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一起住的,時間長了,會有矛盾嗎?

生活在農村的妞妞


其實到底要不要和婆婆同住,關鍵在於能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有的婆媳剛住一起的時候可能相敬如賓,但是時間久了,矛盾也就越來越多了,就會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為什麼剛開始能夠相處,而現在不能呢?是什麼發生了改變呢?想想當初的心境,想想當初是如何處理和婆婆之間的關係的,很多事情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婆媳住在一起會產生矛盾的根源

  按理來說,女人和女人相處應該更好說話,更能夠體會對方的不容易,婆媳之間應該能夠很好的相處,但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婆媳矛盾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婆婆和兒媳的時代不同,差異造就的矛盾。

  1、婆媳生活習慣不同

  婆媳雖然只隔了一代,但成長環境教育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一代的老人大多數是吃過苦的,特別是女人,規規矩矩的傳統思想,人也勤快,很省。

  而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懂得及時享樂,怎麼過的舒服舒適就怎麼做。如果婆媳住一起,就會有很多互相看不慣而產生的矛盾。婆婆看不習慣兒媳早上不起來為兒子準備早餐,睡懶覺,兒媳又不習慣一大早被婆婆吵醒。久而久之,婆媳之間意見會多起來,關係容易一點就著。

  2、婆媳消費觀念不同

  現在的年輕人,只要想要的、想吃的,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就會滿足自己。而老人是能不買的就不買,存錢才是重要的。婆媳兩人的消費觀念不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就容易鬧出矛盾。

  都說叫不醒一個裝睡的女人,但是快遞能。現在年輕女人對網上購物的喜愛可想而知,如果婆婆看不習慣兒媳隔三差五一個快遞,唸叨抱怨兩句,兩人就會槓起來。

  之前有報道,一兒媳下班晚沒有時間買菜,在線上買的,快遞送過去,其婆婆就覺得兒媳亂花錢,把快遞扔在家門口,並對兒媳橫加指責。該兒媳只是為了節省時間線上買菜,就被婆婆如此對待,如果經常買自己的東西呢,會怎麼樣?

  其婆婆完全不理解現在年輕人的方便生活方式。作為一個正在努力掙錢的女人,婆婆不理解其辛苦就算了,還要干涉她怎麼花自己的錢,婆媳關係能好嗎?難!

  3、婆媳家庭觀念不同

  老一輩女性多數認為,家務就應該是女人做的,女人伺候老公生活起居是天經地義的。而現在年輕女性認為,家務是兩個人,需要共同分擔。

  年輕人的生活中便經常可以看到老婆指使老公幹活,對老公吆三喝四的,有的還是老公照顧老婆比較多的,洗衣做飯家務活老公一手包。而當老思想的婆婆看到這些,定會覺得兒媳不賢惠,心疼自己兒子辛苦,從而會找兒媳的不是,婆媳矛盾也就避免不了。

  4、孩子教育方式不同

  年輕媽媽教育孩子最怕的是,自己在教,老人在寵,使得她的教育毫無作用。婆媳兩代人對孩子教育觀念不同,住一起就會起衝突,婆婆不明事理的,仗著是孩子的奶奶,干涉兒媳教育孩子帶孩子的方式。

  婆媳兩人互相不滿,吵個不停,都覺得自己有理是正確的,互不相讓,婆媳便會爭吵不停。

  二、這幾種婆婆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為什麼有的婆媳住在一起相處和睦,而有的婆媳住在一起就爭吵不斷呢?除了看兒媳怎麼做之外,還要看遇到一個什麼樣的婆婆,有的婆婆懂得愛屋及烏,不干涉夫妻的生活,即使住在一起也能和睦。而有些婆婆千萬不能住一起,否則只會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矛盾。

  1、說話尖酸刻薄的婆婆

  不得不承認,有很多從農村來的婆婆,帶來了村裡的不好的習氣,搞的家裡烏煙瘴氣的不說,而且說話也是很刻薄的,你多次和她說了,她還是改不了的。

  這樣的婆婆是不能容忍的,但是畢竟她覺得你住的是她的房子,那你不願意可以出去租房子,不要再在一起有矛盾了,省的彼此看對方都不順眼,這樣你也能少生氣。

  2、偏心的婆婆

  有什麼事情都先顧兒子,一點不顧你的感受,時間長了你的老公也會和他媽一個戰線,也別指望老公會對你有多好,那種對你疼吃疼喝疼你花她兒子錢的婆婆,就不要一起了。

  因為以後還是會有無休止的爭吵,畢竟誰都不容易。婆婆養了二十年的老公,還是跟你一起過日子,她心裡當然不平衡,所以不在一起住,說不定會好很多。

  3、重男輕女的婆婆

  這樣的婆婆不用說,特別多,大寶是女兒不高興,二寶是兒子,了不得了,每天抱著男寶不放手,這樣女兒的心裡該怎麼去平衡,只能給女兒留下一個,奶奶是個只愛弟弟,不愛她的人。

