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人飯桌必點菜品之魚鍋片片

魚鍋片片是膠東地區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魚鍋就是在鍋裡燉雜魚,各種魚混雜排列在鍋裡燉,在一口鍋裡可以同時品嚐不同的魚,不同的口感和味道,這是典型的漁家吃法。鍋內壁上烀的就是片片,片片是膠東的叫法,就是用玉米麵為主加工而成的一種扁平狀主食,牟平人一般稱之為“玉米麵粑粑”,簡稱“粑粑”,也有的地方叫作餅子。

至於魚鍋片片的由來,說來也簡單。早年牟平的漁民們出海打漁,捕撈回來的必然是各種各樣的魚,漁家吃飯圖個便捷,就把各種不同的魚放到大鍋裡用醬料爆鍋之後,再用火慢慢燉。趁著大鍋內壁熱度高,再順手攤幾個片片烀上去,魚和主食一舉兩得。漁民日常的這種吃法,逐漸演變成小鍋,可以直接放到飯店的餐桌上,供多人食用,結果大受歡迎。魚鍋的鮮美,片片的香甜,在這道菜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魚鍋裡的魚,其實也不是亂放的。牟平的魚鍋片片,通常會選用小鮁魚、小黃花、辮子魚和小鯧魚等。因為需要長時間燉,放進鍋裡的魚就會都比較耐燉,如果放入肉質太嫩的魚,它和其他魚相比,不僅熟透的時間不一致,整個魚鍋的內容也會亂作一團。

魚鍋裡的片片,也不完全等同於玉米餅子。因為有了“魚鍋”二字,片片便有了不同的工藝與風味。其實,純玉米粉製品蛋白質生理價值並不高,若以科學的的比例,加入一定量的黃豆粉,製成玉米粉和黃豆粉的混合製品,其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將大有提高,幾乎可以和牛肉媲美。這是由於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賴氨酸被黃豆中所含有的高賴氨酸所彌補,而黃豆蛋白質中有限的蛋氨酸又被玉米蛋白質中多量的蛋氨酸所補充。

農家做魚鍋片片都是直接在大鐵鍋裡,鍋底熬著鮮魚,往鍋壁上“烀”著片片,蓋鍋燜煮,一鍋出,即為“魚鍋片片”。農家那大鐵鍋可謂“深潭陡壁”,在魚鍋裡烀上片片並非易事,要掌握著片片最後只是下邊浸在湯裡,其餘部分貼住鍋壁,可是需要合適的火候和熟練的“烀餅子”技巧的。最後出鍋,湯汁兒要收得恰到好處,餅子下邊吸收了湯汁有滋有味,餅底又被鍋壁烤得金黃香脆。

如今的魚鍋片片,既是漁家樂的經典菜品,也是牟平各大小飯店的必備菜品。牟平人聚餐的時候總免不了點上一份,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喜好。取下一塊片片,咬上一口,玉米特殊的清香頓時瀰漫整個口腔,如果喜歡味道更豐富些,魚鍋裡的湯底,醬爆過後又經慢燉,湯底已經變得比較濃稠,可以用片片蘸一點湯汁,吃起來味道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如果你沒有體驗過漁家樂的飲食生活,來牟平一定要點一份魚鍋片片,感受一下漁家之樂。親眼看著熱氣騰騰的一大鍋端上來,量足味美,香氣撲鼻,這樣的美味誰會不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