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咱們山西的美食有哪些,最好是圖文並茂?

中國龍71260960



  • 疙瘩拌湯(麵粉成團、加入蔥蒜、骨湯、西紅柿等調味)


  • 剔尖(講究面的和法和工具的特殊)

剔尖,又稱撥魚、剔撥股。剔尖兩端細長,中間部分稍寬厚,白細光滑,軟而有筋,澆上澆頭,再配以調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剔尖要在特製的鐵板上用特製的鐵筷來剔。

  • 刀削麵(最出名的山西面食,不多做介紹)

我最愛油潑刀削麵,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再加上平遙牛肉,更是美味!

  • 太原打滷麵(手擀麵,骨湯、黃花菜、木耳、腐竹、韭黃、蝦米、香菇滷)

  • 不爛子(將蔬菜如土豆、茄子、豆角拌入麵粉,攪拌均勻後上籠蒸熟)

  • 燜面(流行較廣,不多做介紹)

  • 沾片子(又稱蘸尖尖、拖葉子,蘸片子,是一種以各種蔬菜蘸面煮食的漢族特色麵食小吃。是太原市清徐縣的特產)
  • 河撈麵(在不同的地方名稱有些不大一樣,有叫河撈麵的,有叫床子面的,有叫餄餎面的,還有叫壓河撈或叫軋河撈的。河撈麵比撥魚面硬,比刀削麵要軟,食感滑溜柔軟,自有妙處。河撈麵結構緊密、粗細均勻、長度適宜、筋柔利口。是美味的麵食。)

  • 擦圪鬥(屬軟面類。口感柔軟、光滑,易於消化。)

  • 抿圪鬥(陽泉麵食,類似於流傳範圍較廣的擦圪鬥)

  • 貓耳朵(因形似貓耳故名。在中國華北地區,貓耳朵大多像其他麵食一樣作為主食,而在南方地區多作為點心和小吃食用。)

  • 揪片(用手往下揪成片狀的麵食)

圖片是我最愛吃的揪片羊湯麵。

  • 撒(陽泉人的最愛。“撒”是將泡入水中的小米、南瓜、紅薯用慢火熬製成粥,再將玉米麵均勻撒入鍋中,用勺子輕輕順時針攪拌即可關火。香甜的“撒”和爽口的土豆絲、芥根絲,洋姜鹹菜搭餐,很是美味。)
  • 莜麵(由莜麥加工而成的麵粉製成,如莜麵栲栳栳。莜麵中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和藥物成份,可以治療和預防多種疾病。)

最後想為大家介紹一道山西名菜,過油肉(裡脊,雞蛋,料酒等調味後過油,再炒入洋蔥、黑木耳、蒜薹)

過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漢族傳統菜餚,起源於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後來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其他地區。"過油肉"在江蘇、上海和浙江地區都有,而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製作上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色澤金黃鮮豔,味道鹹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裡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阿撐美食


山西小吃一直很受歡迎,在很多人看來,提到山西小吃,大家馬上想到了刀削麵,刀削麵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山西小吃,但是除了刀削麵,山西特色小吃還有很多,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山西有什麼特色的小吃。

刀削麵


首先要說刀削麵,刀削麵應該是山西特色小吃的第一位了,不管是知名度還是味道,刀削麵都是最好的,刀削麵之所以好吃,主要是它的麵條製作方法比較講究,麵粉和成麵糰,然後將麵糰削到水鍋裡面,這個過程,很考驗師傅的刀工,刀削麵的麵條是細長的,中間厚,兩邊薄,山西刀削麵口感勁道,味道豐富,值得推薦。



豆麵餄餎是山西的傳統風味小吃,一般山西人辦宴席的時候,這道小吃是一定會吃的。豆麵餄餎湯清味美,基本上四季都可以吃,豆麵餄餎採用的是豆麵粉為材料,口味也比較多樣,可以加入西紅柿炸醬,也可以是山藥塊,或者是豆腐塊,吃的時候,將和好的面搓成圓柱形狀,煮好就可以了,豆麵餄餎能開胃清火,是很好的營養美食。




(清真)山西臨汾牛肉丸子面臨汾市小吃牛肉丸子面用一個字概括——“辣”,用兩個字概括是“香辣”。在山西省臨汾市區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開一家火一家,門面都不大,屬於平價小吃。最正宗的要數白家牛肉丸子面,有牛肉的鮮、有丸子的香,還有秘製的湯,很辣很爽,吃起來大汗淋漓,儘管如此夏天吃的人也不少。滿滿一大碗麵條上漂著紅紅的辣椒油,溜圓的牛肉丸子伴著碧綠的香菜,純樸簡單的美味令人酣暢淋漓

“永濟牛肉餃子”是山西省永濟市的一種民間小吃,相傳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由於當地回民較多,喜食牛肉。為了傳統和正宗,他們常常採用自己養牛,自己宰殺。或處賣或自己食用。晉南人喜食餃子,慢慢地當地回民就喜歡用精純的牛肉做餡,製作牛肉餃子。由於選料科學,用親自熬製牛骨頭湯伴餡,使牛肉餃子吃起來鮮、香、嫩、滑,回味無窮。 永濟牛肉餃子皮薄餡嫩,久煮不爛,味道奇絕,食之香而不膩,既可當主食,又可做下酒菜,因而有“吃餃子喝酒,越喝越有”的說法。永濟牛肉餃子的奇特之處就在於用料和拌餡,其配方目前在國內可以堪稱一絕,無可比擬。


