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瞻基活到1442年,大明天下還會發生土木堡事件嗎?

魔力俠曹操



當然不會,那是因為朱瞻基非常瞭解瓦剌,而朱祁鎮對瓦剌完全缺乏認識。

朱瞻基在位時,組成了明朝歷史上的最強內閣三楊內閣,這三個人本身都能搞定外交內政以及軍事。


而且朱瞻基曾經長期在朱棣身邊,還一度跟隨朱棣深入漠北。他對草原上那幾股勢力,可謂是瞭如指掌。而且不僅僅是對資料的熟悉,還曾經在戰場上見識過。

還有朱瞻基也是從小就對軍事耳濡目染,雖然他開創仁宣之治時,放鬆了對邊境的控制,但是明朝的國力一直在增強,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十年,卻扭轉了他爺爺窮兵黷武留下的爛攤子,還讓大明休養生息、繁華無比。

他利用宦官但是牢牢的掌控著宦官,朱祁鎮這個公子哥兒就反被宦官利用了,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瓦剌之患確實是在朱瞻基手上就種下的,究其根本,還是他為兒孫做的太多,想的太遠,以致於兒孫完全喪失了事業危機感,把國事視同兒戲了。


謝金澎


這裡我有個疑問:為何假設朱瞻基活到1442年?1442年是正統七年,朱瞻基死了七年了,朱祁鎮也當了七年皇帝了,距離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還有七年時間?正統七年發生了什麼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件嗎?

我翻了翻《明史》,這一年(1442年)還真的發生了幾件影響土木堡之變的事件,但和朱瞻基關係不大。這一年朱祁鎮的奶奶、朱瞻基的生母張太皇太后去世了。

我們首先來看看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當時朱祁鎮親率二十萬明軍精銳御駕親征,其中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三大營,這三營編制十七萬人,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軍隊。隨軍將領即有老一輩英國公張輔,也有青生代成國公朱勇,還有蒙古猛將恭順伯吳克忠,朝中大臣內閣學士曹鼐、張益、兵部尚書鄺埜(kuàng yě)、戶部尚書王佐等人也在軍中,可以說大明集結了半國之力來支撐朱祁鎮這次出征。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當時朱祁鎮親政都必勝無疑。可是結果大家也知道了,二十萬精銳明軍全軍覆沒,優秀的將領盡皆戰死,朱祁鎮自己也成了俘虜。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當屬於誰呢?第一肯定是朱祁鎮自己,無軍事之才,逞戰爭之能;第二當屬太監王振。

出征大軍中,在上有皇帝朱祁鎮、下有各文臣武將的情況下,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強如成國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這就造成了軍隊指揮系統的混亂。我們知道軍隊的戰鬥力首先來自於令行禁止軍令順暢。

大軍出征途中還未與也先交戰,大同(今山西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郭敬雖然也是太監,但是他身處戰場前線,對於蒙古軍隊有著清晰的判斷。看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認為這是潰逃,明軍應該追擊,自己也可以建功立業。結果,明軍前鋒中了也先的埋伏,慘敗。

此時失敗的只是明軍先鋒,主力尚在,大軍扎住陣腳蒙古人也不敢貿然進攻。想不到王振聽說失敗立刻尿了褲子,慌慌張張令大軍撤退。

替王振洗白的說,此時退兵也無不可,無非回到戰爭前狀態。兵部尚書鄺埜就上書請求大軍過宣府(今河北宣化)直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

可王振有私心:他是蔚州(今河北蔚縣)人,大同距離蔚州不遠,王振想讓朱祁鎮到他家鄉轉一圈,一來顯示皇恩浩蕩,二來展現自己榮歸故里。

一個戰場潰敗的太監,不知榮歸故里的心思是怎麼來的,反正明軍只能按照王振的要求行軍。

在路上,王振又琢磨過來了:幾十萬人馬到了小小的蔚州,這不會毀壞莊稼嗎?算了還是直奔宣府吧。



這不是一個人,轉個身可以接著走路,這是幾十萬大軍,結果就在路上耽擱了,等明軍到了宣府,也先的人馬也追上來了。明軍的3萬精銳騎兵被“殺掠殆盡”。

1449年8月13日,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而瓦剌軍緊追不捨,於是一場世紀屠殺開始了。

