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大部分孩子與姨親和姑姑的關係稍遠些,這是什麼現象?

河東三民


這也不一定吧,還是看平時走不走吧。我侄子侄女有一個大姨,三個姑姑,但侄子好像對大姨沒有多大的感情,因為我弟媳她姐長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了才見幾次,所以孩子和他大姨並沒有太多的印象。相反我們這三個姑姑雖然也長年在外但我們經常給爸媽打電話的時候都會和侄子侄女聊天。每年我們中間都會回去看爸媽都會給侄子侄女買好多吃的包括玩具衣服,每當我們要回自己家的時候侄子都明顯感到失落。弟弟弟媳每年暑假也會把孩子接到我們共同的所在地,侄子侄女來我們幾個姑姑家,那真是特別對待,想玩什麼我們都會讓自己家的孩子讓給他倆,想吃什麼我們從來都是滿足他們的要求,也可能是有孩子共同玩吧,侄子侄女每次來我家都不願回家。有時我家孩子也會問,媽媽為什麼哥哥妹妹來了什麼都要緊著他們先玩,我就告訴孩子,他們是媽媽的侄子侄女,是媽媽除了你們之外最想疼的孩子,再說人家大老遠的從老家過來,我們不要好好對待人家嗎。

所以該子和誰親,這都是看平時的來往,即使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長時間不見面或者說對孩子沒有愛,孩子也會和我們疏遠。


家有倆夾克


大家覺得現在的孩子離姨親和姑姑的關係稍遠嗎?我談一下我的看法。

在孩子眼裡姥姥姥爺的關係自然是最親的,當然家裡的爺爺奶奶不能算外人,我小時候最喜歡去姥爺家了,那時候舅舅家的孩子特別多,大家在一起很開心也是難得一聚,自然也發生了很多小故事。

我小時候家裡反而與姑姑家不常來往,姑姑家的條件都很好,姑父有些看不起我們家,對我們老是挑剔,那時候一見到姑姑姑父就害怕。

現在孩子沒有那麼多的親戚了,我孩子只有一個姑,我們三兄弟的感情也很好,姐姐對孩子疼愛有加,孩子對姑姑感情也很好,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我認為是孩子心目中最親的人,老婆這邊也是兄妹三人沒有姐妹,因此姨親也談不上,太遠的也就不說了,因為經常不交往,別說是孩子了,連我感覺都關係很遠。

但是我小時候的親戚比較多,真的是七大姑八大姨,現在也只有一個姑姑了,孩子與老姑的關係特別好,因為離家近常常去感情不言而喻,姨夫因為年齡大了,相互之間交往的也少了,不過孩子還很愛他們,以前我的親戚太多了,而現在孩子的親戚又少的可愛,可以說只要算是親戚孩子都很珍惜,現在的孩子不像從前放不開,早早就上幼兒園,特別可愛,再說家裡都是一兩個孩子,家裡都特別重視。

如果我還算一個孩子的話,我還是覺得姨親感到親切,當然姑姑關係更近,等慢慢長大了才瞭解這一點。


鄉村小二哥


孩子跟誰親這個要看大人,我女兒要她給伯父姑姑打電話,很不情願,十八年來伯父們沒給她買過一顆糖,沒給紅包,衣服就更不可能了,我生女兒滿月那天,婆婆就中風,家裡太困難了,只能給我爸媽帶,婆婆請老公四哥照顧,六年時間我女兒見奶奶面沒幾次,媽媽有時間了就帶她去看看奶奶,奶奶想她也沒辦法,伯父伯母也不可能接過去帶幾天,婆婆去世了女兒也跟我們在外面上學,她回老家一次告訴她哪些親人,下次回去又不認識了,打電話也不知道說什麼,可我孃家的親戚就不一樣,小時候給紅包,買衣服她自然就親了,伯父伯母過年女兒給她們發信息拜年,他們也就回個新年快樂,這樣小孩也不知道下句該說什麼,更不會發個紅包表示下,那些堂哥姐姐認都認不到,都結婚了有自己的孩子,這個妹妹他們見面也就笑笑,這樣的能親嗎?有時候要她給他們打電話,其實我也不想要求她打,實在是不曉得講些什麼,孩子不跟他們親,也是沒辦法的事。


