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你有哪些好的“合理”建議?

新大風歌


農村老農民的養老問題

我是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的農民,當前我們村子裡六十歲以上的老農民不少,他們的養老方式也不盡相同,不少快要邁入老年生的農民也逐漸在為自己的養老所做準備。但是因為農民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固定的職業,年老時也只能靠著相關部門每月發放的一百元來過日子。

不過隨著如今農村生活的變化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少老農民也改變了以前完全依靠救助金和後代養老的模式,轉向多方向的養老。但是不管哪一種養老模式,即使是傳統的“養兒防老”都是基於一定的物質基礎,沒有錢即使是在現在的農村也真的是寸步難行。不過因為農村的特殊性,其養老模式自然也有特色,那麼現在六十歲以上的老農民該如何養老呢?您且接著往下看。

如今農村主流的養老模式

雖然現在農村養老模式多種多樣,但是使用最多的還是“養兒防老”,只不過由兒子變成了現在的子女。這一方面是因為農村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畢竟不可能每家每戶都能夠生育男孩;另外一方面是女人地位的提高,使得她們也能夠外出掙錢,同樣做到養家餬口。現在的農村老農民在年老後跟隨著自己子女生活,由他們提供日常的衣食,當然通常來講老農民做得動的時候還是他們獨自生活。

其次的養老模式就是老農民和老伴養老。很多的老農民都是和老伴相依為命,二人互相照顧。農村現在絕大多數的老農民的子女都外出打工,家裡留守的老人為了不耽誤子女的工作,不得不選擇和老伴一起生活。當然等到什麼時候真的勞動不了,或者臥病在床的時候還是得子女照顧。

通過以上講述可以知道如今農村現在絕大多數農民的養老,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還是得依靠自己的子女來照顧。這也算是人生的循環,年輕的時候老農民照顧我們,等到他們年老的時候,我們也該來回報他們。

其它的養老方式

現在農村也有各種養老院和敬老院,它們的出現為農村農民養老提供的新思路。就拿我們村子裡來說,集鎮上的養老院裡面常年居住著約五十位老人,作為一個只有一萬多人的小鄉鎮,這可以算是一個不小的比例。其實相比於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在養老院裡面也有著其優勢:首先是釐米都是同齡人,可以相互交流減少孤獨感;其次是方便子女工作,不會打擾他們的生活。

當然養老院需要農村的老年人有一定的付出,有些地方是隻收現金,但價格不會很高除非是那種給富人修建的養老院;還有些農村地區只需要老人們幫忙勞動即可,即每年幫忙餵養年豬,種植些蔬菜即可,這些農產品賣出去後以滿足養老院的各種日常開支。但其實在農村有些人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當做一種恥辱,認為別的村民會說自己對父母不孝順,在村子裡落個壞名聲。

如今的農村還有認領養老模式的出現,比如村委會對於那些無兒無女又不願意去養老院的老人,就會進行認領。雖然不能夠天天待在身邊,但會每個月為他們送去一定的錢和糧食,也會定時去家裡看看以防老人出現不測。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隨著如今以前的老農民在不斷離去,咱們年輕的農民逐漸走向舞臺,這一代年輕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我認為以後農村的養老模式會越來越多樣化。當然最好也希望咱們農村每一位農民的生活都越來越好。


愛茶者九號


如果我在農村我60歲了,我會這樣養老。平時還是和老伴在田裡種一點菜和養一點雞。吃不完就拿街日人多的時候售賣一下農家菜農家蛋,有空到處和鄉里走動一下呵呵茶聊天吹牛皮,打打牌釣釣魚什麼的。兒女不在身邊就有空去那裡輪流住一下,如果在身邊就幫忙帶帶孩子什麼的!每年就定期去體檢一下,瞭解自己和老伴身體狀況有什麼問題提前發現提前治療,不給孩子添麻煩也對自己負責,良好的心態有質量的活著。


新農大黃蜂


我雖然住在農村,我也沒有享受到農民的待遇;

我雖然是城市戶口,我也沒有享受到工人的待遇。我是一個下崗職工,從下崗到現在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自謀生路過生活!說是工人,沒有單位上班;說是農民,沒有田地耕種。現在看著工人退休拿養老金、我也不眼紅!因為工人也挺辛苦,長年累月的每天上班、工作一輩子,拿著普通的工資、每月還要扣除養老保險金,為工業生產作出了貢獻,現在以工補農的錢就有它們的汗水。說真的,現在看著農民拿農補、我也不嫉妒,因為你們曾經做水庫、交公餘糧有功,田地到戶以後你們辛勤的種好了責任田、確保了市場上糧食滿足供應有勞。我雖然眼下是自謀職業者,我曾經也駕船裝過民工、做過水庫,洪水季節也防過洪,曾經也無償的為農民運過糧食和化肥,為支援農業做過事情,那個時候不分工農,都有一種集體主義思想,那裡需要就往那裡去,記得我在網湖感染上了吸血蟲病,那個時候都是公家出錢治療的,個人只出一點伙食費的錢!83年取消公社,以後我就沒有為農業無償的做過事情了,本人有一句說一句,現在你們都在爭論這些事,我覺得沒有必要!變個人總是要做事的,不管是在哪個行業,不管是哪個人,一個國家跟一個家庭是一樣的,一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想到多交錢給掌家人、這個家庭才能搞得好。反過來說,如果都只想到跟掌家人要錢,那你去當這個家試試!


