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媳婦都想去上班,家裡還有孩子。該怎麼辦?

黑洞搞機


首先孩子是父母的 ,所以最主要的責任人是父母,如果奶奶確實想工作,不想帶娃,可以給予一定經濟幫助,如果又不想帶也不想給錢,也沒辦法,沒有哪條法規表明父母必須有帶孫子的責任和義務。

所以需要調整和改變思想的,是年輕人!


駿家


若問孩子是誰生的,只有唯一的一個答案,媽媽。若問孩子是給誰生的,你會聽到不同的聲音。

這個說,姓他們家姓,延續他們家香火,大年三十還得在他們家過,當然給他們(婆家)家生的呀。那個說,必須是愛情的結晶啊,給孩他媽孩他爸生的,誰都跑不了。

還有人說,剛開始我以為是給老公家生的,還沒坐完月子就被打臉,換個想法,孩子應該是給我們自己生的;再過上幾個月,又被打臉,敢情這孩子是給我自己生的。

小曼就是第一種,續了你家的香火,太上皇就得負起責任。婆婆來看孩子,公公做家務,完美搭配。小曼正樂的清閒的時候,婆婆另有重任了,老公的姐姐在美國生了孩子,要自己親媽過去照顧。姐姐還算通情達理,知道自己橫刀奪媽了,給小曼出了保姆的費用,讓弟妹諒解一下。

小曼炸了,保姆能跟自己親奶奶比嗎,覺得婆婆不重視自己親孫女。開始跟老公慪氣,剛開始老公一個勁的哄,後來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哄媳婦的力氣早就磨沒了。於是這一慪就是半年,感情也要慪沒了,離婚的念頭都在兩個人腦海裡盤旋了好多回。

你說小曼作嗎?作。很多媳婦沒有這麼作,但還是認為婆婆看孩子就是天經地義,不僅要看,還要看好,老觀念是要遭鄙視的。給你們家生的,你不管就是不對!

第二種多以新時代女性居多,有界限有想法,自己造出來的人自己帶。關於孩子的事情大多都親力親為,老人只是幫忙的配角,在帶孩子上,爸爸媽媽才應是主力。

瑞就是如此,老公兩個人月子請了月嫂,過了月子,瑞白天在家帶娃,晚上老公接手,兩個人雖然精疲力盡,帶娃上也越來越上手了。等瑞休完產假上班,雙方父母輪流幫忙,兩口一到下班準時往家趕,接過孩子這個接力棒。

如今孩子大了些,孩子習慣了爸爸媽媽的陪伴,爸爸媽媽也習慣了孩子的陪伴,三個人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回家陪娃成為兩個人最喜歡的活動,沒有之一。

第三種是母愛如天,娃在哪媽在哪;父愛如山,一動也不動。專有名詞,假性單親媽媽。這個不必說,你我都懂。

那到底哪個才算是最優答案。我想都不是。孩子的到來是沒有經過孩子允許的,如果有選擇,孩子未必會選擇我們當他們的父母。孩子更不是為了延續香火,如果是,媽媽豈不成了傳宗接代的工具。

那孩子為自己生的也不對嗎?是的,中國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是為自己生的,卻把握不好尺度,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專屬物品,可打可罵,就算不打不罵我也要用愛控制你。因為你這個生命是我給的,我說了算,不論對錯。

如果非要說孩子為誰而生,那應該是為他自己吧,父母給予孩子生命,提供生長的土壤,然後,自由生長。從和母體分離,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不過在小的時候,父母有責任去照料,和孩子同行一段路,然後必將漸漸遠行。孩子不屬於任何人,只屬於他自己。


尐乖乖姐


您好,我是一名媽媽,我能理解有孩子後,作為媽媽不願意被束縛,但是如果媽媽犧牲三年事業,獲得到的東西會更多,比如第一次看到孩子走路,第一次聽到孩子說話等等,這些都是一次,錯過了就沒有了,媽媽帶的孩子更自信更快樂,也不會缺乏安全感哦


暖童童


如果沒有別的選擇,我的觀點是讓孩子媽媽去上班,夫妻倆給孩子奶奶工資,僱傭奶奶留在家裡帶娃。具體原因如下:

1.孩子媽媽還年輕,職業生涯往上走的空間更多,如果中斷很可能以後再進職場就得重頭再來,而且還不容易找回狀態。孩子媽媽上班,夫妻所面臨的經濟壓力也小點,家庭收入更有保障,也更有利於家庭穩定。

2.孩子媽媽產後上班,多和人交流,能減少產後抑鬱症,對於媽媽的情緒會有很好的安撫作用。孩子媽媽媽媽情緒好了,孩子爸爸才會有好日子過。如果孩子媽媽委屈在家帶娃,不僅會加劇婆媳矛盾,還容易影響夫妻感情,造成家庭不和諧。