七顏初夏1978


也不一定,應該是看和誰相處的久一點就和誰親吧。我哥哥家一兒一女,老大是我上高中時候出生的,老二是我上大學時候出生,每次放假在家就和他們一起玩,給他們買好吃的,畢業後工作,他們的衣服也一直是我買,各種玩具,他們喜歡的美食,包括學習用品,直到結婚生子離開家,每次回家都去接他們放學,而孩子們也是見到就和我特別親,主動幫我帶孩子,也不是說我給他們買很多東西他們和我親,而是有一種一起長大的感覺,哥哥嫂子都在外地開飯店,一年回來一次,和我家孩子也沒有很親,我媽每次都說我給他們家孩子買這買那的,但他們從來沒給我孩子買過任何東西,但我覺得我的侄子侄女我們是血親,我不寵誰寵。


年華葬淚659


我女兒出生幾個月的時候我妹妹的男朋友來,當時我們在逛街,就讓他抱著我女兒,說來很奇怪,我女兒第一次見他就衝他笑,讓他抱了一下午她都不哭,現在十多歲了她還是特喜歡到姨媽家去玩(我女兒叫他姨父叫舅舅的)說不清楚為啥?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也不是很多,她小時候見她姑姑就會哭,也搞不懂是啥原因,到現在也不和她姑姑親,看見她奶奶也哭,按道理說奶奶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那應該陪伴的時間最多了,但是很奇怪的她就是不怎麼親!小時候讓她奶奶單獨帶一會兒都不行的,會一直找媽媽一直哭。我遠嫁的基本上一年回家一次,但是她喜歡和我媽呆一起,又不喜歡和我姐呆一起,至今都是如此,搞不懂是什麼原因?


皮蛋頭像8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我也蠻傷心的,我和我的幾個姑姑也不太來往,我今年都三十了,幾個姑姑家很少去,小的時候還會去大姑家,後來長大了也慢慢不去了。我覺得這些都很正常,親人之間的關係會隨著時間慢慢轉淡,尤其是本來就不怎麼走動的,以後會越來越淡。

我十歲的時候家裡發生變故,從那以後一蹶不振。十歲之前家裡在當地應該也算條件不錯,爸爸在八幾年的時候就可以掙好幾萬,在農村那個時候確實屬於鳳毛麟角,我家的日子過得也不錯。我爸老大,下面四個妹妹,從我記事起,他們兄妹之間就不是很和睦,至於原因,我想大多數出在我家老人身上,具體就不多說了,省的別人說我沒良心。

我爸爸的存款在爺爺生病時全部用光,並且負債很多,總感覺他的後半輩子都在還債,自然而然,我家是窮。也許是因為窮,被人看不起,所以他們兄妹之間越來越遠,在我心裡,我的姑姑好像從來沒有拿我當一回事,我大姑二姑和我沒有什麼過多的來往,從小就是,我三姑和我最好,但是早逝。我小姑比我大十二歲,從小和我打架,我沒少被她和我奶揍,所以和她自然遠。我有一次過年去給他們拜年,都沒有進的了她的家門,不過沒有關係啦,我本人不介意。

不過相反,我和舅舅家走得很近,這麼多年一直關係都不錯,平常沒有什麼事情打擾,逢年過節聚一下,平常都是各忙各的,大家各自有家庭,平常都很忙,不要過多的去打擾別人的生活也是一種關愛。


