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可以不帶孩子嗎,為什麼?

晨多多


不可以,自己的孩子現在不陪伴等以後大了就來不及了,父親要參與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過程


末日抉擇


我覺得爸爸不能不帶孩子。

因為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夫妻雙方都有義務帶孩子。

而且爸爸參與帶孩子,更能理解和體諒妻子一個人帶孩子的辛苦。

這樣不僅能增加夫妻感情,還能使一個家庭更加的和諧。

說說我的切身體會吧。

當初,我出了月子之後,老公就以工作忙和下班賺外快為由,不願意帶孩子。而且還有婆婆幫腔。確實讓我左右為難。

一邊老公確實要賺錢養家,一邊一個人帶著嗷嗷待哺的娃,身心俱疲,得不到休息,都快要抑鬱了。

親自養娃的寶媽都知道,帶娃的工作時間是007。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全年無休,關鍵全家人都覺得你帶孩子是應該的。孩子帶好了,全家歡喜。孩子沒帶好,你一個人受全家指責。

就在這種高壓環境之下,我想找老公幫忙,老公說我很忙很累,我要賺錢。我想找婆婆幫忙,婆婆說我手疼、腰也疼,年紀大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了。

合著就我一個人不忙不累,而且身體還壯如牛。

一天晚上,我抱著哇哇大哭的娃,怎麼哄都哄不好。我看著老公邊刷手機,邊哈哈大笑,眼睛裡根本看不見我哄娃的辛苦。我的心情爆發到了極點。

我吼道:“孩子還沒有生下來的時候,你說的比唱的好聽。說什麼我只要負責生,孩子生下來,你來照顧你來帶,現在呢。我生我養還要受你的氣。”

“還有,去年你爸媽催生的時候,說話怒髮衝冠,中氣十足。現在孩子生下來,你媽身體哪哪都疼。”

老公,被我說的一愣一愣的。本想反駁,但是被我的眼神殺了回去。

老公放下手機,接過娃。

我瞬間就覺得,天晴了,心情超好。晚上還讓老公把娃哄睡了。看著老公小心翼翼的把娃放在床上,並且還對我做了一個“噓”的姿勢,我就知道娃已經被哄睡著了。

以前這個“噓”的姿勢,可是我經常對他做的。但是他從來都不理會,只會大搖大擺的把娃給吵醒。

那天晚上我突然間覺得,如果夫妻雙方共同帶娃,那麼帶娃日子也沒有好像那麼的難熬。

連續幾天晚上讓老公哄睡之後。老公突然間很誠懇地對我說了一句話。“老婆,帶娃真的好累,我胳膊都抱麻了,你確實辛苦了。”

呵,女人果然是感情動物,就這麼普通的一句話,我居然聽著委屈的想哭。

其實女人帶娃再苦再累,也想聽到老公一句體貼的話。哪怕一個眼神,哪怕一個動作,都會讓女人很安心。

夫妻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扶持,這個家庭才會更加的和諧,生活才會更加的美滿。

所以爸爸不僅要帶娃,媽媽也要鼓勵爸爸一起帶娃。





瀟灑媽聊育兒


我個人認為父親要抽時間陪陪孩子帶帶孩子,今天上班的路上等紅綠燈,看見馬路人行道上一位爸爸帶著3歲多的孩子,迎面走來,當時給我的感覺很溫馨,父子之間有互動,也許是帶著孩子去前早教,也許是帶著孩子去奶奶家,瞬間感覺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滿滿正能量,上班都開心,感謝這對對父子讓我覺得人間值得。父親要參與孩子的成長,等孩子長大了你想帶著孩子做什麼,孩子也許有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參與,或者沒有時間參與。我的部門領導孩子大三了,說今年帶著孩子去某國家玩,說再不和孩子出去旅行,孩子就要出國了,以後一起旅行的時間可能很少了,說是花了一個車位的錢一家三口出去旅行,大家認為值得嗎?


