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少俠740
倭寇是元朝後期開始有的,日本國內混戰不止,開始有大名武士浪人到中國沿海搶劫。明朝期間,倭寇橫行。所謂亂世出英雄,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將都是那個時代的大英雄。可為什麼在明代十分活躍的倭寇,在清朝的時候就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呢?這是因為在明朝的時候以戚繼光和俞大猷等為首的中國將領已經將沿海地區的倭寇全部剿滅了嗎?答案自然不會是那麼簡單。倭寇畢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想要一網打盡不是那麼容易的。
洪武四年(1371),明朝實行了海禁政策,大批海商、以海為生的布衣百姓失去了謀生的途徑,窮途末路則開始選擇思變。於是,部分“投機分子”開始與來自日本的倭寇同流合汙,掠奪國人財物發大財。其中許多倭寇頭子就是中國人,如王直、陳東等等大強盜。在當時清朝仍有一定海禁政策,“片板不準下海”,比如將沿海居民強制性內遷,漁商盡禁,違者治罪。在沿海地區的居民都被強制遷到了內陸,外出的漁船和商船都是被禁止、被限制的。在這種嚴格的管控下,百姓也難以和外界倭寇搭上聯繫。
再者,日本德川幕府頒佈了“鎖國令”。德川幕府掌權之後。對先前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受挫印象深刻,不想要倭寇騷擾中國而給日本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些以前流離失所的武士、農民、浪人等群體得到了有效安置。江戶幕府閉關鎖國,開始收拾戰國和安土桃山的殘局,整頓國家秩序。在日本德川幕府的鎖國令中,嚴禁日本人到外國,如有偷渡者處死罪,偷渡船和船主一併扣留;若已去外國,並在外國構屋營居之日本人,若抵達日本,應即處以死罪。這也是倭寇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來,鄭成功收復臺灣也有一定的震懾作用。我們先來看看明朝倭寇的聚集地——當時倭寇大多是從日本渡海來到臺灣,以臺灣為根據地對東南沿海進行騷擾。眾所周知,鄭成功收復了臺灣,這樣一來聚集在臺灣的日本人勢力也就倒臺走了。日本人失去了一個可以作為根據地的地方,活動起來也就不方便了。
接著,清朝的統治者一直重視農業生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康熙之後,清朝的國力日益興盛,人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生活富裕自然就安分守己,國內的“倭寇”自然也就消失了。
最後,清朝朝廷為了消滅鄭氏集團以及防止南明勢力的偷襲,建立了水師,並且加強了東南沿海地區的防禦,派駐了許多官兵,即使是倭寇這種海盜的存在,也是斷然不敢騷擾軍隊的。因此,清朝期間,中國沿海地區沒有了倭寇的威脅,原先的那些海盜要麼金盆洗手,要麼就都前往了管理寬鬆的南洋地區。
由此可見,倭寇消失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但歸根結底,倭寇出現和消失的原因都是人民的訴求。人民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離不開家,家也離不開國。滿足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興邦立國之本。
鄧海春
一般將清朝從1636年算起,而日本的德川家康則是在的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日本進入近世。近世日本並非沒有海賊,但也沒有明朝時那樣的倭寇肆虐,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日本的閉關鎖國,二是兵農分離政策的影響。