流落在街角的貓


我家孩子似乎跟姑姑親,對於孩子姑姑,她人很不錯,我們不在一個城市,只有過年時才聚到一起,平時經常給孩子寄玩具和零食,時不時還會想孩子和孩子視頻,過年在一起時,和孩子玩,感覺很親切,孩子姑姑對我這個嫂子也不錯,出去玩時經常給我帶禮物,給她錢也不要,搞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最主要的是,她尊重我和寶寶,並沒有因為自己學歷高工作好而瞧不起我們。所以,我們相處的挺好。孩子有二姨和小姨,就不是很親了,我二妹家也有一個兒子,比我家的大一歲,在一起玩時,經常欺負我兒子,我二妹敷衍的說一句別打弟弟,就不管了,我小妹和我爸說我兒子太老實了,這不如哥哥,那不如哥哥……明明我們是受害者!顛覆了我的三觀!孩子小的時候,哪怕大個半年,都是有差距的,她們經常這樣當著孩子的面比較,我受不了,經常懟她們,孩子也不喜歡哥哥,跟姨也不親,在孃家,只有我媽會護著我兒子。


wtl2wtl


其實還真不好說。個人覺得在這個社會里我們都是誰對自己好就跟誰親一些。姨也好姑也罷都是需要真心相待。我跟我姑親,因為從小到大我姑姑待我視為已出。而姑姑會認為我身體流著同家族的血,是她最愛哥哥的寶貝。我姨就對我弟對我姐更親一些,因為他們長相隨我媽媽家族多一些,而我隨我爸爸的家族。自然而然就沒有那麼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心都是相互的。你待我好一些我就多走動,不待見我自然也不會去打擾別人的生活。


川鄉靈兒


我家就是這樣,我確實和我姨比較親,因為沒有姑,所以小時候有啥事都是在姨家。

其實孩子是十分單純的,孩子最親近的人一定是陪伴自己時間最多的人,比如如果是媽媽是主要撫養人,平時和爸爸在一起的時間少,那麼肯定是和媽媽親。

還有一個原因,同樣是兩個不熟悉的人,更喜歡和孩子互動的人,孩子往往會更喜歡。自己還沒有孩子之前,我是壓根不會和孩子玩,但是我表姐不一樣,雖然也沒有孩子,就是會特別投入的去和孩子玩,所以侄女特別喜歡和她這個姨玩。

說到正題,孩子和姨親,和姑姑不太親。

第一個原因,媽媽和姨家關係走動的比較頻繁,和姑姑家的走動會比較少。傳統家庭中,孩子一般都是媽媽帶,而媽媽和姨是親姐妹或者表姐妹,而姑姑要是親的也是和爸爸親。

所以一般情況,還是媽媽帶孩子時間多,自然和姨家關係更近一些!

第二個原因就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了。我孩子的姑姑和我們不在一個城市,一年見不見幾次面,平時也很少電話聯繫,所以我女兒對姑姑沒有什麼印象,問起來,只是知道自己有姑姑,

相反,我和我表姐在一個城市,雖然見面次數也不多,但是她每次都會帶一些小玩具,而且會陪孩子一起在遊樂場遊玩。

所以,我女兒自然是對她姨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因為孩子單純,最喜歡的就是能夠和自己玩的人了。

說到底,千萬不要拿孩子喜歡誰來衡量大人之間的關係。有的人覺得,孩子喜歡姨那肯定是媽媽和姑姑的關係不好;在我看來,姑姑更應該是和爸爸關係更親,孩子和姑姑生分,只能說爸爸帶娃帶的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媽媽在帶孩子。

我們說了,孩子只分對錯,成人才權衡利弊。孩子喜歡誰,肯定是因為別人對他的好!


豌豆媽媽育兒


我個人覺得,誰帶孩子更多,孩子就與誰親。而且,帶孩子的人對孩子親暱,不嚴肅,孩子更喜歡。

我和我的小姨們很親,因為小時候我的小姨常常帶我,她們帶著我滿山地跑,過山溝溝摘野花,爬樹摘野果,什麼好吃的果子我小姨們都會給我,所以我和小姨們親近。

我和小姑叔叔也親近,原因當然是他們常常帶我了。我姑姑帶我吃好吃的,我叔叔給我講很多好聽有趣的人生經歷,所以,雖然我爸媽忙,但是有親人對我的好,我真心過得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