深秋梧桐葉


山西每個市都有著其獨特的小吃,這種小吃,已經是一種在當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

特色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太原頭腦

太原小吃“頭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藥膳食品,對人體有滋補作用。太原小吃“頭腦”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

因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也叫“趕頭腦”,需要掛燈籠照明,所以經營頭腦的飯店門前都掛一盞紙燈籠作標誌。

清徐灌腸

灌腸是山西著名的漢族小吃,屬於晉菜。起源於山西省離省會龍城太原市30公里,以“醋都、葡鄉”著稱的清徐縣境內,清徐灌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口感爽滑、營養豐富、工藝精湛、老少皆宜,灌腸主要經粗糧精做而成,本身含有大量粗植物纖維和對人體有益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特別對“三高”、肥胖等人群百利無一害,是現代都市白領和愛美女性追捧的素食精華。

平要碗禿

平遙碗禿則是飯鋪攤點中常見的一種風味小吃食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清光緒初年,平遙縣城南堡的名廚董宣師傅所創。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碗禿主要由白麵粉製作。它集涼粉與灌腸的優點於一身,既有涼粉的涼爽利口,又有灌腸的濃烈香味,精而不膩,滑利爽心。夏可涼拌,冬則熱烹,老少皆宜。

傳說,1900年(即光緒二十六年),慈溪太后一行避禍西安,路徑平遙時,食用了董宣的碗禿,讚不絕口,並賜予重賞。碗禿被封為御膳,於是碗禿名聲大振,以後漸漸流傳到民間。

保德碗坨

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麵碗坨,觀之晶瑩光亮,質地精細,清香利口,風味獨特,為忻州地區風味小吃之上品。將蕎麥精粉用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調成糊狀,盛於碗內,用急火蒸至半熟時,攪動一次,以防沉澱,熟後冷卻即成。蕎麵碗坨宜涼調,宜熱燴,或澆以素湯,或拌以肉醬,是待客之佳餚。

古交油麵兒

古交的特色,以前只有過年時才吃。把白麵和油、糖和水和起,疊下兩個長方形條摞起來呢,再在外面裹上一層只用水和起的麵皮。切下1釐米多長得快,放到油鍋裡炸,兩個耳朵很快就會翻出來。很好吃的。

陽曲折餅

俗名"黃兒"將硬黃米加少量黃豆、玉米磨成粗麵,以溫開水和軟,置熱炕發酵,加適量鹼、少量糖,攪成糊狀,舀入黃兒 (中間微高,周圍較低邊沿有凹 溝的圓形鑄品),以溫火烙制,只烙一面,待熟,將餅折成半圓形,故名折餅。色澤金黃,鬆軟多孔,香甜適口。一次烙制很多,食用時蒸烤均可,為百姓冬季或過年之必備食品。

婁煩子推蒸餅

子推蒸講俗稱蒸餅。相傳是寒食節為紀念晉大夫介子推而流傳下來的餅食,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發酵後的精粉面團中加入豬扳油、香油、蔥花、調料面,上籠蒸熟而成。此外,還有“頭腦”等,各地都有獨特的風味小吃。

渾源涼粉

渾源的每一個涼粉攤,你都會看到那裡除了碗坨狀的涼粉外,還有十幾個小盆,那裡放著各種各樣的調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蔥花、黃瓜、香菜,而使渾源涼粉之所以稱為渾源涼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蓮花豆、豆腐乾和辣椒油。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乾嚼得過癮,而辣椒油則口感香辣,不同於其他辣椒的幹辣。渾源涼粉以土豆澱粉為原料,加入適量的明礬,攪成糊狀,在火上滾熟,涼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砣。渾源涼粉又白又細又利口,象豬皮凍似的“筋顫”,拿在手中“滑溜溜”。

靈丘苦蕎涼粉

苦蕎麵涼粉是靈丘獨特的傳統美味小吃,以它獨特的地方風味久負盛名,譽滿晉北。其製作方法並不難,一般農家都會製作,民間叫“出涼粉”。苦蕎涼粉呈黃綠色,吃起來筋叨、滑潤、爽口、略苦,別具風味,一年四季都可食之。

應縣涼粉

應縣涼粉是用馬鈴薯澱粉製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每到夏日,涼粉攤尤多,街頭巷尾比比皆是。應縣涼粉不僅上市數量多,而且風味獨特,其特點:一是含水量較多(澱粉與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涼水裡。二是加工精細。三是調味精美。鹹鹽、醬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蔥等佐料齊備,各味俱全。再佐以豆腐乾細絲。色、香、味俱佳。

陽高玻璃餃子

玻璃餃子是陽高獨具特色的民間食品。它源於民間,又由民間進人賓館、酒店的餐桌。由於它的皮子似玻璃般透明或半透明,人們能看出內中的餡兒,因而人們稱之為玻璃餃子。陽高屬高寒地區,無霜期短,莜麵和山藥是當地農民種植的主要農作物。而製作玻璃餃子的原料就是莜麵和山藥。當然,這說的是餃子的皮兒。

