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機發動機研究所哪家強?

沙隆巴斯Slbs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國內航空工業的產業發展歷程和產業佈局歷史了。在過去的五十多年裡,國內航空發動機工業一直都是作為飛機總體研發和製造單位的配套廠所來建設的。通俗的說也就是一座飛機設計研究所+飛機制造廠,附近一定就要有一座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發動機製造廠來配套,這樣才能夠確保飛機的正常研製和製造。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航空發動機設計單位和製造單位也是經歷了多次變更和重組,基本上都融入到中航工業下面的中國航發了。不過整體產業佈局還是集中在四個城市地區:

1、瀋陽606所

這是國內最早的一所發動機研製單位——瀋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從事戰鬥機的渦噴、渦扇發動機的研製,崑崙、太行等發動機都是在這裡進行研發的。

為其配套提供生產保障的就是410廠,也就是原來的瀋陽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

2、湖南株洲608所

608所成立的時間稍晚於606所,當時地址設立在株洲,主要是為了南昌洪都廠和景德鎮的直升機所來配套,提供輕型戰鬥機、攻擊機、直升機的發動機保障。

在當地還有331廠,也就是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廠為其配套提供發動機製造服務。

3、貴陽649所

649所也就是貴州航空發動機設計所和608所成立時間一致,地址位於貴陽,從這個地理位置上看就知道這是為貴州飛機設計所配套設立的發動機研製單位,為649配套的還有460廠,負責發動機生產工作。這個所的研發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渦噴和渦扇發動機的研製,比如梟龍和殲31的發動機。

4、成都624所

624所現在叫做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地方在成都,但是試驗基地在綿陽。產業規劃上就是為成都的611所和132廠配套,提供各型戰鬥機所需的航空發動機研製。為624所配套的還有420廠,也就是成都航空發動機製造廠。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基本上飛機主機所得到某型飛機研製任務,同期的發動機研製任務隨即交付給配套的廠所負責研發。在之後的市場經濟時代,這些發動機單位彼此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所涉及的產品,尤其是小體量的產品存在一定的重複性。如今都併入到中國航發,這樣內部競爭就不存在了。

從研究能力來看,606所624所比較強,649和608緊隨其後。從個人就業選擇來看,624更為吸引人一些吧,畢竟在成都,不過這些單位都是國企,那麼你懂的。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戰鬥力和大運使用的渦噴及渦扇發動機,最厲害的研究所是瀋陽608所;直升機和中型運輸機使用的渦軸和渦槳發動機,最厲害的時株洲的608所。

成都624和貴陽649研究所,也是設計渦噴和渦扇發動機,但實力比不上瀋陽。西安只有航發工廠紅旗廠,沒有航發研究所,是中國航發的上市子公司航發動力所在,055驅逐艦使用的燃氣輪機就是西安紅旗廠生產的(瀋陽606所設計)。


57014805


說到我國戰鬥機的航空航天發動機,在這一領域我國是處於短板狀態,因為沒有能夠達到世界標準的航空航天發動機,所以我國最先進的殲20戰鬥機也是採用氣動佈局的方式來追回這種缺陷的。但從我國建國到現在,短短70年的時間能夠在一個陌生的領域有如此大的突破,還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要光看到我們的缺陷,也應該看到我們自己的進步。

為了能夠為戰鬥機快速的提供相應的配件,我國航天航空發動機的研究所和製作工廠都是和戰鬥機的研究所和制動工廠在一塊兒的,他們獨立命名可是卻是一個系統。我國現有的戰鬥機和大型運輸機都是使用的“渦噴”或者是“渦扇”航空航天發動機。而將他們研製出來的就是瀋陽606航空航天發動機研究所。這是我國國內最早的一家研製航空航天發動機的研究所。在戰鬥機和大型運輸機所使用的發動機領域瀋陽606所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相應的也是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國整體的綜合實力發展的並不均衡。雖然頂尖戰鬥機我國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位可是對一些輔助機型研發還是比較落後的。為輕型戰鬥機攻擊機和直升機提供發動機研究的是湖南株洲608航空航天發動機研究所。

