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大一,我一個月想要4500塊的生活費,這過分嗎?

滾開垃圾君


你老豆我一個月工資9千,每個月還房貸1400,物管費水費電費600,有線電視100,每個月給你媽生活費3000,你弟弟上幼兒園每個月1300,魚缸每個月換魚買魚料300,現在秋茶也要進一點陳昇班章500。,陽臺的盤景也幹了…孩子,別讀了回家幫忙養豬吧




茶語清心668


我現在高三,關於補習班什麼的,對於我來說很大程度上是被動學習,白花冤枉錢!高一高二每學期平均3000有時上一對一五萬就沒了,我父母也是連眼睛也不眨!當時我也不會主動學習,上補習班就是求個安慰[我想靜靜][我想靜靜]高三幡然醒悟,我主動不上一切補習班,自己主動學習,比上一切補習班都有用!!!那麼多錢被我心安理得糟蹋了,我自己削過自己無數次,我內疚,我不安,我恨自己!我只有更加努力學習才能彌補我的過錯,

我看到父母在北京打拼的不易,他們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我常常看見媽媽十一二點在家加班深陷的眼眶卻還在關心我在校有沒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我瞥見媽媽揹著我和爸爸說身體上的不舒服……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媽媽到底怎麼了[流淚][流淚]……你看不到父母的不易嗎!?就這麼心安理得要錢!不管你家是富有還是如何,咱們做孩子的要多想想父母呀。

2020年我也大一了,對於生活費一切聽父母的,我早打算大學寒暑假去兼職,去社會歷練歷練,給父母減輕負擔!人,要孝順!

錢,沒有白來的!!


一隻帥氣的傻二


今年大四,我大學4年一共拿到的生活費應該在5000左右,偶爾週轉不開會向父母借,學費的4萬元這幾年的兼職也已經攢出來了,之所以這樣,一個是家庭原因,高三畢業那年父親貪官司,母親也在同一年沒了經濟來源,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第二個是個人原因,既然成年了,多少應該為家裡負擔一些。

當然,我跟你的家庭狀況肯定天差地別,也許4500一個月對你父母來講不算什麼,但無論他們一個月給你多少,你也不要有意見,父母並不欠兒女什麼,父母把我們養到成年,更多的應當是感恩。錢不夠花可以去試試兼職,給父母分擔一些吧。(不過去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合同。)


Neverwannapart


一個月索要4500生活費是否過分,只用於吃喝等消費,實屬過分。

我先講個故事。

在2019年9月份,一名大一新生在網絡上抱怨父母給的生活費太少。

她陳述給的太少的理由如下:

高中的時候,母親特別大方,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眨都不眨就交費了。現在上大學了,每月才給2000元生活費,我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是3萬左右,我本來要4500元的,被媽媽拒絕了,還跟我發脾氣,我覺得女孩子要買護膚品、新衣服等等,肯定要比男孩子花的多。為什麼上高中時,肯花幾千塊上補習班,為什麼現在這麼小氣。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好有錢,為什麼我媽媽就不肯給我呢?

我今年大一,我一個月想要4500塊的生活費,這過分嗎?

通過我描述的這個真實故事,再結合你的提問,我們一同來分析?

假如你的現狀和上述女孩一樣,我很負責的說,你簡直太過分了。若不是,請詳細描述你需要花4500的賬目,再給你分析是否過分。

高中時給4000-6000上補習班,這是做父母對下一代的培養。

上大學只給2000元,是因為2000元屬於中等水平,滿足大學生日常開銷,上大學是為了完成學業。

女孩子要買衣服化妝品什麼的,請問你是參加時尚達人秀還是上大學,幾百的衣服不能穿,非要幾千才夠精緻?

誰說男孩子花的肯定比女孩少,我只能說懂事的孩子花的少。

你的同學看上去比你有錢,都說投胎是門學問,投胎你決定不了,那就後天彌補,用學習證明,你若優秀,天自安排。

大學畢業後,捫心自問,你的專業你的學歷,你畢業後的收入是否有4500元?你也即將為人母親,你打算如何改善你孩子的經濟水平,若你想說找個有錢人嫁了,那麼辜負我打這麼多字,只能說你的三觀異常。

最後,送給各位大學生一句話,學生索要4500元生活費,用於日常開銷屬過分要求,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是培育出懂得感恩的下一代。




職場喬一帆


本人80後,男(獨子),之前上大學的時候家裡給每個月400的生活費(家裡條件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差),剛好夠伙食開銷,因為沒有零用錢覺得生活費不夠,心裡也有抱怨過父母,畢竟同齡人的生活費比自己高很多,日子過得很滋潤。

後來自己用課餘時間去做兼職,寒假暑假基本都在做,賺的錢自己用家人也不會怎麼管,買電腦這些貴重物品不夠錢時跟父母商量馬上就會得到支持,就這樣一直到畢業。

步入社會後才發展讀書時的兼職歷練能讓自己更快的適應社會,心理承受能力也會強很多。

所以當你覺得大手大腳花著父母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而心安理得的時候,也該好好反省是否對得起父母的栽培養育之恩。