富河柳岸40270


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是被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一代人,他們年輕的時候為國家的建設貢獻了各種稅費,國家重大建設出的義務工,國家需要什麼貢獻什麼?可以說,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把一切都貢獻給國家了,1949年建國的時候,國家70%的財政稅收都是農民貢獻的,可以說,沒有農民就沒有我們國家今天的發展和富裕,農民今天老了裡應國家發給他們養老金,供他們養老,如果每月養老金提高到500元以上的養老金,就能徹底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問題,這樣既能促進養老事業的發展,更能體現社會的公平公正,同時也能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希望國家儘快增加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使老有所養變成現實,讓所有的老年人都能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共享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是我們國家又好又快的發展,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朋友們認為說得對,請點贊並點擊關注哦





137965修德忠


農村老人一輩子勞動,身子骨一般都很硬朗,60歲至70歲這個年齡段,只要沒有重大疾病,還在田間地頭幹活。所以這個年齡段的養老問題不太突出。無論是獨立生活,還是跟著某一子女生活,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加上子女們的適當扶持,邊勞動邊養老。最難的是70歲以後失去勞動能力的、身體有重大疾病的老人養老問題。靠國家,國家也有困難,目前可能只能保障到“五保戶”,對有子女的老人,給予的幫扶如養老金等不足以養活老人;靠自己,過去積蓄不多、今後無能為力;靠子女,子女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也不小,如,外出打工,時間上做不到、養自己的孩子,經濟上扛不起、遇上不孝的子女,就更麻煩了。我提三條建議:

1.國家政策扶持。把農村老人養老問題納入國家整個養老體系中來通盤考慮。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強大,要逐漸加大對農村老人養老這一塊的投入,在補貼老人養老金數量、養老院建設扶持等方面,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具體一些、步子邁得更快一些。讓農村老人看到希望、享受實惠。這也是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最靠譜的途徑和保證。

2.家庭早做計劃。一是老人自身在有勞動能力時,就要有養老意識,儘量積攢點養老錢,為自己真正養老時積點剛需;二是子女們要儘早商量老人養老的事宜,如,是傳統養還是進院養、經費來源、如何分攤等等。早日列入家庭生活日程,早做打算。

3.選擇養老方式。無論怎麼養,都應該徵得老人同意。一是跟子女養老。雖是老調重彈,但是中華民族養兒防老的傳統。子孫賢孝,一家人其樂融融,老人舒心。到目前為止,也是老人最樂意、感到最溫情的一種養老方式。子女多,可根據老人意願,可跟一個養,其他子女湊份子錢;也可輪養,一家住一段時間。二是自己獨立養老。有些老人自己身體尚可,又不想受約束,自己有一定積蓄,加上子女的份子錢,也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方法。但要及時觀察老人自養情況,發現新情況要及時調整。三是進院養老。老人願意、子女都不在身邊、經濟條件允許,就選擇進院養,子女定期去看望老人。

總之,經過國家大力扶持、家庭早作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養老,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會一天更比一天好。


生態老兒


養老問題集中爆發。最大的風險來自農民群體(不包括城鄉結合部的土豪)。現在60歲以上的農民拿60-150不等的“養老金”,只能保證不餓死,根本做不到“有尊嚴的活著”。

幾十年前,可以由兒子養老,現在都是一到兩個兒女,又都要上班(打工),沒辦法全天候照顧老人,一旦老人有重病,叫誰照顧?養老院的費用每月2-3000元,付不起。

看到老家農村的幾個老人失去勞動能力後自行了斷了,悲痛!只能慶幸自己還是有能力讓父母不用太擔心……

對於農村老人,大致上每月600元左右可以保證基本生活(至少不被兒女嫌棄),只希望高居廟堂之上的人大發慈悲,拿萬元退休金的人可以忍痛割愛拿出500元。如果哪年準備給老年農民發600元以上了,可以從我的這個上班族的“退休金”裡拿出500,我願意的。


怡江風331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你有哪些好的“合理”建議?

