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 遠程診療不花錢成為現實

4個“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 遠程診療不花錢成為現實

省人民醫院的醫生正在進行遠程會診。省人民醫院供圖

4个“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 远程诊疗不花钱成为现实

1月17日下午,省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神經外科的專家們正在屏幕前對漢源縣人民醫院的一例顱內病變患者進行遠程會診。查看患者腦部CT、詢問患者情況後,作出初步診斷:患者顱內腫瘤可能性極大,建議進行開顱手術切除。

這樣的會診,省人民醫院幾乎每天都在進行。可喜的是,從1月15日開始,遠程會診正式納入醫保報銷範疇。

我省是全國先期幾個將“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的省份之一,首批4項納入醫保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包括互聯網複診、遠程會診、遠程病理會診、遠程胎心監測,項目內費用實現全報銷。

A

現實之難遠程醫療系統已建好但費用負擔限制使用

遠程會診、遠程影像、AI技術、5G醫療運用、線上結算、預約掛號……“互聯網+”在健康領域不斷延伸,方便患者就診。將“互聯網+醫療”部分項目納入醫保,是我省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的重要舉措之一。

“遠程會診進入醫保,對於基層醫療機構來說是件大好事,有了醫保的支撐,今後基層的遠程會診量會大幅上升,更多的病在基層就能解決,患者不用往大城市跑了。”航空工業363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梁紅亮有感而發。

兩週前,甘孜州九龍縣一位急性胰腺炎患者被緊急送往363醫院消化內科治療,“幸好轉運及時,不然後果不敢設想。這樣的急症患者如果能夠在當地醫院先進行遠程會診,風險要小很多。”梁紅亮告訴記者,兩年前,九龍縣人民醫院在363醫院的幫扶下,就已經建起了遠程會診系統。梁紅亮作為援藏醫療隊成員,在九龍縣人民醫院對口幫扶,去年縣人民醫院與州人民醫院進行了10多次遠程會診,效果很好。

梁紅亮不在醫院時,當地醫生也可通過微信方式諮詢,但因缺少遠程系統裡的患者信息,給診斷帶來難度。沒有更多使用遠程系統,與費用負擔有關,“如果費用可以通過醫保報銷,遠程系統的利用率會大幅提高。”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到馬爾康市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的姜鶴群告訴記者,馬爾康市人民醫院目前已建成兩套遠程系統,一套與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連接,另一套與省人民醫院連接,還有先進的移動視頻網絡系統,有疑難重症病例都會通過系統進行會診,但因費用因素,使遠程會診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不僅僅是基層醫院,城市醫院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四川科學城醫院位於綿陽,醫院黨委書記薛培麗告訴記者,醫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安貞醫院都建起了遠程會診系統,重大疾病會通過遠程進行會診,每一例費用幾百元,都是由醫院自己承擔。“現在進入醫保,將會開展更多的遠程會診。多一些遠程會診,醫生們還能在大醫院專家那裡學到更多的東西。”

目前我省的遠程醫療體系覆蓋2000餘家醫療機構,每個縣至少有一家醫療機構擁有遠程系統,有些還延伸到鄉鎮衛生院。

B

破題之喜4項服務全報銷並實現“明碼實價”

“‘互聯網+醫療’服務進入醫保是大勢所趨,但落地能這麼快是沒有想到的。”四川省人民醫院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羅舜東這樣說。

在首批“互聯網+醫療”項目落地背後,離不開省醫保局的詳細調研、仔細核算。省醫保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省醫保局組織專門人員到全國最早落地的山東省進行調研,並結合四川的實際制定政策,“‘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醫保報銷,既要讓群眾從中受益,讓醫療機構能順利實施,也要確保醫保基金的安全和可靠。”

首批落地的項目既有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等針對醫院之間的,也有像胎心遠程監測、互聯網複診這樣個人與醫療機構之間的,既有針對重症大病的,也有針對常見病、多發病的,都有可操作性。

此次出臺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部分項目醫保支付政策,不僅使患者得實惠,也在某種程度上規範了“互聯網+醫療”服務。我省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經歷價格自由協商到相關部門制定指導價,再到現在納入醫保報銷項目服務,統一標準和價格。以遠程會診為例,以前相關部門制定了指導價,但在實際運行中,同樣是三甲醫院的專家卻有著不相同的收費標準。“醫保支付後‘明碼實價’,價格標準實現了統一。”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考慮到“互聯網+醫療”服務大多在不同地區之間進行,醫保部門還就支付方式進行規定,方便優質醫療資源跨區流動。“比如,患者參保地在廣安市,在當地一家二甲醫院就診,申請成都的三甲醫院專家遠程會診,就按三甲醫院遠程會診價格向當地醫院支付,按照廣安的醫保政策報銷就行。”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

C

未來之盼更多項目納入醫保在家也可找專家看病

去年11月,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四川省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提升便民惠民水平、推進醫療資源下沉、優化公共衛生服務等7個方面23項工作要求,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降低患者非醫療時間和成本。

“此次醫保報銷政策的落地,無疑將為我省的‘互聯網+醫療’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羅舜東說,省人民醫院已與350家醫療機構建立了遠程會診系統,其中不僅有市、縣的醫院,也有鄉鎮衛生院,去年的遠程會診量已有1900多例。省人民醫院除遠程會診外,還開展了網絡問診等多項互聯網診療方式,“希望‘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這道門開得更大一些,讓更多的患者不到醫院不花錢就能看專家。”

姜鶴群告訴記者,他更希望能把遠程影像檢查讀片納入到醫保報銷中,對於基層醫療機構來說,影像檢查讀片是普遍的短板,但在治療上卻又十分重要,如果能納入醫保,不僅會讓患者在基層放心治療,還能通過遠程方式快速地提升基層的能力。

家住成都順城街的退休職工劉蘭玉是位“三高”患者,長年都要往醫院跑,這些年隨著“互聯網+醫療”服務的不斷增加,她學會了網上預約掛號、移動支付等,偶爾也會通過網絡平臺在網上看病。聽說現在互聯網複診進入了醫保,她非常高興,“如果以後在網上看病,能像去醫院看病一樣享受醫保政策就更好了。”

“互聯網+醫療”服務部分項目進入醫保,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分級診療實施,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又多了一個助推器。省醫保局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出臺的4項“互聯網+服務”項目實行醫保支付,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將根據實際,逐步制定並實施新一批“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