首先說閉關鎖國。德川家康在實現了所謂的“元和偃武”後,國內反對力量逐漸消弭,卻又感受到西方傳來的基督教在意識形態上對統治的威脅,於是在1612年發佈了禁教令。對外貿易方面,除了明朝之外的外國船隻只能在長崎、平戶入港。此後,從1633年至1639年,德川家康幕府又先後5次發佈了“鎖國令”,特別是1637年的島原之亂後全國範圍取締基督教,對葡萄牙、俄羅斯等西方船隻一律禁止入境,只和中國、荷蘭、朝鮮保持貿易關係,而且嚴格限定港口,分別是:長崎:荷蘭、大清;對馬:李氏朝鮮;薩摩:琉球;蝦夷:阿依努(北海道)
到1825年,幕府更是出臺了“異國船打払令”,對於想靠岸補給的外國船隻不由分說,一律予以炮擊。1837年莫里遜號商船想歸還日本的漂流民並想進行貿易,結果遭到浦賀奉行所的炮擊。這樣就形成了日本的鎖國體制。鎖國體制下,日本不光禁止外國人私自入境,對於本國國民出境更是嚴格管控,如果私自乘船出海,那麼就不能再入境了,回去也是處死。
再說“兵農分離”政策。兵農分離就是嚴格規定武士和平民的身份差別,這個政策是在豐臣秀吉時候實施的,德川幕府很好的繼承了下來,並形成了士農工商的封建身份制度。和平年代武士基本沒有戰鬥任務,而且是靠將軍或大名的俸祿生活,沒有了中世武士那種戾氣,集中生活在城下町,成了“城裡人”。生活一旦安定基本就用不著當倭寇了。而在豐臣秀吉的“刀狩令”之後,不能擁有武器,只能踏實種地,也沒有了當倭寇的條件。所以,如果不是被全國通緝的罪犯或實在走投無路的貧民,是很少有人會選擇出海冒險的。
東瀛遊俠
明朝倭寇一詞不絕於耳,甚至現在很多電視劇也以“抗擊倭寇”為背景。但是清朝以後卻很少聽到倭寇,不倫是康乾盛世還是建國初期。那時候的日本是一個什麼情況呢?被人認為“骨子裡都是侵略細胞”的日本人在做什麼?這和當時的日本統治者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
日本江戶時代劇
清朝於1616年在滿洲建國,於1644年~1912年統治中國,成為中國封建舞臺上最後一個王朝。當時處於17世紀,16世紀的日本是處於戰亂時代,完成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是有徵服明朝的野心,但是一直未能夠如願,不過還是侵略了朝鮮半島。再豐臣秀吉死後,豐臣政權發生了分裂,1600年分為東西兩軍,在日本美濃國関ケ原進行了決戰,這也成為了16世紀日本的最後一場戰爭。
到了17世紀,德川家康一統天下,可以說是日本的“太平盛世”,也可以說是德川家康完成了日本的和平。但是,這也並不是意味著並無戰爭。日本當權者依然野心勃勃,參與歐洲戰事(傭兵)以及加入東亞之爭(接入明清戰爭等)。
後代統治者的“閉關鎖國”
第二代將軍(日本的最高實際統治者),開始避開歐洲爭端,禁止武器進口,同時禁止日本派遣傭兵前往其他國家。想要和日本進行貿易的歐洲各國雖然也排商船前往日本,但是雙方都儘量的避免戰爭手段解決問題。
第三代將軍更甚,禁止信仰基督教,禁止船隻駛向海外,同時也禁止國外的日本人回國。與外國商船有貿易的地方只有長崎和平戶。大名們失去了貿易收入,轉而向民眾增加稅收來維持收入來源,而當時西方耶穌教會已經傳入日本幾十年,發展十分迅速,當時一個藩主松倉重政於1621年開始建築島原城,並鎮壓本地的天主教信徒,其子松倉勝家更是以殘暴著名。1634年起,島原和天草地區連續發生天災,更加重了民眾的負擔。
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名為島原之亂的起義,也稱為島原天草之亂。幕府懷疑是葡萄牙人商人以及基督教徒為主要推動者,所以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結束語
明朝覆滅清朝正式統治中國在1644年,而此時的日本已經完成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不僅禁止日本人前往國外,也禁止了大船的製造,與日本通商的只有荷蘭而已。所以清朝的時候幾乎沒有日寇前來干擾,因為想要出國的日本人,多是被禁止或者被查處了。
部分文章介紹:
《孫正義放棄管理權也要爭奪的5G,到底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新晉中國勢力VS老牌汽車廠家,勝負難測!汽車界已硝煙四起!》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日本二三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為什麼同樣是海禁明不但禁不了還引起了倭寇之亂,而清就成功得禁止了沿海的對外貿易呢?
