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新高考後,又遇上“強基計劃”,是否有非尖子生會撿到便宜?

時評與教育


如果說自主招生是在普通學生中挑特長,那強基計劃就是在學霸中挑尖子。



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在20多年前,國家開始推行過一個項目,那就是“基地班”。

為了加強基礎性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的培養,從1991年至1996年, 原國家教委有計劃、有步驟地分四批在全國部分高校建立了83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理科基地”),1994年批准建立了5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簡稱“文科基地”)。

基地班由國家統一撥款建設,一般開設的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在培養上,基地班的學生有專門的培養體系,有特殊的獎學金,保研率更高。所以說,基地班的分數往往比該學校的錄取分數線要高很多。像我在四川,當年四川大學就有數學、物理、化學等基地班,錄取分數比四川大學的最低分數線高了30分,而且多是在提前批錄取。當時在我們心中,考川大基地班,牛逼程度不亞於考交大復旦的普通班。目前很多高校的基地班仍然保留著,不過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前兩天強基計劃出臺後,我首先就聯想到基地班。雖然時過境遷,但我認為這兩者在人才培養和遴選上的思路是一樣的,都是優中選優。只不過,當年基地班純粹靠高考成績來選拔,而強基計劃還有15%的其他綜合評價。

舉個例,比如四川大學某年分數線620分,如果想上基地班,那需要高考成績650甚至更高(根據報考情況),而如果要上強基計劃,高考成績620分就有機會,如果綜合評價高,620分也能上,如果綜合評價低,650分你也上不了。

以上假設是基於報考人數較多的情況,學校一定是優中選優的,入門成績恐怕就不會低於985高校正常的分數線,所以,題主說的非尖子生應該是沒有機會的。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報考的人比較少,比如哲學、歷史、古文字學等,這樣,一些成績比較一般的同學,就有可能通過其他綜合評價,以較低分數被錄取。當然,這種可能性我認為是比較低的。


所以說,強基計劃本質上是培優計劃,並不是一個特殊通道,成績不夠好的同學,還是別打這個主意了,還有那些拼自主招生的同學,還是趕緊回到高考備戰上來,上不了線,你其他學得再好也去不了985。


高校人才真經


恰恰相反,實行強基計劃之後,非尖子生沒有任何的空擋可鑽。而且強基計劃主要就是彌補這個漏洞。

強基計劃是教育部在1月15日推出的,推出之後就廣受重視。原因很簡單,強基計劃推出同時,就宣佈原先的各高校自主招生計劃停止,這涉及了不少學生,估計有不少學生哭暈在廁所了。

強基計劃跟自主招生的主要區別有:

第一,招生規模不一樣。


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原先有90多所,現在只有原來的40%,一共36所,就是現在雙一流A類大學。因為雙一流會有流動,不知道這個強基計劃是否也會有變化。人數也有變化,有人估算是原來招生人數的10%,也有人說了個數字6000人。具體數據還有待今年的細則。

不過招生人數減是肯定的。強基計劃涉及數理化生、文史哲7個基礎學科,不可能會招大量的人,否則這些人的出路是個麻煩事。

第二,入圍的方式不一樣。


自主招生是在高考前進行,現在的強基計劃是在高考後進行。原先的自主招生主要是靠各種簡歷或者推薦。比如,一所著名中學的前20名,可以報名,或者奧賽全國得獎可以報名,或者有幾個專利、論文等,五花八門都可以報名。

現在不是這樣,提前報名。但入圍審查的不是審查簡歷,而是靠高考成績說話。成績達不到,再有天賦,也入不了圍。

這道門檻會攔住很多有特長的非尖子生。比如,蔣方舟當年高考561分,加了60分,進入清華。現在的話,她入圍肯定就入不了。因為,入圍是按照成績排序。一分一操場,所以入圍成績不會比最終的錄取線差太多。另外,有些競賽生也會受影響。

入圍之後,最終成績的組成是這樣:高考成績,不低於85%;中學階段的綜合評價,不知道分值,估計會有一定比例;最後一項是學校考試,學校考試分面試、筆試和體測。

學校考試最多的比例是接近15%。如果總分是750分,那麼15%就是112.5分。原先清華最多的加分是60分,那現在近百分的加分是不是操作空間更大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統一考試。原先自主招生的規則不一樣,比如有的人以體育特長進清華,有的人是硬碰硬參加一輪輪考試進的清華。這個標準差非常大。像奶茶妹妹以健美操進的清華,蔣方舟以文章進的清華,這個難度跟奧賽金牌進清華的難度是不一樣的。現在統一考試,標準一樣,沒有過硬的本事很難過關。

