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復讀?

冷眼冰說


復讀生在每年高考中佔比很大,隨著一年高考的結束,會又一大群高三學生走向復讀路,復讀也的確成就了很多學子的大學夢。作為從教多年的高三班主任,也帶過幾年的復讀班,縱觀學生的高考表現,不得不說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復讀。概括起來講:有3類考生適合復讀,

下面具體分析這三類學生——

1、在高考中屬於失常發揮的

在高考成績“追求卓越”的影響下,很多考生都紛紛選擇了復讀。此時需要理性,要看情況而定,如果高考發揮屬於很好,沒必要再選擇復讀。如果高考失常發揮,那就建議再復讀一年。理由有兩個:一個是考生的水平還沒有達到最好,復讀一年還能再提高;一個是考試狀態沒有達到最好,復讀一年調整好狀態,爭取明年正常發揮。

2、意志堅決,自我認識清晰

復讀一年辛苦異常,除了大強度學習,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滋味只有嘗過的才有感受。作為復讀班班主任,我真切感受到,只有始終保持好狀態的復讀生,最後才能成功,真可謂狀態決定復讀的成敗。

最常見的情況是,大多數的復讀生只有在剛進入復讀班的那一個月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接著就開始偃旗息鼓,不出一個月很多人原形畢露,甚至不如應屆時的狀態,非常散漫,對備考喪失動力。因此,只有那些意志堅定,在戰勝自我上表現很好,真正下定決心的同學才有可能完成復讀的目標,這個過程中自制力很重要,意志也要足夠堅定。

復讀最大的困難並不是各學科知識,而是自己,戰勝自己就能戰勝高考;你有多好的狀態就有來年多好的成績。復讀的成與敗,在於每一天的奮鬥與蹉跎。

3、語言學科成績理想的

所謂的語言學科,指的是語文和英語,對於理科生來說,如果這兩科成績較好,而數學和綜合成績不好,建議復讀。為何會有如此果斷的判斷?太多的案例說明了這樣的現狀——一年過後,語文英語成績不會有太大的提升,甚至有時不升反降。相反,數學和理綜是提升空間非常大的,我所帶的學生中就有復讀一年數學提升32分(高考91分),理綜提升將近100分的。

當然,這和學科的學習規律有關。語文英語學習週期長,見效慢,而數學和理綜學習專題性強,練習效率高,只要掌握了知識點和規律,再輔以適量科學的練習是短期內就能見效的學科。

總之,復讀是很多考生的選擇,但是要理性選擇,思考再三,多方權衡,特別建議諮詢班主任,會給出很有價值的建議。對該問題,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評論。


優學優考策略


什麼樣的人適合復讀?我想世界上沒有適合復讀的人,只有想不想要復讀的人吧。



分享兩個事情。

第一個,我上高中的時候上的是一個市級重點前五名的學校。本來是以全年級前50的成績考入高中的,但是到高三上學期名次就已經調到每班的後十名了。不斷的請家長不斷的開會,在離高考差四個月的時候,我猛然醒悟,我覺得我不應該這樣。我開始考慮我以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仗著天生有點小聰明,記憶力又好,猛讀了三個月。最後以年級前一百名的成績,考入了本省的重點財經大學,當時我對自己的結果其實是不太滿意的,或者說是也是極其滿意的。因為我沒有想到我就認真用功讀的那麼三個月,就可以考到這樣的學校。



我發誓賭咒的跟我媽說,讓我復讀,讓我復讀,讓我復讀,我好好讀一年,我保證,我覺得我一定可以考清華北大。

當時我真的是要那個信心又滿又膨脹,要飛起來了。我媽我爸一直勸我說,算了,太辛苦了,你看復讀的人都熬成什麼樣子了等等。

最終也是在家人的反對下,沒有實現復讀這件事。當然也就沒有清華北大一說了。

第二個事情。前幾天我做了一個噩夢,我已經出來工作很多年了,然後突然夢見我其實生活在高考結束一兩年以後。有一天我媽跟我說,你不是想復讀嗎?家裡有個親戚可以給你安排去,不用上覆讀班,重新跟著學校一起從高二開始讀起,然後重新參加高三的高考。



我當時就懵逼了,然後沒有辦法,因為也是我自己提出來的嘛。於是我就去學校了。去了學校以後,我看見我的好多小學同學,還有初中同學,他們都是在就讀高二,還有幾個我在職同事是我的的同學。老師就跟我說,你先跟著他們熟悉一下流程吧。我去,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是找了一個新工作呢,還有流程!!!