  所以為了女兒好,也是為了家庭能更和諧,還是不要一起了,省的你以後還要去找這些平衡。

  4、不尊重別人的婆婆

  還有一種婆婆喜歡胡亂動你的東西,而且不管什麼事情都拿出來說,甚至有的婆婆會在出去玩的時候,在小區裡敗壞你的名聲,有的時候卻是有口無心,但聽到你的耳朵裡,心裡肯定不是位,還是不要在一起了。

  三、婆媳同住如何避免矛盾

  都說婆媳天生不對付,婆媳同住就如同火星撞地球,矛盾不斷,爭吵不斷,所以能避免最好是儘量避免婆媳同住。如果實在是沒辦法避免婆媳同住,就一定要學會如何避免矛盾,只有婆媳相處的好家庭才能夠和睦。

  1、說話

  俗話說得好,言多語失,和婆婆在一起居住時,沒有必要說太多的話,有時保持沉默是最好的良藥,還可以避免很多矛盾,哪怕是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事情,一言不和就可能引起矛盾,所以還是少說話為宜。

  2、對婆婆更多的是尊敬

  婆婆不是媽,對待婆婆應該像對待自己的領導一樣,敢怒不敢言,更多的是尊敬,哪怕婆婆作出的事情不令自己滿意,也不要直言不諱。

  3、能忍則忍

  小不忍則亂大謀,婆媳之間的矛盾更多的是由於生活中的小事而引起的,對待一些小事情,作為兒媳婦的,能忍就要忍著,不要和婆婆撕破臉皮也要爭個誰對誰錯。

  4、多孝順婆婆

  雖然婆媳之間不可避免的都會有些矛盾,但是婆婆畢竟是長輩,作為兒媳婦,每當遇到節日時,可以給婆婆買點禮物,這樣可以拉近婆媳的心理距離。

  5、不和婆婆爭吵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不要和婆婆爭吵,因為爭吵的結果只能是加劇婆媳之間的矛盾,不利於婆媳的和諧共處,遇到事情要好好的和婆婆談,談不到一起時就馬上結束談話。或者可以和丈夫溝通一下。

  6、藉口工作忙,偶爾可以在外面吃飯

  很多兒媳婦都不喜歡和婆婆一起吃飯,覺得在一起吃飯很彆扭,兒媳婦可以偶爾藉口工作忙,不在家裡吃飯了。

  7、再不滿意,兒媳婦也不要當面指責

  兒媳婦不要方面指責婆婆,給婆婆留夠面子,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先和老公進行溝通,再讓老公去和婆婆溝通。

  夫妻倆住在一起久了都會有矛盾,有爭吵,更何況是婆媳,這兩個好像天生就不對付的人住在一起。由於生活習性不同、消費觀不同……等等會產生矛盾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婆媳最好不要居住在一起,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的矛盾,同時夫妻單獨居住也更利於夫妻感情。


甜甜一方淨土


會有矛盾的,

我自己親身體驗了,以前沒孩子的時候沒有住在一起,現在有孩子了住在一起,事情不是一般的多,老年人一般都比較精打細算,我婆婆特別節儉,每次都是買那些不好的菜,水果也是人家處理不好的,每次說她也不聽,我公公喜歡抽菸,只要他在家屋裡都是煙熏火燎的,沙發巾都讓他燒個大洞,每次屋裡我都是擦的可乾淨,他們回家也不會換拖鞋,說的多了他們還生氣,就是因為我看是說我公公不讓他抽菸我們還大吵了一架,唉,和老人住真的不自由


家有小蓓馨


答案:會有的。就我個人認為,婆媳住在一起,生活中總少不了磕磕碰碰的。那麼,你們之間就會產生矛盾。畢竟,婆媳各自的生活方式,看待及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有差異必然有矛盾產生。

"婆媳關係是很多家庭問題中很糾結很複雜的關係。

但無論如何,婆媳雙方都應該控制情緒,生氣衝動極可能鑄成大錯。

無論是因為兒子與媳婦觀念一致而支持媳婦,還是因為兒子母子情深而袒護母親,都會使兒子中介作用失去平衡,造成婆媳關係更加惡化。

"孫子的話打醒了陳阿姨,沒想到平常和媳婦的矛盾孩子看在眼裡,並對她產生不滿的情緒。

如果婆媳關係不和,家裡會長期充斥著"火藥味",一家人很難平心靜氣的進行溝通交流,難以出現和平相處的時間,那家庭氛圍就很難幸福和睦。

而且如果經常聽到媳婦與婆婆之間相互的抱怨,這會容易導致丈夫和妻子、母親之間容易產生心理隔閡,影響彼此的感情。

結婚後最害怕的是什麼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婆媳關係一直都是已婚女性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儘管婚前關係融洽,婚後還是會因為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而產生矛盾,而這些矛盾還會牽扯到下一輩上。