土木堡之變不僅僅損失了錢財和軍隊,最重要的是三大營的損失。三大營不僅是明軍精銳,也是明朝火器的最主要研發單位,本來明軍火器傲然於世界,三大營的覆滅讓明朝火器研究斷代了。

雖然有後來於謙和景泰帝的改革,可大明再也回不到朱棣時期的巔峰狀態了,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為被動防守,最終形成了九邊防禦體系。

勳貴集團的沒落也導致了朝中再也沒有制衡文人集團和宦官集團的勢力了,國運如何只能靠皇帝能力和大臣的忠心了。

某種意義上,王振此人是中國歷史第一罪人。

罪魁禍首王振也沒有落得好下場,他被憤怒至極的護衛將軍樊忠砸碎了腦袋。


說到王振,這哥們也是個狠人,對自己對別人都狠。王振本為落第秀才,後來中了舉人,但他嫌棄一步一個腳印的升官太慢,於是閹了自己入宮。

說個題外話,自閹入宮在明清很有市場,很多宦官都是自己動的手,像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裡的來福、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都是自我閹割以求達到入宮的目的。明朝朱瞻基時期,金吾衛指揮傅廣閹割自己請求到宮中效命。金吾衛已經是皇帝親軍了,而且官品極高,做到這個位置傅廣還要自割。當時朱瞻基就說了:“此人官位已到三品,他還想要做什麼呢?居然自甘卑賤以求權勢!交付法司問罪。”

話題轉回來,王振於宣德年間入宮,因為識文斷字,很受朱瞻基器重,授其為東宮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鎮,被稱為王伴伴。這就是王振和朱祁鎮感情的由來。

朱祁鎮繼位後,升王振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成為了太監頭。但當時朱祁鎮年紀小(只有8歲),政務主要由朱祁鎮的奶奶張太皇太后和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做主,王振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辦法插手朝政,只有無條件扣章的權利,於是他專心討好朱祁鎮等待時機。

七年後,也就是題中的正統七年,1442年,時機終於來了。這一年張太皇太后去世了,此時的三楊中的楊榮已經去世,楊士奇因為兒子殺人引咎辭職,而楊溥也太老了,而楊榮引入內閣的大學士馬愉、曹鼐資歷太淺,威望不夠,王振擅權的一切條件自然而然成熟了。

此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王振的所作所為可以參考後世的太監劉瑾、魏忠賢,王振將一切大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最終導致了土木堡之變。

如果朱瞻基活到了1442年能夠改變歷史嗎?肯定是能改變的。

首先,朱瞻基在位的話,肯定不會形成宦官專權的局面。

要說太監專權,這根子就在朱瞻基身上。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為了避免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嚴禁太監讀書識字,並嚴令宦官不得參與朝政。朱元璋甚至將此鑄成鐵牌懸掛於皇宮宮門之上(後來被王振摘了)。

可到了朱瞻基時期,情況變了,朱瞻基喜歡有學問的太監。這才有了王振能夠成為東宮大伴的機會。

宣德元年(1425年)朱瞻基更是在皇宮內設立內書堂,教授宦官學習。從有學問的宦官當中選拔人才參與內閣票擬,並有了批紅(扣章)的權力。

這些都為王振的專權埋下了伏筆。

雖然朱瞻基時期已經有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票擬批紅的權力,但太監的權力來自於皇權,皇權強勢,司禮監就只有聽從的資格。像後世的劉瑾、魏忠賢,比王振更甚,但皇帝一句話就查辦了。

王振不同,王振是看著朱祁鎮長大的,可以說朱祁鎮對王振的感情比對他親爹親媽都深。

有次朱祁鎮宴請大臣,按照禮儀,太監是不能參加的,可是朱祁鎮在宴會上沒有看見王振就是不下令開飯,最後王振來了,宴會才開始。

朱祁鎮復位之後,仍然對王振念念不忘,並下詔為其正名,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在京城智化寺北院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靈。