大同縣苦菜

苦菜的吃法很多。“三月三,苦菜芽往出鑽”轍苦菜芽拔回後,不用下鍋煮,洗淨後可以直接調了吃.苦菜芽鮮嫩,帶著一點淡淡的澀,不過人們吃的正是這個鮮,這個原汁原味。苦菜長到一紮高時,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挑的人也多了。沸水裡焯一會兒,撈上後切碎就可以調著吃了。調苦菜色澤油綠,味道鮮美,肉質嫩脆,很多人都喜歡吃。

廣靈驢肉

廣靈的五香驢肉,以廣靈特產的畫眉驢肉為原料,經煮熟醬制而成。在煮肉的湯鍋中加有鹽、味精、醬油、冰等調料,燒開後再加入陳皮、草果等香料和滋補中藥,因此,廣靈五香驢肉不僅風味獨特,味道純正,而且有很好的營養和保健作用。

長治臘驢肉

上黨臘驢肉長治的名吃中以上黨臘驢肉最為有名,上黨臘驢肉原專指沙鍋臘驢肉,因製作創始於臘月而得名。它以新鮮驢肉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香料、佐料、做工極為考究。其色澤鮮豔,醇香可口,以其獨特的風味傾倒“美食家”,享譽古今。

左雲豆麵餄餎

“豆麵餄餎":把和硬再"扎"軟,揉光的有蒿籽豆麵,分成適量的長條面劑子,放入餄餎床子眼內,壓入湯鍋中,成粉絲狀,熟後撈出,澆上"稍子"或用醬、醋等調食之,它是人們辦喜事"鋪床日"、過壽日、過會待客等的慣用飯食。

沁水河洛

河洛面又叫餄餎面,用壓河洛的機器,把面和了,擰成圓柱型(大小根據機器而定)。放在機器裡,等水燒開了,把面壓在裡面就行了,熟後盛出來放涼水裡過下(這步依據個人口味而來),放在碗裡,澆上滷子就可以吃了。

陽泉漂抿曲

漂抿曲,亦稱小河撈,大約從明朝開始風行於陽泉。它是以綠豆摻少量精白麵粉和麵,經特製抿曲床壓制而成。煮熟後撈入各種調料配製成的湯汁中即可飄起。它長如掛麵,細如毛粉,清香利口,鮮味撲鼻,富有營養,風味別緻,還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曾在《小河撈記》中讚美它的美味,至今抿曲仍香飄山城。

澤州饌面

“饌面”,深受大家的喜愛,相傳“饌面”源於周朝,原本是宮廷美食,後流傳到民間,成為百姓人家辦喜事,用來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種主食。“饌面”的製作工藝比較複雜,配料講究;製作好的“饌面”色澤光亮透明,風味獨特,口感光滑如玉,吃一口回味無窮。

平定過油肉

過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傳統特色菜餚,歷經代代廚師精心烹製相傳至今,歷史上該菜源自晉東名城平定,平定州(今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最是正宗。1957年2月經市飲食公司組織專家評審,將名廚吳萬庫技師製作的過油肉評為了太原十大名吃。

盂縣莜麵栲栳栳

“悠面烤栳栳”是盂縣極具地方特色的名菜,該製法關鍵有三:一和麵,二搭卷,三火侯。和麵必須沸滾開水,稍涼揉成光滑麵糰,趁熱搓條、揪塊,放在光淨的石板上,用手推出又薄又勻的長片,再用手指往起一挑搭成園桶形,一個挨一個整齊地排列在蒸籠上,象蜂窩一樣蒸10分鐘即熟。蒸時要注意火侯,火候不到,窩窩不熟,過火“栳栳”軟攤,食之無筋,味欠色減。

沁源莜麵栲栳栳

莜麵的原糧叫"莜麥",也稱"燕麥"、"玉麥"。已有2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沁源縣首屈一指的粗糧品種。它不僅有耐飢抗寒、保肝、保腎,造血及增強免疫力之作用,而且還有強體、健腦、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它既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藥物。莜麥脫殼碾粉即叫"莜麵"。

長子炒餅

炒餅是長子縣具有獨特風味的傳統名食,色鮮、質軟、清香、味美,口感極好,一經品嚐,佘味難忘。採用白麵烙餅成絲、水潑粉條、豬肉絲、植物油為主料,配之精鹽、醬油、蔥絲、蒜苗、米醋和雞湯等佐料,用炒飄在旺火上翻炒而成,是縣人用來招待賓客的主食之一。民間流傳:“上黨炒餅數長子,長子炒餅數石哲。”

屯留水煎包

“水煎包”也算的上是屯留名吃中比較有名的了,“屯留水煎包”是將麵粉發酵後,兌好鹼,揉勻,下劑,包入餡心做成包子,放入測過油的平底鍋裡面,加水面糊,以半煎半蒸(炯)的方式制熟.成品具有兩面色澤金黃,餡料味鮮,外皮酥脆,香味濃郁的特點。

