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怎樣產生的?

內樸山人


道教是道教的教祖“張道陵天師”創立的,延續的是黃老道家學術,俗稱“黃老之學”

道教是發源於道家文化,道教的雛形起源於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當年黃帝打敗蚩尤一統天下,而後前往崆峒山問道廣成子,在廣成子坐下潛心修道,出山後開創道歷,留下道醫,造福萬民,功德圓滿後,騎乘應龍白日飛昇,肉身成聖。自此以後世間有了“道”這個字。黃帝也被後人稱為“道教始祖”。

黃帝創立了道歷之後,接下來就是道教的“道祖老子”,老子是道教的發揚者,老子自幼勤學好問,聰慧過人,不斷超越自己的歷任老師,據說老子讀書,過目不忘,在民間已經無書可讀,最後被送進宮中,掌管天下圖書,其最高成就,就是寫出聞名世界的作品《道德經》,開創道家思想,並且將道家思想發揚光大,在古代《道德經》廣受歷代君王重視。道教所說的“黃老之學”說的就是黃帝與老子。

而道教就是漢朝時期,張道陵天師,根據道家思想創立的宗教,取名“道教”,張道陵天師把道家思想和驅鬼想要之術融合在一起,開宗立派,廣收門徒,世間便多了一個教派,那就是“道教”。在張道陵創立道教之前,所有的學“術”之人,統一稱為“術士”,漢朝之後,才有了江湖術士與道士的分別。

綜上所述: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是通過道教的始祖,道祖,教祖三位祖師的努力而產生的。

金吾文化與您分享!


金吾文化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醞釀於東漢,發展於魏晉。

到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嵩山道士寇謙之,劉宋的廬山道士陸修靜借政權的力量清理民間的道派,並首次使用道教一詞統一了各道派。


與此同時道教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儀式和齋醮程式、道德戒律,蕭梁的陶弘景更是以天子師的身份構造了道教的神仙譜系,敘述道教傳授歷史,道教作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宗派至此基本定型。


道教的形成的過程當中,由於是本民族的宗教這樣就有鮮明的民族性格。代表現在五大方面。一就是那思想組成上,他從道儒墨等哲學流派中以及傳統的星相家,醫方家,讖緯家那裡汲取養份。


二是在神仙的世界裡,他從古代中國尤其是楚文化圈的種種神話人物身上來找到本源。


三是教旨上,他以長生成仙為目標,講求歸本返樸,歸根覆命的養生健身術,倡導以長壽去病為宗旨的房中術,鑽研長生不死的鍊金服丹術。

四,是他還從民間找到一些劾治惡鬼躲避死亡的種種迷信手段,如臂懸五彩,懸葦畫雞,桃印桃符,討厭,治邪驅鬼也網羅進來,發展成為禁咒印鏡等法術。
五,就是關注人如何不死,這就與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關注人死後如何不同,體現了中華民族重現世重現實的民族性格。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道教不同於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教,是很古老的民族文化宗教。它的信仰宗旨是要長生不死,得道為仙,以個人的生命為重要價值,經過長期修煉人會脫胎換骨,成為超凡人的神仙,不用等死後再進行超度靈魂轉世,這一點於其它宗教信仰不同。到東漢後期,道教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多渠道的匯合,最後形成體系。前期分為丹鼎與符篆兩大派,符篆派以符水為人們治病,祈福禳災是它主要的宗教活動內容,民間道教組織是它的主體,在漢代後期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為巴蜀地區主體道教。到了魏晉以後,定太平道為逆道,遭到鎮壓,五斗道轉變到了上層貴族的天師道,進入南北朝時又分為南北天師道。丹鼎派側重於清修煉養,所煉仙丹分為內丹和外丹。到了唐代的李氏皇朝,他們認為自宗為李耳的後代,極力推尊老子的道教,這一時期道教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宋代後,真徽二宗非常迷戀道教,有專門的煉丹管理部門,並組織人員編寫了《道藏》。金元時代,道教得到更大發展,由張天師後世子孫掌管的南方為正一教,在江西龍虎山一帶以符篆活動為主。北方的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教,煉養性命兼融儒釋,他的弟子丘處機跟隨元太祖,掌管了全國的道教,讓全真教進入了盛極。明代的正統、嘉靖、萬曆時期,道教發達一時,《道藏》編成發行為全國第一書刊。直到清朝未年,道教才從理論上逐漸不佔主導地位,慢慢走向衰弱,不過,此時道教的思想影響到了民間,開始了民間的發展,道觀也在不斷的修建,後延續至今。


