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疫情變得嚴重起來了,你家備好了口罩嗎?

NIke撿垃圾


口罩並非必須品,防塵口罩這個時候可以有一些有效的預防一些塵肺性疾病的,這個時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可以佩戴一些專業口罩,它可以預防粉塵性物質或者顆粒性物質吸入到呼吸道內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從外面回來之後,已經導致出現呼吸道不順暢,這個時候建議可以使用一些生理鹽水來清洗你的鼻腔內部的。


甘浩添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揪住了所有人的心,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再加之依然肆虐人間的流感,春節出行的人山人海,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出門該戴口罩了。

沒錯,這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疾病非常重要的措施。一時間許多藥店口罩成了熱銷產品,瞬間就賣完了,大家也許並不懂不同類型口罩的用途,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給大家講講如何準備口罩,選口罩,戴口罩。

什麼時候應該戴口罩?

1.去醫院看病,探望病人時,尤其是去醫院的發熱門診或呼吸科就診時;

2.去超市、商場、影院、車站等人員密集的場所時;

3.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及時戴口罩;

4.霧霾天氣在室外活動時,建議戴口罩。

口罩怎麼選?

普通棉布口罩、各種網紅口罩:材質可能為棉布、紗布、毛線、帆布及絨等,主要用於保暖。由於材質本身不夠緻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目的,不建議佩戴。

帶呼吸閥的普通防護口罩:存在呼吸閥,用於防塵防霾,但是不能用於防止呼吸道感染。

醫用外科口罩:有三層,從外到內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舒適層是一層紗布,佩戴時白色的紗布朝內,藍色的防水層朝外,有金屬片的一邊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掛上雙耳後捏緊金屬片和鼻子貼合,撫平兩頰,使口罩和棉布之間儘量不留縫隙。一般藥店均有銷售。

醫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去醫院的發熱門診或呼吸科,或與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觸,建議使用醫用外科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常用的N95口罩實際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防生物口罩(藍綠色),型號1860或9132;一種是防塵口罩(白色),型號8210。大家在購買時應選擇防生物的醫用防護口罩。佩戴防生物醫用防護口罩時,將口罩罩在面部,先將下面的一根橡皮筋固定在脖子上,再將上面一根橡皮筋固定在頭上,捏緊金屬片,讓口罩和麵部貼合,不留縫隙。

醫用防護口罩相比於醫用外科口罩,防護級別更高,是口罩中的“戰鬥機”,但同時價格更高。主要適用於:接觸患有空氣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如肺結核患者;接觸有明確建議使用醫用防護口罩進行防護的疾病的患者,如鼠疫、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新型冠狀病毒等。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1. 分清正反面:口罩分正反面,上下面,正面(朝外)多為淺藍色或深色,反面(朝內)多為白色或淺色,內有鼻夾金屬條的為上方。

2. 洗手:戴口罩前需要洗手,因為口罩是相對無菌的,如果手比較髒就去接觸口罩,會把手上的髒東西蹭到口罩上,口罩就白戴了。

3. 戴口罩:確保口罩反面朝內,有金屬條的一端朝上,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

4. 壓緊和拉伸:用雙手緊壓鼻樑兩側,然後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皺,更好覆蓋鼻子、嘴巴。

口罩使用過程中“3個要點”

1. 必須要進行鼻夾塑形,用口罩仔細遮蓋口鼻並繫牢,儘可能減少面部與口罩之間的空隙;

2. 必須要在使用中避免接觸口罩外面(汙染面),戴前、摘前後、接觸外面(汙染面)後要洗手;

3. 必須一次性使用!用完就扔掉,避免重複佩戴,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溼氣後,換上新的清潔並乾燥的口罩,最好每隔2-4小時更換一次。

我是小楊,更多健康科普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謝謝你!


小楊學習


疫情牽動著人心,感覺這個冠狀病毒聽起來雖然可怕,但是又不可怕,只要預防好了,就不會得上這種病。


既然是這樣,那就必須做好各種預防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準備一副好的口罩。

買口罩不要買那種簡單便宜的,我感覺得買那種三十多元的防霾口罩,這樣才能把病毒給過濾出去,在這方面,生活在北京的人最有資格說話,有的人一年到頭戴口罩,很多人到了冬季帶口罩,來了霧霾大多數人戴口罩,足見人們對疾病的預防是多麼的重視。

冠狀病毒從病情描述來看,也是一種肺部感染性疾病,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病毒在空中傳播,所以戴口罩是阻斷病毒的最佳選擇,可不要不戴呀!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大家好,我是分享生活大雜燴的社薈匯慧,在我的分享中你也可能會找到你的影子,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支持,謝謝!