壺關口水豬肝

口水豬肝是壺關美食之一,起源於宋代,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豬肝含有豐富的鐵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礦物質,對皮膚的健美具有重要的意義。肝是體內毒物中轉站和解毒器官,所以烹調前,應把肝放在自來水龍頭下衝洗10分鐘,然後放在水中浸泡30分鐘,這樣就可以烹調了。口水豬肝口感鮮美營養價值高,是你到壺關不可錯過的美食。

黎城驢肉甩餅

油旺旺、香噴噴、不軟不硬,回味無窮。驢肉甩餅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原料配有精麵粉、驢油、蔥花、椒鹽、臘肉片等。

潞城甩餅

“甩餅”是上黨地區獨有的一種民間小吃,因起源於潞城,故又稱“潞城甩餅”。若要捲上肉製品或涼拌或炒成熟的菜餚即叫“春捲”,或叫“卷白饃”。制餅時手眼配合,揉劑、擀片、疊折、盤形恰到好處,動作無誤,甩出的餅厚薄均勻,大小同鏊。掌握好火候。甩餅必須用炭火。火大發黑,火小無色。故在甩餅鏊底下糊一層紅土膠泥,烙出的餅才能達到外焦裡軟的效果。

襄垣混湯素餃

葷湯素餃也叫腥湯素扁食,是上黨地區襄垣縣傳統風味小吃。傳說,宋朝一位名叫苗廣義的算卦先生行走到襄垣境地,正好中午,看見在仙堂山寺門前有一賣素餃的,有一賣肉片湯的,一葷一素吸引了無數香客。他走上前去,看到攤主師傅先將帶皮五花肉切成片,旺火煸炒,配入適量的黃花菜、木耳、海帶等原料後移至小火燉入味,割膠素餃成面片後,頓時便熱。想各吃一碗,一掏口袋,才知銀兩不夠,只好各買半碗兌勾在一起吃了起來。從此以後便起名“葷湯素餃”。

武鄉棗糕

棗糕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是武鄉經濟實惠的一種民間小吃,很受人們喜愛。是民間婚喪嫁娶、生日、滿月、暖房、祝壽等事主食,也多見於集市、飯攤。具有色澤金黃,綿軟甘甜之特點。

沁縣和子飯

和子飯是沁縣民間晚餐常見的一種飯食。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米圪糝。配料按季節選用豆類(大白豆、大綠豆、黃豆),蔬菜類(紅薯、土豆、南瓜、北瓜、鮮豆角、紅蘿蔔、白蘿蔔、芹菜、幹豆角、南瓜條)、野菜類(苦苦菜、玉谷菜)。品種可多可少,數量根據喜愛,各取所需,適量為宜。調料多用蔥花、蒜片、精鹽、食油、醋烹熗入鍋。

長治豆腐菜

豆腐是我國人民的家常菜,吃法很多,生熟都可。獨烹或與其他肉、素菜同燒 ,味道都很鮮美。無論炒、燒、煎、燴、燉、炸、貼 、釀,成菜後都有其獨特的風味。據有關資料介紹,可以用豆腐做出幾百種菜來。清代的《隋園食單》中有:"豆腐得味,遠勝燕窩"之說。日本人把豆腐稱為"唐腐",日本中村新太郎著《日中兩千年》一書中,稱日本"做豆腐的人們,都把鑑真和尚作為自己的始祖敬奉。"

陵川面羊

每年陰曆六月初六, 姥姥、舅舅都要給外孫、外甥送“羊”,“羊”是一種麵食,用麵粉加工而成,也叫“面羊”。 當地許多人家每年都要製作“面羊”送給自己的外孫女。做法:將揉好的麵糰平均分成幾份,把面揉成長條,彎曲,成為月牙形,再揉一個圓形的麵糰,放在上面,用乾淨的梳子在麵糰表面輕輕壓上花紋,再用剪刀剪出象徵羊毛的造型,在一端將麵糰從中間剪開,象徵羊腿,在另一端,裝上兩粒黑豆,成為“面羊”的眼睛。

山陰塞上凍兔肉

塞上凍兔肉,味鮮肉嫩,營養豐富,消化率高達80―90%,頗受消費者青睞。兔肉所含蛋白質很高,比豬肉、羊肉多一倍,比雞肉多1/3,甚至比蛋白質豐富的牛肉也高出1/6;它的脂肪含量又低,僅為豬肉的1/16,羊肉的1/7,牛肉的1/5。不願發胖,最宜多吃兔肉,至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老年人,更要吃兔肉,因為兔肉中含有的卵鱗脂,可使脂肪質乳化,從而讓身體吸收,減少血管硬化的可能,在日本被稱為“美容肉”。

右玉羊肉

右玉縣的羊肉,香味濃郁、肉質鮮嫩,肥瘦相間,肥而不膩、食之爽口。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具有清香之味。

懷仁黃糕

黃糕,是懷仁周邊一帶常見的家常食品,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起來鬆軟可口,十分味美。做法:以黃米麵為原料,先用溫水和成碎塊狀,上籠熟,然後倒在盆裡用手再揉,邊揉邊在表面抹點油,防糕面乾裂。