很多媽媽都覺得孩子還小,不會記仇,也不會因為幾句責罵就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於是就把孩子當作出氣筒,將自己的負面情緒一股腦傾瀉在孩子身上,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孩子在三歲之後就會有獨立的意識,如果媽媽時不時的就拿孩子出氣,孩子的心理會累積非常多的負面情緒,容易變得自卑膽怯,或者變得非常容易暴怒,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方面都會形成阻礙。

婆婆自然是沒法和自己的親媽一樣,毫無保留地對自己好,你也不會想跟自己的親媽撒嬌發脾氣一樣,對自己的婆婆撒嬌發脾氣,所以不要以自己媽媽的標準去衡量婆婆,因為你自己也做不到。

婆婆砸人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婆媳之間不管這麼吵鬧,動手就是不嫌事兒大。

距離拉開了,摩擦減少,關係會更融洽;比如,婆媳之間注意溝通方式,互相有意見可以委婉提出,不要針鋒相對,也不要大吵大鬧,這都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有,媳婦要把自己當做家庭一份子,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凡事將自己放在婆家人的立場上考慮,婆婆跟丈夫自然也會將你看成自己人。

最後,兒子成家後父母要放手。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流浪的時光


1、不跟婆婆住一起反而能增進夫妻感情

  現在的小年輕都希望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過自己的小日子,除了可以鍛鍊自己,也能讓夫妻感情更加和睦。

  兩人世界或是三人世界的日子,沒有父母的摻和,日子會過得更加純粹而美好。分開過,老公肯定也會更加獨立,離開媽媽的懷抱,那老公就是你一個人的啦,該怎麼使喚,怎麼調教,那就看著辦吧。

  分開住也更加容易培養老公的責任感。男人估計都願意和自己老媽住一起,因為習慣了老媽的照顧,習慣了坐享其成,男人對媽媽都有一定的依賴感。

  可如果夫妻倆人過日子,男人再當甩手掌那就不像話了,老婆若是和你一起上班掙錢,那老公也必須和老婆一起承擔家務。

  如果和婆婆住一起,你就必須要有所顧忌,比如不能在婆婆面前和老公太過親密,比如,萬不能當著婆婆的面使喚老公。要是碰上一個在媽媽面前還沒長大的老公,調教這事你基本也就甭想了。

  2、不跟婆婆住一起老公就不會“左右不是人”

  要是婆媳住一起,免不了會產生很多鬧矛盾,最難做的當然是老公了,一邊是老媽,一邊是老婆,哪個都得罪不起,可家務事,哪有啥道理可講。

  再說,家是講情而非講理的地方,你讓一個大條的男人來評判,他也鐵定為難,幫哪邊都不是,只能在中間做和事佬,兩邊說好話,能不累嗎?

  可分開住,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老公也就不用為了婆媳之間的矛盾焦頭爛額,做夾心餅乾了呀!

  3、不跟婆婆住一起能讓家庭更加團結穩定


丁婷40395036


我個人意見是儘量不要住在一起。和婆婆住在一起,就是倆人都是非常和藹、善良的人也會有矛盾。

首先,你和婆婆是倆個完全的陌生人,因為她的兒子你們才認識。她養育了兒子,現在兒子歸你了,老人心裡會失落;看到你倆甜甜蜜蜜,她會吃醋;看到你指揮老公做事情,她會覺得我都沒有讓兒子做過,你來讓他做,我傷心,我生氣;看到你休息在家,沒有做家務,她會覺得你懶;她做兒子喜歡的飯菜,你不喜歡吃,會覺得你故意的;你花錢買的東西多了,會覺得你亂花錢,花兒子的錢…很多很多。反過來你也會有很多很多看不順眼老人做事和習慣的地方,你可以和你的母親抱怨,因為你們是母女,說過也就沒事了,但你能和婆婆抱怨嗎?

關係再好的婆媳也會有磕磕絆絆。除非有一方特別大度,不計較,忍辱負重。還要有一個特別會調節婆媳關係的潤滑劑老公。我覺得最好的婆媳關係是雙方有一些距離,平時也能互相照顧,但都不會干涉到對方的生活,都自在。


元寶TT


和婆婆一起住會不會有矛盾,這個問題得看情況,要說一點矛盾沒有的估計鳳毛麟角,就說我們平時跟親媽都會吵嘴或者偶爾意見不合,心裡頭不舒服呢,更別說和婆婆了。

就說人跟誰能一直保持友好的關係啊?除非你們不經常接觸和見面,彼此誰都不管誰,陌生人最為客氣,但是和婆婆能夠一直沒矛盾就夠嗆!