可見朱祁鎮對於王振的感情之深。

但朱瞻基在位的話,並不會對司禮監如此倚重,更不會特別恩寵某一個太監,自然也不會形成太監專權。


其次,朱瞻基在位的話,不會形成弱勢內閣。

內閣的弱勢和司禮監的強勢是相輔相成的,強勢的司禮監插手官員任免架空了內閣。

人們看這段歷史會有一個疑惑:北京保衛戰中的于謙哪裡來的?為什麼橫空出世?其實于謙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就入朝為官了。宣德五年(1430年),于謙就越級升任兵部右侍郎,三楊時期,內閣對於謙十分看重。但王振專權之後,對明朝有再造之功的于謙因為沒有賄賂王振還曾被打入死牢,在各地藩王巡撫的擔保下才獲得赦免。

如果朱瞻基在,官員任免還輪不到司禮監做主,肯定也不會出現弱勢內閣。

最後,朱瞻基在位的話,可以順利將權力交到朱祁鎮手裡。

從朱祁鎮復位的所作所為來看,朱祁鎮還是有能力的,並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殺于謙另算)。之所以前期事事順從王振,還主要是上面說的,朱祁鎮年紀太小,對王振產生了依賴。


我們再來假設一下,假如朱瞻基活到了1449年遇到也先犯邊會如何呢?會不會出現土木堡之變的局面呢?

其實這種假設毫無意義。

《大明風華》中有橋段也說了,朱棣為何下決心造反?因為朱瞻基的出生。在朱棣看來,朱瞻基是最像朱元璋和自己的,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朱瞻基自小就跟隨朱棣出征,對軍國大事極為熟練,《明史》對於朱瞻基的軍事才能總結的最為到位:“若乃強藩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

沒有強悍的軍事才能,如何保證“仁宣之治”呢?如果朱瞻基在的話,也先連騙賞(也先曾經派兩千人入朝求賞,荒稱三千人,被王振否決)都不敢幹,何況和明軍進行戰略對決呢?就像《大明風華》中一樣:跑還來不及呢。


別酒流年


土木堡事件發生在1449年,和1442年沒有一點關係,所以下面以1449年作答。

如果朱瞻基活到1449年,土木堡事件絕不會發生。

咱們按照題主的假設推算一下:朱瞻基公元1398年出生,(公元1427年)生朱祁鎮時29歲,史書記載公元1435年春正月朱瞻基去世,當時朱祁鎮約八九歲。

其他重要人物:公元1440年,楊榮去世;公元1443年,張太后駕崩;公元1444年,楊士奇去世;公元1446年,楊溥去世。

土木堡事件發生於公元1449年,朱祁鎮當時年齡為23歲。

如果朱瞻基不是年紀輕輕就去世,到土木堡事件時應為51歲。

由上可知,若不是朱瞻基早早去世(尚不足當時古人的平均年齡),活到公元1449年時,他年方51歲,正是成熟政治家的有為之年。但其母張太后及“三楊”老臣作為上一輩成祖和仁宗朝留下的老人,倶已離世還屬正常。所以朝中的股肱大臣應已全面換代,當然于謙仍為其中的佼佼者。

憑藉年青時的文治武功的才氣能力和從其父傳承下來的治國理念,朱瞻基就算是到了五十多歲,應該也不會變差多少,而且更大的可能是更加發揚光大,使“仁宣之治”的大好局面穩定延續,明朝國力更為強大。

朱瞻基決不會採取正統初期的片面策略

以朱瞻基對外敵蒙古各部本性的瞭解,及處理北方外患的一貫風格,應該會採取比實際歷史上的正統前期階段更為積極進取、有所作為,而不是坐視也先將蒙古各部合併壯大而不顧、片面安撫的策略。

他很有可能恩威並施,以大軍再次出征塞外,但是鋤強扶弱、有限度打擊征剿

的方式,這樣做不但能發現新的軍事將領,還能使得瓦剌的也先根本無法統一蒙古各部及勢力坐大以致東到女真,更不敢在“互市”中漫天要價。

也先將既找不到藉口也沒有軍事實力逼近挑釁明朝邊鎮大同宣府一線,只能乖乖地呆在蒙古。如果這樣土木堡之事將無從說起。

再退一步講

假設也先即使能夠逼近大同宣府一線明朝邊鎮,以朱瞻基的戎馬經歷和軍事才能,他也足以制定合理慎重的軍事方略和選拔合適的領兵將軍進行應對。

在他的強有力的領導下,前線後方應能齊心合力、協調一致,這樣很有可能就已“身居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御駕親征的事提都不必提了。