和順油布袋

油布袋又名砍三刀,色呈金黃,綿甜利口,是山西人春節期間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關,家家制作,戶戶蒸食,代代相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山西勞動人民生活貧困,常年以玉米為主食。為了改變這種單調乏味的飲食,山西人便創制了一種粗糧細制的食品。炸制時,為使麻油滲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稱“砍三刀”。又因其吃起來油香四溢,故又稱“油布袋”。

呂梁炒惡

“惡”在漢語詞典裡是經常表示不好的,兇狠的,對人和事的厭惡態度等意思。但是,今天這裡的“惡”不是罪惡的惡,而是一種風味小吃,是山西呂梁地區臨縣最具典型特色的美食。“惡”的做法是將土豆蒸熟,去皮,用河撈床子(山西特有的一種製作麵食工具)擠壓成細條,便於和土豆泥。再往裡加入土豆澱粉,也可以加入少許蒸熟的胡蘿蔔泥,用手把所有食材揉和勻,擀成厚餅狀,上鍋蒸熟,晾涼後,呈半透明狀,如果加了胡蘿蔔泥,是半透明狀夾帶著星星點點的紅色,煞是好看。

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製作歷史悠久,豆腐作坊遍及鄉村集鎮,壽陽豆腐乾用當地產優質大豆製成。由於土質和氣候適宜,壽陽大豆顆粒飽滿,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份,且品種多,產量高,豆種純正優良。用傳統工藝精製的豆腐乾,低糖、微鹹,口感細膩,味感清香,具有高蛋白質脂肪,高維生素低膽固醇等特點,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壽陽豆腐乾廣泛用於飯店、家庭、旅遊、軍需等多方面。在1993年山西省首屆農產品博覽會和1995年全國農產品博覽會上,壽陽豆腐乾均獲銀獎。

太谷餅

太谷餅的生產歷史悠久,在清末時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太谷餅為“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

榆次元宵

榆次元宵久已聞名遐邇。早在晚清時期,街市就有不少經營攤點,逢元宵佳節,經營者甚多。製作元宵需選用上等江米麵、白糖與核桃仁、花生仁、冰糖、芝麻、青紅絲、桂花等優質輔料。煮熟後,面軟餡甜,為元宵節之佳餚。今以城內北六口魏虎仙的元宵為人稱道,譽滿城鄉。

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產於黃河北岸的芮城縣。是用芝麻、小米湯、熟麵粉、大豆油、檸檬酸、廣東榴花白糖等十餘種原料和質軟甘甜的芮城井水精製而成。片薄如紙,晶瑩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後有餘香。經盛夏而不粘連,存放久而不變味。長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補充營養、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場上享有聲譽。

新絳雞蛋旋子餅

在我國古代是各種麵食的總稱。《說文解字》說:“餅,麵食也”。在火上烤或者烙的,統稱爐餅。新絳爐餅種類頗多,當新絳雞蛋旋子(雞蛋烙餅)為佳。雞蛋烙餅,當地俗稱雞蛋旋子,先烙好蔥花餅,然後單 面或者雙面粘上雞蛋即成。皮簿味香,油而不膩,食之無腥,為新絳縣獨有。特點:香、酥、軟、綿,老少皆宜。

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是聞喜縣生產的著名糕點類食品,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煮餅外裹一層芝麻,滾圓狀。將芝麻團掰開,便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釐米長的細絲。營養豐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膩,久不變質,越嚼越香。

永濟牛肉水餃

永濟名吃——牛肉水餃,輕輕咬開薄薄的餃子皮,鮮嫩的牛肉嬌豔欲滴,撲鼻而來的蔥花香味,吃一口還可喝一口清淡的餃子湯,香而不膩、回味無窮。並且價格也不貴。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運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清乾隆年間,翟店鎮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運城,製作出售,食者甚多。後來,這位商人不斷改進製作技術,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然後擰成炸制,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目前,稷山麻花已進入北京、深圳、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銷售,頗受歡迎。

草帽餅(厚旋)

一般是麥子收穫完了家家戶戶就開始用新磨的麵粉來做,慶祝豐收吧。小時候就圍在爐子旁邊,媽媽做一個我吃一個。直到小肚子吃得圓圓的為止。在晉南大家都叫油旋,就是說油餅是一層一層旋轉的,很香,脆脆的,高手能做出好多層,像紙一樣,還半透明的 。

夏縣水煎包

其狀扁圓,上下呈金黃色,外酥裡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調製,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深受人們喜歡。

絳縣燒餅夾肉

那種餅不是馳名的陝西白吉餅,而是火燒,厚厚的餅子是手工一遍遍揉出的,裡邊還加上用油和調味品拌好的酥面,緊貼著火靠,那可是功夫活,近一點烤焦,遠一點烤生。烤好的餅子在中間切開,加上滷好的肉和湯汁,在放進一點蒜泥,辣椒粉,咬在嘴裡外脆裡嫩。

平陸油潑面

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寬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先配上蔥花、肉絲、花椒粉、鹽面等配料,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麵,頓時滿碗紅光,最後一道工序潑油是關鍵。面長不斷,光滑筋韌,油香撲鼻,酸辣味美。口味也可隨各人嗜好而定。

