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一輩杭州人的美食記憶,大多以郵電路為原點,然後向外輻射到浣紗路、國貨路、延安路……


於是乎,這爿不大的地界上可謂臥虎藏龍,開業十幾二十年的餐廳比比皆是,若是一一都吃過,絕對算得上是杭城美食饕餮客了。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藏在郵電路周圍的年代級老底子餐館。


一口福


開在浣紗路國貨路口的“一口福”,就是這樣一家深藏不露的街頭小館。相比起這兩年聲名鵲起的三姐妹、金豬,一口福低調的多。臨街門頭和旁邊的商家緊挨在一起,一樓望進去也就寥寥3張桌子,別看門頭毫不起眼,它卻是有著31年資歷的老底子家常菜館。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來這裡吃飯的人,絕不計較環境,餐廳至今仍舊保留著90年代初的裝修風格,打掃的清清爽爽。一共三層樓,除了2個包廂外,攏共也就7張桌子。中午十一點開始陸續上客,我去的那天是個下雨的週二,可是十二點剛過三分,店裡就坐滿了,可見來一口福吃飯,得趁早。


餐廳裡的食客大多有些年紀,講著地道的杭州話,略一打聽,有一半以上是吃了十多年的回頭客。老闆娘楊建英招呼他們的時候彷彿像在和老友拉家常,“今天幾位?你們解百的人最喜歡點炒隨便了,現在的雪菜冬筍肉片也好吃吃的,鐵板鱸魚先幫你燒起來啊。”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楊建英可以說是出身烹飪世家,父親、舅舅、姨夫、妹夫都是掌灶大廚,於是在1989年的時候,丈夫響應號召下海經商,就在自家房子裡開起了一口福,楊建英張羅前廳,楊爸爸負責把關後廚,因為價廉物美,一口福漸漸打出名氣,成了周圍單位的“小食堂”。


翻看一口福的菜單,價格大多在十幾二十塊錢,48塊一份的鐵板鱸魚已經算是貴价菜了,性價比極高。楊建英說,開業31年,一口福很少漲價,“來的都是老客人,不好意思漲價的。”今年豬肉進貨價幾乎漲了一倍,成本實在扛不住,這才把菜單上的肉菜提了2、3塊錢,素菜和水產類的,仍舊維持原來的價格。


現在的廚師已經在一口福工作了十多年,“身經百戰”的大廚對菜單上的菜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即便店裡客人坐得滿滿當當,一桌菜仍舊能在20分鐘左右就上齊。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招牌菜鐵板鱸魚幾乎每桌必點,木勞勞大的一條現殺鱸魚才48塊,物價感人。鱸魚炸的剛剛好,蒜瓣肉帶著汁水,外殼卻是酥脆,淋上酸甜的醬汁,因為有熱鐵板墊底,一直吃到最後都是熱的,著實是溼冷冬日裡一份慰藉。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糖醋里脊亦是點單率極高的招牌菜,傳統的琥珀色糖醋汁,均勻包裹軟炸裡脊,裡脊條外殼蓬鬆,肉條軟嫩,糖醋汁調的見功夫,吃到最後也不會澥汁。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雪菜筍片裡脊是老闆娘推薦的時令菜,正當時吃冬筍的季節,大片的粉嫩裡脊肉片,搭配鹹鮮的雪菜和鮮甜的筍片,這大概就是杭州人舌尖上的年味吧。


結賬時,路過隔壁桌,聽到剛從日本出差回來的食客說,自己一落地就直奔一口福,“日本的刺身哪裡有這裡的錢江鍋仔好吃。”


地址:上城區浣紗路43號

電話:0571-87065191


別飲居


說到郵電路,當然不得不提“別飲居”。想當年,TA也是名氣響噹噹的餐廳。可是,最近有不少吃貨反映,找不到它了。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其實,別飲居就在原處,只是門面小了很多,如果開車經過,車速稍快一些,甚至難以發現它的存在。


王聖榮,別飲居的當家人。老王從1981年開始在龍翔橋做水產生意,積累了不少食材渠道和餐飲圈的人脈。於是,1993年就開起了別飲居,算起來和杭州的“澳毛頭”、“王大姐”、“二盅”這些餐廳的老闆們是同一輩人。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別飲居一開業生意就非常火爆,當時樓上樓下總共四層,面積有一千平米,很多人喜歡在別飲居請客,店門口經常是車水馬龍,排隊等位是常態。很多名人明星也會慕名前來,劉德華、任達華琦琦夫婦、那英、孫悅、劉嘉玲、黃聖依......他們通常在晚上9點以後低調到店。