很多人從政治的角度解釋這個問題,觀點也很有啟發,比如說倭寇當中日本人並不佔多數,很多人都是依靠對日貿易賺錢的中國人,倭寇裡的日本人反而是給他們當打手的。還有日本自身從室町末期的亂世走向德川幕府的統一,但都沒有觸及到這個問題的根本。那就是到底這個時候的中日貿易作的是什麼生意這麼賺錢,以至於沿海居民寧可鋌而走險甚至聚眾作亂也要接著幹呢?只有說明了這個問題才能解釋清為什麼明搞海禁就引來了倭寇之亂,而清搞海禁卻沒有導致倭寇。
中日貿易的主要商品有兩樣,一個是生絲一個是白銀。按照傳統的觀點生絲是不但是商品而且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而從日本流向中國的白銀則不是商品而是貨幣,是經濟不發達的日本缺乏可以銷往中國的商品的情況下不得不用貨幣大量進口中國商品的表現。從這個角度觀察中日貿易日本是純進口國,但是明因為嫌對日貿易帶來很多治安上的麻煩才採取了禁海的政策,但因為日本人願意出高價所以沿海的人民寧可鋌而走險搞倭寇也要繼續作這樁買賣。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倭寇的活動範圍大部分都是海上貿易據點)
但假如我們不把白銀看作是貨幣而是也當作一種商品,那麼中日貿易也就有了另一種色彩。從羅馬帝國晚期開始全世界的貨幣體系都選擇了金銀銅三種金屬。其中黃金最昂貴所以用於大面額支付,銅便宜用於小面額支付,銀則用於日常商業活動。但是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讓各國對貴金屬的需求成都也不同。比如說早期中世紀的歐洲因為貨幣經濟已經幾乎蕩然無存,於是就只剩下了作為珠寶的金幣,隨著經濟的逐漸發展才開始使用銀幣。而15、16世紀的日本是亂世商業活動因為戰爭的緣故已經降到最低點。所以日本國內對白銀的需求也非常低。
與之相伴隨的是16世紀以來的地理大發現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美洲白銀,歐洲剛剛開始發展到需要白銀的水平,都遇到了美洲白銀大量流入導致的銀價下跌。而銀價下跌則在歐洲造成了近代第一次金融恐慌,於是歐洲的商人尤其是白銀流入國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的最大任務就是儘可能高的把這些白銀換成其他價格相對穩定的商品。
那麼哪裡的銀價堅挺呢?在西方就是奧斯曼帝國在東方就是明。這兩個國家都是銀本位制國家,都有發達的民間貿易和貨幣經濟,都需要小面額支付手段。所以它們都選擇了銀作為主要貨幣。而對於採取金本位的歐洲和貨幣經濟因為內戰而眼中衰退的日本,白銀不過是一種價格正在不斷下跌的貴金屬而已。
明從16世紀開始推行《一條鞭法》也就是把所有賦稅徭役都折算成白銀,這就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走向銀本位制。也因為確立了白銀作為基本貨幣所以導致中國的銀價開始上升。換而言之當全世界的白銀都在下跌的時候,奧斯曼帝國的銀價相對堅挺,而中國的銀價反而在上升。所以這兩個國家就成了美洲白銀的流入國,真正為全世界承擔了16世紀這次“國際金融恐慌”。
(一度產量驟增的石見銀山)