3.奶奶想上班說明奶奶年輕,身體也不錯,也說明奶奶有經濟上的考慮。如果你們直接說清楚瞭如果奶奶不帶就得請外人來帶,把工資給奶奶心甘情願,比較親奶奶帶還是最放心的。大部分奶奶還是願意幫忙的。而且給了老人工資,她的心態也變了,會更尊重你們夫妻的育兒理念,能減少一些育兒矛盾。

當然必須要提醒一下,你們夫妻下班後必須多帶孩子,這樣你們享受親子歡樂的同時,老人也能放鬆清閒一下。時不時給老人買點小禮物表示感謝,這樣老人也就沒啥怨言了。

還有些家庭,父母都上班,奶奶也外向型喜歡上班,爺爺退休是顧家型的人,於是爺爺負責帶娃,家庭也挺和諧幸福的。

辦法永遠比困難多,寶爸加油![贊]



三十又八


個人建議孩子如果還小的話,儘量還是媽媽帶的好,最好爸爸也不要忙的經常回不了家。

因為孩子最需要的,一定是父母的陪伴!

1.

再窮也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窮有窮的養法,富也有富的養法。

但一個孩子以後是樂觀開朗,還是自卑害羞,這一定關乎他是否有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陪伴!

2.

當然,可以給孩子提供物質需求也很重要,家裡窮的叮噹響也會讓孩子自卑,受教育的過程受到排擠或者阻礙。

最好的辦法是在孩子大一些再放給媽媽看,但是孩子的父母下了班或者週末抽空也能陪伴孩子。

年輕人畢竟與老一輩的教育方式和觀念有所偏差,教出來的孩子也有差異。

我們既然將他帶到這個世界,就應該負起責任來,不是說不讓他餓著,不讓他冷著,給他花點錢就可以完事的了。


小式


【媽媽和媳婦都想上班,孩子怎麼辦】首先看小孩多大。如果是兩歲之前我覺得還是小孩媽媽帶比較好。因為老人帶小孩有隔代親都會比較寵。這樣對小孩的成長不太好。

如果小孩已經兩歲了,就可以送託班,提早適應集體生活。但必須找一個好的託班。這樣媽媽媳婦都可以去上班了



貴州姑娘在臺灣


這還用拿這裡來問嗎?花錢請育嬰師!說實話你就是想讓你媽給你看孩子。既然結婚了,你和你媽就是兩家人,媽媽有條件就幫你們一把,沒條件幫你就自己想辦法。媽媽想上班第一是想經濟自由,第二是你們夫妻對老人不好,第三是媽媽不想因為帶孩子觀念不同而造成婆媳矛盾。不管哪種原因你都沒有理由勉強老人,她帶大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你,那是她的責任。至於你的孩子,那是你的責任,她有能力就幫一把,沒能力就不幫,請不要覺得老人幫你是理所當然。


水墨詩韻6618


我覺得誰去上班,應該看孩子的大小吧!

如果孩子很小,是個剛剛出生的小嬰兒這個時間最需要媽媽的時候,需要媽媽的陪伴,我覺得媽媽還是不要去上班,因為這個時間段,孩子是和媽媽培養情感的最好時間,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無法彌補!愛孩子就要給孩子最需要的陪伴。這個時間段整個家庭需要開個家長會,爸爸這個時候要多多支持媽媽,這個時候家庭的主要是什麼,愛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當孩子過了嬰兒期,到了三歲了,孩子要去上學,媽媽需要去上班。這個時候媽媽需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告訴孩子媽媽不僅可以給你做飯洗衣服,還可以出去上班賺錢!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媽媽是個了不起的媽媽,給孩子樹立正面形象!


微風塵飛66


兩種做法:

1.孩子是自己的,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儘量媽媽自己代最好,不要指望婆婆代,爸爸要全力支持和配合,時刻記住掙錢是一輩子的事,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長大再管就來不急啊啦;,

2.如果媽媽工作實在放不下,那就花高價請個好阿姨帶,哪怕工資比自己的工資還高,只有你認為值得就行,因為孩子就帶前幾年最重要,不是要一直請人帶,就算阿姨工資高也就幾年的事,過後,你總會掙回來的!爸媽就要超自律,空餘時間都要花在孩子身上[玫瑰]


焱焱134854802


首先要看孩子的年齡,如果3⃣️歲以內,一定要孩子媽媽來帶,哪怕少掙幾年錢,生活節儉一些也要多陪在孩子身邊,親子關係這個時候建立真的蠻重要。

其次,看孩子奶奶的身體情況,如果年邁體弱建議請保姆或給孩子姥姥帶。一般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姥姥帶娃,家庭合睦,婆媳矛盾少。

當然了,在帶孩子方面,如果孩子奶奶不能出力,一定要出錢的,不然家庭矛盾更嚴重![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