我有點不懂,是現在社會進步太快,還是我跟不上時代。農村老人活的挺好的呀,有兒有女,老有所依。閒時喝喝茶,串串門,帶帶孫,這不好嗎?說真的,養兒防老這是人倫,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關注說60歲農村老人如何養老?他們沒有兒女嗎?有兒女就該兒女給養老了,那些沒兒女的老人國家都是養著的。談養老是羨慕城市退休金嗎?有什麼好羨慕的,那就是一個選擇吧。農民也可以選擇去城市工作也可以交醫保社保,只是你會不會去選擇的事。不去外面就是放不下家裡的那一畝三分地,去外面工作就可以享受所謂工薪階級待遇醫保社保,退休有退休金。我們村有在外面工作參保退休的老人,也有出去工作沒參保的老人,別說那些怎麼養老,看自己選擇。在外工作每個月都要交的醫保社保的,退休有退休金無可厚非,農村交的農保一年交多少錢,退休金少點也是情理之中。

這些說農村養老的問題是否就是,蹭熱點。是否是眼紅,還是後悔。人生有很多選擇,當別人選擇,你放棄時說這人真傻,當別人成功時,你說這不應該這樣。

別去糾結什麼樣的選擇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以上純屬個人看法,我也是農村人我不會去羨慕有退休金什麼的。我只是看不慣那些明明生活條件很好卻拿著低保,明明有的條件很差卻沒有補助的事。

好像跑偏了,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我的建議是乘著還能動去旅遊各地走走看看,累了回家休息一段時間。休息好了繼續出去玩玩,等不想走了就呆家裡帶孫。


wo是小陳


當前農村老人的養老模式主要有兩種,即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多數的家庭但是家庭養老的模式,像老人身體還硬朗的,行動能自理的,基本都是自己養老的方式,也就是不需要子女操心。平時吃住都是自己解決,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子女每個月或者是每年給老人一些生活費,這樣也算是生活有保障。而一些年紀很大了,身體不能自理的老人或者是有疾病的老人,那就會讓子女來養老。子女多的家庭,往往是兒子們輪流來養老,比如每個兒子家中一年輪流住一段時間,這種方式在農村是比較普遍的。

對於一些沒有子女的老人,當年紀大了以後,就多數會選擇去養老院養老。就是將老年人集中在專門的養老機構中養老的模式。該模式的優點在於通過集中管理,能夠能使老年人得到專業化的照顧和醫療護理服務,無障礙的居住環境設計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像農村的一些五保戶老人,在老了以後就多數是以這種方式來養老,在我們村裡的幾個五保戶老人,因為無兒無女,並且身體也大不如前了,個人自理能力也差了,就全部都接到了鎮上的養老院養老。

對於農村老人養老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解決,

第一個就是健全並完善城鄉社會養老保險。

雖然現在農村的老人也有了養老保險,並且每個月也有一定的養老金,年齡越大養老金也相應提高,但是一般也就一個月100來塊錢的基礎養老金,可以說這點錢還是不夠農民日常開支的,更談不上養老了。所以在這方面希望能進一步提高養老金,那樣農民老了也是不怕養老問題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擴大農村養老院的覆蓋範圍。

現在的農村養老院都是一些特困戶或者是五保戶在居住,然而農村卻還有很多老人長期留守著著。但是年輕人卻要進城務工,一年中在家的時間有限,這樣老人就長期獨自生活,生活沒有什麼保障。所以如果擴大農村養老院的覆蓋範圍,讓一些農村老人也可以進入養老院生活,還有專人照顧日常起居,那樣年輕人在外打工也可以放心一些,就算是花一點錢雖然也是願意的,對於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最怕的就是家中的老人沒人關心、照顧了。

總之,農村老人養老任重而道遠。以上是個人經驗之談,希望可以幫到題主你,如對以上內容有不明白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點贊關注我“土地世界”,這邊為你解答關於農村農業的問題。


土地世界


現在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生活困難有情可原,那是社會問題,新中國才成立,國家一窮二白,帝國主義滅我心不死,國家困難,社會保障體系不完整,所以到現在60歲以上的老人沒有退體金,造成生活困難,而現在們年青人就不同了,都可以交社保,以後養老就不困難了,有的人自己年青時不交社保,到老了總說沒錢困難,那是自己造成的,不要願國家和社會,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要有養老意識,為自己老來幸福做好準備


彩虹196913717


農村60歲以上老人,都是從過去集體生活中走出來的,經歷了酸甜苦辣,能活到今天,趕上改革開放好時代,實屬不易。

60歲以上老人由於底子薄,已錯過參加社保和養老保險機會,使很多老人面臨養老問題的重重壓力,生活壓力大。如何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人養老問題:

一是靠自身努力爭取。在身體允許情況下,多打點零工,種點地,首要解決吃飯和日常開銷問題。

二是國家應逐步提高60歲以上老人養老金待遇,畢竟他們從過去集體生活當中走出來。年青時代把青春獻給了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上!為國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是兒女孝敬老人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平時要經常回家看看,在生活允許情況下,給老人一定的生活補助,讓老人們安心生活。

隨著國家加快新農村建設,農村老人的福利待遇也會逐年提高的。不久將來,這些農村60歲以上老人,一定能過上無憂無慮,沒有後顧之憂的生活,美好、幸福、小康生活將不在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