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奇葩说》节目质量越来越差,但我依旧每集都在追呢?

第六季的《奇葩说》已经结束,可心里总想着应该说点什么。

实话说,第六季的《奇葩说》并没有之前那么精彩。除了这届的观众迷之操作,还有太多人为干扰的因素存在。

李诞在其中一集里说,“奇葩说真是一个没有黑幕的节目。

说完这话没多久,就被节目组随便更改播放顺序给打脸了。

事实证明,任何一档综艺节目,想要流量与热度,就不可避免地要“做手脚”。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一集不拉地看完了整个第六季《奇葩说》。

而让我最信服的辩手,无疑是“虫爷”邱晨。

为什么《奇葩说》节目质量越来越差,但我依旧每集都在追呢?

金庸在写独孤求败的时候,曾说到过他练剑的三个时期。

刚开始,“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第二时期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最后边是,“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在我个人看来,少爷黄执中和詹青云还只处于第二阶段,因为往往他们会通过语调、语气变化来感染观众。而邱晨却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润物细无声”、“拈花飞叶皆可伤人”。

而让我坚持一集不拉地追《奇葩说》,最主要的动力是有一些话题,我们可以拿来和父母讨论。

现在我们和父母沟通的太少了。在我家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我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坐在旁边玩手机。

有时候,我妈会故意跟我聊电视内容,而我也只会敷衍地回复“嗯”、“啊”之类。

可《奇葩说》在第六季比较好的方面,就是添加了很多与父母有关的辩题。

为什么《奇葩说》节目质量越来越差,但我依旧每集都在追呢?

在“妈妈是超人,这句话是不是赞美”的辩论中,我一开始是认为这肯定是一句赞美啊。

可当我问我妈的时候,她居然说,“这不是一句赞美,因为谁也不想当超人。”

我妈说:“我也想睡到自然醒,醒了之后还有人给我做饭吃,有人收拾家务,我什么都不用干。可是,不行啊,你又不干,我有什么办法?我也想当一个小女人,啥都不管,可我没那个命啊!”

好吧,对此我很汗颜!

还有关于高考的那一期,《奇葩说》很大胆地请来了一半的父母观众,可从现场情况来看,即便反方说出花来,也完全没有办法改变父母的观念。

同样的,我也询问了我妈,我妈也是立场坚定地站在反方。甚至还可以举例现在好多陪读妈妈,不就是为了你们孩子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去学习嘛!

储殷教授说过,“孩子的生活就是父母最重要的生活。“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现在好多的年轻人反感父母这样,其实我也是。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从小到大,如果不是父母这么细心地照顾,我们能这么幸福地长大吗?

小时候,我们希望父母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长大了,我们有能力在这个社会生存了,就希望一脚踢开父母,拥抱自由。想想似乎也太没良心了。

为什么《奇葩说》节目质量越来越差,但我依旧每集都在追呢?

还有就是薛教授队伍被淘汰的那一期,关于“父母观念陈旧,固执己见,是闭嘴还是要battle。”

我原以为父母会希望我们闭嘴。最起码这样子还能和谐一点。

可没想到,我妈却是脱口而出,当然是要争论啊!

她说,有不同的意见就是要提出来。哪怕谁错了,说出来总是好的,不要憋在心里。

通过和父母一起看《奇葩说》的辩题,其实是促进彼此双方沟通的机会。

我们总以为会很了解对方,其实,我们并没有。

我们常常觉得父母落伍了,其实,只是我们没有耐心去教他们。

我妈已经快60岁了,现在依旧可以玩微信,刷抖音。说真的,他们也很希望自己可以与时俱进,不被这个社会给抛下。

而我们现在往往觉得很多东西,他们理解不了,于是不告诉他们。

很多时候,不是他们落伍了,而是我们认为他们落伍。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他们需要改变,而是我们!

这也就是,我依然喜欢看奇葩说的原因。因为它最起码打开了一扇我和父母的沟通之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