我就讀了一天,感覺我要死了已經,大傢什麼都懂的樣子,什麼題都能解,什麼單詞都會背。就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做,我感覺天都塌下來了,整個人是崩潰的。

我一直在夢裡上了三天學,早五晚四,特別真實。



第三天晚上,我就跟我媽說,媽我讀不進去了。我媽在夢裡面沒支持也沒反對,她就低下頭沉默了兩分鐘吧,然後跟我說,當時不是你想要復讀的嗎?那你還是自己跟我們家的某個親戚打一個招呼吧。


緊接著這個夢就猛然驚醒了,真的在我的一個休息天睡到大中午,太陽火辣辣的時候,嚇了我一身冷汗。

醒過來以後深深的嘆了好多口氣,糾結了好半天才緩過神來,那種由內而外的壓抑,實在太讓人感到難受個不舒服。

所以回到正題,你說什麼人適合去復讀?

我想是個正常人都不願意去。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朋友高考以後去復讀,真的,我們這邊的封閉式學校太辛苦了,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我覺得那個不只是身體上的一種折磨考驗,同時也是心理上的一種煎熬。

除非,有相當遠大的志向和超人的那學習能力,復讀只是為了考上更好更好的大學,而不是隻為了考上一個大學而已。那我覺得,這種人是有能力去通過復讀完成心願的的。應該支持。

還有一種情況,是他的分數,直接就達不到大學錄取的標準值,也達不到大專錄取的標準,那沒有學上,只有復讀一條路,這個就不關係到願不願意或者是不適合了,因為只能這樣。

但我覺得如果說是已經考上一個大學了,像我這樣平淡無奇的人,就安安心心去讀書吧。 切莫自尋煩惱。會要人命。

以上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boee的水雲間


作為一個復讀過的人,我想講講我當年復讀的一些情況,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我第一年高考成績過了二本線,但是志願沒有報好,沒有學校錄取,當時我是十分不願意再回到高三生活的,當時央求爸爸去託關係看有沒有學校能上,當時有個聯繫人說能夠讓我被錄取到一個一般的二本學校,但是後來找他總是三番四次的有事,不知道是故意不見想多要錢還是確實有事情,後來我看著爸爸找他時為難的樣子,心裡也很不爽,心想這樣去讀書也挺屈辱的,畢竟成績也過了二本線是我們普通高中的前十,而且那個學校也就是一個一般的二本學校,我就跟我爸說不要再找那個人了,就是找到了聯繫上了學校我也不去上了,我就不相信我自己考不上。我跟我媽說,就是考不上也沒事,別人高中畢業也能掙錢,我不比別人差,我相信我也可以的。提示一:自己有足夠高的心氣。

後來就是選擇復讀學校,當時有兩所,一所是市一中,一所是普通的高中,當時市一中是規定復讀的不管誰都要交6000塊錢,如果高考完考過了一本線就退錢,考不過就不退錢。當時的普通高中很重視複習班希望能夠出成績,所以條件比較好,過二本線的來普通高中就讀,學費住宿費全免,就收300元書費,然後每月補助150元錢。我本身中考時就差幾分考上一中的公費,對一中不是很有好感,加上招生老師比較牛,說話不是很好,再加上條件比較苛刻還要交錢,不想讓家裡增加負擔,所以我就選擇了普通中學,結果我發現自己選對了。提示二:儘量減少自己在學習外其他的負擔。

在普通中學複習班了竟有我一兩個我高中時的同學,這樣我很容易就能夠融入到班級之中,另外班裡幾乎80%以上的同學都是農村的同學,他們學習之刻苦,生活之簡樸讓我很震撼,記得上課的第一週晚自習停電,有的同學竟然點著蠟燭看書到晚上10點半(後來她說她看的是瓊瑤小說,我信你個鬼啊嘿嘿),當時就把我震撼了,後來還有的同學回到宿舍在被窩裡用手電筒看書,那種學習的氛圍讓你感覺如果不看書就是恥辱,真是感到十分的好,大家都一門心思的學習。提升三: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很重要。特別是對學習自覺性不是很強的同學來說。

複習班的老師都是不錯的老師,跟從老師補足自己差的科目,儘量提分是正道,我一次高考時,教數學的老師是個剛畢業的計算機老師,能教好就怪了,複習班的老師是我們當地一個自學成才的老師,一下子把我的思路打開了,感覺高考數學不是那麼難,只要認真還是可以拿高分的,我的數學單科從70多提到了129,光這一項我的複習就值了。提示四:複習班的師資力量配備要比較強大。

