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區交出2019年成績單:19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27億元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歷城區搶抓機遇、跨越趕超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1月14日,濟南市歷城區代區長曹殿軍在濟南市歷城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歷城按照市委“1+474”工作體系和區委“117”工作思路,砥礪奮進、埋頭苦幹,全力以赴抓貫徹、抓推進、抓落實、抓成效,新時代“活力歷城·魅力歷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再次入選全國綜合實力、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質量、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五個“全國百強區”。

历城区交出2019年成绩单:1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

產業升級:

認定市級總部企業17家,超算中心一期啟用

2019年,歷城19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27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3%。在全市重點項目建設觀摩評議中獲得第三名的歷史最好成績。

先進製造業加速集聚。濟鋼“四新”產業園加快建設,濟鋼防務空天信息項目破土動工。智薈瓴智造科技城、博科國際生命科學創新中心、中電建·創智谷等項目落地建設,國際智能製造產業園建成啟用。規劃佔地1223畝的齊魯製藥董家制劑園建設順利,一期工程今年上半年將建成投產,著力打造產值過百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現代服務業提質升級。初步預計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7%。著力發展樓宇經濟,認定市級總部企業17家,新增稅收“億元樓”2座,引進金融類機構62家。歷城金融大廈簽約註冊金融類機構341家,總註冊資本超過500億元;山東黃河基金小鎮註冊基金及管理機構140家,總註冊資本達到216億元。

著力發展現代物流,新增規模以上物流企業14家,規上物流企業營業收入預計增長16%。國際“內陸港”陸港大廈全面動工,中歐班列開通運行。佳怡濟南華山物流港城市配送中心一期投入運營,維爾康建成全市唯一進口肉類、水產品海關指定監管場地並通過總署驗收,漱玉平民等3家企業市級供應鏈體系建設綜合試點項目成功通過終期驗收。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引進市外投資345億元,全市排名第一;實際利用外資1.85億美元,全市排名第三。引進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丁肇中院士團隊,以宇宙線等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攻方向,將在歷城建設世界天體物理高端研究機構;引進中科院吳一戎院士團隊,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齊魯研究院落地建設,填補了全省空天信息產業空白;愛德華·莫索爾諾獎工作站正式落戶,助力濟南打造“腦科學”領域世界頂尖平臺。全區新增省市級院士工作站9家,總數達16家;各類高層次人才總數達到1265人,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創新驅動成效顯著。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科技園一期建成啟用。投入資金近9800萬元支持創新創業,“雙創”活力不斷釋放。新增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眾創空間6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家、市級“瞪羚”企業2家;新增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5家,總數達到6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1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4.4%。規上工業全部完成兩化融合評估。企業上雲數量突破5000家。

历城区交出2019年成绩单:1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

城市建管:

新增商業營業面積近60萬平方米,拆除違建375萬平方米

2019年曆城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邯濟膠濟鐵路聯絡線、濟青高速改擴建、軌道交通R3線建成通車,繞城高速二環線東環段、濟樂高速南延、軌道交通R2線等加快推進,濟萊高鐵、黃臺聯絡線項目正式開工,省道102線、彩西路等43條城鄉道路全面整治提升,25個村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和141公里“四好農村路”完成建設,重大交通設施完成投資24億元,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旅遊路、東湖水廠主體工程完工,新增日供水能力40萬立方米。推進田莊、張馬等9項電網基建項目建設,實施94個村電網提升工程,完成53公里線路遷改和4000戶居民供電改造。

城市品質日益彰顯。“五軸六區”景觀亮化流光溢彩,130棟樓體、30處景觀提升點亮歷城“夜景線”。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正式開放。首創奧特萊斯、印象城、萬虹廣場等一批城市綜合體相繼啟用,新增營業面積近60萬平方米,全市首家24小時“不打烊”商業街區悅立方榮獲“2019年度中國城市夜經濟新地標”。