酷蓋的贊贊兔


爸爸必須帶娃,我家的大娃他不帶,只會給我挑刺。二娃出生後,哪怕是分床(他帶大娃睡),我喊一聲,他就立馬過來泡奶拿東西。不慣他的毛病,一定要帶娃,他不帶娃,好,反正兩娃和他姓,我一個不帶,離婚。總而言之,不帶娃的老公很渣,很渣!


gdqj2016


爸爸是一定要帶孩子的,爸爸是孩子性格養成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拿我的成長經歷來說,因為爸爸是不會特別表達的父親,孩子多,生活壓力重,所以溝通少,脾氣暴躁是我從小對父親的印象,最長4年沒有和父親說過話,一直都是爺爺給了我溫暖的童年,這種經歷導致我的婚姻觀、處世觀都特別喜歡比自己大很多的異性。結婚對象如此,工作交朋友、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因為和他們在一起,我才趕到溫暖。而這種價值觀並不是正常婚姻所應該有的,當然,幸運的是我很幸福。


可愛醫生66


不帶孩子那你結婚幹啥?要孩子幹啥?題主如果是當爸爸的,那你當初該想明白了再找媳婦。(笑)

男人應該是家庭的頂樑柱,是為老婆孩子遮風擋雨的保護傘,可如果你連孩子都不願帶,是不是太不合格了?

何況現在百姓之家,普遍是夫妻倆都在外打拼,都辛苦。那回家來不應該一個做飯洗衣,一個陪伴看護孩子?家難道光是女人的嗎?

我在紡織廠幹了一輩子,紡織廠的男人大多都體貼妻子工作辛苦,主動幹家務。特別是天暖和時,晚上抱著或領著孩子出來玩耍的,多是大老爺們。為啥?女人上三班辛苦,在家休息。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以後和父親不親?在他們需要陪伴,需要拍著入睡,需要你講故事、需要你陪著做遊戲,或者在幼兒園望眼欲穿等家長來接,卻只見媽媽根本看不到爸爸的身影,那他們長大後、你老了後,能和你親嗎?

所以當爸爸的一定要與妻子共同帶孩子!


嶧縣西門裡老李


爸爸可以不帶孩子嗎?我的回答是不可以,除非是離婚了孩子跟著媽媽,這樣孩子可以不用帶孩子。

孩子本身就是你和老公愛情的結晶,你們都有責任撫養孩子長大,照顧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在以前的觀念裡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很多家庭把照顧孩子的責任都推到了媽媽的一個人身上,孩子所有的吃喝拉撒穿都是媽媽一個人忙碌,而爸爸則做農活。

現在,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孩子則需要兩個人共同養育,不是說你上班了掙錢了就不用管孩子了。

現在仍然有很多喪偶式家庭,當然,一部分是因為老公不在身邊,而另外一部分是老公在身邊,但是依然覺得孩子應該給媽媽帶,自己回到家就躺著玩手機,打遊戲。

其實,孩子多跟著爸爸有很多好處,比如,孩子跟著爸爸更具有冒險精神,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更加勇敢;性格上更開朗一些等。

一個家庭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互相幫助,而不是相互埋怨,相互推脫。


小淘氣鬼日記


不可以。1,帶孩子體驗為人父的過程,增加責任感,理解方面,父母的不易,見證生命的成長

2,妻子生孩子付出了太多,爸爸要多付出些帶娃時間,餵奶,換尿布,撫觸,做排氣操,哄孩子入睡,洗衣服口水兜

3,孩子性格的養成,智商情商價值觀的養成都需要父母的關愛參與和陪伴,缺一不可。


林河兮


爸爸當然不可以不帶孩子,因為撫養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由父母雙方共同帶出來的孩子也更有幸福感。

其實爸爸帶孩子有很多好處。

爸爸作為孩子成長中一個重要角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俗語說爸爸就像一座山,給予孩子最值得信賴的依靠,所以爸爸陪伴成長的孩子是最有安全感的。爸爸帶孩子的好處有很多:


  • 爸爸參與帶孩子,家庭關係更和睦。

爸爸參與帶孩子,才會明白到帶孩子其實是一項很累的工作,只有親自參與進去才能體會到媽媽的辛苦。爸爸理解媽媽,體惜媽媽,並與媽媽一起分擔家庭責任,夫妻關係才會更融洽,親子關係才會更好。家庭關係和睦是孩子獲得幸福感的關鍵。

  • 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有責任感。

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在家庭中承擔的責任更大,既要養家餬口,又要教書育兒。雖然爸爸對孩子的愛含蓄些,但不能否認爸爸對一個家庭的貢獻。

作為男性,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感,會在爸爸帶孩子的過程中影響著孩子,帶動著孩子,耳濡目染,孩子的責任感也會在不自覺中培養起來。