清華的正經考試是很難的,比高考要難,比奧賽要容易一些,靈活度更大,對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要求會高。我聽說過幾個曾經考過清華領軍計劃的,都覺得很不容易。這樣的考試,非尖子生能佔到便宜嗎?沒有可能。

第三,培養方式不同。


自主招生強調的是招生,不拘一格招學生。強基計劃其實強調的是培養人才。高考後選拔基本就決定了這些候選人本身裸分跟這些學校的分差不了太多了,這些文理基礎專業也不是好專業,靠什麼來吸引這些好學生來報考?就是靠後續的培養計劃,一對一導師,小班授課,本碩博連讀,都是非常好的條件,會有一批考生來讀的。

總之,這個強基計劃杜絕了原先自招中的各種貓膩、後門,操作上更為規範和公平,另外,引導高校和學生進入國家重要的戰略學科。

強基計劃總體來說,涉及面沒有自主招生那麼廣,而且都是好學生,尤其對於普通家庭的優秀孩子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至於非尖子生,我認為希望不大。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實施“強基計劃”之後,能不能有非尖子生撿到便宜?我覺得可能會有的。所謂非尖子生,應該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指的應該就是高考總成績不是很高的考生。

關於“強基計劃”

2020年1月,就是最近幾天,教育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這裡的“部分高校”,其實指的就是36所雙一流建設A類大學,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端學校,也包括中國海洋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985工程大學中的“吊車尾”。其他學校並不包括在內,即使是雙一流B類大學也不行。

實施“強基計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關的專業,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這類專業目前多數已經是工科中的熱門專業,錄取分數已經比較高了。

基礎學科主要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這類專業本科就業一般,考研考博之後,就業也不是很樂觀,實際是就業中的冷門專業。

為啥要實施這個計劃?我國基礎學科研究不強,這是不爭的事實。國家要加強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就弄出了這個計劃。強基計劃對相關專業的招生辦法、培養模式、規範管理等方面做了規定,使這些專業的招生更容易。特別是基礎學科相關專業,做了一些傾向性規定。可能會本碩博直接貫通,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

但是我個人感覺,想要加強這個方面的人才培養,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讓這類專業的人才學有所用,能夠高質量就業,讓他們的收入很高。這樣一來,市場會自然調節人力資源向這個方面流動。

能否撿到便宜?

在招生辦法中,強基計劃提到了“破格錄取”。以下是關於“破格錄取”的表述。

對於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並提前向社會公佈。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後,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准後予以破格錄取。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之所以會有此提問,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破格錄取”。理論上,有了這個“破格錄取”的規定,應該會有非尖子生撿到便宜。便是實際上,真正“撿到便宜”的機會不多,因為這個規定也是有底線的。高考成績不能低於一本線。當然,36所雙一流A類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一般要超過一本線近100分左右,多數要在600分以上才有可能。即使是破格錄取,分數不能低於一本線,而且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也不會低。比如五大學科競賽獲獎等。

真正的便宜應該很難撿到。比如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關的專業,如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專業,這類專業中,有的本來也是就業的熱門,不實施這個強基計劃,招生也沒啥難度。但是他們更願意在民營企業領域中就業。

有的專業本身就業是沒啥優勢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哲學、歷史、古文字學等專業,基本都是這種情況。因為市場需求太少了。錄取到這類學科,如果不是興趣很強那將來的發展也很難說。

非尖子生可能會撿到便宜,但是差生絕不會撿到便宜,而且撿到便宜可能性非常小。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家有女兒上高中認為,實行新高考後又遇到強基計劃,單從強基計劃的36所試點學校,就可以看出,是原來985院校去除了三所院校的原版。非尖子生很難撿到便宜。

強基計劃是2020年1月14號教育部發布的第一號文件,民間一直流傳著取消自主招生的言論,這次從官方得到確鑿消息。2020年以後將不再沿用以前的自主招生模式,強基計劃將取而代之。