而這反而是歷練皇太子朱祁鎮軍旅方面經驗的大好機會,朱瞻基一定不會放過。配屬給太子的將一定是可靠而有能力的大將,教給朱祁鎮這個軍事小白很多重要的行軍打仗的知識,使他不至於對軍事一竅不通,完全被他人牽著鼻子走,掉進大坑還不自知。

朱瞻基對朱祁鎮的教導:遠小人,親賢臣

至於太監王振這種人,決不可能對朱瞻基產生什麼影響,應該繼續將自己隱藏得深深的。若胡亂說話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砍了腦袋,自然更加不可能狐假虎威頤指氣使地對待朝中大臣和將軍。

而在對內對外事務上,朱瞻基肯定會從小到大親自教導太子朱祁鎮識別朝中大臣,親賢臣遠小人,也不會放過作太子時的外出實踐機會,將自己的經驗和理念灌輸給他。

歷史上的朱祁鎮就是因為出生四個月就立為太子,八九歲就登基,成長於宮中婦人之手,長期被太監宮女簇擁著,毫無歷險經驗。一切來得太容易和順利,就不知戒懼危險,而心浮輕信,終致土木堡之變吃了大虧。

結語:因此,且不說朱瞻基活到1449年土木堡事件的時候,只要他能夠活到朱祁鎮長大成年,有他的親身影響和教導估計都不會發生土木堡事件這樣的驚天大變。


風動藤動銅鈴動


肯定不會。非但不會有土木堡之戰,甚至蒙古還要稱臣納貢,乖乖的聽話。那麼來看看朱瞻基在位時,大明朝的強大。

首先,朱瞻基可以說是明朝少有的幾個文治武功的皇帝,在治理國家方面開創了“仁宣之治”,被史學家門們認為是可以比肩漢代“文景之治”的局面。

當然這與朱棣留下的三楊的班底有關,但是朱瞻基的自己的用人方面也是值得稱道的,要不然以古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傳統,朱瞻基以上位就會大肆提拔自己的班底,打壓前朝老臣。

但是朱瞻基在繼位後依然重用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臣,國庫充盈,國力強大,而且還保留有朱棣留下的軍事的底子,所以打蒙古完全不虛。要知道朱元璋和朱棣兩人就多次北伐,幾乎將蒙古打的膽寒,漠南蒙古歸附,漠北蒙古遠遁更北方。

而武功更勝一籌,曾親自率領三千騎兵,大破擁有五萬蒙古的騎兵的們谷歌部落,最後還戰後一萬多,單論戰績甚至比他爺爺朱棣的戰績還好看。

朱瞻基在年幼時就多次跟隨朱棣北伐,在這樣一位戰術大師的身邊的成長,自小就受到朱棣的軍事素養的薰陶,所以軍事才能絕不會低。而且朱棣的北伐都是獲勝的,一方面朱棣的餘威足以震懾崛起的瓦刺部落。另一方面,在朱瞻基看來蒙古並沒有那麼強,在朱瞻基巡邊時就以三千打敗過五萬的戰績,所以蒙古就算有小心思也不敢跟朱瞻基對著幹。

朱瞻基要是還活著的話,明朝絕對會達到一個鼎盛的時期,文治武功,國家強大,可能還會有主動出擊蒙古的想法,畢竟朱瞻基也不像是一個守成之主,可定會延續他祖父的足跡,北伐蒙古。


這個歷史很正


大明朝任何一任皇帝都不可能發生“土木堡之變”,除了那個草包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如果是朱瞻基沒有死,遇到瓦剌也先南侵的情況,估計瓦剌會被朱瞻基打成殘廢。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皇帝中能力非常強的,完全可以說是文武雙全,武功就不說了,長年跟隨永樂皇帝朱棣北伐,刀林劍雨見多了,排兵佈陣更是遊刃有餘;文化上後世流傳不多,他的書畫水平很高,在中國皇帝中是可以比肩宋徽宗的人。