樊村羊肉胡卜

樊村羊肉胡卜是河津的有名小吃之一。把烙成的死麵餅子切成細條,與羊肉、羊血、羊湯、羊油辣子、蘿蔔、豆腐、菠菜等混合加入調味品製成,特點是:筋而不硬,軟而不綿,油而不膩,香辣可口,可稱為河津小吃一絕。

解州羊肉泡

解州羊肉泡饃選料上乘,作料齊全,工藝獨特精細,湯汁新鮮,味美可口,因而它“看著美,吃著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稱讚。有詩云:“原湯優汁味鮮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據說,當年慈禧太后西去長安,聽說解州羊肉泡饃很有名氣,就派專使到解州為其取之。

陽城雜割

“雜割”在陽城,可以分兩類,一類是羊“雜割”,一類是牛“雜割”,好像前者更正宗一些,用的是羊肚、羊血和羊湯做成。尤其在冬天的早晨,吃一碗是又香又辣,填飽了肚子,又暖和了身子,那真叫痛快。這種吃食,是混合了葷素的原料在裡邊,有豬羊牛的下水、血塊處理做成的成品,還有白蘿蔔、冬瓜、豆角等蔬菜在裡邊,而且湯湯水水,極易下口,雜字大概如此而來吧。

偏關羊雜碎

偏關養羊具有悠久歷史。草坡資源豐富,各種牧草齊全,適宜養羊,羊肉肥嫩,有大補溫胃之功效。《本草拾遺》將其與人參相提並論,特別是用三髓湯熬製的羊雜碎,營養豐富,美味可口。 羊雜碎配料為:羊肉、羊肝、羊心、羊肺、羊腸、羊肚、三髓湯(羊脊髓、羊骨髓、羊腦髓)、羊油辣角、複合調料、香菜等。

岢嵐柏籽羊肉

柏籽羊產於岢嵐山區,這裡滿山遍野生長著小地柏和古老的柏樹林。山羊以柏籽、柏葉為食,人稱“柏籽羊”。柏籽羊肉,肉質細密,紋理清晰,味道鮮美,有獨特的柏籽香。用這種羊肉烹製的菜餚,不腥不羶,香美異常。岢嵐的柏籽羊以清燉為主,原湯原味,鮮香無比,不用調味品遮蓋。

定襄蒸肉

古時定襄蒸肉為當地進貢宮廷之貢品,歷代宮廷御苑將它視為珍品。在當地也是民間宴席必備佳餚。它主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精製澱粉、精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採取特殊方法精製而成。具有肉香撲鼻,回味無窮,多食不膩等特點,經常食用既補充必要的多種營養成份,又克服了肉類食品高脂肪、高膽固醇等弊病。它既是宴席及家庭餐桌上之理想佳餚,也是旅行野餐之方 便食品,更可做訪親探友之饋贈禮品。

繁峙疤餅

疤餅因餅上遍佈疤痕而名,亦名籽餅。其用料有白麵、葫油、白糖、雞蛋及蘇打等。將和好的面擀成直徑約半尺左右的薄餅,在鐵鍋內鋪一層磁砂,放一層餅,進行烘烙。熟後的圓餅呈金黃色,麵皮上均勻地佈滿圓形小坑,狀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質酥脆,為別具一格的風味小吃,名聞遐邇。

靜樂瓦酥

瓦酥,約長10釐米,寬4釐米,厚0.5釐米,內外皆呈金黃色,水印“瓦酥字樣”。其質酥脆,味甜香郁,堪稱爐食中之一絕。久放色味可不變,常食有健胃壯身的功用。製作瓦酥選用精粉、純蛋黃、上等食油、細砂糖為料。和麵配料亦有特殊的講究,精細的要求。成形時用模託就,再經油炸,出鍋後壓制成瓦狀。

河曲酸粥

河曲酸粥為河曲一代特色美食,相傳能開胃健脾,護膚美容,妙不可言。傳說:李自成起義大軍進京路過此地,當地老百姓皆大歡喜,家家戶戶泡米為大軍士卒準備飯菜,誰知由於情況有變,大軍臨時改變路線,繞道而過,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時半會兒吃不完,放的時間長了就發了酸。老百姓捨不得扔掉,就用發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誰知意外地發現這用發酸了的米煮的粥並沒有影響其食用價值,後來人們便故意將米泡酸做粥食用。

臨汾牛肉丸子面

在臨汾就不能不說牛肉丸子面。在臨汾的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牛肉丸子面了,門面都不大,屬於平價小吃。很多臨汾人從外地回來,第一時間就來吃牛肉丸子面,味道很棒,適合喜歡吃辣的人。

侯馬太后御膳泡泡糕

山西省侯馬市古稱新田,是春秋晚期晉國的都城。這裡的新田飯店有位屈志明師傅,他製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瑩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歡享用,這種糕又恰似盛開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后御膳泡泡糕所以在侯馬流傳,這裡還有段歷史故事。

霍州豬血灌腸

將豬血灌腸是霍州傳統名食之一,它創制於清朝中葉,加工精細,風味獨特,是譽滿三晉之佳品。

洪洞霸王別姬

洪洞當地人用甲魚作成一道道風味獨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魚和雞為原料製作的名菜“霸王別姬”,色鮮味美,營養豐富。