城市管理更加有效。加強老舊小區整治管理,完成1.3萬多戶老舊小區整治,增設電梯51部,實施90萬平方米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在全市率先建立街道、社區兩級物業管理機構。推進市容市貌綜合整治,287家室內燒烤業戶全部安裝油煙淨化設備和專用煙道,完成花園小區等178個小區杆線整治。拆除違建375萬平方米,重點區域違建別墅全部清零,9個街道達到“三級無違建街道”標準。主城區29處公廁全部實行24小時開放,建設農村公廁30座,改造提升2.6萬多戶農村戶廁。紮實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和垃圾收運,日轉運能力1000噸的幸福柳環衛轉運中心建成啟用,31個小區達到垃圾“三分類”標準,名輝豪庭社區打造了全市首個垃圾“四分類”社區。

鄉村振興紮實推進。編制實施《歷城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啟動74個村莊規劃,唐王鄉村振興規劃成為全市首個獲批的鎮級規劃。打造美麗鄉村示範村52個,鮑山街道曲家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山東種業集團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中國建材集團農業智慧大棚等項目落地建設,新增家庭農場87家、總數達229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41家,“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達42個。

農村電商蓬勃發展,與盒馬生鮮等電商平臺開展戰略合作,特色產業品牌效應更加凸顯。建立鄉村振興專家智庫,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位居全市第一位。

生態環境:

搬遷改造老工業區企業10家,新增綠化面積400萬平方米

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加快推進東部老工業區企業搬遷改造,新完成搬遷改造10家、累計達76家,典型經驗被國家發改委在全國推廣。完成147個村近4.3萬戶清潔能源替代。加強專職網格員隊伍建設,網格化環境監管工作位列全市第一。

持續加強水汙染治理。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對小清河沿線及水源保護區108個村開展汙水治理,完成49個村管網鋪設等汙水治理工程。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完成59個村飲用水提升改造。實施劉公河、小清河干流等6條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水環境質量改善率位列全市第一。

有效管控土壤環境風險,嚴格防控涉重金屬行業汙染,針對8家重點監管企業開展土壤監測,積極開展疑似汙染地塊排查整治。持續開展綠化美化。加快推進“綠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新建2處山體公園和20處“口袋公園”,完成5處山體和18條道路綠化提升工程,新增綠化面積400萬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一,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历城区交出2019年成绩单:1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

改善民生:

23所中小學、幼兒園交付使用,新增養老機構12家

全區民生及社會事業支出佔區級財政支出比重達81.2%。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完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體系,發放創業貸款補貼1.3億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49%。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8%和8.5%。

社會保障擴面提質。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年8220元、5480元和7124元。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520元,實現應保盡保。加強公立醫療機構建設,歷城中醫院順利通過二甲醫院複審,新建衛生服務機構17個,基層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新開工棚改安置房4094套,超額完成全年任務;西彩石一期、神武、趙家莊安置房交付使用,1.3萬多居民喬遷新居。新增肉菜流通追溯體系網點10餘家,提升社區肉菜市場7家,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養老體系不斷完善。連續8年提高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在全市率先實現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常態化。新增養老機構12家,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社會化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區域教育更加均衡。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大力實施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建設三年行動,23所中小學、幼兒園交付使用,投資額度、建築面積、建設進度、招聘教師數均居全市首位。實施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發放校服政策,惠及學生約2.7萬名。引進山大學人教育集團等優質教育資源。

文體事業繁榮發展。免費開放唐冶文博中心四館及文化站點354處,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建設市級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示範點33個,全福街道“泉城書房”成為全市標杆。成功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合唱比賽等文化活動200餘場,舉辦承辦2019年濟南環華山湖國際半程馬拉松、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場地障礙外卡賽等重大賽事活動。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脫貧成果鞏固提升。著力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精準落實貧困人口各項扶貧政策,改善20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居環境,健全脫貧攻堅長效保障機制,脫貧質量顯著提升。積極開展產業、勞務、人才等合作協作,對口幫扶保靖縣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段婷婷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