我剛進複習班時是成績是第3名,後來考試不知道怎麼搞的老是不太好,所有模擬考試最好的也是剛剛進入班級前十名,班主任從一開始還談心說服到後來就不聞不問,算是小小經歷了人生的冷暖了吧,不管成績如何我始終相信自己,我覺得這些成績都沒用,我只要最後高考考好就行了,然後這些考試中我錯的越多越好,這樣我就可以更好的彌補自己的不足,高考時就不會再做錯了。提示五: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確對待複習過程中的成績變化和老師家長態度變化。

複習班中最後的考驗在高考之前,心態很重要,我們班上許多同學成績都很出色,老師還斷言市裡的前十名我們班裡也能出幾個,區裡的狀元更沒跑了,但是事實上,這些同學都太希望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反而給了自己過多的壓力,班裡前十名中我之前的都倒在了高考前的晚上,他們好多都失眠了,而我放平心態,像之前想的考上就去,考不上就工作,反而睡著了。提示六:越到最後時刻越要注意舒緩自己的情緒,放平心態。

複習的過程會很枯燥,但是也會很快樂,單純的學習的快樂,多會一道題,多背一個單子,及至最後拿到滿意的成績,讓你感受到奮鬥的快樂。起點很重要,如果考上的是一個專科,與其畢業時費勁準備專升本考試,不如回到高三好好學學,直接考上一個本科來的順利。人總是需要一些壓力才能長大更高更壯的!


小豬一直在飛


有哪些人適合高中復讀,一,平時成績不錯,高考發揮失利,自己有強烈的復讀意願。二,對錄取的學校不滿意,想復讀一年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三,高考成績很好,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有c或B,阻止了自己上名校,四,藝術生在高考錄取中沒達到自己的要求,心裡不服輸,其時要想復讀,不管什麼原因,首先要有吃苦的準備,我兒子也是美術復讀生,第一年由於高考失利而落榜,但他並沒有因此氣餒,而是以此為鞭策,腳踏實地的勤奮學習,在南京鵬舉教育經過3個月的文化衝刺,最後被廣州華南理工大學錄取,一份耕壇,一份收穫,努力肯定會有回報的,加油!!!


李輝純


什麼樣的人適合復讀?其實因目的而異。

適合復讀的同學:

第一種,平時就是學霸,想考哪個學校目的性很強,或許這次高考差那麼一點點,想復讀,那完全沒問題,基本上這些同學復讀後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學校成功率很高,所以這樣的同學如果想復讀,那完全沒問題!

第二種,覺得自己腦子還算靈活,高考沒考上或者沒考好是因為自己沒努力而已,這類人復讀一年考一個自己想要的接近一點的學校還是很有希望的。

不適合復讀的同學:

第一種,感覺自己平時很努力很盡力了,考出來的成績還不是很理想這些同學。也許讀書本不是你的優勢,可以把復讀的時間分給未來,或許會發現更多的天地。

第二種,厭學的人。這沒什麼好說的,復讀或許是家長的期願,復讀沒意思,也浪費時間。

第三種,心理狀態不是很好的同學。比較複雜,如果又沒考好怎麼辦......

復讀是很需要決心和毅力的,所以以上都是個人認為吧,參考價值自己看看咯~~


Vision桂林


是否復讀,我們要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後再做決定。那麼,如何分析自身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哪些因素?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實例。

我高中就讀於一所省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學校每年一本線人數超過40%,重點班更是超過75%(四分之三)。當時整個年級14個班,其中普通班9個、重點班3個、復讀班2個。如果按每個班級人數70人計,每年復讀人數佔比(70×2)÷70×14≈14.29%。

我在的班72個人,復讀人數22人(有20人過一本線);另外兩個重點班人數分別為68人和70人,復讀人數分別是17人(有14人過一本線)和19人(有16人過一本線),重點班復讀人數約佔27.62%。三個重點班共58人(一本線50人)選擇復讀,可見我們學校的復讀生有很多是平時成績較好的學生,他們有書讀沒去讀。

而普通班選擇復讀的同學多是不得不復讀的落榜生,當然,落榜生中有估分錯的成績好的同學,但佔的比例不大。(說明一下:我在的省區當時2001年仍以標準分來計算高考分數)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班復讀的同學後來都考取了吉林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也算沒白付出一年。

