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古渡 《蒲津渡》 大鐵牛

永濟古渡   《蒲津渡》   大鐵牛

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得益舊城西門外的蒲津懸橋。懸橋一般用多根纜索固定於兩岸,上面鋪木板,兩邊有懸索為扶手。

蒲津渡河橋始建於春秋時期魯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當時公子針離開秦國,渡河東去,於是搭浮橋,以使其眾車、隨從、資財通過。《永濟縣誌》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蒲津稱“臨晉關”。唐詩人張說詩:“蒲坂橫臨晉,華芝曉望秦”,就是描寫此地。河東為晉,關口對面為秦,故曰臨晉。唐代開元年間在蒲州設立河中府,統管黃河兩岸地區。蒲津懸橋歷經風雨長久侵襲衰敗,年久失修,唐玄宗時綆斷渡絕。

開元時兵部尚書張說向唐玄宗上疏,再修蒲津浮橋。唐明皇下令蒲州河中郡對蒲津浮橋進行徹底改造。為了消除隱患,張說展開聲勢浩大的清淤建橋等各項工程,使歷經1200餘年的蒲津浮橋變竹纜連舟為鐵纜連舟,又鑄鐵牛、鐵人、鐵山與鐵柱,成為黃河岸邊的雄偉景觀。唐代詩人蘇於沛寫有《開元鐵牛歌》。

永濟古渡   《蒲津渡》   大鐵牛

蒲津渡遺址以唐開元十二年(724年)鑄造的四尊鐵牛、四尊鐵人及鐵山、七星柱等珍貴鐵質文物而享譽國內外。這些鐵人鐵牛歷史之久遠,數目之多,工藝之精,分量之重,體積之大,與同類文物相比,都是空前的。據史書記載,鑄造浮橋的鐵錨鐵索,鐵人鐵牛等,一共用去80萬公斤生鐵,佔當年全國生鐵生產總量的五分之四。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曾論斷:“浮橋地錨中,以蒲津橋的鐵牛最為著名。”

永濟古渡   《蒲津渡》   大鐵牛

歷史如黃河水源源不斷流淌,浮橋自建成以後,經歷朝歷代修繕,仍逃脫不了被毀滅的命運,1886年浮橋已基本消亡,只剩下鐵人鐵牛和鐵山孤寂而立。1911年泥沙將其最後的屍骨也掩埋。現在大家看到的鐵牛鐵人鐵山鐵柱,是1989年經過挖掘重見天日,他們在歷史的泥沙裡靜靜的休息了78年後,又出現在人們面前,成為曠世珍寶。

當人們手撫鐵牛,透過斑斑鏽跡,感受歷史的脈搏,領略鐵牛與蒲津浮橋,帶給中華兒女的驕傲與自豪。是我們國家珍貴的歷史遺留之藝術品,當稱“稀世國寶”。

永濟古渡   《蒲津渡》   大鐵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