但美洲白銀距離中國遙遠,運輸成本高,而日本則僅在中國東方。而且在16世紀因為從朝鮮傳入了新式冶煉法,日本的生野和石見兩個銀山的產量爆發性增長,一度佔據了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日本當時處在戰國時期,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各大名為了獲得武器裝備養活軍隊都自己鑄幣,甚至直接拿高純度銀錠從事對外貿易。當時日本的金銀比率是1:10,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下跌到1:12。與之相對應的明的金銀幣是1:7甚至1:8.也就是說在明用七兩銀子交換一兩金子,然後帶到日本,就能換到十兩銀子,淨賺三兩毛利率40%多。而且中國船隻駛往日本的時候還會運送出口的生絲,生絲本身還有利潤。除此之外日本用來支付的白銀是高純度的灰吹銀,比中國的銀錠純度還要高,運回中國之後還可以通過改鑄增加利潤。如此之高的利潤無疑給正在走向低潮期的大航海時代打了一針強心針。中國人、日本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都紛紛投入其中。在如此瘋狂的海上投機貿易的高潮期,明宣佈禁止海上貿易其結果可想而知。
(如果沒有高利潤貿易大航海時代的海上貿易是無以為繼的,而日本的銀山無疑把正在走向低潮的遠東貿易又振作了起來)
也只有從如此之高的利潤的角度才能解釋為什麼沿海的商人漁民為了發財甘願鋌而走險甚至裝扮成倭寇來和朝廷對抗。而終結倭寇之亂甚至整個遠東的海上貿易的轉折點,還在於德川幕府的建立和隨之而來的對貿易的干預。隨著日本在德川家的武力之下重歸統一,幕府方面也看出了日本對外貿易當中不正常的地方,那就是日本的高純度白銀成了外國商人發財的手段。所以德川幕府從慶長十四年就宣佈禁止用灰吹銀來購買外國商品。必須使用幕府鑄造的銀幣,但幕府鑄造的銀幣純度比灰吹銀差得多。對此德川幕府很貼心的替外國商人提供回爐提純服務,但要手手續費,灰吹銀回爐一次收千分之五的手續費,兩次收百分之一,石見銀收百分之一點五。
日本白銀提價導致遠東國際貿易裡最後一個暴利貿易消失了。往來於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商人原本有著相當豐厚的收益,所以他們才甘願承擔相應的高風險。現在日本的幕府要從當中奪走很大一塊利潤,他們的積極性就衰退了。當清也宣佈海禁的時候,遠東的海上貿易本身就進入了一個低潮期。不但不再有倭寇之類的事情,甚至連一貫傲慢的殖民者都放棄了自己在遠東建立的貿易據點。比如西班牙人面對日本的鎖國就沒有采取什麼武力反擊,英國人也承認了日本對英國商人驅逐的行為。只剩下一個可憐的荷蘭商館住在長崎的出島上,形同囚犯一般維持著有限的日本貿易。即便如此還要定期去江戶參府向老中送禮。
(幕府鎖國之後遠東海上貿易就衰退了)
近代鐵路、輪船和冷藏船發明以前的國際貿易都必須是一些高利潤貿易,無論是香料還是奴隸還是中國的瓷器和生絲,但隨著貿易的發達從事的人越來越多,利潤自然就隨之下降。而日本的白銀從某種程度上還維持了一段遠東的海上貿易。一旦日本也採取鎖國體制,遠東的海上貿易就降溫了。明在白銀利潤巨大的時刻試圖禁止海上貿易自然導致了本國商人和外國商人的一致反抗,而清起來海禁的時候日本的鎖國已經對整個遠東的海上貿易產生了釜底抽薪式的影響,自然不會激起什麼反對了。
克羅採和春天
倭寇指的是14世紀到16世紀,來中國沿海掠奪襲擾我國的日本海盜,倭寇出現的時期和大明王朝統治時期基本吻合,特別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的活動十分猖狂,甚至為此大明皇帝讓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在大明沿海開展了剿滅倭寇的專項整治活動,歷次戰役後,剿滅倭寇幾萬餘人,確保了大明東南沿海一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後來清朝建立,倭寇忽然銷聲匿跡了,難道是因為大明軍隊把他們全滅了嗎?