浮山燒麥

燒麥是晉南地區傳統名食,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裡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


菜很忙專業餐飲美食


1、平遙牛肉乾

平遙古城的牛肉乾很出名,已有百年傳承的歷史。平遙牛肉乾的前身是“源盛昌肉店”,是當時平遙牛肉唯一的肉業經營作坊,也是現在有名的百年老字號。平遙牛肉乾味道純正,鮮香四溢,肉質勁道口感好,美味十足。

2、羊雜割

羊雜割是山西的一種地方小吃,把羊的心、肝、肺、腸、血等洗乾淨,放進煮好的肉湯裡,再加上粉條,吃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配上蔥花、辣椒、大蒜、香菜等調味。羊雜有葷有素,油而不膩,剛出鍋是熱氣騰騰,香氣襲人。羊雜割有驅寒、養胃補腎的功效,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據說山西人吃羊雜割是起源於元朝,雜割這個名字是忽必烈的母親所賜,最開始在懷仁比較出名,因為不同於內蒙人吃羊只吃肉的習慣,所以懷仁人在羊內臟上面做了點文章,創造出了一種叫“羊雜”的美食。

3、老大同過油肉

老大同過油肉是山西十大名菜中最著名的傳統菜餚,是晉菜的代表之一號稱“三晉一味”,根據“過油”的絕技命名,“點醋”風味獨特。用精選的瘦肉在上漿拉油之後再配上蘑菇、木耳翻炒,色澤鮮豔,味道鮮美。過油肉在山西很多地方都有,較為出名的是太原、大同、陽泉和晉城。在上海、江蘇和浙江地區也有過油肉,但是不論從選料還是製作上山西的過油肉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吃起來口感嫩軟,再配上山西老陳醋,味道堪稱一絕。

4、渾源涼粉

渾源涼粉看起來清亮,摸起來滑溜,吃起來滑嫩爽口,就像豬皮凍一樣筋顫,風味獨特,堪稱“北嶽一絕”。吃的時候配上山西的陳醋和辣椒油,味道特別好,就連成龍大哥吃過之後都讚不絕口。

5、頭腦

頭腦是太原一個有名的早點,“名吃中華,首推頭腦”。一碗湯裡放上大塊的肥羊肉,蓮菜和長山藥,加上湯裡本來就有的佐料,黃芪、黃酒這些滋補的中藥,具有強身健體的效果。頭腦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每年白露到立春期間,很多飯店都會推出這道美食。關於頭腦的來歷還有個傳說,一代名醫傅山隱居在家鄉,侍奉他的老母親,他創造出了“八珍湯”給母親補身體。後來他把這個配方教給了一家飯店,掛牌“清和元”,後來改名為“頭腦 ”。每當傅山給人們看病時就告訴他們去吃清和元的頭腦,意思是吃掉清朝和元朝統治者的頭腦。

6、大同刀削麵

山西大同的刀削麵很有名,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也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將麵粉和成團,一把弧形的刀,把面片一片一片的削進滾燙的開水鍋裡,出鍋的麵條不像其他麵條一樣又細又長,而是中間厚兩邊薄,像柳葉一樣。吃的時候配上各種口味的臊子,絕對是喜歡吃麵食的人的一種享受。

7、莜麵栲栳栳

莜麵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來自忻州地區的一種麵食小吃,是用莜麵精心製作而成的,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是用竹條編織成的一種上下一樣粗細的圓形框,形狀像鬥,是農家用來打水的一種工具,因為栲栳栳的形狀和“笆斗”類似而得名。莜麵栲栳栳現在在很多地方都很受人們的喜愛。

8、晉中油糕

油糕的外皮是用黃米磨成的面做的,裡面的餡兒有各種口味,比如糖、棗泥、豆沙、素食等等。包好以後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外焦裡嫩,美味可口。在晉中一帶,油糕有很多種,製作方法不同,有棗糕、生炸糕、片雲糕,原料的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油糕一般都是在家裡有喜事的時候吃,像婚喪嫁娶、小孩兒滿月、生日、老人過壽、蓋新房子或者搬新家,因為“糕”與“高”同音,意思是步步高昇、富貴吉祥。

9、豆麵餄餎

豆麵餄餎是人們一般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吃,自古就有“聞馬下鄉”、“知味停車”的說法。豆麵餄餎的湯做得很考究,聞起來清香美味,還有清火健脾的功效,同樣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10、陽城肉罐肉

陽城肉罐肉是馳名三晉的美味佳餚,是用豬肉、羊肉或者牛肉配上小米精製而成,肉味純正,噴香可口。陽城肉罐肉不僅好吃而且陽城肉罐還是我國陶瓷工藝的一枝獨秀,它口頸小,肚子大,蓋子嚴實,不論是煮燉還是悶都很實用。











大帥視頻


山西的美食有:

1.【山西燜面】山燜面是山西人喜歡的家常麵食,山西也有的地方叫滷麵。做法也比較簡單,配料主要是豆角和肉,其他隨自己喜好而加。一鍋下來,有葷有素,有蔬菜也有主食,非常適合小家小口的做著吃。

2.【山西過油肉】

3.【山西美食――手握握】

4.【炒塊壘(kǔi lei)】

這道炒塊壘(正確讀音kǔi lei),其貌不揚但卻好吃易做。主要原料是莜麵和土豆。 莜麵,學名“燕麥”,所含蛋白質和脂肪量為五穀之首,它的營養價值是其他麵粉的7倍。後者澱粉含量很高,所以炒塊壘可以當做主食哦!