強基計劃是依託於國家重大戰略而進行的人材系統化培養和儲備,從多維度精準培養。選拔也是多角度。非尖子生沒有機會

什麼是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基礎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等相關專業招生。是自主招生的一種完善。這裡也強調了對人文學科的重視。

2019年的自主招生,一刀切,只有奧賽才能有申請的資格,文科或者偏文科的考生明顯有劣勢。不利於多維度人材的選撥,強基計劃不太強調獎項的重要,這對於很多農村沒有參加過奧賽但基礎學科優秀的孩子是利好消息。

眾所周知,奧賽偏理科一般都是理科考生考,文科的很少考,但很多自主招生的院校的文科性專業,也要求有奧賽獎項才可以申請自主招生,在常規的自主招生下文科生申請很困難。

但在強基計劃中強調的基礎學科不僅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更有歷史,哲學,古文字等文科基礎學科。

強基計劃強調實際應用,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這些方向的應用,一定是以數理化基礎好才可以。

對於文科基礎學科比較紮實的學生,也可以申請強基計劃。打破了自主招生的侷限性。是對自主招生的完善和升級。

強基計劃是自主招生的升級版,非尖子生不可能撿到便宜。

一,強基計劃的亮點培養方向與以往不同

以往自主招生的考生和裸分考上的學生只是選拔的方式不一樣,其他進入大學都是一樣的。

強基計劃考上的學生培養模式和過去有著天壤之別。參加強基計劃的學生統一編排在一個班,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制等培養模式。可以理解為大學中的重點班。

強基計劃的優秀學生可以享受免試研究生推薦,直接博士連讀,公派留學,獎學金等學校的政策傾斜。

強基計劃畢業生,國家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吸納這些學生,從各個政策上對人才進行傾斜。

可以說,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完全走上了一條成功的快速通道,只要你在求學階段夠優秀,那畢業之後基本上就是高大上的科研工作單位。比起以前自主招生的孩子在畢業後更具有優勢。

強基計劃的培養方向,為國家高精尖的科研儲備力量,註定是精英選拔,非尖子生不屬於這個目標群體,撿不到便宜。

二,自主招生取消了嗎?

打算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孩子,從高一高二就開始準備了。離高考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又出來了強基計劃,那我們為自主招生進行的努力是不是就不管用了?

教育部答記者問中可以看出,強基計劃是基於自主招生上的一種完善,可以說,強基計劃是自主招生的升級版。自主招生,有一定的門檻,強調的是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學科特長和創新體潛質是通過競賽獎項來表現的,在強基計劃中沒有突出獎項的作用,選拔方向分成了三部分。

第一項是高考成績,高考分數佔比不低於85%

第二項是高校綜和考核結果,可以理解為高校自己組織進行的筆試和麵試。

第三是綜合素質評價這三項按一定的比例合成綜合成績,然後從高到低錄取。

這裡的綜合素質評價就是我們平時在高中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各種參賽競賽獲獎經歷。

這些獎項比在自主招生下更具有價值,自主招生之下,這些獎項只用於初審資格,初審過了,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但在強基計劃之下,這些獎項在綜合評價之下完全轉化為了分數,所以說之前為自主招生所做一切準備都沒有浪費。而且在強基計劃下更佔有優勢。

三,強基計劃這麼誘人,那麼強基計劃的門檻是不是提升了?

自主招生面向全國招生的是77所院校,面向部分地區是90所,自主招生的人數不能超過院校當年全部招生人數的5%,而在強基計劃之下,並沒有對人數進行限制。人數沒有給出上限。

面向全國進行自招的77所院校,因為他的範圍是全國,當初審通過以後,像北京,天津,上海三個自主命題地區的孩子要和那些高考大省的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去進行自主招生的競爭的話,就有些吃虧了,。

但是在強基計劃之下,高校是在各省進行投放強基計劃的名單。如天津,高校給天津本地強基計劃名單,只是天津本地的學生進行競爭,和其他地區形不成競爭,這樣競爭的程度,就沒有那麼激烈,所以說這個強基計劃對個別地區還有一定的好處。

總之,強基計劃是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為國家戰略系統化培養人才的模式,是一種精英選拔。非尖子生不可能沾到便宜,想沾便宜,就努力讓自己成為強基計劃的目標人群。

用心分享教育感悟、持續輸出溫暖的家庭教育乾貨,實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歡迎關注@家有女兒上高中,一起助力孩子成長,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家有女兒上高中


這種可能是肯定會有的,因為高考成績只能佔據85%的比例,而各學校校考佔據有15%的比例。非太頂尖的學生、偏科的學生有機會通過校考的成績側重而升入原來可能無法達到的36所名校。

為什麼有機會呢?