回過頭來看,選擇復讀的同學都有以下共同點,可以作為參考。

一、成績比較穩定,平時成績沒有大起大落,努力程度還可以加強,還未到個人學習高原

復讀的同學都沒有考上北大清華復旦等頂尖院校。第一年考過重點線的同學當時都是剛剛過線,超過重點線分數最多的一位同學也就超了24分,再使把勁蹦一蹦穩進211的第二梯隊。他們平常的成績比較穩定,在高考期間也沒有發生意外情況,既不是班裡最努力的那部分,也不是吊兒郎當的極個別,都是傳說中“聰明”有自己的愛好,比如喜歡看小說、愛好踢足球打籃球、玩遊戲的同學。

二、性格上都比較自信、獨立,心理素質不錯,平日裡情緒沒有起起落落

我們班復讀的同學都比較有個性,很有主見,平時吃飯、學習、娛樂都不會是一堆人一起的,往往是三三兩兩,平時的期中期末甚至模擬考試都可以睡得打呼嚕、明天考試晚上還在衛生間打燈看小說、每逢歐洲盃或週末都去網吧通宵上網。該項突出的同學都考取了985第二梯隊的大學。

以上是我高中時選擇復讀的同學兩點最明顯、突出的共同點。下面是我聽到、看到總結的點,也很有參考價值。接續上面順序。

三、發揮失常

因為生病、家庭變故等突發情況導致高考發揮失常的同學,不用多解釋,肯定要復讀,用一年的時間來補救雖然長了點但是非常值得。

四、沒有認真對待學習

跟上述第一點“努力程度可以加強”不一樣,這裡不是努力程度的問題,是壓根兒沒正確看待高考也沒認真想過未來,屬於在親戚朋友施壓下、在老師同學的勸說下突然醒悟了,終於開竅曉得自己的未來跟高考息息相關,這種類型的同學一旦努力,成績提升空間往往是最大的,復讀後,落榜生金榜題名、三本變二本、二本升一本!

五、可以換個地方高考的人

我們在這裡不談是非對錯,不論公平正義,只討論個人爭取機會的途徑。如果有條件創造機會,我想誰沒有放棄的理由。

總之,復讀是機會與風險共存的決策,我們必須以孩子為中心,圍繞孩子來展開評估,選那個收益儘可能高、風險儘可能低的選擇。


職場薈萃


作為教育領域的答題者和作者。江小老師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同時,江小老師正在更新很多與教育有關的文章和問答,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江小老師。

今天,我來回答什麼樣的人可以適合復讀?什麼人不適合復讀。

♞以下這些人適合復讀。

☞高中三年一點都沒有學習,整個高中都是混過來的。在看到自己同學或者朋友都考上好的大學,考上好的專業後很是羨慕。由此突然醒悟,想為自己的未來衝刺一把。

☞還差一點可以上本科線,上重本線,上某個自己心儀學校的院校的童鞋可以選擇復讀。因為如果只因一點沒有考上本科,重本,某個自己心儀的學校這是非常遺憾的。這樣,你可以選擇復讀。

♞以下這些人不適合復讀。

☞心態不是很好的人。自己遇到高考就感覺非常緊張,失眠的人不建議復讀。

☞高考超常發揮的人,不建議復讀。既然你的高考都是超常發揮了,也就更沒有必要再次復讀了。

☞成績非常優異的同學,當然排除該復讀人群中的第二種人群。這類同學如果自己覺得自己沒有遺憾,就沒有必要復讀。

總之,是否復讀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詢問父母,老師,同學再做決定。


江小老師


老李答疑係列:

本閣主認為,只要覺得自己考的不理想,或考上的專業很不滿意,都可以考慮復讀。但是考的不理想不能憑感覺,也就是考的失常。比如平時在班裡考試排名一般都排在15名左右,可高考時排在了25名以後,同時也沒有被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錄取,就可以考慮復讀。

在填報志願時,不喜歡的學校和專業以及喜歡但分數差距較大時都不會填報。但會出現這種情況,被錄取了,可專業被調劑到了自己特不喜歡的專業。這樣的話如果你對自的學習能力很有信心,對學校也比較滿意,可以去,到校後還有轉專業的機會。如果對自己的學習能力信心不足,或僥倖被錄取了(今年這個學校報的人少),但專業實在不喜歡,可以考慮復讀。

本閣主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是這樣認為的,如考的失常和對專業特不滿意,即便上了大學,不但大學時光不能真正有效利用,而且會影響你以後的多半生。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大學生都是虛度的,即便是我們這些工作中的人們,有多少其實也都是在虛度的。現在覺得時間寶貴,早上早工作,難道上了大學,工作了就不寶貴了嗎?與其將來虛度,還不如趁當下有精力有活力有激情再拼上一年,考的比上年好了,將來可以舒服的虛度了。和上一年差不多,也無怨無悔了。考的不好,再復讀,要有這股勁,將來才能事有所成。