大明時期,倭寇的發展和明軍的剿滅工作
要全滅倭寇,當然沒有那麼容易,倭寇看著只不過是一群海盜,但是倭寇是有政府背景的海盜,所以要徹底剿滅倭寇,除非大明直接把日本滅了。在公元十四世紀初,日本進入了一個分裂混亂的時期,類似於我國的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當然規模小了很多。當時日本的政府分為南北兩個朝廷互相對立,而各地又有大名割據(類似於軍閥),他們就互相打仗,而打仗是需要金錢的,但是日本又很窮,所以為了讓戰爭持續下去,這些割據一方的諸侯,或是被打敗了還想東山再起的武士,就對海洋對面的國家心生邪念。
他們組織起這些武士,渡過大海,最先來到了朝鮮,當時還叫高句麗,在這裡燒殺搶掠,被當地百姓稱為倭寇,他們主要目的是為了搶錢,結果高句麗也很窮,於是這些亡命徒就決定鋌而走險,南下來到了大明搶錢,這時朱元璋才建立大明,他本來想著找使臣去日本,讓他們稱臣,賞點錢,但是日本就沒一個話事的,所以倭寇的源頭並沒有被斬斷。明軍戰鬥力也很強,所以只能自己活躍點,在沿海到處剿倭寇。但是後來明軍水師慢慢衰落,經濟貿易發展得又很快,加上沿海一些商人勾結倭寇來搶劫,倭寇對沿海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才出現了上面說的戚繼光,俞大猷的剿倭嚴打行動。
日本改朝換代,倭寇活動的衰落
日本本土在大明王朝時期,經歷了日本的南北朝時代和戰國時代,兩百多年時間裡,幾乎一直都在打仗,誰也不服誰,但是這個國家最可恥的就是自己打仗,還不忘禍害其他國家,雖然大明也和日本的足利幕府開展過勘合貿易,但是其他不能參加的大名非常眼紅,加上海上走私產生的鉅額利潤,也讓一些倭寇選擇鋌而走險,來中國沿海搶劫。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開創幕府,經過十餘年的征戰,總算是統一了日本,日本也從此進入了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對整個日本具有很高的統治權,他徹底改變了之前日本的對外政策,開始嚮明朝中後期一樣,閉關鎖國,主要也是擔心一些地方勢力,通過支持倭寇積累資金造反,只留下了平戶、長崎兩個地方對外貿易,由於日本實施的閉關鎖國政策,與對外貿易逐漸踏上正軌,一直侵擾大明的倭寇之亂,在清朝也就逐漸的消失了。日本的政治,文化,也和中國一樣進入緩慢發展的時期,直到19世紀美國艦隊闖入日本浦賀港,日本才忽然驚醒,開始追逐西方列強的步伐。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這與明清戰爭有關。
從體制上,日本不屬於中國宗藩體系,他有皇帝,所以不對中國納貢,明清都一樣。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曾想登陸朝鮮,被明軍打敗。同時代德川家康最後統一日本,非常明確在當時條件下,日本入侵中國是自殺,所以德川幕府一直堅持不入侵政策。
倭寇不是官方行為,而是民間的日本浪人。他們是豐臣秀吉及以前戰國時代的沒有宗主的武士。可是,德川時代吸取了前朝經驗,大力發展稻米貿易,日本當時白米等同於白銀,是硬通貨。在此條件下,明末清初,中國糧價是日本十倍時,德川幕府下令不準入侵中國:因為一旦入侵,日本大米就會外流,導致日本國內糧價上漲,統治不利。當時和日本求救的先後有好多南明政權。
