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不明肺炎,越不能讓公眾不明真相

摘要:不要擔心信息公開會引發恐慌,適度的恐懼,是公眾面對不明病毒的自然反應,公開導致的緊張,這種恐懼和緊張是社會自我防禦的一種機制,信息封閉下的無知無懼,封閉導致的恐懼,才是最可怕的,是疫情防控的大敵。


越是不明肺炎,越不能讓公眾不明真相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關於此次武漢新型肺炎疫情,鍾南山院士昨晚通過媒體釋放的信息,無論是人傳人,還是醫護人員感染病毒,或者是“現在能不去武漢就別去,能不出就別出”,雖然讓公眾感受到了防控形勢的嚴峻,但沒有讓公眾更緊張和恐懼,反而讓輿論情緒穩定下來。雖然多是壞消息,但相比盲目的樂觀,還是信息透明讓人安心。一個朋友說,能用敢用肯定句的專業人士是社會情緒的穩定器。誠然如此,透明的媒體報道,也是社會情緒的穩定器,即使媒體報道的是壞消息。


關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裡,如何防範,怎麼治療?很多問題在科學上仍然處於“不明”狀態,越是不明肺炎,越不能讓公眾不明真相,以及時的信息公開、權威的政務發佈和全息的媒體報道,緩解“病毒的不明”帶來的種種焦慮和恐懼。當年非典初期的信息閉塞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導致了疫情的擴散和政府公信力的損害,教訓非常深刻。能看到此次中國社會上上下下都帶著以非典為鑑的意識,應急和防控機制迅速啟動,但有的地方和部門還是讓公眾感覺信息披露沒有跟得上公眾的知情渴求。


與非典相比,當下傳播科技的革命為信息傳播提供了全息平臺,技術上沒有任何障礙,關鍵是人的觀念要跟上。要充分藉助全媒體平臺向公眾告知真相,打破信息不對稱和信息螢房,讓疫情及時披露,千萬不要辜負了全媒體的透明環境,不要辜負了公眾對政府和媒體的信任。


有網民吐槽說,為什麼全球都緊張了,武漢人民還如此淡定。――這種吐槽對武漢可能並不公正,武漢還是挺緊張的,已經升級防控措施,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控部。但前期可能並沒有引起足夠注意,當地媒體還在宣傳“四萬家庭同吃團年飯”“派送20萬張惠民旅遊券”等等,傳遞的信息可能容易對輿論產生誤導,產生盲目的淡定和樂觀。


從既有信息看,現在武漢已經開始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及時公開透明向社會通報疫情態勢和防控工作進展,統一發布權威信息,普及防控知識,引導市民勤洗手、戴口罩,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行為規範,對一些春節文化旅遊活動延期舉行。我瞭解到的是,很多武漢市民都響應號召,取消出行計劃和調整春節安排,能不出就不出武漢,能不參加聚會就不參加,這種理性的態度,更說明信息透明對引導公眾理性的重要。


不要擔心信息公開會引發恐慌,適度的恐懼,是公眾面對不明病毒的自然反應,公開導致的緊張,這種恐懼和緊張是社會自我防禦的一種機制,信息封閉下的無知無懼,封閉導致的恐懼,才是最可怕的,是疫情防控的大敵。


可以看到,信息的透明並沒有導致社會恐慌,而是讓社會免疫機制正常運轉起來,產生穩定效應。有的航空公司在媒體呼籲下取消了退票費,有地方工會規定“職工隔離期間工資照發,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多地衛健委部門均召開會議啟動應急機制,相關地方取消文藝活動,民眾主動選擇調整假期安排,各系統都在科學專業和有條不紊地應對疫情。用“透明”去決戰“不明”,春運的複雜形勢給疫情防控提出了很多挑戰,透明的信息是中國社會打贏這場硬仗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