土木堡之變說到底是瓦剌部族和大明王朝的一次角力,自明仁宗朱高熾對北方遊牧民族實行懷柔政策以來,北方韃靼、瓦剌、兀良哈等部族與大明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和平關係,這種關係的根源還是在於經濟貿易,大明和草原各部族進行了“朝貢”這種變相的經濟交換關係。

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期,由於三楊等老臣死的死,走的走,朝中文臣集團勢弱,朝政基本把持在宦官王振手中,大明對北政策有了一些傾斜,加上瓦剌等部落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逐漸強大起來。

瓦剌部族決意發動對大明的大規模侵擾,他們的述求並不是要入侵大明,甚至顛覆大明,其實就是要加大“朝貢”的量和次數,得到更大的經濟利益。沒想到遇到朱祁鎮這個從未出過宮的皇帝和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太監王振,最終爆發了恥辱性的“土木堡之變”。

那麼如果是朱瞻基沒有死,他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呢?可以打包票的說,瓦剌別說“組團”南侵了,能否在邊界一日遊就不錯了。

明宣宗朱瞻基有著非常高的政治智慧,特別是對北方遊牧民族簡直是遊刃有餘,在軍事上,他不但幾次親隨明成祖朱棣北征瓦剌、韃靼等部,他還屢次充當先鋒,具有非常豐富的軍事經驗,甚至比一般的將領都要強。

政治上,朱瞻基忽悠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簡直就像耍小孩,最為經典的陽謀就是朱瞻基給瓦剌部下的套:瓦剌的大漢脫脫不花是韃靼的大漢,瓦剌的實權卻掌握在太師脫歡手中,也就是也先的父親。

瓦剌的格局很奇葩,首領是大漢脫脫不花,太師是也先,朱瞻基為了有意的刺激雙方的矛盾,允許脫脫不花和也先可以分別嚮明朝“朝貢”,可以分別領取明朝對他們的封賞,遊牧民族就是靠封賞過日子的。

朱瞻基這一招太損了,在經濟、外交上分別對待大汗和太師,讓他們自己都覺得分屬兩個陣營。所以,瓦剌部一直以來就不是很團結,瓦剌和韃靼部更是勾心鬥角,極不和諧。這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給他心裡種下的仇視的種子,朱瞻基對那群喝奶騎馬的遊牧民族的確有一套。

那麼如果也先還是率部南侵大明,朱瞻基還是皇帝,可能解決起來就很容易了,按照明朝的慣例,先忽悠,再打擊。

朱瞻基一定會派人聯絡韃靼,甚至是脫脫不花大汗,趁太師也先率瓦剌主力南下,你們是不是可以趁機瓜分瓦剌的草原,你看那片草原多肥美......

也先的確是帶走了瓦剌五萬主力,有這樣好的機會,更有大明皇帝的支持,相信韃靼和兀良哈部一定會在後方鬧事,也先要麼回兵救援,要麼就會遇到明軍在邊境線上的死守。

如果忽悠不成,那就動手吧,朱瞻基別的本事沒有,打瓦剌人卻很有心得,朱瞻基曾經率領三千鐵騎出擊兀良哈一萬多人的騎兵,而且還親自射殺了三人,兀良哈一看皇帝親征,跑都不跑了,直接下馬跪地投降,朱瞻基對北方各部有非常大的威懾力。

對付瓦剌這幾萬的騎兵南下,估計朱瞻基會親征,皇帝親征肯定是動用明朝的精銳,加上朱瞻基是個馬上皇帝,有謀略有手段還有經驗,打也先那幾萬人絕對是遊刃有餘。他就不可能經歷朱祁鎮那種愚蠢的軍事失敗,更不可能在土木堡遇到恥辱性的被俘。

朱祁鎮與他老子朱瞻基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大明朝在朱瞻基以前都是戰時皇帝,基本每位皇帝都經歷過多次戰爭的鍛鍊,都極具戰爭經驗和戰略眼光,而朱祁鎮是明朝由盛轉庸的啟始皇帝,究其原因就是他從未經歷過戰火,也沒有任何經驗處理相關事務,更要命的是還想學祖先那樣橫刀漠北,自不量力。