首先,兩代人思想就不同,年輕人買買買並不覺得什麼,有時候不想吃飯了出去吃點也可以,但是,有些婆婆就會很心疼,覺得有點浪費,因為他們大多吃過生活的苦,所以比較節儉。

其次,自己心裡疼口裡含著的寶貝兒子被別的女人霸佔,還會被指使著幹著幹那,洗腳捶背吹頭髮,她能不“吃醋”啊?她會覺得他那麼疼得人現在被別的女人“虐待”,她怎麼看的過去?

再次,生活習慣不同,不是一個家庭他們的生活習慣存在很大差異,一些規矩問題,比如如果女方家氛圍比較寬鬆,吃飯時候可以說笑,但是,到了男方家裡有特別大的規矩,食不言寢不語,那你就會一時半會特別壓抑,萬一不小心說的挺大聲,別人會很奇怪的看你,那麼一定特別尷尬!

最後,就是我覺得還有一些公共東西的使用,比如浴室,馬桶,碗筷,因為我習慣只用自己的,所以萬一互相用了會心裡頭特別彆扭,並不是說厭惡誰,這個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似的,總覺得不對勁兒!

所以,和婆婆住在一起是否會有矛盾,我覺得一定有,只是大小的問題,有些小事兒說開了也就過去了,或者不用說也能解決了,但是,好多事兒往往解釋不清的,說也不是不說也不行,這個時候就會特別煩惱,如果有能力還是分開的好,彼此客氣相敬如賓!



一名教書匠


前些天,我看季羨林老先生的一本書。書中寫道是唐代的張公藝,九代同堂、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後來唐高宗去問他秘訣是什麼?沒想到,他的答案是忍,後被賜為是百忍堂。我的答案是雙方關係處理得自然一些,就像真的母女那樣。哪個做母親的會不包容自己的女兒,同理,哪個女兒不愛自己的媽媽。多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矛盾和對立面就會相對少很多,再結合第一條,相信自然會處理得比較融洽。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是講感情的地方,多以情相待,多想想老年人的難處。老年人普遍忘性大,多擔當,她們牙口不如我們好,做飯儘可能地考慮到這一點兒。老年人普遍去衛生間次數頻繁,多些理解,這都是由她們的年齡所決定。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同村的老年人,外出進城拿藥,一天都不敢吃飯,更別提喝水了,他笑笑說:萬一路上尿急,盡麻煩。當然,做媳婦兒的有做媳婦兒的難處,再怎麼說,婆婆也是從媳婦熬成的,盡最大可能地孝敬她們吧。有委屈給自己的老公講。現代社會,很多做媳婦兒的,除了外出上班賺錢,還要照顧家庭,確實幸苦和勞累,所以做婆婆的也要多多理解和包涵。即便媳婦兒沒有上班,婆婆也不要過多幹涉兒女們的家庭生活。如果做媳婦兒的眼裡,盡是婆婆的優點和好處,會欣賞她人的長處和讚美人,相信這種關係也會好處。除此之外,做兒子的也要盡到門婿的責任和義務,老丈人和丈母孃把自己幸苦養大的寶貝交給你了,你除了想法讓她跟著我們過好,至少不怎麼生氣、鬧彆扭之外,我們還要多關心自己的岳父岳母,做到將心比心。總之,家庭裡面的所有人都要多理解和體諒對方,這樣才能做到家庭和睦,生活甜美。


盧諾熙


會有矛盾。

首先,婆婆和你的生活觀念不一致。

我的婆婆很節約,也很會照顧人,不過就很固執,有點強勢。我自己比較散漫,隨意,注重享受生活。所以,我們之間也經常會有矛盾。

其次,老公和你發生矛盾時,婆婆在場很容易讓矛盾升級。

本來也許只是一些小事,但是如果婆婆在場,只要她稍微干涉,矛盾很可能升級。那就不是夫妻矛盾,而是三個人的矛盾。

最後,育兒觀念不一致。

婆婆老一輩對教養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她們總是喜歡插手教育你的孩子。無論你如何跟老人家溝通,很多老人根本聽不進去,只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這樣最頭疼,嚴重的話,甚至導致夫妻離婚。

所以,和婆婆分開住是最好的。如果實在沒辦法,必須一起住,必須約法三章,儘量讓老人家理解你的想法。態度一定要堅決。



七零八零後的春天


基本容易有矛盾,如果你不忍,就是她忍,如果都強勢,就必定要矛盾爆發,熟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

一個家裡不能出現2個女主人。老人和年輕人,代溝深,不是隨便可以忽視的,能分開不要住一起。實在無法分開的,就互相體諒吧


世間百態紛繁


會有,一定會的,關係再好應該都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