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號與地球通訊40多年,唯獨這一次遭質疑,它發現了什麼

引言:旅行者一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具有標誌性的飛行器,它如今已經快飛到太陽系的邊緣。在宇宙飛行的這四十多年間,它為科學家們提供了許多探測信息。儘管它終將要與人類失去聯繫,但它在最後時刻仍然“堅守崗位”。

旅行者一號與地球通訊40多年,唯獨這一次遭質疑,它發現了什麼


人類歷史上飛行距離最遠的探測器是美國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它經過了長達四十多年的飛行,如今已經接近太陽系邊緣了。旅行者一號尚在計劃中就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地天文學家的注意,因為這是人類首次提出如此長遠的計劃,如果能夠將它成功研發出來,那麼它將是地球文明的使者去探索太陽系外的空間。再加上科學家們認為更遙遠的宇宙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文明,因此他們將地球上具有代表性的聲音刻錄在一張金屬唱片中,然後讓旅行者一號隨身“攜帶”著。

旅行者一號與地球通訊40多年,唯獨這一次遭質疑,它發現了什麼


按照計劃,旅行者一號在飛出太陽系之前,還需要在太陽系內進行漫長時間的飛行,而且還會經過木星、土星等星球,因此科學家們將探測木星和土星的任務安排在它身上。正如科學家們所料,旅行者一號出色地完成了對木星和土星的探索任務,還拍攝到了許多關於土星行星環的照片,讓人類第一次清晰地觀察行星環。如今旅行者一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已經有211億公里之遠,科學家們預測它將會在5到6年之後與人類徹底失去聯繫,那時候它將獨自遨遊宇宙。

旅行者一號與地球通訊40多年,唯獨這一次遭質疑,它發現了什麼


雖然旅行者一號終將離我們而去,但是它在不斷靠近太陽系邊緣的同時也偶爾會向地面傳輸回所探測到的信息。據瞭解有一次探測信息引起了眾多天文學家的注意,因為它有可能與黑洞有關。我們都知道黑洞是宇宙中一種十分神秘的天體,人類無法通過肉眼去觀察它們,因為它們直接將靠近的光線吞噬掉而不是將光線反射出來,由此可見黑洞的引力是多麼可怕。

有觀點認為,人類之所以無法看見黑洞,有可能是因為它們本身就是由暗物質組成的。實際上愛因斯坦曾在1915年就提出了暗物質的概念,他認為宇宙的空間不僅是有限的,而且它的形狀與質量密切相關。後來他通過公式計算得出宇宙密度比理論值要小一百倍左右,這說明了宇宙中有相當一部分物質“憑空”消失了,於是愛因斯坦將這些物質稱為暗物質。

旅行者一號與地球通訊40多年,唯獨這一次遭質疑,它發現了什麼


在愛因斯坦之後又有一位物理學家對黑洞的問題十分感興趣,他就是霍金。因此霍金還提出了一系列與黑洞相關的理論,其中就有理論說到暗物質構成了黑洞的原型。暗物質同樣是無法被觀察到的,但是它們在宇宙中物質總量的佔比達到了26%左右。根據暗物質的相關理論,它們無時無刻不在通過輻射的方式把吸收到的物質反射出去。

旅行者一號與地球通訊40多年,唯獨這一次遭質疑,它發現了什麼


然而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表示,從旅行者一號對太空粒子的探測情況來看,或許宇宙中並不存在這麼多粒子,尤其是暗物質,因為它用了40多年的時間也沒有收集到達到要求數量的宇宙粒子,這說明了宇宙粒子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多,包括暗物質在內。

旅行者一號與地球通訊40多年,唯獨這一次遭質疑,它發現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