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啊,請欣賞——讀汪曾祺散文集《人間草木》


大地從容,草木安靜。自然是人類最貼心的良知益友,文字是生命裡的另一個自己,轉身遇見是一種歡喜。

里爾克說:“一個詩人,他在山裡有一所寂靜的房子,他發出的聲音像是淨潔的晴空裡的一口鐘。

汪曾祺不是詩人,卻勝似詩人,他在心裡永遠擁一片廣闊的天地,居一間寂靜的小屋,寫自己的山水。他平淡質樸,潔淨優美的文字,猶如迴盪在晴空裡的鐘聲,幽谷裡的山泉,給人以心靈的慰籍。

大自然有一種讓人安寧的力量,迎面與你相撞的事物都是詩,更是上天賜給旅人的驚喜。只有那些能感受大地之美的人,才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他說:“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每一株草木都是亮是人世的一盞小燈,它們以素樸的香味,引導著我們要去的遠方。“北京見過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裡”,每次到老舍先生家裡飲酒賞菊,都會“既醉既飽,至今不忘”;“想起繡球花,必連帶想起一雙白緞子繡花的小拖鞋,這是一個小姑姑房中的東西。”而看到花色蒼白,樣子很可憐的秋海棠,總要讓他想念起母親。

不過是隨處可見,普普通通的花草,隱在歲月裡,沾了塵世的土,便帶有了人間的煙火味。汪老不僅賦予花草以靈性,更賦予以溫情。小小的一花一草一魚蟲,竟也能陪伴人生道路的跌宕起伏,

他的字,總叫人心靜且涼。思想伸向遠方,告別季節的枯萎,步入失傳的童話。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幾隻小鹿,歡快地在原野上跑來跑去,嘴裡愜意的咀嚼著艾蒿,一邊不時追逐打鬧。那場景真的很美,讓人有思家的慾望。時間交錯,輕重緩急,遠焦近景,以前不經意的細節統統被放大,被定格。原來那些早已消失的過往,從來不曾遺忘掉。

故事從一首詩開始。逐漸漫延到一條河流,河岸兩邊的草木。

當悠揚的歌聲,逆流而上,穿越時光,再次回到深重醇厚的古代文明裡。我知道,從這一刻開始,我將愛上自然,愛上飛鳥,愛上詩歌,愛上小河、村莊、阡陌,愛上一株普通的草木。它們跨越千年,依舊青翠茂盛,淡淡的香。

人常說:餘生很長,請和有趣的人在一起。那麼閱讀汪老的文字無疑就是使人生圓滿,使我們成為有趣的人的一種。聽著,看著,走著,心也不由跟隨他一會兒嗟嘆,一會兒又忍不住笑出聲來。那一顆天然活潑的童心,那種散漫的稚氣,總在不經意間冒出來。

他說:文學,應使人獲得生活的信心。

是的,好的文字必發自心靈,最後,也將抵達心靈。流淌出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大愛,瀰漫出的,永遠是溫和從容,歲月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