因為強基計劃是針對一些基礎學科領域,比如化學、數學等領域的國家級培養計劃,一旦發現有這方面的、可以值得培養的人才,雖然他高考成績可能無法達到錄取標準,但是這一類人才是可以通過校考成績某一個學科領域的突出來達成目標的。

其實幾十年的藝術高考實踐與校考探索,為目前的綜合評價招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操作實踐經驗與指導,只是藝考特別是美術類校考的三七、二八、四六比例綜合成績評價體系。而很多藝術院校都對藝尖生有特殊錄取條件。

比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對於參加校考學生全國前三或者前八成績可以保留一年;又比如有院校對排名前列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其他一些錄取條件等。

所以從上述情況來看,有學生會有機會贏取更好的錄取條件,這就存在了逆襲的機會,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撿到便宜。

撿便宜的機會多嗎?

從教育部文件來看,一本線以上、高考成績佔85%來看,這依舊是學霸們的機會,逆襲的機會在理論上存在,但是真的微乎其微。

我國高考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有如強基計劃這種直接升級的機會,本科的小班教學、導師制度、本碩博連讀、公費留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作機會等一眾條件,會將一眾學霸往前這條路上引,而學校數量的減少及招生計劃的減少,會形成更大的競爭。只是這成了一種頂部競爭,範圍受到控制罷了。

所以,很多人分析的學霸參與計劃的人不會太多,這是中上游學生的機會的評價,我是不太認同的。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有實力才能有撿便宜的機會,對於真正的所謂撿到便宜的,極有可能是某些方面的漏洞罷。

還有,目前只是存在一個總的方針政策框架,具體實施方案與招生簡章還得在三月份才能出臺,真正的具體分析會在此之後。目前的很多分析都只能說是個人之見。

好的,我們一起期待36所入列強基計劃的學校具體方案出臺,到時候再來分析各種更為詳細的可能。

我是YiRon,教育領域創作者,專注學生選科與志願填報,歡迎關注溝通。謝謝


YiRon


新高考相對於舊高考差了一個等級賦分。3+3省份除了語數外實考成績另外三科需要等級賦分,而3+1+2省份除了語數外物(史)有兩科需要等級賦分。你說的非尖子生佔便宜大概是說在選科上避開學霸組合憑藉與“學渣”站隊賦出高分。

這種非尖子生佔便宜的可能幾乎沒有。原因是:

1.等級賦分得高分避開學霸學科也不容易。

從新高考進行的省份看,成績排在全省前列的基本就是學霸組合。其它偏文組合2、3科同時賦高分可能性不大。

2.強基計劃是按照高考總分確定入圍條件的。

僅在賦分科目上投機取巧撿得便宜,沒有強大的語數外(物或史)支撐很難名次進入前列。

3.強基計劃選拔人才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不選物化生三個學科不行。

大家可以看到相對於停辦的自主招生,強基計劃多了一步,分四個個環節:報名,確定入圍,測試,錄取。選科不對你是不符合報名條件的,這樣高考成績再高也沒用。

4.強基計劃的測試環節。

按照文件精神,入圍人數為招生計劃的三倍,沒有尖子生的實力,高考中幸運的“黑馬”註定會成為高校測試淘汰的三分之二。

綜上所述,新高考強基計劃非尖子生計劃不大。這也是吸取自招教訓之後的新舉措。

當然具體實施過程中會有什麼新情況新問題目前無法預料。對於非尖子生大可努力一搏,不嘗試一下誰知道自己能有多優秀呢?


張建華高考志願專家


非尖子生撿便宜是不存在的,自主招生還可能,強基計劃就不可能了。

國內高等教育不斷改革的目的是更加維護教育的公平,培養更高素質質量的人才,此次取消自主招生而實施“強基計劃”的背後是更加註重高考成績,因此非尖子生撿便宜是不存在的。

以前的自主招生存在很大的缺陷,學生在某一方面有優勢並且向學校提交了相關材料後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或者筆試,達到要求的考生可以在高考的基礎上降分錄取,由於所交材料是人為進行審核,故其中很容易出現“貓膩”,從而造成不公平的現象出現,這是違背高等教育初心的,也更容易讓非尖子生撿到便宜。

而此次教育部新出臺的“強基計劃”就可以避免“貓膩”出現。強基計劃招生流程也非常簡單,並且非常重視學生的高考成績,省略掉了人為的審核這一環節,學生是否入圍基本上取決於高考成績,所以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低於85%)差的肯定入選不了,也無後門可走。以高考成績來選拔的模式中,非尖子生怎麼可能會撿到便宜?

