衰。於是有了 " 萬古長春會 " 的美譽。之所以稱作 " 長春會 ",是因為廟會自大年初一開始,於四月初八結束,會期整整持續一個春季,故曰 " 長春會 "。這在中國的廟會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過大年,來泰山岱廟趕長春會

泰山地處東方,是太陽昇起之處,是萬物發祥的地方。泰山信仰就源起於太陽崇拜、東方崇拜。古人有 " 東方曰春 " 的說法,春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於是古帝王祭祀泰山,自然選在了春季,百姓也因此選在春天來泰山祈福祭神。春季農事不忙,正是進行民俗活動的理想時段,因此,到泰山趕廟會,成為千百年來泰山地區最重要民俗活動。


過大年,來泰山岱廟趕長春會

自 2004 年春節開始,為了豐富市民的節日文化娛樂生活,岱廟每年初一、初二對市民實行免費開放。從最初的只有簡單的節日氛圍佈置,到逐漸擴展的各色民俗文化活動,經過多年的經營,在岱廟舉辦的春節廟會已經成為一個品牌。大年初一到岱廟逛廟會幾乎成了泰城老百姓的盛大節慶活動,春節不出遠門的泰城人,首選就是去逛岱廟,平日裡難得聚到一起的一家老小、難得相見的親戚和朋友,大年初一拜完年後,便三五成群來到免費開放的岱廟,吃小吃,看展覽,聽大戲,尋找著濃濃的年味。


過大年,來泰山岱廟趕長春會

百姓的歡迎也來源於政府對廟會活動的重視,一年一年,逛廟會的泰城百姓發現,活動越來越精彩,項目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看頭,有玩頭, 2008 年春節期間,北京天橋藝人表演的傳統雜技絕活——中幡至今令人難忘。2009 年以 " 祈福迎祥 " 為主題的迎新春活動中,景德鎮制瓷工藝、大汶口陶藝、傳統篆刻等展示項目,讓遊客耳目一新;今年的吳橋雜技、馬戲、氣功表演讓廣大遊客大飽眼福。而連續三年的燈會,更是延長了節慶氣氛,特別是 2011 年的 32 組展覽花燈,與周圍的景色溶為一體,把夜晚的岱廟營造成了一個火樹銀花、美不勝收的世界。


過大年,來泰山岱廟趕長春會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開展 " 好客山東賀年會 " 活動,進一步將岱廟打造成泰安民俗文化中心,豐富泰安市民及遊人春節長假期間的文化生活,岱廟景區特推出了以 " 祈福迎春過大年 " 為主題的、更加體現當地傳統民俗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動。比如,2015 春節期間,舉辦了迎新春名家書畫展、" 羊年話羊 " 生肖文化展、" 新年祝福 " 語林、迎新春有獎猜謎活動、傳統戲曲、社火、小吃、手工藝等 20 餘個活動項目,這些項目民俗氣氛濃厚,參與性強,受到泰安市民及來泰遊人的喜愛。


2020 年春節期間,泰山景區將舉辦以 " 魅力泰安,多彩民俗 " 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分別在岱廟內四個院落(主要是文化類項目)和岱廟外文化廣場南端四個區域 ( 主要是商貿演藝類項目 ) 共設置六大類 70 餘場展演活動,形成 " 逛、賞、品、購、娛 " 融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大餐,讓廣大市民遊客過一個祥和快樂有濃濃 " 年味 " 的春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