作家恩出


另類君答題^_^

首先,我們糾正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老子不是道教創始人,他只是道家學派的鼻祖。就好像馬克思是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主義夢想的始作俑者,但他並不是蘇聯的締造者。

現在儘可能用較短篇幅講清楚道家的來龍去脈。

戰國中期,齊國有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學派,這個只是學術流派,不能算作宗教組織,劉邦建漢後,前期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因為和社會發展合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漢武帝后,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

孔孟的儒家思想也被道教兼容吸收,構成宗教倫理道德的主體;而墨家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也被道教汲取養分;從此,《易經》也成為道士的基本科目,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籙丹道和齋醮儀禮等方面;

東漢末年,張道陵創建五斗米道,這是中國道教的雛形。道教後來分為正一道和全真派(沒錯,就是丘處機那幫人)。

魏晉時期道教發展成熟,直至唐朝,李唐更是將道教奉為國教。例如唐高祖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蒐集晉魏時期隱流、秘傳的道書,普傳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積極推動道教內部改革,讓道教剔除天師道巫術迷信色彩。發展道家義理,使道教在偏離道家之後,再次對道家的迴歸。唐玄宗時期道教發展到全盛,社會上的崇道之風發展到極致。

道教在唐代發展到全盛,以後逐漸衰落。


另類文史


道教是中國最純粹的宗教,帶著中國人最古老的哲學思想和人身精神,它來源於道家學說,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道教和道家學說有淵源,但是道教絕對不可以等同於道家學說,他們在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甚至是對立的相反的。

我們重點來說說中國最最純粹最為本土化的宗教,道教。

我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有兩個共同點,第一是神仙的崇拜,它崇拜的信奉的必然是神仙,而不是地上的人。所以我們說,儒家並不是宗教,因為儒家崇拜的是周公,是孔子這樣的聖人,而這樣的人是現實中存在的,他們並沒有什麼呼風喚雨的法力,他們只是人間的楷模。而道教則是一種神仙崇拜,他們從遠古先人的神仙崇拜發展而來。第二是離苦得樂的宗旨。人們總是認為,人間是苦的,而那些神仙們居住的天上是快樂的,而宗教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彼岸找到快樂的途徑。道教也是這樣。

一種宗教的產生和發展,絕對不是一下子就出來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間,進過複雜的思想熔鍊而成的。道教的形成是在東漢時期,但是道教的淵源卻歷史悠久。在我們的遠古時代的神鬼崇拜思想,鬼神祭祀的思想,先秦的道家思想,和戰國時期的陰陽五行的思想,都是道教形成的思想基礎。

道教的形成,首先與方仙道有關。所謂方仙道,是指那些能長生不老的神仙,他們修煉的法術。古人相信,在遙遠的海中,有仙山,有仙人,可以長生不老。秦始皇就特別相信這個,就派出一大批方士,就尋找能夠讓人長生不老的藥。

到了西漢初年的時候,統治者採用黃老之術來治理國家,這個在本質上屬於道家的無為思想。黃是黃帝,是傳說中上古的帝王,老,是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西漢初年黃老之道大行其道的時候,那些方士們,就把黃帝和老子給神仙化了,從此,方仙道和黃老道相結合,正式形成了黃老道。

到了東漢時期,黃老道又吸收了戰國晚期的哲學家鄒衍提出的陰陽五行學說,吸收了老子和莊子的養生學說,正式形成了道教的思想來源。

也就是說,道家思想只是道教理論的一個部分,其他的還有神仙崇拜、五行陰陽學說等。

道教的正式形成,與老子的被神化有關。本來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是一個人間睿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其實有唯物主義的色彩。比如,他認為世間由道來支配,而道不是神仙創造的,他是在“象帝之先”,他支配著世間的一切,他不隨人的主觀觀念所變化,而是自然而然的,是他本來的、應該的狀態。老子的思想其實也是政治學說,是人生的學說。他的清靜無為思想,他的以弱勝強的思想,都是對人生的一種很好的指導,可以說,老子絕對是人間的智者。

