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休談風月,依諾風沙……”張若昀洋洋灑灑千字長文,向《慶餘年》第一季鄭重道別。確實,“範閒”這個角色不僅給觀眾帶來追劇的享受,也成為張若昀帶來演藝生涯的又一高光時刻。


不過相對於張若昀的感慨萬千,觀眾的心情倒是急切更多:畢竟存糧已經播完了,第二季什麼時候來呢?而《將夜2》的開播爭議,更是為這份急切添了一把火。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同樣是貓膩原作IP改編,同樣是古裝大男頻,又同樣是分季上線……《慶餘年》下一季是否也會像《將夜》一樣,面臨劇情陣容的大跳水,引起口碑下滑、吐槽等諸多問題?


續集、上下季,撲多紅少


不管是以季播為噱頭,還是一部接一部的續集,這種從同一IP衍生的影視創作方式已經逐漸成為當下市場的重要趨勢,如《唐人街探案》系列、《愛情公寓系列》、《反騙天下》等等。


但對於已經成型的影視作品而言,續集其實稍顯尷尬,劇本結構、製作班底、演員選角、上線日期……每一個環節都在刺激著追劇黨的敏感神經。使如此,電視劇續集還是接踵而至,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便是《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琅琊榜》收官不久,正午陽光便向媒體透露出會接拍續集的消息,隨後的立項、選角、拍攝、宣傳、播出……《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無一不經歷了觀眾最犀利的點評和審視。甚至在《慶餘年》剛剛傳出續集消息時又雙叒叕被“連坐”成了微博熱議話題。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其實從8.0的豆瓣評分不難看出,觀眾對其本身的劇集質量並無偏見甚至認可的態度居多,真正引發爭議的還是其續集的身份。不少網友表示:《琅琊榜》的故事已經足夠完整,為什麼還要用幾乎全無關聯的故事來消耗口碑呢?


換句話說:可以,但沒必要。


確實,對於《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這樣的續集而言,在劇播之前最大的推力就是上部作品的口碑和熱度。進而言之,正是有了第一部作品火爆的市場反應,才催生出品方接著做續集的想法。


與之相似的還有《無心法師》,雖是網播小製作卻意外撬動大眾口碑,陳瑤和張若昀在劇中的角色CP“嫌棄夫婦”相關剪輯屠版B站,最熱時熱度甚至堪比《陳情令》等劇。隨後,劇方臨時起意,改編原作推出第二部,但迥異的故事框架和主演陣容卻未能延續口碑。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前不久官宣即將回歸的《白夜追兇》第二季,也同樣是一部“臨時起意”的作品。編劇指紋原本是想以小說的形式將故事托出,也就沒有考慮到影視作品中懸疑、警方等敏感的題材審查元素。因此雖然第一季早已完結,但續集的推出卻不得不經歷重重關卡,遲遲不見蹤影。


當然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看準風向再落棋也無可厚非,但也有些劇作並不按套路行事,而是像《慶餘年》這樣從立項之初就做好了系列IP的準備,提前給觀眾做心理建設。


據悉,為了囊括《慶餘年》原著近400萬字的故事情節,還原現代文明與封建社會、人權與統治之爭等龐大世界觀,騰訊計劃用五年分三季完成整個系列的拍攝,甚至提前便與張若昀達成了三季的簽約合作。張若昀此次也在微博中提到“未來將會與‘範閒’一角繼續相伴相守”,這似乎也是信號之一。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貓膩的另外一部代表作《將夜》,也同樣是一部IP系列作品。18年11月,《將夜》熱度正酣男主角陳飛宇便通過微博宣佈不再出演續集,雖有些遺憾但同樣也向觀眾提前釋放出了續集信號。


果不其然,才堪堪過去一年,《將夜2》便高調回歸觀眾視野,雖然王鶴棣接棒飾演的“寧缺”只能算是差強人意,但熟悉的場景、相差無幾的劇情風格、以及隨處可見的呼應仍舊可以感受到出品方的有備而來。