沉墨I方之城


朱瞻基的文韜武略自然不用多說,其參與過朱棣北伐擊潰瓦剌部馬哈木汗,在位期間又平定了漢王之亂、喜峰口親征擊潰蒙古兀良哈部大軍、重用“三楊”內閣,減賦免租,與民休息,開創“仁宣之治”將大明王朝推向了巔峰。朱瞻基或許比不上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此時朱棣的廟號為太宗),也稱得上千古一帝的聖君。

但,朱瞻基在聖明,就算活到了1442年也無法改變“土木堡之變”(1449年)的既定事實

首先,王振(鼓動朱祁鎮親征的大太監)得勢的現象無法改變,王振是朱瞻基派去東宮服侍朱祁鎮的這點是沒辦法改變的。若不是朱瞻基寵信王振,他也不可能成為東宮局郎,也就是說朱瞻基能活到1442年無非就是王振多討幾年朱瞻基、朱祁鎮父子幾年的歡心罷了。

時間拉到1442年(題主假設的朱瞻基駕崩時間),朱瞻基駕崩後,朱祁鎮上位,東宮的勢力依舊得勢力,王振憑藉著自己多年在東宮的根基,依舊會上位。

“三楊”內閣依舊會老去,張太皇太后依舊會駕崩,這是無法避免的,接著依舊會上演王振權傾朝野的事件。然後經過三十年休養的瓦剌依舊要入侵,因為草原部落也需要生存下去,至於如何生存下去,依舊是對中原民族的掠奪,奪取生活必需品。

血氣方剛的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鼓動下,親征無法避免,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和原來一樣,大明五十萬精銳盡失,朱祁鎮被俘,于謙擁立朱祁鈺發動北京保衛戰,驅除韃虜再造大明……只是大明王朝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像素說


假如朱瞻基還活著,應該不會前去和也先作戰。因為土木堡事件本身只是一個偶然,也先入侵的,西北邊鎮屢戰不利的情況下,明英宗朱祁鎮所信任的太監王振瘋狂在朱祁鎮面前鼓吹親征,當時23歲的朱祁鎮決定御駕親征,結果一敗塗地。不過朱祁鎮有此想法並不奇怪,要知道朱祁鎮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就要喜歡御駕親征的皇帝,朱瞻基曾經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有曾經出喜峰口擊敗蒙古人,這自然在朱祁鎮的心裡留下印象,這使得在當時西北告急的情況下,朱祁鎮選擇了御駕親征,但是和朱祁鎮忘了一件事情,他和他父親朱瞻基是不同的人,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效果。這就人和人的差異性。

首先朱祁鎮不懂軍事,這是致命的弱點。而朱瞻基通曉軍事鬥爭,這是兩個人最大的差異性。

按照《明史》記載,朱祁鎮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在永樂九年(1411年)被立為皇太孫,此後朱棣外出巡行和征戰都帶著朱瞻基,可以說朱瞻基都經歷了很好的軍事鍛鍊,這對於朱瞻基此後親征漢王,親征蒙古都有很好的增益效果。而朱祁鎮不一樣。明宣宗朱瞻基在宣德十年(1435年)駕崩之後,繼位的皇太子朱祁鎮才九歲,朱瞻基考慮到這種情況,遺命太皇太后張氏處理朝政,楊士奇,楊榮,楊溥為內閣輔佐年幼的朱祁鎮,在正統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張氏去世,16歲的朱祁鎮才得以親政,到了正統十四年(1449年),朱祁鎮才23歲。這樣一個年輕人行政經驗不足,而且養育於皇宮之中,對於外面的世界完全不瞭解。生於婦人之手不知憂愁的人根本不可能對於前方複雜的軍情做出有效的處理。這是一個很草率的行動,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土木堡之變的經過

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的行動很匆忙,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犯邊,攻陷城堡,到了七月八日,也先南侵的消息不斷傳到當時的北京,當時人心惶惶,朱祁鎮決定御駕親征,兩天便出發,七月十七日,僅僅九天,軍隊就被召集起來,然後就出發。到了八月份,朱祁鎮到達大同,但是明軍慘敗的消息不斷傳來。駙馬都尉井源兵敗,而且前軍西寧侯朱瑛、武進伯朱冕全軍覆沒。