5.【炒不爛子】

6.【山西剪刀面】

7.【山西臊子面】

8.【山西晉中月餅】


老生尋美食


但在有些寶寶眼裡可就不是這樣了,請各位同學對號入座,我們要開始了! 1.吃貨眼中的山西 上面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有首民歌唱的好: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拉麵削麵香煞人,平魯的拷撈撈熱格騰騰……武鄉的柿子甜又紅,在吃貨眼裡,山西哪兒都是美食。





秀姐美食記


歡迎大家指正,說說你們瞭解的美食。

在吃貨眼裡,山西可真是美食薈萃之地,刀削麵呀鍋盔呀三和麵呀聽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那麼山西到底有哪些美食呢,“天下面食,盡在三晉”,山西面食從遠古走向今天,也從黃土高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山西面食,不僅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今天,小編帶大家體驗山西風味兒。

美食推薦

大同菜是晉北菜的代表,口味偏鹹,菜餚重油重色,飲食特色仍以各種麵食為主,比較出名的有刀削麵、豌豆麵、黃糕、蕎麥圪坨、靈丘莜麥面、羊雜粉湯、面麻片、渾源涼粉等特色名吃。此外,由於大同地處塞外,受草原遊牧民族飲食習慣影響,牛羊肉菜餚也頗具風味,特別推薦涮羊肉、五香兔頭等特色美食。

刀削麵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

大同羊雜的吃法比較粗獷,大鍋置火上,連湯帶料一鍋燴煮,隨食隨留,不拘形式,但是吃起來卻覺得格外爽口。羊頭、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腸以及羊血等洗淨、煮熟、切碎,配以蔥、辣椒、鹽等調料熬製成湯,再加上山藥粉條,煮好後,紅白相間,熱氣騰騰,油而不膩,質醇味美。

大同兔頭十幾年前就已美名遠揚。有一條街叫帥府街,又叫司令部街,自兔頭在這條街成為氣候,人們更習慣稱它為兔頭一條街。據說,大同兔頭日銷能達四萬只,足見人們對此不是一般喜歡,而是一種嗜好。

壓韭茄子是山西省大同地區的風味小菜,深受民間百姓喜愛,是春夏季節的可口小菜。每年秋收時,山西人都會把拉蔓後口感較差的茄子做成醃茄子,醃好的茄子鹹淡適口,非常清香,是佐粥的最佳伴侶。

右玉燻雞:肉質細嫩,色澤紅豔,易於保存,一般在夏季也可存放一週至十天不變質。

原平鍋魁餅因在歷史上奪得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橙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

臨縣大燴菜,簡稱燴菜或大燴菜,是山西臨縣乃至呂梁地區的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由於臨縣靠近陝北,跟榆林大燴菜有相似之處,但是由於地域跟風俗不同,臨縣大燴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區別。雖然此菜源與內蒙,但是隨著在臨縣的落地生根加進去了許多臨縣獨特的風味,分葷、素兩種,其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

莜麵餃子,又名山藥餃子:將莜麵小劑子用兩個手掌搗成有波紋的橢圓小皮子,內包山藥絲或蘿蔔"英子"(葉子)等的餡子,捏成餃子。此為山西特有的麵食,一般蒸熟後現吃或在火蓋上炕成焦黃色再吃,蘸醃菜湯或者肉湯吃,為綠色健康的粗糧食品。

晉城炒涼粉是一道山西省晉城市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先將涼粉切成長寬各3-4釐米、厚約1釐米的方塊,放置待用。鍋內放少量食油,燒熱後將切好的涼粉塊入鍋翻炒。再將醋汁蒜沫澆入,加蓋,待蒜、醋味入裡後出鍋。口感軟嫩,香辣可口。

油潑面是山西很有特色的一種主食。又叫拉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據說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吳家燻肉,是山西省平陽(今臨汾市)著名的漢族傳統名菜。以豬肉為主材,特點肉皮明亮,色澤金黃,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草香濃郁,蚊蠅不沾,經久耐放,開胃健脾。清末民初時由吳老廣創制,吳氏三代,獨家經營,百餘年來,盛名不哀。吳家燻肉是臨汾市吳保元、吳保恆兄弟7人經營的祖傳肉食名產。它始於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豬血灌腸是一道山西的漢族特色小吃。主料是豬血,配以豆芽等。它創制於清朝中葉,加工精細,風味獨特,是譽滿三晉之佳品在山西,一年四季街頭巷尾均有攤點銷售山西小吃豬血灌腸,它既可涼吃,亦可炒吃。

我知道別的省份的人民表示不服了,那麼你還知道哪些美食呢?


微時心語


莜麵栲栳栳,刀削麵




浪人吃天下


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


磊哥帶你吃天下


咱山西的美食多種多樣,最拿手的就是山西的麵點吧,麵點也分地域特色,有晉北,晉中,晉南,都是別具一番風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