再有本閣主認為,看待任何問題都要與時俱進。當下我們國家馬上步入小康社會了。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難道孩子晚工作一兩年你們家就吃不上飯了嗎?而且也不要過分比,做好自己是關鍵。高考復讀太辛苦,壓力大,現在不辛苦沒壓力,將來會成倍的大。


闊閒閣


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復讀?相信這是目前很多考生及家長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下面結合個人經驗,為大家分享一點看法。我認為適合復讀的考生大概有如下幾類。

一、高考成績與平時水平相差太遠的。舉個例子,平時每次模擬考試都能考到580分左右,但是高考卻只考了490分。這類考生不復讀就有點可惜了,沒有上自己能夠上的的學校。

二、高考中因低級失誤而發揮失常的。這類考生和第一類有點像,但主要是存在低級失誤,比如說答題卡沒有填完,或者身體不適,導致成績不理想的。

三、成績提升潛力巨大的。這類考生屬於之前對學習重視不夠,導致成績不太理想,但是現在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有很大提升潛力的。

四、意志堅定、抗壓能力強的。高三是緊張繁忙的,復讀更是枯燥乏味的,沒有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意志,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家庭條件允許的。復讀不僅考驗考生,對家人經濟、精力、精神上也有要求,如果家裡父母支持力度不大,或者經濟上有困難,也是難以成功的。

總體來說,復讀關係時間成本、經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需認真考慮。歡迎大家提問然後邀請我回答!

期待你的點贊、留言和關注!進步,從關注我開始!


高考錦囊


各地部分普通高中學校復讀班已經於近幾天陸續開課了,進行2019年高考備考複習。

據在復讀班內現有學生實際情況調查統計,進行高考復讀的學生大體有以下幾種類型情況:

1.2018年高考考試完全失利,高考成績太低,只能選擇復讀。

(1)少數學生在2018年高考備考期間學習態度端正,目標明確,平時模擬考試基本上都超過二本分數線,基本上被科任教師作為苗子生培養。

(2)但由於各方面因素在2018年高考考試中完全失利,致使成績太低,但在沒有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只能進行專科高職批次,考生不甘心,決心復讀。

2.平時學習能力低,模擬考試成績一般,高考成績也比較低,甚至沒有達到本科三批省控分數線,對專科高職批次的院校報考意願不強烈,就進行繼續復讀,以期在2019年高考能考取本科層次的院校。

3.高考志願被滑檔,對本科二批徵集志願院校和專業不喜歡,選擇復讀。

(1)這類考生由於高考志願院校選擇沒有合理規劃,沒有進行參考填報院校歷年錄取分數線,評估填報院校錄取幾率,沒有注重志願填報的方法技巧,加之專業不服從調劑,最後致使滑檔。

(2)雖然在平行志願情況下,滑檔事件幾率很少,但考生志願沒有講究方法技巧,盲目填報,不注意遵循志願填報原則,最後由於在本科階段中滑檔不得不進行復讀。


4.高考成績還可以,但專業被調劑,不喜歡錄取院校的專業,選擇復讀。

(1)這類學生由於平時學習還可以,高考成績達到本科二批分數線,甚至超過本科一批分數線,屬於高分段分數。

(2)在志願以及專業填報的時候,由於沒有把握好本科提前批次志願與本科一批二批平行志願填報方法技巧,沒有評估填報院校專業錄取的可靠度以及錄取幾率,沒有參考填報院校歷年專業錄取分數線,在本科提前批次和本科一批二批段次盲目選擇專業服從調劑,沒有被理想的專業錄取,最後只能選擇復讀。


5.被不喜歡的本科院校錄取,對錄取院校的認同感不高,最後選擇復讀。

這類考生由於志願填報過程中,沒有結合自己的意願興趣以及報考院校的類型,僅僅依據高考成績實際在小範圍內選擇、查詢選擇了院校,沒有綜合考慮,多層次多角度的全面分析院校專業發展形式以及院校就業前景,盲目填報了院校,致使被不理想的院校錄取。最後只能選擇復讀。

總之,復讀必須要付出,學習態度要端正,目標要明確,肯吃苦,跟緊老師的步伐,只要努力,就可有可能實現夢想,在本省份復讀政策範圍內,不存在具體誰適合復讀,誰又不適合復讀,最主要的是要在肯吃苦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高考備考複習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