所以說強基計劃比自主招生更加公平也更加嚴格,即使你再怎麼優秀,也不會有降分錄取的情況出現。可以說能否入圍強基計劃的36所高校基本上取決於你的高考成績,高考成績不拔尖怎麼可能入選,所以說強基計劃後非尖子生是不可能撿到便宜的,要想考取理想大學,唯有腳踏實地!


Hello學長好


在“強基”計劃實施的初期,非尖子生撿到便宜的可能性不只是有,而且可能還非常大。

我這樣說基於兩個原因:一是“強基”計劃實施之初,雖然看似一個非常好的政策,但沒得到實踐驗證之前,人的接受有一定的過程。對於學霸而言,他們有很多的選擇。二是“強基”計劃的定位,不得不說,以現在人們對專業好壞的衡量標準,這些基礎學科不僅不能算熱門專業,甚至算冷門專業,像古文學這樣的文科專業。而像數學、物理這樣的基礎學科,除非有學生很感興趣,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也不太願意選擇這些專業。

當然,佔便宜只是相對的,畢竟這36所高校的水平擺在那,能起五校的想充充清華北大這樣的心理大家都有。

所以個人認為,能撿到便宜,也基本上只可能出現在按自己實力能進211的這部分學生。


輕風教育


2020年推出的“強基計劃”,取消了高校自主招生以前憑藉競賽證書、論文、專利作為入圍高校的條件,降分錄取也將不再使用,而將高考成績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這對尖子生更有利,只要高考成績優秀就有可能入圍,這與以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條件大不相同,這種政策對廣大考生尤其是學習成績優異的考生來說更加公平合理。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共有36所雙一流高校。今年這些學校自主招生,將按照高考成績(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校考)及綜合素質評價,根據考生所填報的志願,將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在招生的專業上,將結合36所院校辦學特色,重點傾向於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學、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突出基礎學科,尤其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重點學科,並對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單獨制定培養模式,單獨編班並配備一流的教師,實行小班化導師制,對學習優秀的學生可免試推薦攻讀研究生,甚至博士。這可能是最吸引考生的。

因此從強基計劃的相關政策來看,主要是為了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而選拔優秀人才作為培養對象,對非尖子生來說入圍的機會是非常小的。這36所高校會在三月底前公佈招生簡章,四月份考生可以在網上報名。各地的考生,尤其是學習優秀的學生就要留意相關的信息了。


格超梅上


總有人想鑽高考的空子,為了高考更加公平、公正,教育部才取消了自主招生,實施了強基計劃,非尖子生想揀便宜是不可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強基計劃是一項特殊招生政策,它面向的招生對象一是高考總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因為要參加強基計劃並被錄取,考生高考總成績要佔到85%。而參與強基計劃的36所雙一流高校都是全國重點大學,這些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本來就挺高的。因此,如果高考成績達不到一本線80分以上,估計連資格都沒有。

強基計劃招生的另一對象是對數理化生、文史哲某一學科特別感興趣,且有突出才能的學生。這類學生參加高考文綜或者理綜的成績應該在280分以上,這樣的難度大不大?非尖子生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嗎?

其次:強基計劃的錄取是按照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確定參加高校考核名單的。考生能不能入選強基計劃,與本省所報考生人數,所報考生成績有很大關係。如果該省參加強基計劃的考生成績都特別優秀,優中選優,對於非尖子生肯定不佔優勢。

因此,參加強基計劃的考生高考一定要考個好成績。沒有高分,基本無緣強基計劃。

第三:強基計劃除了高考成績還在參加校測和體測。強基計劃體育成績也要計分,所以不可忽視體育鍛煉。再者綜合素質報告也要認真填寫,不要作假。

強基計劃校測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性思維。難度肯定不會小。因此,非尖子生想順利通過強基計劃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