投資理財助手


一個月4500?天啊,我都驚呆了。一個月能掙到4500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你竟然問一個月4500過分嗎。你想想你的爸爸媽媽為了給你掙這個生活費,可能起早貪黑,夏天熱冬天冷的,而你呢,穿著名牌衣服名牌鞋舒服的坐在教室裡,多幸福啊!有一句古話說得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等你自己有家的時候你便會知道生活不易啊。我記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勤儉節約。我記得老人們總說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連飯都吃不飽,一頓能吃到白麵饅頭白米飯都是奢侈,有吃野菜樹皮的,有活活餓死的。我們現在生活好了,也應該憶苦思甜。我念大學的時候一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我還能攢出來錢去給父母買一些衣服啊,或者填一些其他東西。遇到寒假放的時間長我也會去做假期工,給自己掙生活費。所以我建議你有空的時候去做一些兼職,我相信你便不會再有此一問了。





甜甜的小哈密


太過分了,一個大學生要這麼多幹嘛?[打臉]大學是去學習的,又不是去玩去攀比的![酷拽]我17年大學畢業的,上大學時每個月1200夠用了,生活費90

0,零花錢300。後來談了女朋友,覺得不夠花,也沒有跟父母要,而是找了個公司做了三年兼職導遊,不僅能賺錢,還很鍛鍊自己。[機智]始終要明白,大學是去刻苦學習的,如果你去混日子享受,白讀大學了,畢業時你會後悔的。[摳鼻]



StarSkyWithRainbow


聽到這種發問很想抽你倆嘴巴子,你找誰索取?誰欠你的?憑什麼?爹孃把你帶這麼大並供你上大學了,也算是成人了吧?還想跟寄生蟲似的靠爹孃養活?殘疾?還是無底洞?真替你爹孃悲哀,咋就不小心造出你這麼個貪得無厭的白眼狼!打你出生那天開始,你用的每一分錢都是你爹媽省吃儉用的血汗錢。現如今已把你送進大學校門,你就應該考慮怎麼感恩父母、報恩雙親啦!還像個巨嬰一樣繼續吞噬你可憐的爹孃!能說出這種卑鄙無恥的話,你大學讀了也是廢人,趁早斷了你的白日夢!用盡世界上最狠毒的語言也罵不夠你這種畜牲![屎][屎][屎]@千里馬1975支持[贊][贊]


粉色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開銷越來越大,攀比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大學已經不再是單純學習的地方,反而成了微縮的小社會。而題主就是剛剛步入這個小社會中的一員。

對於題主一個月4500的生活費到底過不過分的問題,有書君認為不管是對普通家庭或者有能力負擔這筆生活費用的家庭來說,都很過分。理由如下:

第一: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不管父母是工薪一族或者從商的老闆,沒有一個人的錢是容易賺的。

在你嫌棄自己的錢只夠吃食堂的飯菜時,認為食堂的飯菜不如外面飯店的好吃時,你的父母可能為了工作為了賺錢連飯都吃不上。

你揮霍無度的錢,是你父母跟別人鬥體力、鬥智慧換來的血汗錢。

第二:父母的錢不是你的錢,你沒有決定權。

父母辛苦賺的錢,願意給你支付補習班費用,或者不願意給你支付過高的生活費用都是他們的權利。

如果你沒有能力去賺錢,就沒有權利對父母給你多少錢討價還價,對父母評頭論足。

想要更多的錢來支付你的高額消費,支付你可以跟別人攀比的費用,大可自己想辦法賺錢。

第三:家境的攀比永遠都無法成為你的優點。

有些同學看起來生活富裕,用得好吃得好,都是他們的家境在支撐著他們的光鮮亮麗。

當你與他們攀比,實際上就是拿你的家境與他們的家境相比,比贏了也跟你無關。

大學裡,家境富裕卻用度節儉的大有人在,他們不跟別人比物質,比花錢大方,只跟別人比涵養,比智慧,他們用自己的內外比贏了別人,而不是他們的家境。

家境的攀比的勝利成就不了你,當別人再回首,對你的評價只會是某某他家真有錢,而不會說,他這個人真有內涵。

最後,有書君想說,也許你從小的教育已經給你植入了揮霍無度的金錢觀,但是進入大學後,你必須要捨棄家境帶給你的優越感,從其他方面去讓你變得更加優秀。

已經滿18歲已經成年的你,有義務靠自己的能力去賺錢讓自己過得更好,讓別人從能力和品質上去喜歡你,欣賞你,認可你,而不是從物質攀比上。

(有書君語:有書君送福利啦!!私信有書君,回覆“福利”即可【免費領取52本】高分好書,限時福利,不容錯過哦~)


有書共讀


我孩子也是大一在哈爾濱理工大學動畫專業。生活費應該在1500左右。我是打工的,你老爸肯定是土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