別飲居主打傳統杭幫菜和一些江浙菜,用料講究,口味地道。寧式鱔絲、炸響鈴、松鼠鱖魚......是店裡點擊率非常高的招牌菜,其中一道糯米醬鴨荷葉鮮,還得過杭州餐飲協會頒發的金獎。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杭州的餐飲江湖競爭非常激烈,2013年,老王開始逐漸縮小經營規模。菜單雖沒有以前那麼讓人眼花繚亂,但留下的都是精華,除了杭州卷雞、三鮮魚圓、西湖醋魚、紅燒獅子頭等這些傳統杭幫菜,為了適應周邊遊客的需求,廚房還增加了紅燒魚頭、牛蛙雞爪等這些兼容性較強的菜。可是,店裡最吸引人的招牌菜卻依然是醬貨。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老王做的醬鴨舌是招牌菜中的招牌,用的是內蒙古大白鴨鴨舌,乾淨,個大肉厚,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油,濃郁的醬香會隨著咀嚼慢慢散發,特別解饞。有位相聲大師在杭州開了個會所,經常派人到店裡買鴨舌,一買就是五六斤。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問起老王新年的發展計劃,老王很坦率地說:“沒什麼計劃,店裡現在雖然主打是醬貨,但是全靠手工,對天氣也特別依賴”。


別飲居26年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小。老王對“初心”和“堅守”這兩個詞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餐廳周邊遊客很多,經常有外地客人吃不習慣別飲居杭幫菜和醬貨的口味。但是,老王認為既然自己做的是傳統杭幫菜,就不能做個“半吊子”,不能為了營業額妥協,有真正屬於自己的風格,才是生存之道。


地址:上城區郵電路46-1號


電話:0571-87035122


萬人緣酒樓


藏在解百奧萊後門小巷子裡的萬人緣酒樓,從1988年開業至今已經走過32個年頭,從開始的一爿單間小店,到如今的三層酒樓,看店坐鎮的主事人從創始人老陳,變成了他的兒子小陳。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四年前萬人緣曾經遭遇一場大火,重新開張之後生意越發好起來,忙起來的時候,一張桌子要接待三四撥客人。一邊和我說著,小陳還在催促後廚處理剛接到的外賣訂單,一中午手機幾乎沒停下。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每當飯點走進去,店裡永遠人聲鼎沸,前後左右大多是上了點年紀的,講著地道杭州話的食客,帶著濃重的煙火氣。在湖濱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段,只消花上人均五六十塊錢,就能吃一頓落胃的正餐,實屬難得。你若是想尋找老底子杭幫菜的味道,懂行的老杭州大多會推薦你來這裡試試看。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家常菜館選購食材,就像家裡姆媽燒菜,大多不往稀奇名貴上走,圖的是個新鮮,而附近的菜場,就是最好的選購地。但是,萬人緣在調味料上卻有幾分計較,西湖味精、李錦記醬油、美心番茄醬……散裝雜牌貨是絕不肯用的。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店裡做的最好的,是各種江鮮河鮮。幹炸小鯽魚和乾隆魚頭是店裡的人氣菜。寸把長的小鯽魚炸到骨頭都酥了,再撒上椒鹽辣椒粉,一口下去鹹鮮酥脆,是一道極好的酒餚。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乾隆魚頭算是杭州的傳統菜式了,綿軟入味的包頭魚頭,合著炸豆腐、木耳,滿滿一煲端上來帶著富貴相,也不過48塊錢。其他諸如錢江肉絲、蒸雙臭、魚頭豆腐湯,也都是經過無數杭州好吃嘴驗證,地道落胃的老底子味道。


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雖是主做老底子杭幫菜,但是菜單上也不乏有創新,比如好評率頗高的粽子牛排,江南獨有的小隻糯米粽和牛肋排一起紅燒,牛排酥爛脫骨,粽子沾滿肉香。腐皮炒青菜也帶著和別家菜館不盡相同的香氣,問小陳是不是用了菜油。小陳笑而不語,只讓我趁熱多吃點。


年根底下,許多餐廳都開始張羅起來年夜飯菜單,可是小陳卻搖搖頭,說萬人緣從開業以來從不做年夜飯生意,不僅如此年假也格外長,從除夕開始一直帶薪休假3個禮拜,“廚師和服務員都辛苦一年了,總得要好好過個年吧。”


聽到小陳的話,萬人緣之所以能留得住員工和食客的原因,我似乎懂了。


地址:吳山路6號


電話:0571-87077565


你還知道郵電路附近藏匿著什麼神級小店嗎?

歡迎在互動區互通有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