日本自古就要擴張,德川幕府的政策和日本傳統不和。所以德川幕府時期,就有很多武士反感德川幕府,原因之一就是德川不擴張政策。
因為大量稻米在國內存在,所以日本人不容易生活貧困,所以同期清朝倭患很輕。但是日本倒幕運動後——倒幕運動就是推翻幕府的運動,結果之一就是推翻不入侵中國政策——就是清朝晚期日本明治維新後,很多租界大量倭患,這些浪人的行為比明末壞得多。
夢香寒冰
明朝倭寇的大首領其實就是中國的走私商人,他們有自己的武裝,招收大量沿海貧民當兵,他們還僱傭了一批日本浪人當打手。
為什麼明朝走私商人那麼猖獗?主要就是明朝長達200年的海禁。明朝與走私海商的戰鬥,在時間上幾乎貫穿整個明代,在空間上北起遼東,南至廣東雷州、海南,遍及中國沿海各省。
全盛時期,大海商王直擁有大船500多艘,麾下有十萬之眾,雄霸海疆,“控制要害,三十六島之夷,皆聽指揮。”嘉靖時期,更是因為蒙古騎兵連年南下,甚至還包圍了北京。導致明朝軍費連續增加。
沿海百姓,每一畝地都要出軍餉一分三釐,還有其他各種稅負,導致,“膏血為之罄盡”,迫於生計,更多人加入海商走私集團,結果就是,“亡命之徒,從附日眾,自是倭船遍海為患”。
明朝稅負太高,橫徵暴斂,再加上200年持續海禁,導致,倭寇戰爭持續幾乎貫穿整個明朝歷史。從1553年開始,倭寇船隊更是“連艦數百,蔽海而至,浙東西,江南北,濱海數千裡,同時告警”。沿海烽煙四起“數百里間,焚屠殆遍”,“殺戮之慘,遍於郊野”。
而清朝建立以後,開放四個通商口岸,允許對日本通商。同時,清朝也不需要在長城沿線部署70萬大軍防禦蒙古。沒有了這2個原因,清朝自然也就沒有了倭寇侵襲。另外就是清朝海防嚴密,在19世紀初期,蘇浙閩粵四省沿海炮臺有4000門大炮,打英軍實力不夠,對付同時期的日本還是綽綽有餘的。
歷史救生圈
(簡單概述,如有不解可翻閱史料,極端分子,民族分割分子最好別看.不喜勿碰)所謂倭寇,大多是中國人,100個裡面有一兩個日本人就不錯了,最強大的幾夥倭寇全是中國人,主要原因洪武四年的“禁海令”使沿海民眾失去生產生活能力大批逃亡海上,還有日本幕府的“鎖國”政策,使日本不少下層百姓及武士破產流亡海上。明末清初,前期沿海鄭氏的海上力量,及三番的邊防,收復臺灣平定三番後清政府大力發展內陸農業,中國農業生產能力及人口有了質的提升,海上賊寇基本沒有大集團的出現了!
中國新疆歡迎您互
清朝雖然沒有倭寇但是有艇匪呀!嘉靖皇帝自主完全剿滅倭寇被罵成翔。但是嘉慶艇匪的規模大於倭寇數倍,卻沒被記載。首先倭寇是日本浪人的自發行為,而艇匪有相當一部分是受到越南西山朝自助的。屬於半侵略行為。其次艇匪規模達到了十萬以上,僅張保仔一家就達到艦艘兩千,部下七萬。為海盜史上空前絕後的規模。再次嘉靖沒有招安過任何一位匪首,而張保仔被清朝授以三品高官。最後清廷為了打擊張保仔勾結了葡萄牙海軍。借師助剿至少起自嘉慶朝,而非後人想的晚清咸豐朝。
北漂叔叔
因為清朝黑我大明,所以倭寇是清朝編出來的,明朝一個倭寇都沒有,老百姓都過著比比爾蓋茨更先進更富有的生活,怎麼會有僱傭倭人當海盜的呢?但是戚繼光抗倭事蹟肯定是真的,清朝都承認的明朝優點必須加倍相信,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