  • 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樂觀。

相對來說,女性的情感比較細膩,情緒也容易波動,所以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會比較感性。而爸爸一般比較粗線條,不會太注重細節,所以不會執著於一些生活小事,處事相對會更豁達,更樂觀。所以受爸爸影響,爸爸帶出來的孩子也會更樂觀。

  • 爸爸帶的孩子更獨立。

在帶孩子方面,媽媽會傾向於保護孩子、照顧孩子,事無俱細都照顧到了,孩子反而失去鍛鍊的機會;而爸爸會傾向於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所以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具冒險精神,也更獨立。


那為什麼爸爸不願意帶孩子呢?

爸爸不願意帶孩子可能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爸爸未進入“父親”這個角色。

孩子出世後,媽媽一般很快就會進入“媽媽”這個角色,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而爸爸一般比較後知後覺,進入“父親”這個角色要比媽媽晚很多。

2、爸爸在帶孩子過程中備受打擊。

生手媽媽成為熟手媽媽可能只需一個很短的時間,但生手爸爸要成為一位熟手爸爸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不斷磨練才能成就。

如果在這個練習過程過不斷受到批評、打擊,那爸爸帶孩子的熱情就會驟減甚至消失。

那怎樣才能令爸爸樂意帶孩子呢?

01)鼓勵並放手爸爸去帶孩子。

很多爸爸其實不是不願意帶孩子,而是在帶孩子時笨手笨腳,粗枝大葉的,經常受到媽媽的指責,久遠久之就不願參進去了。

相信初為人父那一刻,所有爸爸都是興奮的,都是願意去抱孩子,去照顧孩子的。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畫面:爸爸剛抱過來,那邊的媽媽就緊張地說:“不是這樣抱的,你應該這樣......"

又比如,爸爸幫孩子換衣服,看到手忙腳亂的爸爸,媽媽嫌棄地道:”笨手笨腳的,換衣服都不會換,還是我來吧。”

媽媽們總是一邊嫌棄爸爸們的笨手笨腳,又一邊責怪爸爸們的不參與。誰也不喜歡邊帶孩子邊被人嘮叨。所以鼓勵並放手爸爸去做,爸爸才能在帶孩子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感與成就感,也才更樂意主動帶孩子。

02)爸爸不主動帶孩子,媽媽要善於示弱。

每一位懶惰的爸爸背後都有一位勤快能幹的媽媽。而每一位勤快的爸爸背後必有一位懶惰的媽媽,或者是善於示弱的媽媽。

記得孩子小時候,我也會適當示弱,讓孩子爸爸參與進來。例如幫孩子換尿不溼,我故意包得不夠好,然後和孩子爸爸說:“你上次是怎樣包的,孩子一晚都睡得很安穩。”

然後孩子爸就很有成就感地給我示範怎樣包,可我故意學不會,於是孩子爸就把換尿不溼的工作主動承包了下來。我就適時稱讚他:“你做得真好。”

媽媽的適當示弱,更容易把爸爸的責任感調動起來,主動帶孩子。

03)好爸爸都是誇出來的。

媽媽放手後,你會發現爸爸們其實也會是“帶娃能手”,媽媽也要懂得大方誇爸爸。

我孩子小時候吃飯總是不認真,我有時帶他覺得很傷神,吃個飯要用盡我的十八般武藝。有一次,爸爸要去參加宴會,我正好忙著,便讓他帶著孩子獨自前往。去的時候,我還擔心孩子會在宴席上搗亂。沒想到由爸爸帶著,孩子居然無比正經,認認真真地吃飯,直到用餐完畢。

我由衷地誇讚爸爸:“還是你有辦法。你帶著他,孩子吃飯都認真了。”老公聽了很開心,帶孩子也更用心了。

所以,媽媽們放手讓爸爸們去帶孩子們,你的鼓勵與誇讚說不定就成就一位好爸爸,因為好爸爸都是誇讚出來的。


十安育兒


家庭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家庭成員團結一心的港灣,

爸爸不帶孩子的話,孩子不僅缺失的是父愛,因為父愛和母愛是完全不一樣的,孩子內心能體會到,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都造成隱影面積,男性和女性的思維方式本來就有差異,父愛會帶給孩子更多有趣的智力知識,是母愛給不了的

所以還是建議父親多多參與家庭中,陪伴是任何都彌補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