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教授是教師行業裡的佼佼者,很多大學教師都希望能夠在教育和文化領域有所建樹,才能夠被評選為教授。

不過,只要足夠努力,當上教授也並非永遠都不可企及,畢竟世界上有那麼多各個領域的教授。但是,有一個教授的崗位,卻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那就是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而擁有這個教席的人,被稱作盧卡斯教授。

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這個教席是17世紀時,亨利·盧卡斯留下的遺言在國王查理二世同意後設立的。這位亨利·盧卡斯是個土豪,畢竟人家是當時的國會議員(呸呸呸,我說什麼呢)。他和劍橋大學頗有淵源,於是就在臨終時把自己家裡4000冊藏書捐給了劍橋大學,同時每年給這個教席捐助一筆鉅款——100英鎊。

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當然,大家先彆著急噴。要知道,那個時候的英鎊,遠比現在值錢得多。有人計算過,即使是1700年的時候,1英鎊也比2017年的100英鎊要值錢得多。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托馬斯·霍布斯晚年的時候,國王查理二世每年給他的養老金就是100英鎊,當時的說法是“非常優渥”。可見這個待遇,在當時非常優厚。

不過,這個教席,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第一,必須有非常高的學術造詣。這裡,要說明一下,雖然名為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但不僅限於數學,物理學也是可以的。

其次,同一個時間,只能有一個人在這個教席上。其他人學術再高,也要等這位仁兄退位。都說一個蘿蔔一個坑,誰承想,這個席位還真的只有一個坑……

第三,盧卡斯明確表示:這個教席的擁有者不可以參與教會活動。

1664年,在國王查理二世同意了盧卡斯教授席位的設立之後,當時著名的數學家艾薩克·巴羅(Isaac Barrow)成為了歷史上首任盧卡斯教授。他對微積分、圓錐曲線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而且他還全面發展,也是優秀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在眾多領域的突出貢獻讓他成為了第一任盧卡斯教授。用我們中國的俗話來說,就是盧卡斯教授席位的“祖師爺”。

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巴羅卸任後,誰來做第二任盧卡斯教授,就比較糾結了。不論從成就還是名譽上來說,牛頓大爺絕對是當之無愧,不二人選。

問題在於,牛大爺信教……

牛大爺這個人,知識都學雜了。什麼數學啊、物理學啊、神學啊、經濟學啊,沒有他不研究的。唯獨神學,成為了他入選盧卡斯教授的絆腳石,他也主動表示,還是要尊重死者遺志的。不過,國王還是比較通融的,特准他入選了盧卡斯教授席位。就這樣,艾薩克·巴羅之後的下一任,由艾薩克·牛頓當選。這個名字,貌似和這個席位很有緣分啊~

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在牛頓之後,又有許多一流的學者相繼成為了盧卡斯教授,其中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狄拉克了。

狄拉克是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狄拉克方程也是量子力學領域最重要的方程之一,與薛定諤方程齊名。這兩位物理學家,也分享了193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狄拉克卸任後,由流體物理學家詹姆斯·拉莫繼任。而他的下一任,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霍金。

2009年的時候,霍金正式任盧卡斯教授。他的貢獻,已經不需要我們作介紹了,不論是各種天體物理學理論還是他的科普鉅著,都是家喻戶曉。這位大半輩子都癱瘓在輪椅上的傳奇人物,在2015年的時候卸任。

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現任的盧卡斯教授,是邁克爾.蓋茨,他是凝聚態物理學家,在數學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他之前供職於愛丁堡大學,並於2015年離開愛丁堡大學,前往劍橋大學赴任盧卡斯教授崗位。

可以說,能夠入選這個席位的人,都是科學大神,畢竟全世界70多億人,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可以入選。換一個說法,世界上能和牛頓、霍金比肩的人,恐怕也是不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