但是到了東漢的時候,一個叫張陵的人,奉為神仙。張陵本來創造了一個教,叫五斗米教。他先是從理論上對道家的經典著作《老子》進行解釋,他寫了《老子想爾注》,把《老子》宗教化,從此,老子成為道教的教主,而《老子》也成為道教的經典。與《老子》一起,莊子的《莊子》,中國最早的哲學著作《周易》,也一起成為道教的三玄。即三種經典的教義。從此,老子就被抬到天上,被尊稱為“太清道德天尊”。莊子的待遇也很高,被尊稱為南華真人,他的莊子一書,也被尊稱為南華經。不過這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為何道教要把老子莊子作為他們宗教崇拜的人物呢?首先是老子的天道觀,其次是他們關於養生的學說。我們可以看到,老子、莊子提出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等修煉方法,在道教中都所體現。


好玩的國學


道教的產生是漸漸形成,一點一點完善的,起於黃老,成於老莊,形成宗教是在東漢時期,最早期的道教組織是張角在河北創立的太平道,崇奉的經典是(太平經),張道陵於四川鶴鳴山創立的五斗米道,崇奉的經典是(道德經)。其後經過歷代道教先賢的完善,現在大致分為正一和全真兩大派別,全真派道長住宮觀,持戒律,留長髮,吃素,不婚。正一派道長在家修行,持戒律,在舉行宗教信仰相關活動去宮觀,有些平時有些有自己的工作,也有全職的宗教教職人員。


鄧青山


在我國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倡導“我命在我不在天”、達到“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紮根於傳統文化土壤中,“道”是信仰的核心理念與追求,“與道同體”而羽化成仙為最高目標。道教思想來源雜亂,借用並改造了道家思想,裡面還包括了上古時期的原始宗教。道教的創立有三個理論來源,以道家思想為依據,提供了道論;民間巫術為道教提供了道術,稱之“道無術不行”;神仙信仰為道教提供了道旨。

道教有極其豐富的宗教儀式,在修持方面,強調“天人合一”,“長生久視”的理念,只要善於修道,就能長生不死,得道成仙。

道教修煉方法有很多種,最為重要的是:存思內視、辟穀、誦經等,道教在東漢時期創立,汲取了黃老的思想精華,形成了最初的“天道”、“地道”“人道”

”、“思道”的理念。道教分內道與外道,內道有:《經典》、《記傳》、《子兵》、《文集》、《術技》五種,外道有:《佛法》、《他道》等兩種,在《仙道錄》中有《經戒》、《房中》《符圖》等方外道家。


希望藍天


道教實際上是脫胎於儒教產生的。

儒教也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焚掉了儒教經典,也坑掉了儒教精英,導致儒教的滅亡,而這一切,都跟“道”脫不了關係。

秦始皇焚書的首要目標,就是儒教第一經典《道經》。

秦始皇坑儒的直接對象,則是“術士”,也就是“道士”,所謂“術士”的說法是為了讓大家心裡好受些。

嚴格來說,道家,實際上就是儒教的道家,是儒教的領導核心。

古代的“術士”,如果實行“分封制”,就是國君大本營,就是丞相大本營,就是道士(國師)大本營。

完全就是當時的統治精英,結果被秦始皇來了個“一鍋端”。

所以,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真焚,真坑,坑得儒教找不著北,焚得人們連儒教存不存在都覺得是未知數了。

當然,連道家是儒教領導核心的問題也無人知曉了,連周天子就是儒教教主,周王朝是實行“政教合一”體系也搞不清楚了。

所以秦王朝一被推翻,率先登上歷史舞臺的,就是道家,因為他是領導核心嘛。

其後,儒教儒家的傳人董仲舒來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就使道家由領導高層最終走向了民間,逐漸轉化為道教。

漢朝興起的道教,雖然脫胎於道家,其內容與傳統儒教的道家區別應該說還是較大的,有他新的內容存在。

主要是它的服務重點,已經由君王變為了普羅大眾,由宮廷走向了民間。

而儒家,則在原來孔子倡導下由宮廷走向民間的教育事業,又由董仲舒的引導由民間流回了宮廷,並由此取得了國家的信仰領袖地位。


河東來


道教的起源: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原始宗教的崇拜。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因此必然繼承了先民們的原始宗教崇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始宗教中的鬼神文化和由此產生的巫文化。