又如眼下炙手可熱的口碑網劇《唐人街探案》,不僅是由陳思誠親自擔任監製、總編劇,並且由柯汶利、來牧寬等一批有潛力的導演執導,成為今冬的口碑收割劇。不難預見,網劇《唐人街探案》也將在本季完結後推出續集,順利完成“唐探宇宙”擴張的首次嘗試。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也有一些電視劇從一開始便已經拍好全部體量,只是藉由季播、上下部的方式來分散劇集數量,使整部作品的節奏更為清晰。如兩部由火王系列改編的作品——《火王之破曉之戰》和《火王之千里同風》,《破曉之戰》講述的是唐朝篇的故事,而《千里通風》則架構在現代都市。


IP能否在作品中共存?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臨時起意還是“有意為之”,這些季播或續集電視劇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首先是IP的共存性。不管是季播還是續集,IP能否在作品中共存才是續集能否成立的關鍵。譬如《慶餘年》《將夜》這樣的作品,其原著本就有著極為宏大的故事體系,單部作品只能闡述部分情節,自然有續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就像廣大網友關心的《楚喬傳》中“宇文玥什麼從冰湖被撈出來”的問題,也是由原著本身的劇情所帶來的續集期待。《歡樂頌》《大江大河》等等熱門續集也是同樣如此。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即使是像《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這樣直接原創續集劇本的劇作,也依舊保留了原IP中家國情懷、朝堂風骨等價值內核。再加之導演、後期等相同的製作風格為續集上妝,足以匹配原IP的品相。


其次為了完成整個IP的呼應和架構,這些季播、續集作品的劇情都顯得極為複雜,不僅支線多,還處處藏有暗示和伏筆。如《白夜追兇》中不僅有關宏峰、關宏宇兩兄弟交替辦案的單元劇情,還有關宏峰涉案的身份之謎,讓觀眾對《白夜追兇2》的劇情倍感期待。


而近些年,這些續集電視劇一窩蜂湧向網播平臺,也成為重要的行業風向標。這其中固然有上星難的形勢所迫,但更多是依賴網絡平臺靈活的播出方式。上線時間短、更新花樣多……不僅能使電視劇擁有足夠的話題度,又能夠適應其可大可小的劇集體量。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月有陰晴,亦有圓缺。對於這些劇作而言,季播、續集是賣點同時也是難點。隨處潛藏的伏筆和暗示使劇集內容原本的節奏被打亂,編劇只挖坑不填坑的行為更是使觀眾一頭霧水。如前些年大勢的口碑網劇《靈魂擺渡》,雖然一路更新到第四季,但仍有數不清的伏筆等待銜接,知乎、豆瓣的分析貼、預言貼至今仍是熱門。


續集難產更是所有續集電視劇都無解的問題。就像此次《慶餘年》第二季網友最關心的並不是後續劇情走向,而是能否湊齊原班演員陣容。


季播、續集......“《慶餘年》們”真不怕消耗觀眾耐心嗎?


畢竟能一口氣請到七位陳道明這樣的國家一級演員,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再者,肖戰飾演的言冰雲雖戲份少、出場晚,但仍舊引起不少流量與演技的爭議,留或走都有待商榷。


最近上線的《愛情公寓5》雖然在情懷中溫暖上線,但陳赫、王傳君等關鍵主演的缺席卻讓作品少了點味道,退一步講,即使能夠集齊原班人馬、保證劇情質量,續集在新劇不斷的市場仍舊難以坐穩熱度。在《靈魂擺渡》系列因題材等敏感因素難以上架之後,出品方推出《靈魂擺渡之黃泉》系列大電影,雖口碑依舊但難掩點擊慘淡的現實。


但同時也值得思考的是,在這些季播劇中不乏有製作精良的作品,這種像歐美“走一步、看一步”的製作模式,不僅更符合網絡平臺內容付費模式,也能反向推動網生作品的創作。


或許在未來,“《慶餘年》們”真的能開啟類似《權力的遊戲》的硬核劇作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