最近武漢可是出了大名,不過並不是因為什麼好事,而是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會引起咳嗽,發燒等症狀,極少數人會出現呼吸衰竭等症狀。很多人都覺得這跟以前的非典一樣,很快就會擴散,在這裡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這件事,做好個人防護。

政策上已高度關注

中央已經發出通告要求全力控制疫情,積極研究,尋找解決辦法。就連我們抗擊非典的大功臣終南山院士也已經親赴武漢開展研究,加上現在醫療條件發達,相信很快就會解決這件事。

個人做好防護措施

作為個人,針對傳播性疫情,要保持理性,不要恐慌,這次冠狀病毒比非典溫和許多,目前疾病做對症治療,大部分人依靠自身免疫力都能治好。目前病毒主要四十歲以上成年人易得,兒童罕見。病毒主要以人傳人,個人做好自己的防護措施,春節期間不要外出去人流密集地方,外出儘量戴醫用口罩,尤其是必須去醫院的,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時回家必須用洗手液等認真洗手,開車回家前10分鐘就開窗大風通風,回家後認真洗手,修剪指甲,保持個人衛生,碰到有咳嗽的人儘量保持距離。

結束語

本人妻子也是廣州一所三甲醫院的急診科護士,目前醫院已做好全面準備來應對。只要大家保持理性,不傳播恐慌,做好個人防護,病毒才會控制擴散,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相信人民一定能夠很快將病毒消滅,來年春天依舊燦爛。


社薈匯慧


現在的疫情增多,國家是可控的!今年的疫情正好在春節出現,剛才央視主播白巖松連線鍾南山教援,鍾南山教授肯定的說,是有人傳人的!所以,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咱們大家都要做保護措施,回到家裡面的人,儘量不到人多的地方,超市的人現在辦年貨的人非常多,也可避開這個時段,晚上也行啊,或早晨早去早回,還有的網友說了,買回的涼菜加熱,涼肉(豬頭肉,豬耳雜)更需再再加熱,總之,大家都會有辦法的!公眾場合大家儘量避免,做好護防最重要!


用戶9785140320750


1、多開窗通風。

2、勤洗手。

3、儘量不去人流量密集場所。

4、多吃蔬果、多喝白開水。

5、出門戴口罩。

6、有感冒發熱乏力等症狀及時就醫。

7.沒有一些特別的事情就不要來武漢!

戴口罩預防很重要,不一定非要N95口罩。鍾南山表示,預防時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擋大部分粘在飛沫上的病毒進入呼吸道!


NIke撿垃圾


做為醫生,希望大家相信醫務人員的努力與奉獻,也千萬別以訛傳訛。平常心對待,哪一種疾病加重了,不都會危及生命嗎?你就把他當做一種傳染性強流行性感冒就是了,做好防護是重點,普通感冒沒控制好,不也會導致心肌炎而導致病例死亡嗎?

大家要做的就是了解一下這些方面的知識,及時防控。

作為醫生,告訴大家不必過於緊張,沒啥大不了的,有強大的國家支持,有奉獻的醫務人員,有2002-2003年抗“非典”經驗。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成為全球熱點。也就是一種病毒感染而已。有別於我國2002-2003年爆發的SARS冠狀病毒,嚴重性沒有那麼強。

1.對於有一定傳染性的疾病,無法就是三方面因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傳染源:自然宿主蝙蝠,中間宿主未知,人應該也算是中間宿主。

傳播途徑:目前官方報道感染人數有限,多數患者為輕中型,恢復良好,少數為重症,官方仍然嚴密監控中。

易感人群:40歲以上成年人,兒童罕見。

2. 表現:發熱、乾咳、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重症者進展迅速,數日內即可出現急性呼吸衰竭、腎衰竭而危及生命。

3. 治療:抗病毒感染,暫無明確特效藥可用,對症治療為主,主要依靠患者自身免疫力。基本措施:隔離!!!丙球、激素、抗病毒、必要時抗生素及支持治療。

4.最後強調的是積極預防,

傳染源和易感人群無法改變,但可以避免與他們接觸。

因此,遠離傳染源是最好的預防。

1)遠離醫院(發病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醫院了,尤其急診科、發熱門診、呼吸內科);

2)儘量遠離人多且密閉的公共場所環境如超市商場生鮮市場飯店等;

3)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密閉人多的交通工具;

4)保持基本的手衛生和呼吸道衛生,勤洗手,避免和有發熱咳嗽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對於不可避免要出現在前述場景時,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至少兩層)或者N95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長4小時就需更換,或被水汽浸溼失去防護效果時也需要更換。

5)出門注意防護,戴口罩。儘量手不要摸臉、不要揉眼睛、不要直接拿食物。回家時洗頭、洗澡、洗衣服,羽絨服之類不方便每天洗的,可以掛陽臺大風吹。開車的到家前,提前開全部車窗10分鐘大風吹。

疫苗暫時沒有,新發現的病毒,從疫苗研發到量產要數年時間。

現在正是南方天氣溼冷,是病毒肆虐的最佳時機,大家自我保護,做好自身防護是最重要的。


健康守護神阿波羅


現在的疫情相當於二0O二年的非典,讓人覺得擔心害怕,但也不必人人自危。戴口罩防衛是種適宜的措施,除此之外,關鍵還是靠政府和醫院對發生這樣病的人採取措施,以防傳染。外出得戴口罩,吃點板籃根之類的解毒藥作預防。


譚文祿


雖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多了,但是大家也不要恐慌,國家會指導我們怎樣防控(我們要及時看新聞,關注疫情動態),不管有沒有疫情,口罩早已成為了生活的必需品(天氣寒冷、空氣汙染、空氣乾燥等),但是我們要做的還是儘量不要去公共場所,像商場、醫院、車站這類地方,勤洗手,勤消毒,保持室內通風,放鬆心情,多飲水,多鍛鍊,感到不適了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不要盲目的聽別人說哪種東西能預防疫情,就跟著買,跟著吃,即浪費錢又加重身體代謝的負擔。


蝸牛兒愛吃肉


現在瘟情重,

多人購罩防,

吾家無購買,

草藥飲安康。

祖國中醫棒,

中醫辯證觀,

家居蔭樹罩,

懂藥泡喝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