這時候王振想要班師回朝,當時比較好的路線是從紫荊關走,但是王振不聽,王振想要從自己家鄉蔚州走,但是擔心軍隊踩壞家鄉的莊稼,於是改道宣府,走到土木堡這個地方,也先的追兵趕了過來,王振讓朱勇率領三萬人作戰,結果三萬人被殲滅,當時百官建議退保懷來,王振不聽堅持等輜重。但是也先隨即趕到,到了這個時候,明軍退又不敢退,進也不敢進,而且土木堡這個地方又沒有水,有水的地方被也先的軍隊佔據,這導致軍隊和戰馬兩天沒有喝水,挖井挖了兩丈深也沒有水出來,也先分兵想要從土木堡旁邊的麻谷口攻打明朝的大軍,守口都指揮郭懋終夜奮戰堵住了敵人,但是蒙古人越來越多。當時楊洪駐守宣府,有的人勸說楊洪帶兵衝擊也先的軍隊,讓朱祁鎮衝出來。但是楊洪竟閉城不出。

八月十五日,也先假意派人求和。朱祁鎮派曹鼐寫敕令與也先議和,派遣二個通事與也先的使者一起離去,這個時候也先又把駐守河邊的軍隊撤走。王振急忙傳令轉移大營前去飲水,在這個時候,幾十萬大軍的指揮系統失靈,隊伍發生混亂,大軍向南走了三到四里,也先突然發動進攻,士兵驚慌失措,開始潰散,蒙古人進入大營高呼脫掉鎧甲的人和放下武器的人不殺,很多人脫了鎧甲,光著身子被馬踩死。很多宦官和侍衛全身射滿了箭。朱祁鎮被俘獲,文武百官死者數百人,只有蕭惟禎、楊善等數人逃脫。明軍大敗,王振被亂兵所殺。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的指揮失策,王振大權獨攬,但是專行獨斷,由於不聽建議,草率出征,自然會導致大敗。


人者仁義也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讓我們來理清一下土木堡之變發生的時間點是什麼時候,土木堡之變是在正統14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發生的,而朱瞻基活到1442年其實也是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土木堡之變發生的是在1449年,他死在還沒有發生土木堡之變的七年前,所以鵬正認為意義不是很大。畢竟朱瞻基死後即位的還是朱祁鎮,而朱祁鎮還是和往後歷史一樣年輕氣盛又想御駕親征,所以土木堡之變的悲劇還是無法避免。


(大明風華朱祁鎮)

如果朱瞻基能活到土木堡之變的時間線上的話,那麼結果可就完全不一樣了。瓦剌將應來下一次的失敗,也先永無遠不是大明朝的對手,可惜了就是天意所歸,不服不行。朱瞻基和朱祁鎮完全不是同一種人,朱祁鎮太嫩了,根本沒法和他父親比,他父親是什麼人?和朱棣曾一起打天下,朱瞻基文武雙全,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皇帝而他兒子朱祁鎮說白了就是一個皇二代,根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而對面的也先就是一個人精,和明朝數次交手非常厲害,一個剛出新手村的人去挑戰boss,那不是找死嗎?這就是典型的朱祁鎮行為。


(大明風華朱瞻基)

如果朱瞻基能活到“土木堡”時間線的話,肯定不會有這樣的悲劇,反而還會把瓦刺打的丟盔卸甲。朱瞻基就是王者段位,而朱祁鎮就是廢鐵一般的段位,根本就不是一個位面的。如果朱瞻基能活到的話,根本就不可能讓其發生的。


(大明風華朱瞻基)


鵬正


相信大家都知道,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皇帝中能力非常強的,完全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那如果按照這個說法來看的話,如果朱瞻基活到1442年的話,大明天下還會發生土木堡事件嗎?