道教文化是我國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現象,從上古時代女媧,盤古就開始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對我國政治文化,經濟思想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道教的內容十分的龐雜,從其主題內容來探索其起源,大致分為三種比較權威的說明。一是鬼神崇拜。二是神仙之說和方數。三是黃老之說裡面的神秘部分。道教的這三種起源思想,對我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人類早期生產能力低下,遠古先民缺少對自然文化的基本認識。日月星辰,草木鳥獸,山川大地都成了神秘力量的來源。從而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他們以有限的認知能力,對所見神奇力量進行神話。同時先民又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同時產生了各種喪葬禮儀,祭神祀祖的儀式。對這種自然,圖騰,靈魂的原始崇拜。逐漸演化出來了天人合一,並創造了至高無上的天帝。

殷商時期,出現了以天帝為系統的天神系統,並專門出現了溝通人和神的巫祝。巫可以歌舞象神,符咒治病,占卜噬兇,畫符唸咒。形成了一整套的巫文化。

周朝時,道文化迎來了一個高峰期。形成了天命觀的系統神學。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祉三個完善的文化系統。形成了天地日月星斗,社稷山川五嶽,祖先以及聖賢的多神崇拜。


秦朝時仙道活動興起,人們對死亡的恐懼,追求長生的心情越來越急迫。秦朝出現了尋仙的大規模活動,以及修仙的思想確立。老莊學派的興起,更加對道教的教義和影響深遠

老莊的興起,老子《道德經》提出了道的概念。道教的教義,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道教修煉,虛靜養生。莊子的《莊子》和《南華真經》中的逍遙遊,齊物論,養生觀也闡述了道教神仙思想,道教教義和修煉法門。

秦漢時還出現了黃老學派,老子思想,冠以黃帝的名字,寫出了著作。黃老學說吸收了墨法儒等重要思想,形成了重要的仙道思想。

漢末張道陵正式創立五斗米道,太上老君授張天師《正一盟威附籙》,讓天師推行正一盟威道,封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稱張天師,至此,天師道正式創立。

東漢時張角得到太平經,創立太平道。信奉皇太一真神,後發生黃巾起義被鎮壓而式微。

東晉時葛洪著《抱朴子》確立神仙理論和煉丹術。加上《三洞符籙》出現,出現了道教一次傳播高潮。

南北朝時期創立茅山宗。弘揚上清經法,茅山宗得以發揚。

唐朝時道教迎來了發展高峰,唐代李氏王朝家族篤信道教,封老子為大聖祖。李氏家族王朝奉老子為始祖,自稱老子後裔。至高宗,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定道教為國教。唐朝時更有唐玄宗見張果老的故事。唐玄宗主持編撰第一部道藏《開元道藏》。著名的袁天罡李淳風也是聲名遠播於唐朝。

至宋元明清,道教逐漸成熟,龍虎派天師道,茅山宗,靈寶派,清微派,全真等著名派別逐漸形成規模。元朝和明朝道教逐漸成熟並被帝王推崇,龍虎宗和全真派得到了大發展。明朝嘉慶皇帝更是極力推崇道教。

清朝後道教逐漸沒落,清朝滿族人來自黑水間,推崇薩滿教,後穩固江山後,打壓漢族信仰,逐漸邊緣化道教。大力推崇藏蒙的密宗佛教,一直至此,道教也一直未恢復繁榮。

以上是個人對道教的簡史個人愚見,如有偏頗,請各位批評指正,無量壽福。


九色離羅


限於篇幅,只能簡要作答:道教是我國漢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思想起源於古代巫術,秦漢方術。認為得道可以成仙,長生不老。公元142年東漢順帝年間,由張道陵在鶴鳴山創立了五斗米道。入道者須出五斗米。開始造符書,收信徒。以符水治病,此為道教之始創!2O多年後的漢靈帝時,張角又創太平道。東漢末年,魏伯陽撰《周易參同契》是為道教丹經之祖。此後,各道歸一,道教徒尊稱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為擴大影響,道教又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其為l“太上老君。“[其實,老子的道家思想,與道教的思想宗旨是不同的,只是被道教借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