這兩個研究所可以說是在航空航天發動機領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也是這一領域的領頭羊。西安有一所航空航天發動機工廠,但是沒有配套的研究所。它是作為我國航發工廠的子公司上市的,055大型驅逐艦上所用的燃氣輪機,就是由紅旗廠提供的。

而除了瀋陽606所和株洲608所。還有貴陽的649所和成都的624所,這兩個航發研究所,雖然在國內的研究水平趕不上前兩個工廠,可是在國內也屬於一流水平的研究所。


沐風談兵論道


中國飛機發動機研究所哪家強?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國內航空工業的產業發展歷程和產業佈局歷史了。在過去的五十多年裡,國內航空發動機工業一直都是作為飛機總體研發和製造單位的配套廠所來建設的。通俗的說也就是一座飛機設計研究所+飛機制造廠,附近一定就要有一座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發動機製造廠來配套,這樣才能夠確保飛機的正常研製和製造。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航空發動機設計單位和製造單位也是經歷了多次變更和重組,基本上都融入到中航工業下面的中國航發了。不過整體產業佈局還是集中在四個城市地區:

1、瀋陽606所

這是國內最早的一所發動機研製單位——瀋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從事戰鬥機的渦噴、渦扇發動機的研製,崑崙、太行等發動機都是在這裡進行研發的。

為其配套提供生產保障的就是410廠,也就是原來的瀋陽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

2、湖南株洲608所

608所成立的時間稍晚於606所,當時地址設立在株洲,主要是為了南昌洪都廠和景德鎮的直升機所來配套,提供輕型戰鬥機、攻擊機、直升機的發動機保障。

在當地還有331廠,也就是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廠為其配套提供發動機製造服務。

3、貴陽649所

649所也就是貴州航空發動機設計所和608所成立時間一致,地址位於貴陽,從這個地理位置上看就知道這是為貴州飛機設計所配套設立的發動機研製單位,為649配套的還有460廠,負責發動機生產工作。這個所的研發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渦噴和渦扇發動機的研製,比如梟龍和殲31的發動機。

4、成都624所

624所現在叫做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地方在成都,但是試驗基地在綿陽。產業規劃上就是為成都的611所和132廠配套,提供各型戰鬥機所需的航空發動機研製。為624所配套的還有420廠,也就是成都航空發動機製造廠。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基本上飛機主機所得到某型飛機研製任務,同期的發動機研製任務隨即交付給配套的廠所負責研發。在之後的市場經濟時代,這些發動機單位彼此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所涉及的產品,尤其是小體量的產品存在一定的重複性。如今都併入到中國航發,這樣內部競爭就不存在了。

從研究能力來看,606所624所比較強,649和608緊隨其後。每個所都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四強競爭,難怪有網友直言是神仙打架。不過從個人就業選擇來看,應該是624更為吸引人一些,畢竟在成都,不過這些單位都是國企,那麼你懂的。


饕餮魘魘


哪家強?成飛吧。還比較好一點。剩下的還真沒看出來。現在不是強不強的問題,而是航發的問題,有了強勁的航發,就是塊兒磚頭安上翅膀也能飛上天。沒有強勁的航發,再科幻的外形也是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另外還要經過實戰的檢驗。現在終於知道美俄為什麼這麼樂於干涉地區事物,除了所謂的國家利益以外,就是試驗新式武器系統的實戰效能。


孫宏51


沒有一家值得評述、抄襲別人了幾十年,一件原研的產品和圖紙都沒有?

提到這幾個國企,除了恨其不爭還是恨其不爭!

二十年前是人才留不住,近幾年是“東西抄不到”,,總之就是:越喊口號趕超,越發現被人甩的遠遠。

唯有做夢夢見民營企業突發奇想,突然開竅,彎道超車,



宏理哥的小道理


用產品說話。

研究所只是形式,產品才是生產力主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