朱瞻基,出生於北平燕王府,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明朝的第五位皇帝,被尊為“章皇帝”。 早年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即位後,御駕親征平定番王叛亂,並重用“三楊”等賢臣,改組內閣,減免賦稅,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發展,與其父一起開創了“仁宣之治”。1435年駕崩,終年36歲,葬景陵,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土木堡事件,其實,土木堡事件的產生是由於明朝內部的不和諧而產生的,是由於當時的文官集團聯合起來的結果,當時的明朝,程朱理學非常盛行,導致產生了一大批的知識青年,他們滿嘴仁義道德,但其實內心迂腐不堪。此時的明英宗因為從小更多地接觸像王振這樣的社會底層的人,他的思想比較憤青,明英宗對於程朱理學較為否定,對於那些滿口仁義的士大夫更是在內心有一點抵制,所以那些文官集團便和明英宗產生了很大的分歧,而歷史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這些士大夫所控制,所以他們盡力表現明英宗的愚蠢與王振的禍國殃民。

早在土木堡之變明朝被蒙古人打怕以前,明朝初期的洪武到永樂年間,明軍就多次出塞與蒙古軍交戰,當時的明軍出征雖說是有勝有敗,但是總體而言在明軍主動進攻蒙古大軍的時候還是佔據優勢。明英宗班師回朝後整個明朝都在欣喜,因為明英宗向他們吹噓說整個蒙古族都臣服了,其實真正的結果是土木堡之變明朝被蒙古人打怕了,明英宗將整個藏區都割讓給了蒙古人,而當時的藏區約佔當時明朝土地的一半。土木堡之變明朝被蒙古人打怕後,隨後明英宗被捕,到最後明英祖對蒙古軍沒什麼用處被放了回來。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違背了朱元璋的祖訓,導致宦官參政,甚至連於謙這樣的元老忠臣都無法改變這種局面。後來瓦刺南侵,太監王振鼓動英宗御駕親征,並且由王振指揮大軍作戰,結果一敗塗地,英宗被俘。

所以我們總結這些因素,總的來說就是:明英宗寵信太監王振,明朝開始出現宦官干政的情況;瓦刺南侵,蒙古軍的鐵騎在北方邊境的襲擾和掠奪對大明形成巨大威脅;明英宗不聽忠臣老將勸阻,一意孤行。因此,從這幾點來看,不管朱瞻基活到多少歲,只要明英宗繼承了他的皇位,後面的事情都會有可能發生,而且發生的機率還非常大。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如果朱瞻基活到了1442年,土木堡事件還是有可能會發生。

這裡先給大家分析一下土木堡事件形成因素:

明英宗寵信太監王振,違背了朱元璋的祖訓,導致宦官參政,甚至連於謙這樣的元老忠臣都無法改變這種局面。後來瓦刺南侵,太監王振鼓動英宗御駕親征,並且由王振指揮大軍作戰,結果一敗塗地,英宗被俘。

總結這些因素,我歸納成兩點:

  1. 明英宗寵信太監王振,明朝開始出現宦官干政的情況;
  2. 瓦刺南侵,蒙古軍的鐵騎在北方邊境的襲擾和掠奪對大明形成巨大威脅;
  3. 明英宗不聽忠臣老將勸阻,一意孤行。

從這三點來看,不管朱瞻基活到多少歲,只要明英宗繼承了他的皇位,後面的事情都會有可能發生,而且發生的機率非常大!

王振作為明朝第一個干政的宦官,他是朱瞻基親點的人選,在明英宗朱祁鎮很小的時候就陪伴於身邊,被人稱為王伴伴。由於朱祁鎮從小就與王振在一起,這就成為他後來寵信王振的原因。

王振干政也不是肆無忌憚的那種,曾經有大臣告到孫太后那裡,王振還差點就丟了工作,但由於英宗的堅持才讓他繼續留下來,所以這一切問題還是出在英宗的身上。

至於瓦刺軍襲擾邊境,這個問題從朱元璋時期就一直存在,朱棣親征也未能解決,到了仁宗朱高熾登基後,採取了休戰的方案。當然這也不是說仁宗仁慈,而是實在沒錢打仗了,朱瞻基也是一樣,發展經濟,與民休息。

因此,瓦刺軍南侵不會因為朱瞻基活到1442年而改變,因為他們的襲擾從未停止過。

最後就是忠臣老將,像于謙、鄺埜等人,他們都是相當有能力之人,特別是土木堡之變發生後,也先想借歸還英宗之名侵佔北京,于謙力挽狂瀾,打了一場漂亮的北京保衛戰。但就是因為英宗偏信於王振,完全不管忠臣們勸諫,才導致土木堡事件的發生。

這種情況,也不會因為朱瞻基而改變。

綜上所述,我認為就算朱瞻基活到1442年,土木堡事件依然有可能發生。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